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他爹,今天腊八,食堂里熬了腊八粥!待会儿让阿娘带着孩子去食堂吃吧。”

  赵李氏起得早,她去院子里,洗漱,收拾家务。

  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家务,洗衣服什么的,家里的婆婆会带着孩子帮忙做。

  赵李氏跟过去不一样了,来到山寨,入了工坊,她每天也要上工、赚钱。

  一个月下来,加上加班费、奖金等,总收入居然比丈夫赵大郎还要多。

  自古以来,都是有钱就有底气。

  赵李氏作为一个妇人,原本要负责家里的一切。

  洗衣做饭,侍奉老人,照顾孩子,丈夫回来,还要伺候丈夫。

  一天到晚脚不沾地,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吃得还最差——

  按照规矩,也是生活所迫,家里有点儿好东西,也是紧着男人。

  不只是男尊女卑,还是因为男人是顶梁柱,是家里经济的来源。

  他吃好吃饱了,才能有力气干活,才能赚到钱,一家人也才能活下去。

  其实,单纯计算工作量的话,赵李氏在家里,也并不比赵大郎在外面清闲。

  但,在古代,能够提供给女子的活计,实在太少了。

  除了洗衣服、做饭、打杂等,没有太多的选择。

  而这些活儿,工钱也不会太高,还没有升职的可能。

  还是当初在县城,赵大郎夫妇被印子钱逼得没有办法,绝望之下顾不得多想,就第一个报名,来到龙门寨做工。

  “幸亏当初我们来了!否则我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这世上还有这么好的地方?还有这么好的寨主!”

  赵李氏来到龙门寨后,无数次的心底感叹。

  龙门寨不只是让他们夫妻赚到了钱,更让赵李氏一个妇道人家,知道了自己的价值。

  她是女人,可她也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赚钱,赚到不少于丈夫的钱!

  有了钱,都不用赵李氏刻意强求,她在家里的地位就变得不一样了。

  婆婆不会总是嫌她没用、不贤惠,丈夫也不再对她呼来喝去。

  婆婆和儿女们,甚至主动分担了所有的家务。

  就连丈夫,偶尔工坊放假,也会帮着洗衣服。

  不是他们忽然变得心疼她,而是他们知道,赵李氏多在工坊干一个时辰的活儿,就能多赚几十、甚至上百个铜钱。

  钱啊,这可是钱。

  多攒攒,他们家的欠债就都能还清。

  家庭主妇变成了能够赚钱的财神爷,家里人自然就能另眼相待。

  现在的赵李氏,腰杆儿直了,头也抬起来了。

  跟丈夫说话的时候,也更加的从容,平等。

  不再像过去一样小心翼翼,而是有了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

  “腊八啦?这么快?”

  赵大郎倒还好,不会排斥妻子的“变强”。

  开玩笑,他们是夫妻。

  娘子能干,能赚钱,最终受益的也是他们这个家啊。

  压在他们头上的高利贷,在夫妻俩加入龙门寨后,这才三个月呢,就已经换掉了一半。

  其实,可以全部都还上。

  因为管事说了,他们夫妻工作努力,为人老实、实在,把家都搬到了山寨,按照山寨的规定,是可以预支工钱,或者向工坊借钱的。

  预支半年的工钱,以后的日子里,每个月扣除一定的数量,还能有剩余,用以养家。

  向工坊借钱呢,工坊不会收利息,到了规定的还款日期,直接偿还本金就可以。

  赵大郎夫妇曾经心动过,想着两个方案都可以。

  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不再借钱了,有多大碗吃多少饭。”

  “对啊!咱谁的钱也不借了!反正放印子钱的李郎君知道咱们投了龙门寨,便免除了剩下的利息。”

  只是还本金,压力就小了很多。

  赵大郎两口子算过,再有几个月,他们就都能还清。

  除了还债,他们还攒了一些钱。

  到时候,就在山寨周遭的空地盖个院子。

  他们现在住的是员工宿舍,虽然免费,虽然有着各种便利,但房子还是小了些。

  他们一家好几口,多少有些住不开。

  再者,孩子慢慢长大了,有儿子有女儿的,总不能一直跟父母挤在一个床上。

  过去是没条件,只能将就。

  现在呢,还债有希望,夫妻俩还都能挣钱,有了余钱,盖个新房也就顺理成章。

  “转眼就到腊月啦,咱们来到山寨,也有三个月了吧。”

  “可不是!”赵李氏也是略感慨。

  三个月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可对于他们一家,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不会被利滚利的印子钱逼死,也不会卖儿卖女。

  他们现在甚至有闲心去讲究“腊八要吃腊八粥”,甚至还能在来年盖上属于自己的新房子!

  “……好啊!真好!”

  “是啊,咱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也不知道寨主什么时候回来?过年前能回来吗?”

  “应该可以!前两天我碰到红袖管事,她一脸喜色,说什么寨主要回来跟咱们一起过年呢。”

  “真的?那可是真是太好了!”

  “……寨主回来了,我们也就有了主心骨。”

  似赵大郎夫妇这样的夫妻闲谈,还有很多。

  过去的两三个月里,山寨的工坊一直都在建设、扩张。

  从最初的只有制盐、打铁、刺绣等几个工坊,发展到现在,又增添了土化肥、肥皂、酿酒等等共计二十个工坊。

  而工匠的数量,也在以几何速度增加。

  没办法,沈婳给工人们开出的钱太多了。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够有个安稳的地方,包吃住,还能赚到大把的钱,真的非常难得。

  除了前三批的工人,山寨还进行了公开招聘外,随后投靠的百姓,基本上都是熟人介绍。

  在古代,宗族观念浓厚,自己日子过得好了,也会下意识地分享给亲戚朋友。

  “……我不会做工啊!打铁、杀猪都不成。”

  “那,种地会不会?”

  “会!”

  “那就行。山寨也有农场!种地也能领工钱!”

  “啥子?只是种个地,也能像你一样,领到工钱?”

  “不止呢,如果你种地种的好,或是培育出了新种子,还会有奖金呢。少则一千钱,多则几贯钱!”

  “去!我们一家都去龙门寨!”种地,领奖金!

  冬日的山林,却依然呈现出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的新景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最新章节,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