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报纸能借我看看吗?”
“可以啊。”
“多谢。”黄包车夫正欲拿走报纸,却不想被刘三一把按住,“要报纸是吧,拿钱来买。”
车夫愕然。
“刘三,一份看过的报纸,你还要钱?钻钱眼里了?”不用车夫开口,刘三的几个同伴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出言反驳。
“那咋了?我买报没花钱?”
“你是花钱了没错,可你看过了,借给别人看看咋了?再说了,这上面刊登的可是抓获日本间谍的消息,多一个人看,也多激发一份国人抗战的信心不是?”
“抗战?”一听这话,刘三就像炸毛一样,情绪激动起来,“小鬼子就在开封,你怎么不去?”
“我我虽没有上阵杀敌,可我也是为抗战捐过钱的。”
“哼!”刘三冷笑一声,扯开自己的上衣,指着肚子上几道狰狞可怖的伤疤,“捐过钱是吧?老子可是亲自杀过鬼子的。”
“你上过战场?”同伴没想到貌不惊人、一向沉默寡言的刘三还有这种经历,立刻七嘴八舌地询问起来,“哪场战役?杀了几个小鬼子?”
刘三却没有丝毫的激动,神情反而变得落寞起来,闷声干了一杯酒:“都过去了,匹夫之勇,不提也罢。”
“扫兴不是?啥叫匹夫之勇,你这是英雄之举,快说说,到底咋回事?”
“是啊,老刘,给哥几个说说。”
终究拗不过同伴的劝说,刘三叹息一声,缓缓开口了:“你们都知道咱老刘是从河北逃难来的”
原来刘三来自河北某个村庄,有一回鬼子来扫荡,整个村子人心惶惶,探听到打头阵的只有三个鬼子,其他都是伪军,刘三站了出来,组织村民自卫,结果说得好好的,等鬼子真到了,那些原本信誓旦旦的村民一个个都躲了起来。
刘三虽然气愤,但还是拿起家里的猎枪决然迎战,靠着不错的枪法,很快就射杀了两个鬼子,剩下的一个鬼子和伪军被吓得落荒而逃。
这个时候,村民又出现了,一个个拍手称快,夸赞刘三是英雄,各种阿谀谄媚,刘三虽然不齿这些人的为人,但还是劝说村民赶快收拾东西逃难。
但故土难离,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到万一,谁愿意颠沛流离,甚至有人说,不是有你刘老三嘛,有你在怕什么?
刘三虽然自持勇武,但他明白“双拳难敌死手、好汉架不住人多”的道理,鬼子的报复马上就来,现在不走,难道等死?
见劝不动众人,刘三便打算带着自家人独自离开。
结果,刚才还夸赞自己的村民再次变了脸,纷纷阻挠刘三离开,他们一个个振振有词: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甚至有村民理直气壮地说,冤有头债有主,日本人即便报复,那也是针对刘老三,关其他人什么事?只要将刘老三绑了交出去,再纳点粮说些好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日子该怎么过还不是怎么过。
这种主张迅速占了上风,获得村民的一致同意。
于是刚才还唯唯诺诺的村民转眼间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残,直接将刘老三和他的家人全部捆绑起来。
说到这里,刘老三惨笑一声,颤抖着抓起酒杯一饮而尽。
一阵唉声叹气后,有人问:“后来呢?”
“后来?”刘三怪笑几声,脸上的表情格外复杂,“后来日本鬼子的大队人马来了,这些畜生可不会跟你讲道理,先是杀了我全家老小,然后开始烧杀抢掠,一个人都没有放过.
“咱刘老三命大,被捅破肠子还活了下来,可是命捡回来了,我的魂却丢了,我就是想不明白,那些人,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对我,我错了吗?
“后来,我一路乞讨,从河北到豫州,每遇到一个人都会问这个问题。”
“那,那你现在有答案了吗?”
