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公主也摸不清阿史那曜是个什么态度。

  她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的这番“告白”,能否阿史那曜。

  高福则已经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他觉得,今日大概就是他的死期。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从屏风后的里间传出一道稚嫩的童音。

  “阿姑!阿姑!”

  太和听到声音,顿时有种天降救星的欢喜。

  她赶忙应了一声,“大郎!阿姑在这里!”

  太子!

  是太子!

  哎呀,她怎么忘了,她还有太子这个张保命的王牌啊。

  随着她一记急切的应答,一个两三岁的小娃儿,哒哒哒的跑了过来。

  小家伙似乎是刚刚睡醒,小脸儿皱巴巴的,一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断地揉着眼睛。

  半睡半醒间,他绕过屏风,一头扑到了太和的大腿上。

  太和赶忙弯腰,抬手就抱住了小小的孩童。

  她咬着牙,用尽力气,将颇有些重量的太子抱了起来。

  “大郎睡醒了?饿不饿?”

  “……饿!”

  小奶音儿拖着长长的尾音,让人听着就忍不住的心软。

  阿史那曜却冷眼看着。

  这,就是沈继的长子,也就是他自封的太子。

  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册封大典,但沈继是皇帝,而他其他的儿女都死在了上个月的宫变中。

  这个小豆丁,就是太子,未来的新君。

  阿史那曜暂时还需要大盛皇帝做挡箭牌,他就要认下这个孩子。

  “……太子,似乎与公主十分亲密啊!”

  阿史那曜眯着眼睛,亲眼看着太和公主与小豆丁互动。

  姑侄两个,倒是非常亲近。

  这大概是一起逃难,日夜相处、相依为命而结下的情谊。

  哪怕过去并不十分熟悉,但有了这段日子的相处,小豆丁也开始习惯性地依赖姑母。

  毕竟,这是他仅剩的亲人,也是唯一的依靠。

  “是啊,大郎最亲近我!”

  太和公主仿佛抓住了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她努力将小太子抱起来,拼命的向阿史那曜展现自己的价值——我与太子亲近。

  你若是想利用太子,就不能绕过我去!

  果然,见此情况,阿史那曜点点头,“定是公主将太子照顾得极好,这才让太子如此亲近。”

  “陛下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臣阿史那曜,特来迎接太子还朝!”

  说到后面一句话的时候,阿史那曜已经撩起衣摆,单膝跪下,恭敬地说道:“太子殿下,请回宫!”

  小太子眨巴眨巴眼睛,他太小了,还不懂什么驾崩、还朝。

  它见阿史那曜有些眼熟,可又不十分认得,便下意识的往太和公主怀里缩。

  嘴里更是不住的喊道:“阿姑!阿姑!我怕!”

  “大郎乖!大郎不怕!”

  小太子的反应,简直让太和太满意了。

  太子可是她唯一的依仗了。

  她最担心的,就是太子会绕过她,直接跟阿史那曜亲近。

  如此,她就没有了价值。

  还是现在最好,太子只认她,根本不理睬阿史那曜,那么,阿史那曜想要利用太子做傀儡,就少不得她这个“中间人”。

  “大郎,阿姑在呢,阿姑会保护你!”

  “还有啊,这不是坏人,这是大将军阿史那曜,他是来迎接我们回宫的!”

  太和简直不要太得意。

  她温柔的劝慰着。

  小太子:……还是不太懂。

  但,他知道,这个女人是他的姑母,他们是至亲,她会保护他。

  “我、我听阿姑的!”

  小太子软软糯糯的说着。

  太和的嘴角,都要扯到腮帮子上了。

  她看向阿史那曜,故作为难的说道:“还请阿史那将军见谅,太子还小,又经历了这些日子的颠沛流离,被吓到了。”

  “他不是惧怕将军您,而是除了我之外,他谁都不亲近。”

  阿史那曜:……

  太和的意图太明显了,傻子、瞎子都能看得出来啊。

  “原来如此!那确实怪不得太子。”

  阿史那曜顺着太和的话,点点头,然后恭敬地对太和说道:“那就烦请公主殿下与太子一起还朝!”

  太和:……哈哈,等到了!

  终于等到阿史那曜的臣服,也等到了正大光明回京城的机会。

  “……这,合适吗?我只是一个连封地都没有的公主——”

  之前沈继倒是承诺给她封地,并增加汤沐邑。

  可惜,沈继死了啊。

  如今自己对阿史那曜还有用,太和就趁机提条件了。

  阿史那曜那双异于中原人的深邃眼睛中,闪过一抹不悦。

  他,还单膝跪着呢。

  太和一个亡国公主就敢这般放肆!

  不过——

  想到京城,想到天下,阿史那曜还是忍了下来。

  “是臣疏忽了!公主危急关头,救下太子,乃大功。”

  “回京后,礼部应该就会拟定诏书,册封太和公主为太和大长公主,食邑增加至一千五百户!”

  一千五百户,已经能够比肩万年了!

  太和心中,一直有个参照物。

  那就是曾经有过龃龉的万年公主。

  对于这位便宜姐姐,太和羡慕,又轻视。

  尤其是去到龙门寨、黑龙寨,接连“输给”万年,她就愈发想要跟对方比个高低。

  如今,她的食邑终于能够比肩万年,虽然没有超过,却也没有输啊。

  太和只觉得自己这次总算没有选错!

  不去突厥!不去蜀京!

  跟着阿史那曜回京!

  太子做皇帝,而她就是尊贵的太和大长公主!

  ……

  “大长公主?”

  在中州的时候,姜砚池就担心逃走的太和会给沈婳惹麻烦,所以就一直联系京中的暗探,密切关注太和一行人的动向。

  所以,太和三人逃去驿站,在驿站被阿史那曜“迎走”等事宜,几乎是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姜砚池就通过飞鸽传书知道了。

  再然后,他就知道朝臣齐齐上奏折,拥立太子为皇帝,阿史那曜加封大将军兼护国公。

  而太和这个数次逃啊逃的不起眼的公主,也成了太和大长公主。

  就连远在利州的沈婳,也顺势升了一级,成了万年大长公主。

  沈婳听到姜砚池的回禀,没有在意自己的封号,而是想到了中风的元安:“这位上皇呢?是不是也要‘升职’了?”

  皇帝侄子死了,侄孙继位。

  元安就成了爷爷辈啊,那他的身份也该从太上皇,变成太太上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最新章节,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