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莽夫 第286章 元日战争

小说:大明第一莽夫 作者:朕闻上古 更新时间:2024-05-25 17:29:10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东海海域,江面上百舸争流,旌旗蔽空。

  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往倭国方向行进,气势磅礴。

  主舰福船上面,汤木、左一刀、安国、陈继祖、雷雄等将领聚在一起,此时正在研究着倭国的地图,商讨着这一次征讨倭国的细节。

  “历史上胡元曾经两次远征倭国,不过两次都运气非常的不好,都遇到了飓风,损失惨重,以失败告终。”

  安国这个人喜欢读书,所以在诸将里面算是学识渊博的那个。

  在讨论征讨倭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历史上那胡元忽必烈时期,胡元朝廷两次远征倭国都以失败告终的事情。

  安国看向众将,试图引起他们对水战的重视。

  “昔年蒙古铁骑兵锋席卷天下,忽必烈继承汗位,开始行用“汉法”,以中原皇帝自居,并采纳阿术、刘整的建议,重视水军训练,力图弥补蒙古军队的短板。”

  “而后忽必烈想要征服这个隔海相望的海外小国,多次派遣使臣前往倭国却都无功而返,随即忽必烈失去了耐心,意识到倭国“执迷固闭,难以善言开谕”,坚定了对倭用兵的决心,现在想来也是忽必烈为了组建水师选的一块磨刀石罢了。”

  蒙古铁骑骑射无双,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但有得必有失,正因为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所以自然不习水战。

  喜好“汉法”的忽必烈也是个枭雄人物,为了攻灭有淮水阻隔的南宋,迫切地想要弥补自身军队的这块短板,所以给麾下儿郎们精心挑选了倭国这個海外目标,试图检验磨砺自己的水师军队。

  “这第一次远征倭国之战,胡元规模是高达两万五千人的蒙汉军,以及八千高丽辅军,一度杀入了对马岛、壹岐岛等地,随后开始了登陆战,结果遭遇了倭人的顽强抵抗,就连元军左副元帅刘复亨都中箭受伤,元军选择暂时撤退到海上,却不料大风骤起,战船失陷于飓风之中,将士死伤无数,船只也焚毁无算,最后元军仓皇撤退,共计折损了一半兵力,自此胡元第一次远征倭国以失败告终。”

  “这之后忽必烈又多次派遣使团前往倭国,试图让其臣服,然而倭国竟然将胡元使团直接斩首示众,这期间前宋王朝已经被忽必烈彻底攻灭,胡元接受了前宋朝廷大量的水师战船和军队,所以他向前宋降将范文虎、夏贵、吕文焕、陈奕等询问日本是否可伐,他们都赞成。”

  “于是在崖山海战的第二年,忽必烈再次开启了第二次远征倭国计划,这一次规模比之先前更加宏大,忽必烈下令由忻都、洪茶丘指挥蒙、汉及高丽军四万人从高丽合浦出发称为东路军,范文虎率前宋降军十万人从江南出发称为江南军,两军会师于倭国壹岐岛,然后直取倭国。”

  “胡元两路军兵力共计高达十四万人,足见忽必烈踏平倭国的决心,然而东路军在登陆对马岛时竟然再次遭遇飓风,死伤者不计其数,上岸后屠灭了对马岛倭人,紧接着进军壹岐岛,竟然再次遭遇风暴,又有不少将士死伤,后东路军在志贺岛登陆,不出意外地遭到倭人顽强且坚决的抵抗,双方鏖战良久,最终劳师远征加上异地作战的东路军屡战屡败,而且东路军内部开始流行瘟疫,不得不退回至壹岐岛,等待范文虎的江南军抵达。”

  听到这胡元东路军的惨败,在场诸将不由都变了脸色。

  虽然说这其中有几个因素不容忽视,比如劳师远征军心疲惫,比如异地作战敌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不管怎么说,那可都是横扫天下的蒙古大军啊,怎么就战败了呢?

  而且还是他娘地“屡战屡败”!

  你就不能赢那么一两次,好歹也能提升士气啊!

  此外就是那个爆发于战时的军中瘟疫了,这是所有将士都为之胆寒的东西。

  军中瘟疫也比较常见,尤其是这种异地作战,喝了倭国的水吃了倭国的米,很容易就会造成水土不服然后生病发烧拉肚子,或者说作战的时候被砍了一刀导致伤口感染,反正军中瘟疫爆发的缘由简直不要太多,而一旦真正爆发之后那可都是致命性的,对军心打击前所未有!

  所以最后这四万东路军不出意料地直接惨败,连像样的战果都没有。

  一众将领此刻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

  四万胡元东路军都打不过,自己这一万大明京军战兵,真能覆灭倭国吗?