刘老三苦涩地笑了笑:“有了,我遇到一个先生,他反问我,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的农民起义都失败了,想过原因吗?我不懂,也不想搞懂。但老先生告诉我,殊途同归。”
“老先生说什么?”
“他说人都是自私的,尤其小农思想天然有他的局限性,保守、封闭,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协作,喜欢安于现状,靠这些人是成不了事的。”
“偏见,这话恕我不敢苟同,农民咋了,人谁不自私?委员长都说了,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不认同就不认同吧,我也说服不了你,有道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能说服你,要南墙干嘛?能说服别人,我的家人也不会死。”刘三摇头叹息一声,又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话谁说的?”
“梁启超呗。”
“错了,原话是顾炎武说的。他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啥意思?”
“意思是说,保护一个国家的政权不被覆灭,这是帝王和文武大臣需要谋划的事情,而保护天下,使得天下的道德不沦丧,即使是地位低微的普通百姓,也有责任参与其中。”
“说半天,还不是一个意思。”有人忍不住嘲笑起来。
“区别大了,革命党推翻满清,这是王朝兴跌,和我们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可日寇侵略,那是要亡国灭种的,对我而言,更是国仇家恨。”刘三慷慨激昂,端起酒水起身,又说,“但和什么人一起抗日,区别更大。这杯酒我敬大家,感谢哥几个这段时间的照顾,大恩不言谢,估计只有来生再报了。”
说罢,他将酒水一饮而尽,转身就走。
“刘三,你去哪里?”
“投奔宝塔山。”
几个伙伴面面相觑。这时,一人注意到刚才借报纸的车夫还杵在一旁,便将报纸递到他手中:“拿去看吧,一份报纸而已。”
车夫低头哈腰谢过,忙拿着报纸蹲在门槛上看了起来。
这人叫石川一雄,化名石雄,正是佐藤羡次郎间谍小组的一员。
看到报纸上佐藤羡次郎的照片,饶是他心智坚沉,此时也不禁心神大震,既惊且疑,冷汗涔涔,拿着报纸的手哆嗦起来。
佐藤羡次郎真的被捕叛变了?还是军统的阴谋?要知道他手上可是掌握着整个间谍小组的花名册,不会将自己也给供出来了吧?
想到此处,石川一雄深吸口气,强自定住心神,警惕地扫了一眼周围,将报纸揣入怀中,缓缓起身,拉起停在门口的黄包车就走。
他刚离开,刘三的身影悄然出现,盯着他的背影看了几眼,缓缓跟了上去。
审讯室。
被打得皮开肉绽的周恩泰首先被带了上来,他虚弱的靠在椅子上,目光低垂,面无表情。
张义将一份报纸放在他面前,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说:“看看吧,这个人应该是你的上线吧?”
周恩泰抬头看了一眼报纸,又垂下头,一言不发。
这种死硬分子张义见多了,他并没着急,自顾自点了根烟,问:“抽烟吗?”
周恩泰不置可否。
“抽根烟,好好考虑下,要是别人说了,你可就没有丝毫价值了。”
周恩泰依然沉默。
张义抽出一根抽递给猴子,示意他递给周恩泰。
周恩泰倒没拒绝,戴着手铐的手慢慢举起夹着烟,开始吞云吐雾。
可抽了几口,他突然意识到不对劲,惊恐将香烟丢掉:
“里面加了什么东西?”
“好东西,特别好!”猴子嘿嘿笑了起来,给周恩泰的香烟自然是加了料的。
“卑鄙。”听到这话,周恩泰真的坐不住了,虽然不知道香烟里面加了什么,但那种亢奋的感觉,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大烟,按捺不住地吼道:“你们也太卑鄙了,以为这样就能让我屈服?告诉你.”
猴子当即一耳光抽了上去:“卑鄙?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不是你们的老祖宗阴鸷猥琐男土肥圆发明的吗?现在也让你尝尝滋味。”
说完这话,几人全部离开,把周恩泰独自留在了审讯室。
出了审讯室,就见副站长李慕林满面春风地走过来:“张处长,刚接到一个电话,有人举报说发现了日本间谍。”
张义有些意外:“举报的是什么人?”
