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莽夫 第284章 九边将种

小说:大明第一莽夫 作者:朕闻上古 更新时间:2024-05-24 18:12:4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清河船厂。

  左一刀再次见到了中山侯,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虽然在他镇守之中,清河船厂并未出现任何问题,然而明里暗里遭受的针对和算计却是数不胜数。

  他这个禁军千户和锦衣卫千户,虽然可以挡住大部分的外部压力,但是问题在于左一刀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他更向往纯粹简单的生活,要么在宫廷内值守宿卫,要么跟着中山侯厮杀征战,反倒是在这鬼地方跟这些士绅缙绅斗智斗勇,面对他们的阴谋诡计,左一刀那是烦不胜烦。

  以致于当看到中山侯爷的第一眼,左千户立刻就抓住汤昊的胳膊,眼泪汪汪的开口道:“侯爷,这一次说什么也别让我继续镇守了,就算你把汤木留下也成啊!”

  汤木一听这话顿时就急眼了,怒视着左一刀。

  汤昊闻言大笑不止,随后满脸戏谑地看向左一刀。

  “怎么?就这么点事情都应付不了了?”

  “清河船厂出现什么问题没?船队组建得如何?”

  提及正事,左一刀也收敛起了嬉笑之色。

  “大致问题没有,曾经有官员想侵占清河船厂职权,比如户部那边的,被我给强行挡回去了,然后侯爷不是驱使着那些反贼屠戮了大量士绅缙绅吗?这些家伙反倒是不敢了。”

  那是真的不敢了,或者说慌了。

  当时汤昊驱赶着齐彦名等人屠戮了大量士绅缙绅,还顺带血洗了曲阜孔氏,那时候这些士绅缙绅别说什么继续算计清河船厂了,他们巴不得汤昊早点平定叛乱然后滚回这清河船厂。

  “至于船队,按照侯爷先前的吩咐,匠人们都是以打造大型海船战船为主,现共计船厂内有福船十艘,四百料战船二十艘,四百料巡座船二十艘,以及蒙冲、斗舰、海鹘、走舸、鹰船若干。”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连汤昊都有些咋舌。

  “怎么这么多?”

  “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按照左一刀这个说法,此刻清江船厂内的战船,都够装备起一支微缩版本的郑和水师了啊!

  郑和水师就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远航船队,由两百余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远洋海船组成,将士二万余名,规模宏大,人员众多,组织严密。

  这郑和宝船堪称高大如楼,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宝船,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

  不过汤昊要的是战船,不需要宝船这种旗舰,他要一支专门应对于战争的海上机动队混合舰队,足以消灭任何海上敌人的强大水师!

  “侯爷放心,船厂内的大小事务我都一一亲自掌控,没有任何问题。”

  左一刀笑着解释道:“之所以进度这么快,还是因为……银子给的太多了!”

  “不管是建造船只的原材料,还是工匠的工钱,只要银子给够,那就不会产生任何问题,但凡有问题的话,那就是银子没给够,直接加钱就行了。”

  听到这话,汤昊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他走之前可是给清河船厂留下了几百万两银子,来源于大明武将勋贵积攒的家底。

  事实证明,有钱能使鬼推磨,更能使人变得听话。

  左一刀选择用银子开道,谁要是不配合,那就继续砸钱,砸到对方满意为止。

  如此不惜代价的砸钱之下,进度自然就快起来了。

  难道这就是银子的魅力吗?

  “行,干得不错!”