  一时间,众人都收起了对倭国的轻视之心,转而对战事开始担忧了起来。

  安国对众人的忧虑表现,就好像没看到一样,继续自顾自地开口。

  “这江南军从庆元、定海出征,动员的船只多达三千五百多艘,时人称“隋唐以来,出师之盛,未之见也”,不过搞笑的是,江南军船队一度偏离航向,驶至耽罗(济州岛),直到东路军惨败退回壹岐岛后,江南军先锋船队这才抵达壹岐岛与东路军成功汇合。”

  “然而不等元军重振旗鼓继续进军倭国,松浦党、彼杵、千叶、高木、龙造寺、岛津等各方势力组成的数万日军直扑壹岐岛,试图歼灭东路军,双方血战数日东路军总算是胜了,随后便放弃了壹岐岛,前往平户岛与江南军主力会师。”

  “正当会师后的胡元大军经过休整准备集结所有兵力,猛攻倭国展开登陆战时,一场史无前例的恐怖飓风却突然到达,洪涛万丈涌山起,元军船队停泊的地方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江南军的大船,江南军死伤超过半数,反倒是高丽小船得以保。”

  “幸存的元丽联军官兵集合于近旁的小岛上,东征诸将为下一步如何行动而起了争执,一众将领最后带着直属部队再次选择撤退,那个范文虎更是被飓风摧毁了斗志,直接返回了高丽,舍弃了十数万大军,元军至此军心彻底溃散,忽必烈第二次远征倭国也以失败告终。”

  “这之后忽必烈对东征倭国失败之事耿耿于怀,很不甘心,此后多次遣使招谕和筹备征讨,然而最终都因为重重阻力而宣布流产,主要还是因为江南的动荡以及与安南的战争,再加上元廷内部守旧势力坚决反对,就连忽必烈的皇太子真金都反对继续东征倭国,直接促成了胡元弭兵一事,直到忽必烈驾崩,东征倭国一事彻底叫停,再无人提及。”

  简单叙述了一遍胡元东征倭国的惨败后,安国提及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这两次战争,致使胡元内部根基不稳,导致江南民间怨声载道,不少人发动了反元起义,反倒是因为战胜了不可一世的蒙古大军,所以倭国士气高昂,尤其是那几次莫名其妙产生的飓风!”

  “倭人认为在第二次战争中,正是因为那几次突然产生的飓风,摧毁了蒙古远征军的斗志,这才使倭国得以渡过难关,这种胜利使倭人产生了一种幻觉,确信自己是在神佛庇佑下的国家,不受诸国之攻,延绵不断,叫做什么神国思想,而那导致元朝大量船只将士覆没的飓风也被倭人称为“神风”!”

  神风!

  庇护倭人!

  不受诸国之攻,延绵不断!

  听完了这整个胡元远征倭国的战争经过,就连汤木和左一刀等人都不由暗自心惊。

  难不成这些卑劣倭人当真是有这“神风庇护”?

  不然为什么第二次战争里面,那十数万蒙古远征军竟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莫名飓风?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突然出现的飓风袭击了船队,蒙古远征军又怎会军心沦丧,最后连打都不敢打了,直接就撤退宣布了第二次远征战役的失败?

  十数万大军一旦顺利登陆的话,就算是慢慢平推也能将这弹丸小国给推平了吧?

  一切都是那些飓风!

  或者说倭人口中的……神风!

  所有将领全都看向了主心骨,大明中山侯汤昊。

  他们迫切地想要从自家侯爷口中证实,倭人是不是当真有神风庇护!

  不然这仗他娘地该怎么打?

  己军可是只有一万人啊!

  汤昊笑眯眯地看向安国。

  诸将听完安国这些话,军心有些动摇,这是汤昊没有想到的。

  他方才之所以没有出言制止安国,起初是想借安国之口警醒众将,不要掉以轻心,打仗不是儿戏,而是会死人的。

  不过现在看起来,安国的警示有些过头了,以致于这些家伙都心生不安了。

  还是得自己开口啊!

  汤昊看向众将,笑呵呵地开口道。

  “在海上作战,天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不仅仅是飓风,连风向、风速都是极为关键的东西。”

  “很多时候,逆风和顺风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比如倭国的小船只能顺风而行,而我大明战船却可逆风而上,若是得风向相助,那即便在海面上遭遇倭寇也没有战败的道理。”

  大航海时代早期的海战,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抢占上风向,因为这个时候大家的造船水平都差不多,没有什么跨时代的先进战舰,一切都只有看风向作战了。

  若是抢占了上风向,船的速度可以更快,同时自己的火炮射程可以更远,反之在下风向,船的速度会非常慢,火炮的射程也会变短。

  “胡元那忽必烈远征倭国,两次都非常的倒霉遇到飓风,结果自然就不用说了,远征倭国的胡元大军因为台风死伤惨重,就像安国刚刚说的那样,这些莫名其妙出现的飓风摧毁了胡元将士的斗志!”

  “不过你们想过一个问题没有,我军船队行进到现在,马上就要登录倭国本土了,可曾遇到过什么飓风吗?”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对啊,我们还真没遇到!”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这是天意让我大明灭倭吗?”

  诸将议论纷纷,脸上充斥着激动之色。

  安国也是陷入了沉思,这一点确实是不折不扣的事实,大明战船至今都没有遭遇飓风。

  为什么?

  难道倭国神风今天不上班?

