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四一农场。
刘科长悄无声息地走进办公室,他看着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何商友,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就说。”何商友没有睁开眼睛。
刘科长一脸好奇:“处座,张处长真喜欢男人?”
提到这事,何商友就气不打一处来,一声冷笑:
“这种无稽之谈你也信?小孟这个兔崽子莫非得了失心疯不成?背着我在外面胡说八道,这不画蛇添足嘛。”
这会他已经想明白了,是自己口不对心,一不小心中了张义这狗东西的奸计。要不是张义说了什么,戴老板不会是那个态度。
于是想了想,继续说道:“既然是自己人,我就啰嗦几句,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万一因为风言风语出了岔子,老板追责下来,那就不值当了。”
刘科长讪讪地:“是。”
他看何商友脸色不好,小心翼翼地问道:
“处座,这事就这么算了?”
“你有什么好主意吗?”何商友睁开眼睛,幽幽问道。
刘科长走到他的面前,顿了顿,说:“处座,我们几个去了一趟唐家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找到了林景伊的藏身地,您猜我们看到了什么?四具尸体,都是一枪毙命。
不用说,肯定是张处长干的。其中两个女的,正是中统最近风头正盛的赵飞燕、杨贵妃,那可是徐增嗯的心头肉,现在她们死了,林景伊消失,徐增嗯要是知道这事是张义干的,能放得过他?”
何商友掏出根烟正要点上,听到他这番话,停住了。他挑眉问道:
“你的意思是?”
“借刀杀人!”刘科长看了看何商友,狠狠做了一个劈手的动作,“您就是太心慈手软了。”
何商友盯着他看了片刻:
“然后呢?”
刘科长一脸认真:“然后?然后一切都结束了。”
“蠢货!”
何商友鼻子哼了一声:“我的刘大科长,做事动点脑子好不好。
林景伊是怎么找到的?是张义找到的。我们总不能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就骂娘吧?这让其他人怎么想?戴老板怎么想?
一码归一码,这是我们军统内部的事,还用不上中统的人指手画脚。
什么赵飞燕、杨贵妃,什么心头肉,什么林景伊,两个以色事人的女子,一个汉奸,都是上不了台面的玩意,徐增嗯要是不蠢,他就不会为此事大动干戈。暗杀一个功勋卓著的少将,难道他想彻底和军统开战不成?
哼,再说了,他如今自顾不暇,怕也是有心无力吧。”
刘科长顿时臊眉耷眼不吭声了,沉默了一会,他才一脸好奇地问:
“处座,中统出什么事了?”
何商友瞪了他一眼:“一个好的情报员,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掌握全局的能力,这么大的事你都不知道?”
随着何商友解释,刘科长才明白,中统被挖墙脚了,而且被挖的是负责核心业务的组长。
中统和军统的编制不同,局长、副局长下,设专员、组长,其次是副组长、科长、总干事、干事、助理干事等,外站的调查主任和组长平级。
中统内部几句打油诗:“专员多似狗,科长满街走,秘书无人问,组长人人求。”
这次被挖墙角的人叫项本善,金陵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学生时期就是CC系的活跃分子,进入特工总部后,长期在情报科主管情报工作。
中统成立后,升任第一组组长,主管红党情报工作。
中统管理虽然没有军统那么严格,讲究“站着进去躺着出来”,一天为特务,终生为特务。但受制于主客观因素和中统纪律的约束,即使到死,特务也不能改换门庭。项本善想要跳槽,徐增嗯岂会轻易松口,但奈不住玩墙角的人是陈土木。
陈土木这年头可谓红得发紫,不仅手上掌控着常某人抓们为抑制CC系而成立的三青团,还兼有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中央训练团教育长、三青团书记长、湖北政府主席等要职。
在中枢是中枢权要,在地方是封疆大吏,徐增嗯拍马都来不及,怎么还和他相争?