  汤昊拍了拍左一刀的肩膀,对此很是欣慰。

  “对了侯爷,除了船队外,还有火器那边也有一个好消息。”

  “匠人们根据侯爷留下来的图纸,成功打造出了鲁密铳,我亲自试了试,效果确实出奇得好,堪称”

  正说着,左一刀就让人取了一支鲁密铳过来。

  汤昊接过这新武器,认真打量观察了起来。

  鲁密铳约重七八斤,约长六七尺,发射的机关在床里,捏一下就掉,火燃复起,床尾有钢刀,若敌人逼近,即可作斩马刀用,重量略大于寻常火铳。

  整个鲁密铳的形制构造,由铳管、铳床、弯形枪托、龙头和扳机、火门、机轨、前口、后门,及名为照门、照星的瞄准装置等组成。

  细细观察之后,汤昊确认了其就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一时间也颇为高兴。

  三眼铳就算再好,也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射程太短,比如质量一般有炸膛风险等等。

  事实上,就是因为质量原因,火器容易炸膛炸伤士兵,以至于很多士兵不愿意使用,大明火器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以致于到了明末,士兵宁愿拿刀上阵都不愿用火对敌,就怕没被敌人杀死,反被自己手中火统炸伤炸死。

  但是,历史证明了火器的先进性,如果用火器的话,就会有很多优势,首先就是杀伤力远比弓箭强大,比如三眼铳一喷一大片,而且还能够破甲,这一点就远非弓箭可比,再如火器射程也比弓箭远,比如此刻汤昊手中的这鲁密铳。

  鸟铳里面,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后世的时候,汤昊是個军事发烧友,专门研究过大明《武备志》,所以对这些大明火器还算比较了解。

  他已经将鲁密铳、掣电铳和迅雷铳等等图纸全都画好,然后交给了匠人作为悬赏任务,明码标价等待有匠人去完成!

  鲁密铳是大明中后期最为先进的制式火铳,是万历二十六年由火器研制家赵士桢于仿土耳其鲁密国(罗姆苏丹国)所进贡的火绳枪改进的,比鸟统(火绳枪)和三眼铳都要先进,主要表现在射程远,威力大。

  鲁密铳射程可达百步,大概一百五十米,而且加上了火门装置,可在大风环境中使用,这是火绳枪和三眼统都不具备的功能,缺点就是比较笨重。

  而掣电铳兼具西洋铳和佛郎机的优点,迅雷铳并有鸟铳和三眼铳的长处。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火铳都还是止步于火绳枪这一层次,还处于最原始的点火发射阶段!

  想要真正改变火器操作麻烦的困境,就必须捣鼓出第二阶段的燧发枪!

  燧发枪,是利用撞击燧石的方式进行点火发射的火枪,和火绳枪相比,优点太多了,射速更快、口径更小、枪身更短、重量更轻、后坐力更小、射程更远等。

  特别是在夜战的时候,火绳枪燃烧火绳的火光和气味,容易暴露士兵的目标,燧发枪就没有这种担心。

  所以,燧发枪才是王道,这是火器的飞跃式进步!

  汤昊将鲁密铳递给了左一刀,嘱咐道:“让火器工坊连夜赶工,务必生产出一万支三眼铳和一万支鲁密铳。”

  “另外,告诉火器工坊的匠人们,最关键的是燧发枪,若是谁能够解决燧发枪的难题,本侯会赐他白银万两,另外晋升为火器作坊的主事!”

  此话一出,左一刀也是意识到了燧发枪的重要性。

  中山侯爷可至今都没有如此重视过任何东西,唯独这燧发枪却是个例外。

  不管是三眼铳还是鲁密铳,左一刀都亲自体验过它们的威力了,所以此刻对汤昊口中的燧发枪更是期待无比。

  接下来,汤昊就率领一万战兵暂时停留在清河船厂,组建船队准备出海事宜。

  一方面是为了等待那位从九边赶过来的将种仇越,另一方面则是等待锦衣卫传递回消息。

  左一刀早就提前接到了通知,派遣麾下精锐赶往对马岛,收取马永和邓伯颜故意在对马岛留下的情报。

  因为横跨大海,加上身处倭国境内,所以情报传递并没有想象中的便利,他们只能出此下策,勉强与大明保持联络。

  十日时间过去,终于汤昊等到了来人。

  仇钺一身铁甲走进帅帐,不卑不亢地向汤昊躬身行礼。

  汤昊打量着这员大明中期的虎将,此人约摸有四十岁,身高八尺,体壮如山,一张国字脸,络腮胡子又浓又稠,密密麻麻爬满半张脸,鼻翼略宽,再配上那张两边微微下垂的嘴角,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很明显,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从九边军镇锤炼出来的将种。

  “末将仇钺,参见中山侯!”