“一个黄包车车夫。”
“理由呢?”
“黄包车车夫识字,还对被捕日谍的信息感兴趣。”
这个理由倒是说得通,张义点点头:“他人现在在哪里?”
“线人说对方刚回了家。”
“那就抓人吧。”
“我现在就派人过去。”
“一起去一趟吧。”
李慕林有些意外:“一个黄包车车夫罢了,即便真是日谍,那也是个小角色,何须张处长亲自出马?”
“小心无大碍。”张义摆摆手,“再说了,我对举报间谍的这个人更感兴趣。”
见他如此说,李慕林点点头,马上去组织人手。
几分钟后,三辆轿车驶出军统机关,李慕林亲自驾车,张义和猴子钱小三坐在一起。
怕车多扎眼,三辆轿车分开行驶,来到黄包车车夫所住的棚户区附近,在一处公用电话亭旁停下,却没有发现举报人。
见此,李慕林先吩咐行动人员散开,找来治保主任询问情况。
“汪主任是吧,你是这里的土地爷,哪路妖精作怪,你心里门清。”
治保主任姓汪,是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一身黑色中山装,谦恭地笑了笑:“按你们的描述,这人应该是石雄,三年前投亲来的这里,一家三口,有一个女儿,老婆是附近初小的清洁工。”
说到这里,他脸色有些怪异:“说到这女人,俺就多嘴几句,这姓石的虽说五短三粗,但老婆长得确实漂亮,嘿,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就好比”
“武大郎配潘金莲?”李慕林笑着问。
“对嘞,这女人也是个水性杨花的,据说和很多人关系不清不楚的。”
张义和李慕林对视一眼,各自若有所思。如果这个女人也是间谍,那她在外面肯定不是逢场作戏,执行任务的概率要大一些,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她拉下水了。
“她这会在家吗?”
“没敢直接去问,我问了他们邻居,据说这娘们从学校回来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出去了,应该还没回来。”
张义点点头,思忖着说:“姓石的如果真是间谍,看了报纸,不管信不信,意识到自己不安全,肯定会搬家蛰伏或者潜逃,为避免打草惊蛇,我们的人分为两组,一组将他家围起来,一组布控在巷口,只要女的一冒头,两边同时行动。”
“是。”
石雄心急火燎地回到家,老婆没在屋里,他侧耳听了听,隔壁房间传来女儿的哭声,应该是饿了。这会他没心思搭理,精疲力竭地栽倒在床上,揉着太阳穴思忖起来。
佐藤羡次郎被捕已是事实,他会供出自己吗?
昏暗的房间里,只亮着一盏油灯,石雄望着自己映在墙上的影子,又想到刚才在路上那个疑似跟踪自己的人,他心里想着事,所以反应慢了一点。等回头看时,那人已经消失了。
会是军统的人吗?自己真的暴露了?不会吧?石雄在心里纠结着。
这女人怎么还不回来?石雄有些不耐烦起来。忽然,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划过,他犹豫了一下,起身走到柜子前,轻轻拉开抽屉,抽屉的最里面放着几个鱼鳔,石雄拿出来数了数,比前几天他拿的时候少了一个,他顿时明白女人肯定去执行任务了。
虽然他们和真正的夫妻一样共同生活着,但任务却各是各的。对于女间谍来说,出卖色相身体,本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刚开始,石雄内心还有些膈应,但慢慢的也看淡了。
另一边,夜色下,一个画着精致妆容、身上穿着阴丹士林旗袍的女人从黄包车上下来,虽然不暴露,却把她的身材修饰得玲珑毕现。
女人刚一现身,隐藏在暗处的治保主任马上发出信号,埋伏的便衣如饿虎扑食般冲了上去。
“可以啊。”
“多谢。”黄包车夫正欲拿走报纸,却不想被刘三一把按住,“要报纸是吧,拿钱来买。”
车夫愕然。
“刘三,一份看过的报纸,你还要钱?钻钱眼里了?”不用车夫开口,刘三的几个同伴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出言反驳。
“那咋了?我买报没花钱?”