一个人发迹到这种地步,没有点政治野心是不可能的。陈土木掌控三青团后,第一个设想就是建立三青团调查处,搞自己的特务组织,建立自己的情报系统。
据此,陈土木指令他的亲戚郭骥负责,拉拢人才,筹建调查处。
郭骥一直在政治部任职,对情报工作是外行,上任后虽然四处张罗拉拢人才,充实班底,但半年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搞出来。
为此,陈土木大为不满,郭骥只好将锄头对准了项本善。
两人本是金陵大学历史系的同班同学,平时来往颇多,交情不浅,不过一向只论友情,不参合工作。
这次郭骥找上项本善,直接摊开身份,亮出筹码:
一是凭陈土木已有的权势和未来的政治前途,非徐增嗯之流可以比拟。
二是只要项本善愿意跳槽,就是三青团调查处的实际负责人。
项本善自然是聪明人,中统高开低走,一片乌烟瘴气不说,陈土木在政坛上如日中天的地位,就是个傻子都看得出来,而且许诺的又是独当一面的显赫地位,待遇优厚,前景灿烂。
因此,郭骥一说,当下就心动了。
于是,在郭骥的引荐下,他与陈土木秘密见面,数次密谈,双方都很满意。
有了陈土木的承诺,项本善回去后毫不犹豫就向徐增嗯递上了辞职报告。
徐老板自然不甘心,一劝再劝,大饼画了一箩筐,要他打消念头,但项本善抱定“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念头,铁了心要走,双方直接撕破了脸。
“还有这种事?”刘科长听得咋舌,回过神来说,“陈土木可和戴老板不对付,他有了项本善这个内行加盟,调查处必然水涨船高,到时候又多了一个对手。”
“那是戴老板该操心的事。”何商友哼了一声,“电台架设好了吗?”
刘科长赶紧说:“好了,随时可以呼叫那边。”
何商友起身,轻轻叹了口气:“走吧,看看去。”
前年,局里为了向宝塔山边区渗透、潜伏,实施打入计划,收集红党高层情报,以培训抗日干部的名义,在陕西汉中创办了汉中培训班。
截止今年3月,公开办了9期,培养训练特工631名。
这些人主要学习政治社会课和战机技能课,包括政治侦查、射击、擒拿术、化妆术等,还进行爆破、暗杀、投毒、游击、照相、跟踪等技能培训,学员熬掌握秘密联络法,学会用米汤、矾水等书写及显影的方法,还要学习“万能显影液”和汞爆炸药配方,以及电报电文的编译方法等。
学员毕业后组成军统特别侦查组,相继被派入宝塔山及各个抗日根据地,或蛰伏,或从事破获活动。
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人不是站不住阵脚,就是落网被擒。有些被派去挖窑洞劳动改造,有些死硬分子充当了别人批判大会上宣传的“活标本”,有些反过来变成对付同仁的急先锋.
如今还能和他联系的这个小组,妥妥的“独苗”,要是再葬送了,那可就真的成了竹篮打水。
何商友正要往外面走,电话铃声响起。他看了眼刘科长,走进里间的卧室。
这个屋子里有两张卷着被褥的单人床,是值守农场的便衣们休息的地方。
床边有一张堆满杂物的木桌,木桌上方的墙上挂着一副山城市区地图。
木桌边角上的一部手摇式电话正在响着,何商友走过去拿起听筒。
电话的另一端是留守在情报处的副科长丁鹤年:
“何处长。”
“怎么样?他有没有打听?”
“从禁闭室出来,就直接回家了。”
“让你放的风声,放了吗?”
“都是按照您的布置安排的,一步不差。我们特意等他离开的时候上楼,故意说了些卧底、行动之类的话,说的时候他距离我们不远,保证听得见。但他就是目不斜视,直接离开了。”
“脸上不关心,不代表心里不在意!”何商友训斥了一句,接着问:
“然后呢?”
“是,一分钟之前他出了局本部的门。要去哪儿还不清楚,半路上打了一个电话。我们通过电讯处,查到了他拨的号码是渝中民生路的一家古玩店。我把电话打过去确认过。”
“古玩店?他去那里干什么?接头?”
“应该是。”
“这个古玩店有没有可能是一处地下党的交通站?有点意思!从各个情报点抽调的人到了吗?”何商友饶有兴趣地勾起了嘴角。
“一共六组,都是生面孔,车里都配了步话机。”
何商友沉吟了一会,叮嘱道:“别跟得太紧。记得上次的教训——你们可以提前去古玩店附近等他,给我盯好了,看看他都和什么人接头,想办法拿到对方的一切资料。”
半个小时后,张义的汽车已经停在马路边,走进了挂着“淳辉阁”烫金牌匾的大门。
他到这里,自然不是为了接头,而是为了会一会这里的掌事人。
情报处长杨荣得了张义的许诺,效率很高,马上给他介绍了一位和长沙土夫子话事人私交不错的人,正是这位淳辉阁的老板雷文诺。
说起这个淳辉阁,也是大有来头。它的前身是1766年清朝礼部高官周莜庄在北平琉璃厂创办的秘阁,35年在汉口设立分号,更名为淳辉阁,38年迁到了山城,是文化艺术界名流雅士聚集的场所,主营名人字画、文房四宝以及金石篆刻、印章、书裱等,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都是这里的常客。
走进淳辉阁,只见这里装修古色古香,陈设考究,古董字画,琳琅满目。
一个身形矮胖,圆墩墩的男人迎上来,笑容可掬地说:
“鄙人姓张,是这里的管事,敢问贵客来此,想买点什么?”
