武周。

  武则天望着天幕,手指下意识的点着扶手,语气莫名:

  “这是第三次了……”

  身边的两鹌鹑还没有反应过来。

  上官婉儿则轻声细语道:

  “是啊,算上甲午战争,中国和倭国这两个近邻国家已经发生过三次大规模战役。”

  “而其中中国获胜两次,白江口之战与万历的朝鲜之战。”

  “而这一次,日本获胜了。”

  太平与李旦这时才明白武则天说的是什么。

  武则天摸了摸眼角处的皱纹,冷笑道:

  “但是,日本的前两次失败没有付出什么显著代价不是吗?”

  “而甲午一胜,从短期看日本国力大进。”

  “从长期看,也滋长了日本的野心……”

  “日本……”

  念起这两个字她就心烦。

  虽然在看到朝鲜战争时就后悔赐名一事,但此时除了后悔更有羞怒!

  尤其是日本两字不停的跳出显眼!

  上官婉儿低头轻声道:

  “但此时不易轻挑战端。”

  武则天对于上官婉儿的话不置可否,只是笑道:

  “你们平时脑子活泛的很,怎么此时糊涂了?”

  上官婉儿与两“鹌鹑”不明所以。

  武则天嘴角上挂着笑,意味深长道:

  “日本能短短时间就转变成强国。”

  “不说什么执政体系,没有真切的资源供应一切体系都是胡扯。”

  “就算没有资源,它也一定有能换取资源的东西!”

  “你们忘了,许久之前天幕可提过一件事……”

  “日本是有矿的。”

  三人顿时明白了。

  武则天笑得很开心:

  “选一些能人与遣唐使一同回国,勘察倭国。”

  “真的符合朕的预期也罢,若不符……”

  “汉使之事亦可为之。”

  ……

  大明·隆庆时期

  “有唐一代,日本遣唐使络绎不绝,为什么?”

  戚继光忿声道:

  “理由就是白江口之战!”

  “正是白江口之战打出了大唐威风!打出了倭国的求学之风!”

  “而朝鲜之战呢?”

  “虽然维护了尊严打退了日本,但事实上七年的朝鲜战争也大大削弱了国力。”

  “辽东军元气大伤,辽东防守力量的削弱,直接让后金抬头!”

  张居正看了一眼跟木偶一样的朱载坖,硬着头皮道:

  “元敬!你放肆了!”

  朱载坖摆了摆手,老神在在道:

  “朕明白元敬的意思。”

  “他的意思是倭国豺狼之国,家,打残他,他会佩服你,他会膜拜你。”

  “但他永远都在琢磨着如何要咬死你。”

  “所以,一定要打死。”

  戚继光连连点头。

  “对!陛下说的对!臣就是这么想的!”

  “你可怜他,他只会背过身去嘲笑!”

  “他不知你的情,他只会觉得你更可欺!”

  “对付恶狼,只能用棍棒,其他一概没用!”

  张君正看着共同呼应上的君臣,嘴角抽搐。

  是啊,说的真好。

  “那么问题来了,钱呢?”

  “打仗钱从哪来?”

  朱载坖奇怪道:

  “日本不是有银矿吗?”

  张居正无力道:

  “是,但那也得打下来再说啊,关键是现在就没钱啊!”

  戚继光看着大眼瞪小眼的君臣,灵光一闪!

  “哎!我有个点子!”

  朱载坖与张居正看向戚继光。

  “效仿英国对清朝之事!”

  “搞那什么贸易逆差!”

  “等见到真金白银了,就有人主动请缨了!”