“你是花钱了没错,可你看过了,借给别人看看咋了?再说了,这上面刊登的可是抓获日本间谍的消息,多一个人看,也多激发一份国人抗战的信心不是?”
“抗战?”一听这话,刘三就像炸毛一样,情绪激动起来,“小鬼子就在开封,你怎么不去?”
“我我虽没有上阵杀敌,可我也是为抗战捐过钱的。”
“哼!”刘三冷笑一声,扯开自己的上衣,指着肚子上几道狰狞可怖的伤疤,“捐过钱是吧?老子可是亲自杀过鬼子的。”
“你上过战场?”同伴没想到貌不惊人、一向沉默寡言的刘三还有这种经历,立刻七嘴八舌地询问起来,“哪场战役?杀了几个小鬼子?”
刘三却没有丝毫的激动,神情反而变得落寞起来,闷声干了一杯酒:“都过去了,匹夫之勇,不提也罢。”
“扫兴不是?啥叫匹夫之勇,你这是英雄之举,快说说,到底咋回事?”
“是啊,老刘,给哥几个说说。”
终究拗不过同伴的劝说,刘三叹息一声,缓缓开口了:“你们都知道咱老刘是从河北逃难来的”
原来刘三来自河北某个村庄,有一回鬼子来扫荡,整个村子人心惶惶,探听到打头阵的只有三个鬼子,其他都是伪军,刘三站了出来,组织村民自卫,结果说得好好的,等鬼子真到了,那些原本信誓旦旦的村民一个个都躲了起来。
刘三虽然气愤,但还是拿起家里的猎枪决然迎战,靠着不错的枪法,很快就射杀了两个鬼子,剩下的一个鬼子和伪军被吓得落荒而逃。
这个时候,村民又出现了,一个个拍手称快,夸赞刘三是英雄,各种阿谀谄媚,刘三虽然不齿这些人的为人,但还是劝说村民赶快收拾东西逃难。
但故土难离,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到万一,谁愿意颠沛流离,甚至有人说,不是有你刘老三嘛,有你在怕什么?
刘三虽然自持勇武,但他明白“双拳难敌死手、好汉架不住人多”的道理,鬼子的报复马上就来,现在不走,难道等死?
见劝不动众人,刘三便打算带着自家人独自离开。
结果,刚才还夸赞自己的村民再次变了脸,纷纷阻挠刘三离开,他们一个个振振有词: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甚至有村民理直气壮地说,冤有头债有主,日本人即便报复,那也是针对刘老三,关其他人什么事?只要将刘老三绑了交出去,再纳点粮说些好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日子该怎么过还不是怎么过。
这种主张迅速占了上风,获得村民的一致同意。
于是刚才还唯唯诺诺的村民转眼间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残,直接将刘老三和他的家人全部捆绑起来。
说到这里,刘老三惨笑一声,颤抖着抓起酒杯一饮而尽。
一阵唉声叹气后,有人问:“后来呢?”
“后来?”刘三怪笑几声,脸上的表情格外复杂,“后来日本鬼子的大队人马来了,这些畜生可不会跟你讲道理,先是杀了我全家老小,然后开始烧杀抢掠,一个人都没有放过.
“咱刘老三命大,被捅破肠子还活了下来,可是命捡回来了,我的魂却丢了,我就是想不明白,那些人,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对我,我错了吗?
“后来,我一路乞讨,从河北到豫州,每遇到一个人都会问这个问题。”
“那,那你现在有答案了吗?”
刘老三苦涩地笑了笑:“有了,我遇到一个先生,他反问我,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的农民起义都失败了,想过原因吗?我不懂,也不想搞懂。但老先生告诉我,殊途同归。”
“老先生说什么?”