  汤昊在打量着仇钺的同时,后者也抬眼在暗中观察这位中山侯。

  说实话,起初仇钺对汤昊是很不服气的,认为他夺走了自己崛起的机会。

  毕竟英国公张懋等人先前一直看好的将种,正是这个仇钺,正当武将勋贵集团准备运作一二推仇钺上位的时候,却不料横空杀出来了一个汤昊,不但是开国名将汤和后人,而且还在南苑猛虎案中立下了救驾之功。

  因此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汤昊凭借这份救驾之功,足以承袭老汤家那悬而未决的爵位,因此武将勋贵集团果断舍弃了仇钺,转而倾尽全力扶持汤昊,帮助他夺得世袭中山侯爵。

  事实证明,张懋等人的决策无疑是明智的,现如今的中山侯汤昊,早已成为了武将勋贵集团的扛鼎人物,不但是炙手可热的朝堂新贵,而且还手握京军战兵,原本逐渐衰亡的武勋集团也在这位中山侯的暗中扶持下逐渐稳住了局势。

  可是,这对于仇钺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啊!

  幸好中山侯对仇钺没有任何打压的心思,反倒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手扶持。

  比如上一次平定安化王朱寘鐇的叛乱,仇钺表现得极其出彩,正是中山侯汤昊在朝堂之上一语定乾坤,给仇钺争取到了一个世袭伯爵,正式成为了大明武勋集团的一员。

  所以,不管怎么说,仇钺对汤昊,还是心怀感激的。

  这一次中山侯出兵远征倭国,同样带上了他仇钺,明显就是为了分润功劳,仇钺更是感激涕零。

  说一千道一万,这个九边将种,现在看向中山侯的眼睛里面,都是狂热神情。

  “快起来,不用讲这些虚的!”

  汤昊上前热情地拉住了仇钺的手,然后大笑着开口道:“走,本侯带你去看一个好东西。”

  “以后你就负责操练这支水师神机营,若是表现出色,爵位未尝不可以更进一步!”

  听到这话,仇钺心头狂震。

  爵位更进一步!

  那可就是世袭侯爵了啊!

  他仇钺这辈子真能达到这样的成就吗?

  无需多言,汤昊拉着仇钺来到了靶场,自然是为了试枪。

  仇钺起初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结果一看到是火铳,顿时就有些兴致缺缺。

  他生长于九边军镇,所以常年与鞑子厮杀征战,火器这种军中制式武器,他自然是了解的。

  正因为了解,所以才会轻视。

  因为火铳在九边名声太臭,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选择用火铳。

  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呢?

  除了动静大一点可以吓退鞑子铁骑外,还能有什么用?

  而且还他娘地有炸膛风险,鞑子都还没有打到,火器率先炸膛了,把自己炸伤炸死了,这找谁说理去?

  正因为如此,九边将士对火器那是普遍的抵触,宁愿真刀真枪地跟鞑子血肉搏杀,都不愿意使用这些垃圾火器。

  汤昊将仇钺的表情尽收眼底,他也可以理解,因为这就是士绅缙绅故意为之,用这些粗制滥造的军备减少九边将士建功立业的可能。

  “好好看,好好学,这些火铳全都是用精钢打造,不会有炸膛的风险!”

  嘶……

  全部都是精钢打造?

  仇钺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中山侯哪里找到这么多的精钢?

  汤昊招了招手,让左一刀表现了一下三眼铳的恐怖杀伤力。

  看着那险些支离破碎的披甲稻草人,仇钺惊得头皮发麻,难以置信地愣在原地。

  “侯爷,这是什么火器?”

  “可否量产啊侯爷?这简直就是杀鞑子的利器啊!”