  朱载坖与张居正对视一眼,一把拉住戚继光。

  “细说。”

  ……

  【北洋舰队的覆灭让光绪皇帝及其原来主战的一派人,也只能与慈禧太后统一意见,向日本求和。】

  【而旅顺战役后,西方列强开始担心日本的过分扩张会威胁到他们自身的利益,感到有必要对其加以限制。】

  【英国警告日本,如果进攻北京,促使清朝崩溃,对日本没有好处。】

  【美国也向日本表示,若战争延长,其陆海军的进攻不能节制,与东方局势有利害关系的欧洲列强,难免不向日本提出不利其将来安宁和幸福的要求,以促成战争的结束。】

  【而这时,日本国内的兵员已经抽空,虽然以山县有朋为代表的军人主张乘胜直抵北京,进行直隶决战。】

  【首相伊藤博文却认为,打垮了清朝,势必引起列国干涉,会使日本战而无获。他主张对清朝迫订和约,最大限度地从中国捞取实惠。】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日本政府先是拒绝了清政府派出的议和代表、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和兵部左侍郎、湖南巡抚邵友濂,声称他们资格不够,点名非要有“一切便宜行事,定议和局,签名捺印之权”的奕訢或李鸿章出面来日本不可。】

  【清朝任命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商订“和约”。】

  ……

  天幕上。

  光绪看着手里的电报,轻声道:

  “日本所重在割地赔款两项,赔款恐怕要在一亿两以上,割地也恐怕不仅是台、澎。”

  老臣脸色不善,沉声道:

  “李鸿章大约有割台澎给日本的意思。”

  “奉天是大清龙兴之地,当然不能割,可是台澎两地,日军并未占据,凭什么要割给他们?”

  一旁闭目养神的奕訢开口道:

  “割地恐怕难免,现在看日本人态度非常强硬,不割地恐怕没有了局。”

  “如果非要割地,割台湾与奉天相比,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老臣看向奕訢,震声道:

  “日军未占据台澎,却将此地割让,民心失矣!”

  “割去台湾,则天下人心都离大清而去!”

  “议和全权大臣自当为我国利益力争,朝廷应当给李鸿章旨意,让他能不割地就不割!”

  奕訢看了一眼沉默的光绪,又看了一眼老臣,脸上带着几分讥讽,道:

  “话可不能这样说,要让他怎么力争?”

  “那伊藤博文一纸调令,运船三十余只,浩浩荡荡通过马关。”

  “这是战后之约,不是平常交涉。”

  “能争他自然要争,这还用说吗?”

  “现在的问题是时间有限,日本人要我们答复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老臣脸色不虞,看了一眼皇帝,继续道:

  “答应不答应,答应什么地方,朝廷已经给李鸿章全权,他应当相机办理。”

  “总不能把一切都推给朝廷!”

  奕訢拿着鼻烟壶嗅了嗅,讥讽道:

  “我明白翁师傅的意思,我们只管在这里高谈阔论……”

  “不割地当然好,可是如果日本人打过来京城不保,又该如何?”

  光绪看着那份电报,听着争论,定音道:

  “割让台湾是大事,必须面奏太后。”

  ……

  【日本要求清廷派出议和大臣,除确认朝鲜“独立”、赔偿军费之外,还需以割让土地为条件。】

  【清朝通过美国驻华公使田贝通知日本政府,任命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予以署名画押之全权”】

  【光绪帝召见群臣,李鸿章上奏“略及割地”,奕訢随声附和,翁同龢不表赞同,余者皆不表态。】

  【光绪帝又谕枢臣奏请慈禧太后定夺,慈禧太后称病不见。】

  【光绪帝只得“谕知李鸿章,予以商让土地之权,令其斟酌轻重,与倭磋磨定议”。】

  ……

  大清·太宗时期

  皇太极都不用猜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有什么不明白。

  斟酌轻重?那底线是什么?

  如果非要割地,台湾远离京师孤悬海外,被日本占据威胁当然比奉天要小一些。

  奉天若被占领,那可是悬在京城后脑勺上的一把利剑。

  “全都担责,那就是都不担责。”

  布木布泰也明白这一点。

  “总是因为大清太弱,不能抵挡日本军队,又怕日兵进攻京城,不得不如此。”

  “如果朝廷批准了,就要连朝廷一起骂。”

  “但朝廷就是皇上,皇上如何骂得?”