“他说人都是自私的,尤其小农思想天然有他的局限性,保守、封闭,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协作,喜欢安于现状,靠这些人是成不了事的。”
“偏见,这话恕我不敢苟同,农民咋了,人谁不自私?委员长都说了,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不认同就不认同吧,我也说服不了你,有道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能说服你,要南墙干嘛?能说服别人,我的家人也不会死。”刘三摇头叹息一声,又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话谁说的?”
“梁启超呗。”
“错了,原话是顾炎武说的。他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啥意思?”
“意思是说,保护一个国家的政权不被覆灭,这是帝王和文武大臣需要谋划的事情,而保护天下,使得天下的道德不沦丧,即使是地位低微的普通百姓,也有责任参与其中。”
“说半天,还不是一个意思。”有人忍不住嘲笑起来。
“区别大了,革命党推翻满清,这是王朝兴跌,和我们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可日寇侵略,那是要亡国灭种的,对我而言,更是国仇家恨。”刘三慷慨激昂,端起酒水起身,又说,“但和什么人一起抗日,区别更大。这杯酒我敬大家,感谢哥几个这段时间的照顾,大恩不言谢,估计只有来生再报了。”
说罢,他将酒水一饮而尽,转身就走。
“刘三,你去哪里?”
“投奔宝塔山。”
几个伙伴面面相觑。这时,一人注意到刚才借报纸的车夫还杵在一旁,便将报纸递到他手中:“拿去看吧,一份报纸而已。”
车夫低头哈腰谢过,忙拿着报纸蹲在门槛上看了起来。
这人叫石川一雄,化名石雄,正是佐藤羡次郎间谍小组的一员。
看到报纸上佐藤羡次郎的照片,饶是他心智坚沉,此时也不禁心神大震,既惊且疑,冷汗涔涔,拿着报纸的手哆嗦起来。
佐藤羡次郎真的被捕叛变了?还是军统的阴谋?要知道他手上可是掌握着整个间谍小组的花名册,不会将自己也给供出来了吧?
想到此处,石川一雄深吸口气,强自定住心神,警惕地扫了一眼周围,将报纸揣入怀中,缓缓起身,拉起停在门口的黄包车就走。
他刚离开,刘三的身影悄然出现,盯着他的背影看了几眼,缓缓跟了上去。
审讯室。
被打得皮开肉绽的周恩泰首先被带了上来,他虚弱的靠在椅子上,目光低垂,面无表情。
张义将一份报纸放在他面前,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说:“看看吧,这个人应该是你的上线吧?”
周恩泰抬头看了一眼报纸,又垂下头,一言不发。
这种死硬分子张义见多了,他并没着急,自顾自点了根烟,问:“抽烟吗?”
周恩泰不置可否。
“抽根烟,好好考虑下,要是别人说了,你可就没有丝毫价值了。”
周恩泰依然沉默。
张义抽出一根抽递给猴子,示意他递给周恩泰。
周恩泰倒没拒绝,戴着手铐的手慢慢举起夹着烟,开始吞云吐雾。
可抽了几口,他突然意识到不对劲,惊恐将香烟丢掉:
“里面加了什么东西?”
“好东西,特别好!”猴子嘿嘿笑了起来,给周恩泰的香烟自然是加了料的。
“卑鄙。”听到这话,周恩泰真的坐不住了,虽然不知道香烟里面加了什么,但那种亢奋的感觉,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大烟,按捺不住地吼道:“你们也太卑鄙了,以为这样就能让我屈服?告诉你.”
猴子当即一耳光抽了上去:“卑鄙?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不是你们的老祖宗阴鸷猥琐男土肥圆发明的吗?现在也让你尝尝滋味。”
说完这话,几人全部离开,把周恩泰独自留在了审讯室。
出了审讯室,就见副站长李慕林满面春风地走过来:“张处长,刚接到一个电话,有人举报说发现了日本间谍。”
张义有些意外:“举报的是什么人?”