  看着这些家伙在那儿扯什么“天意”、“神风”,汤昊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说起来,这还真不好怪他们,因为这是整个时代的愚昧。

  在腐朽儒学的思想禁锢下,帝王将相对这些漫天神佛那都是十分敬畏的,一旦扯上什么关系,都会深信不疑,显得愚昧且可笑。

  以后若是有机会的话,得想办法将这腐朽儒学给拉下神坛,科学才是硬道理啊!

  “本侯让你们多读书,你们偏要去喂猪!”

  中山侯爷一句话,直接把众将给骂傻眼了。

  “哪有什么神风?”

  “这只是倭人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这些飓风,其实就是一种气候现象,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台风罢了。”

  众人闻言一愣,安国下意识地问道:“侯爷,啥是“台风”?”

  汤昊:“……”

  沉默了片刻,中山侯还是耐心地为这些家伙解释了一遍。

  毕竟这些都是将种,以后大部分也会进入水师为将,这些基础知识还是得了解的。

  “台风是是一种极强烈的风暴,经常出现在海洋与近海区域,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人力难以抵挡。”

  “要是出海频繁,就可以经常在海面上见到了,就好比咱们第一次出海见到的那一次风暴,同样也是台风,距离倭国千百里之远,这是什么神风?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劳什子神风,都是气候变化罢了。”

  “蒙元征伐倭国不成,是因为蒙元自身决策出了问题,喜欢在夏季秋季出兵,这是蒙古人常年身居草原等到秋肥马壮出兵的习惯,夏季秋季出兵恰巧赶上中原王朝的秋收,他们可以劫掠一番回去过冬!”

  “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台风最是容易出现,所以那只是倭国狗命好罢了,蒙元第二次出海直接遭遇了大量台风,不然蒙古铁骑早就灭了这个弹丸小国了!”

  鼎盛时期的元朝,几乎征服了亚洲大陆的每一个角落,战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台风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至少在后世都做不到,更别提现在了。

  众将如释重负地点了点头,可是紧接着安国一句话直接让他们脸色惨白了起来。

  “侯爷,那咱不也是秋季出兵吗?”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傻眼了。

  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那按照侯爷的说法,自己等人不也是会……

  “瞎操心个什么?”

  汤昊没好气地呵斥道:“本侯既然知道这台风,还会把你们带进沟里面不成?”

  “我们是晚秋出兵的,时至今日差不多快立冬了,就算真有台风也不会太大,凭借我们的大船完全可以逆风而行,再者马上就要登陆了,你们还在担心什么?”

  被自家侯爷这么一骂,众将总算是放下心来。

  “此外胡元远征倭国失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倭国内部团结。”

  “经过第一次抵御胡元战争后,在胡元积极备战之时,镰仓幕府也在防备元军再次来犯,着手构筑和加强九州沿海防御机制,那时候的镰仓幕府甚至还制定了“异国征伐”计划,想要以攻为守,准备以九州岛为中心,动员山阴、山阳和南海诸道武士在次年三月出兵高丽。”

  “虽然这个可笑的“异国征伐”计划最终未能实行,但是被集合于博多湾一带的船只和兵力长期留在九州北岸一带,负责该海域的警备工作,那个时候镰仓幕府也趁机加强了统治力,所以整个倭国都在积极备战抵御即将来犯的胡元大军。”

  “换句话说,天时地利人和,全都站在了倭国这一边,胡元大军就算人数再多,也没有任何作用,最终只有失败的道理。”

  话音一落,汤昊起身伸了个懒腰。

  “但是这一次,我军进攻倭国,情况却完全不同。”

  “首先是天时,我军并未遭遇台风,所以天时是站在我军这边的。”

  “其次是地利,马永和邓伯颜沿途会留下信息,只待我军顺利登陆,就可按照他们留下的行军路线直接进军京都,所以倭人即便土生土长,对我军而言也不占什么地利之优。”

  “最后就是人和了,此刻的室町幕府陷入了内战,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地方,而那些倭国大名也都不是什么安分之人,开始互相攻伐征战,想要吞并掉对方,所以说现在的倭国就是一个内乱不休的混乱之地,再者他们也不会知道我大明会突然出兵奇袭倭国,谁会在沿海构筑防线抵御我军进攻呢?”

  “天时地利人和,我军尽皆占优,而元军尽皆不占,这就是为什么元军会战败,而我军必胜的道理!”

  “不要想那么多,下去好好准备,马上开始作战了!”

  “这一次,若是不能屠灭倭国,尔等全都跳海自杀吧!”

  听到这话,所有将领全都身子一颤,立刻领命前去准备。

  汤昊则是开始擦拭起了手中宝刀。

  胡元战争也不是什么影响都没有,当时倭国的统治者镰仓幕府也因为抵挡北元进攻元气大伤,这也为后来室町幕府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如果当时的胡元大军强硬一点,直接灭掉了倭国,那历史是不是会改写?

  可惜没有如果啊!

  但是既然汤昊来了,那他就要弥补这个遗憾!

  忽必烈一辈子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汤昊亲手帮他完成!

  覆灭倭国,屠戮倭人,彻底解决掉这个令人厌恶的卑劣民族!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莽夫,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节,大明第一莽夫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