  短暂惊愕之后,仇钺就是一阵狂喜,激动兴奋地追问道。

  他可是长于九边军镇,所以一眼就看出了这三眼铳的价值所在。

  这要是能够量产普及到九边军镇的话,那将士们还怕什么鞑子?

  鞑子之所以能够压着明军蹂躏,就是因为他们天生魁梧而且骑射无双,蒙古铁骑哪怕是到了现在,那也不是明军骑兵可以媲美的。

  然而若是明军骑兵可以全部配备这三眼铳,双方铁骑对冲之时先一轮齐射,就完全可以打乱鞑子骑兵的阵型了,紧接着就算不填充火药,光这三眼铳的分量也足以当成铁榔头,直接挥舞着杀入鞑子阵型之中了!

  “看明白了吧?这就是骑兵利器!”汤昊轻笑着开口道。

  事实上正如仇钺所想的这般,三眼铳到了明末已经是九边将士必不可少的沙场利器。

  熟悉了三眼铳的大明骑兵,使用三眼铳的时候由于马上发射命中率低,为了提高命中率,有时用的是散弹“每铳著铅子二、三个”,在三四十步内发射,但马上步兵一般都会下马结阵放三眼铳,如果来不及下马,就各按队伍条为长营轮番更打且战且行,有进无退。

  三眼铳若单独使用时是连发的;与鸟枪配合时,有时为了弥补鸟枪火力弱的缺点,是齐发三弹的,有时为了加大近距离的杀伤效果,每铳管用二三个铅子,杀伤力巨大。

  因此明末时,辽东各镇几乎都以三眼铳作为制式装备,无论骑兵还是步兵都普遍装备着三眼铳。

  “不过你先别急着高兴。”

  “量产确实有些量产,但问题在于材料。”

  汤昊沉声道:“想来你也了解了那些粗制滥造的火器,质量根本就不行,随时都有炸膛的风险,更别提杀敌了。”

  “所以本侯才会亲自改革莱芜铁厂,并且组建一个火器工坊专门用上等好钢精钢打造火器,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汤昊看向仇钺,道:“那些文臣缙绅,是不会乐意见到大明军队强盛起来的,否则武将勋贵就会再次崛起,文臣缙绅就没办法继续把持朝政了。”

  “所以他们宁愿看着大明军队龟缩在长城以内,看着大明军备不断废弛,看着有人中饱私囊用这些粗制滥造的东西去坑害九边将士……”

  听见这些诛心的话语,仇钺气得满脸铁青!

  “该死的!”

  “这些杂碎怎么敢的?”

  “难道九边将士军民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汤昊闻言嗤笑了一声。

  “难道你还没有想明白吗?”

  “自从先帝爷变更盐法,改纳粮开中为纳银开中,你们就该明白这满朝公卿是没人在意九边军民的!”

  纳粮开中,改为纳银开中,结果就是九边屯田废弛,商贾不再前往,商屯全部停止,九边军民瞬间失去了一切!

  说的直白一点,弘治皇帝这场盐法改革,就是损害九边军民的利益,以填充日益空虚的国库!

  至于九边军民的死活,他朱佑樘管过吗,内阁首辅徐溥管过吗,户部尚书叶琪管过吗?

  没人在意的!

  仇钺死死地咬着牙,随后默默低下了头。

  “侯爷,这东西要是去了九边,可以救很多将士军民的命!”

  “现在还不是时候!”汤昊目光深邃地摇了摇头,“在那之前,我们必须要确保,掌控朝廷之人不再是文臣缙绅,而是皇帝陛下!”

  “只有皇帝陛下为我们撑腰,九边军民将士才会有好日子过!”

  仇钺苦涩一笑,重重地点了点头。

  “末将明白了。”

  汤昊拍了拍他的肩膀。

  “先打好眼前这一仗!”

  “覆灭倭国后,我们有的是铁矿生产火器!”

  “倭国可不是什么贫瘠之地啊,各种矿产物资并不少,朝廷和士绅想要金矿银矿,那这铁矿就该归我们了!”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莽夫,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节,大明第一莽夫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