“一个黄包车车夫。”
“理由呢?”
“黄包车车夫识字,还对被捕日谍的信息感兴趣。”
这个理由倒是说得通,张义点点头:“他人现在在哪里?”
“线人说对方刚回了家。”
“那就抓人吧。”
“我现在就派人过去。”
“一起去一趟吧。”
李慕林有些意外:“一个黄包车车夫罢了,即便真是日谍,那也是个小角色,何须张处长亲自出马?”
“小心无大碍。”张义摆摆手,“再说了,我对举报间谍的这个人更感兴趣。”
见他如此说,李慕林点点头,马上去组织人手。
几分钟后,三辆轿车驶出军统机关,李慕林亲自驾车,张义和猴子钱小三坐在一起。
怕车多扎眼,三辆轿车分开行驶,来到黄包车车夫所住的棚户区附近,在一处公用电话亭旁停下,却没有发现举报人。
见此,李慕林先吩咐行动人员散开,找来治保主任询问情况。
“汪主任是吧,你是这里的土地爷,哪路妖精作怪,你心里门清。”
治保主任姓汪,是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一身黑色中山装,谦恭地笑了笑:“按你们的描述,这人应该是石雄,三年前投亲来的这里,一家三口,有一个女儿,老婆是附近初小的清洁工。”
说到这里,他脸色有些怪异:“说到这女人,俺就多嘴几句,这姓石的虽说五短三粗,但老婆长得确实漂亮,嘿,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就好比”
“武大郎配潘金莲?”李慕林笑着问。
“对嘞,这女人也是个水性杨花的,据说和很多人关系不清不楚的。”
张义和李慕林对视一眼,各自若有所思。如果这个女人也是间谍,那她在外面肯定不是逢场作戏,执行任务的概率要大一些,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她拉下水了。
“她这会在家吗?”
“没敢直接去问,我问了他们邻居,据说这娘们从学校回来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出去了,应该还没回来。”
张义点点头,思忖着说:“姓石的如果真是间谍,看了报纸,不管信不信,意识到自己不安全,肯定会搬家蛰伏或者潜逃,为避免打草惊蛇,我们的人分为两组,一组将他家围起来,一组布控在巷口,只要女的一冒头,两边同时行动。”
“是。”
石雄心急火燎地回到家,老婆没在屋里,他侧耳听了听,隔壁房间传来女儿的哭声,应该是饿了。这会他没心思搭理,精疲力竭地栽倒在床上,揉着太阳穴思忖起来。
佐藤羡次郎被捕已是事实,他会供出自己吗?
昏暗的房间里,只亮着一盏油灯,石雄望着自己映在墙上的影子,又想到刚才在路上那个疑似跟踪自己的人,他心里想着事,所以反应慢了一点。等回头看时,那人已经消失了。
会是军统的人吗?自己真的暴露了?不会吧?石雄在心里纠结着。
这女人怎么还不回来?石雄有些不耐烦起来。忽然,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划过,他犹豫了一下,起身走到柜子前,轻轻拉开抽屉,抽屉的最里面放着几个鱼鳔,石雄拿出来数了数,比前几天他拿的时候少了一个,他顿时明白女人肯定去执行任务了。
虽然他们和真正的夫妻一样共同生活着,但任务却各是各的。对于女间谍来说,出卖色相身体,本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刚开始,石雄内心还有些膈应,但慢慢的也看淡了。
另一边,夜色下,一个画着精致妆容、身上穿着阴丹士林旗袍的女人从黄包车上下来,虽然不暴露,却把她的身材修饰得玲珑毕现。
女人刚一现身,隐藏在暗处的治保主任马上发出信号,埋伏的便衣如饿虎扑食般冲了上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谍战日记,我的谍战日记最新章节,我的谍战日记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谍战日记,我的谍战日记最新章节,我的谍战日记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