  “皇上骂不得,就只有骂全权大臣了。”

  皇太极心里憋闷的紧。

  ……

  在幽静楼阁内。

  面对笑意盈盈,衣冠楚楚的日本人。

  李鸿章低下头,签下面前的那份条约。

  ……

  【1895年4月17日上午10时,中日马关谈判,以清政府丧权辱国而结束。】

  【中日两国全权大臣签订了《中日讲和条约》即《中日马关条约》】

  【包括《讲和条约》十一款、《议订专条》三款、《另约》三款、《展期停战另款》二款。】

  【主要内容包括:一,中国承认朝鲜完全“自主”。】

  【二,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三,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

  【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五,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

  【六,日本军队暂行占守威海卫,清廷须每年贴交库平银五十万两作为日军驻守经费。】

  ……

  天幕上。

  孩童们坐在一起,看着手里的版画。

  上面有一张画的是海战场面。

  日本舰队中的一艘军舰已被几罐装满火药的大瓦罐击中起火,军舰正在下沉。

  图中还画着几百个同样的大瓦罐在海上漂浮。

  旁边一幅画中则画着一群带了铐链的日本俘虏,有的则关在笼子里。

  一行小字写得明白清楚。

  『中国打了大胜仗了!』

  孩童们欢呼着。

  风吹过版画,上面是战败被俘的日军士兵,由清军以绳索捆绑、囚笼关押,送去砍头处决。

  ……

  【清朝的朝廷上下都知道,清朝输了。】

  【但这件事不能让民间知道。】

  【所以清廷实施了信息管制政策。】

  【而《申报》等民间报道因为难以及时从可靠信源获取信息,在战争初期过度依赖道听途说,与其余民间等媒体一样误以为清军所向披靡,正在朝鲜痛击日军,报道严重失真。】

  【讽刺的是,清廷对民间实行信息管控,阻碍本国百姓获知前线的真实战况。】

  【但对日的信息保密效果堪称于无。】

  【据时任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披露,两国正式宣战前,日本方面就已经破译了清廷驻日公使汪凤藻、赴朝将领袁世凯、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总理衙门间的往来密电。】

  【随后的马关议和期间,更是靠着破译清廷往来电报完全掌握住了谈判的主动权,在谈判桌上取得了最大利益。】

  【甲午之战结束后,日本政府小心翼翼地将破译清廷电报一事隐藏了起来。】

  【陆奥宗光1895年底写成的《蹇蹇录》也延迟了30年才公开。】

  【而清廷,直到灭亡都不知道自己在1895年已被日本政府看了个精光。】

  ……

  {所以……其实百姓不知道甲午战争输了?}

  {很稀奇吗?信息茧房吗。}

  {2014年5月,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亚洲历史资料中心与大英图书馆合作,在其网站上举办了题为“绘画中的日清战争锦绘、年画和公文书”的网络特别展。}

  {其中展示了甲午战争期间制作于中日两国的235件版画,其中179件为日本画家作品,绝大部分为锦绘。}

  {其余56件出自清末中国画师之手。}

  {这56件藏于大英图书馆的中国版画中,有一幅《捉拿倭奸审问正法图》,就是视频里孩子们看的那副。}

  {其出品者是“仁川必胜斋石印”,左上角注明作画者是“嵩山道人”,作画时间是“光绪甲午季秋”}

  {还有有一张题为《朝鲜水战得胜捷图》的版画,表现的是清军水师大败日本海军。版画署名“梅州隐士制”。}

  {左上角题记注明:“倭逆无故称兵犯顺,占据韩京,肆行狂悖,欺害华商。凡我朝野诸君,无不同深义愤……”}

  {还有一张《海军大胜图》,表现为日本海军遭到大清水师痛击,版画署名“望平东馆主人识”}

  {总之,在这些版画里,无论陆战、水战,日军都不是清军的对手。每次战役,都被英勇的清军打得落花流水。}

  {一直赢,赢麻了,超级超级、巨大巨大的意淫本领。}

  {大臣们潜心研究什么段子皇帝看了开心,就给皇帝推送什么段子。}

  突然明白两件事。

  一个是清史为什么编不完。

  一个是为什么对历史虚无这件事掐的这么死。

  质疑、理解、超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最新章节,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