张义也不隐瞒,大大方方地递上杨荣的名片:
“你们老板在吗?”
“杨,杨处长?”张管事脸色一变,上下打量了张义一眼,“鄙人冒昧问一句,先生和杨处长是什么关系?不知道在哪里公干?”
“同事,怎么了?你们淳辉阁还看人下菜碟不成?”
“先生说笑了,只是.”张管事一脸为难,吞吞吐吐。
“只是什么?”
张管事脸一沉,再度看了张义几眼:“做生意的讲究诚信,也愿意和诚信的人打交道。
只是你口中的这位杨处长先前买了我们鄙阁的三幅字画,说了钱马上送来,结果这都过了几个月了,一点音信都没有。
我们进不出军统机关,也不敢进去,只好托人带话,但那位杨处长总是推脱,不是什么自己在外地,就是过段时间一定一定.因此,我们老板发话了,凡是和杨处长有关系的人,概不接待,所以,先生请吧。”
这俨然是要送客了。
张义暗骂杨荣这个老登无耻,附庸风雅也就算了,连这种钱也要赖?
“他欠了你们这里多少钱?我替他还了。”
张义暗忖,有道是不欠人情债,不发不义之财,要是欠的钱不多,便替杨荣还了,那副许诺他的字画便不送了。
管事有些意外,深深看了他一眼,脱口而出:
“小黄鱼十五根。”
张义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
管事翻个白眼:“他拿了我们这里一副明末清初书画家朱洪绶先生的《荷花鸳鸯图》,一副明末画家邹典的《金陵胜景图卷》,一副前朝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代表作《墨梅图》,这都是大家作品,按市场价来说,已经算低的了。”
别说十五根小黄鱼,就是五根,张义现在也拿不出来,更不可能替杨荣出,勉强笑了笑:
“行,我回去帮你带话,催催他,让他早点还钱,至于其他的,就爱莫能助了。还是说正事吧,你们老板呢?”
一听这话,管事心里骂娘,便明白这厮也是个吹牛不打草稿,说大话不腰疼的,轻哼一声,伸手指着门外:
“先生请吧,还想见我们老板?没门!”
“我不喜欢说废话。”见好说好说不成,张义也不客气了,冷冷地一指门外:
“我已经够给你面子了,说了帮你带话,你不感激也就算了,还得寸进尺要轰我出去?信不信,我今天掀了你的店?”
“你敢?”管事自然不信,雷老板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也是有背景的。淳辉阁即便落寞了,拿杨荣这种老奸巨猾的家伙没有办法,难道还对付不了你一个小特务?
他当下就朝着里面喊:“有人闹事。”
话音刚落,两个五大三粗穿着短打,腰间别着驳壳枪的汉子就恶狠狠走了出来。
张义不以为意,冷笑一声,朝着门外一指:“要不你出去看看,我是一个人来的吗?对面那辆黑色道奇里坐的就是我同事,你要是敢动我一根手指,我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张管事半信半疑,用眼神示意打手看住张义,狐疑地走出大门。
古玩店对面,一辆黑色轿车趴在马路上。车窗被人摇了下来,车窗内,一个商人打扮的男人正目不斜视盯着店铺大门的方向,这一刻,正好和瞪大眼睛的张管事对视。
四目相对,各自凛然。
刘科长悄无声息地走进办公室,他看着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何商友,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就说。”何商友没有睁开眼睛。
刘科长一脸好奇:“处座,张处长真喜欢男人?”
提到这事,何商友就气不打一处来,一声冷笑:
“这种无稽之谈你也信?小孟这个兔崽子莫非得了失心疯不成?背着我在外面胡说八道,这不画蛇添足嘛。”
这会他已经想明白了,是自己口不对心,一不小心中了张义这狗东西的奸计。要不是张义说了什么,戴老板不会是那个态度。
于是想了想,继续说道:“既然是自己人,我就啰嗦几句,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万一因为风言风语出了岔子,老板追责下来,那就不值当了。”
刘科长讪讪地:“是。”
他看何商友脸色不好,小心翼翼地问道:
“处座,这事就这么算了?”
“你有什么好主意吗?”何商友睁开眼睛,幽幽问道。
刘科长走到他的面前,顿了顿,说:“处座,我们几个去了一趟唐家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找到了林景伊的藏身地,您猜我们看到了什么?四具尸体,都是一枪毙命。
不用说,肯定是张处长干的。其中两个女的,正是中统最近风头正盛的赵飞燕、杨贵妃,那可是徐增嗯的心头肉,现在她们死了,林景伊消失,徐增嗯要是知道这事是张义干的,能放得过他?”
何商友掏出根烟正要点上,听到他这番话,停住了。他挑眉问道:
“你的意思是?”
“借刀杀人!”刘科长看了看何商友,狠狠做了一个劈手的动作,“您就是太心慈手软了。”
何商友盯着他看了片刻:
“然后呢?”
刘科长一脸认真:“然后?然后一切都结束了。”
“蠢货!”
何商友鼻子哼了一声:“我的刘大科长,做事动点脑子好不好。
林景伊是怎么找到的?是张义找到的。我们总不能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就骂娘吧?这让其他人怎么想?戴老板怎么想?
一码归一码,这是我们军统内部的事,还用不上中统的人指手画脚。
什么赵飞燕、杨贵妃,什么心头肉,什么林景伊,两个以色事人的女子,一个汉奸,都是上不了台面的玩意,徐增嗯要是不蠢,他就不会为此事大动干戈。暗杀一个功勋卓著的少将,难道他想彻底和军统开战不成?
哼,再说了,他如今自顾不暇,怕也是有心无力吧。”
刘科长顿时臊眉耷眼不吭声了,沉默了一会,他才一脸好奇地问:
“处座,中统出什么事了?”
何商友瞪了他一眼:“一个好的情报员,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掌握全局的能力,这么大的事你都不知道?”
随着何商友解释,刘科长才明白,中统被挖墙脚了,而且被挖的是负责核心业务的组长。
中统和军统的编制不同,局长、副局长下,设专员、组长,其次是副组长、科长、总干事、干事、助理干事等,外站的调查主任和组长平级。
中统内部几句打油诗:“专员多似狗,科长满街走,秘书无人问,组长人人求。”
这次被挖墙角的人叫项本善,金陵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学生时期就是CC系的活跃分子,进入特工总部后,长期在情报科主管情报工作。
中统成立后,升任第一组组长,主管红党情报工作。
中统管理虽然没有军统那么严格,讲究“站着进去躺着出来”,一天为特务,终生为特务。但受制于主客观因素和中统纪律的约束,即使到死,特务也不能改换门庭。项本善想要跳槽,徐增嗯岂会轻易松口,但奈不住玩墙角的人是陈土木。
陈土木这年头可谓红得发紫,不仅手上掌控着常某人抓们为抑制CC系而成立的三青团,还兼有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中央训练团教育长、三青团书记长、湖北政府主席等要职。
在中枢是中枢权要,在地方是封疆大吏,徐增嗯拍马都来不及,怎么还和他相争?
一个人发迹到这种地步,没有点政治野心是不可能的。陈土木掌控三青团后,第一个设想就是建立三青团调查处,搞自己的特务组织,建立自己的情报系统。
据此,陈土木指令他的亲戚郭骥负责,拉拢人才,筹建调查处。
郭骥一直在政治部任职,对情报工作是外行,上任后虽然四处张罗拉拢人才,充实班底,但半年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搞出来。
为此,陈土木大为不满,郭骥只好将锄头对准了项本善。
两人本是金陵大学历史系的同班同学,平时来往颇多,交情不浅,不过一向只论友情,不参合工作。
这次郭骥找上项本善,直接摊开身份,亮出筹码:
一是凭陈土木已有的权势和未来的政治前途,非徐增嗯之流可以比拟。
二是只要项本善愿意跳槽,就是三青团调查处的实际负责人。
项本善自然是聪明人,中统高开低走,一片乌烟瘴气不说,陈土木在政坛上如日中天的地位,就是个傻子都看得出来,而且许诺的又是独当一面的显赫地位,待遇优厚,前景灿烂。
因此,郭骥一说,当下就心动了。
于是,在郭骥的引荐下,他与陈土木秘密见面,数次密谈,双方都很满意。
有了陈土木的承诺,项本善回去后毫不犹豫就向徐增嗯递上了辞职报告。
徐老板自然不甘心,一劝再劝,大饼画了一箩筐,要他打消念头,但项本善抱定“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念头,铁了心要走,双方直接撕破了脸。
“还有这种事?”刘科长听得咋舌,回过神来说,“陈土木可和戴老板不对付,他有了项本善这个内行加盟,调查处必然水涨船高,到时候又多了一个对手。”
“那是戴老板该操心的事。”何商友哼了一声,“电台架设好了吗?”
刘科长赶紧说:“好了,随时可以呼叫那边。”
何商友起身,轻轻叹了口气:“走吧,看看去。”
前年,局里为了向宝塔山边区渗透、潜伏,实施打入计划,收集红党高层情报,以培训抗日干部的名义,在陕西汉中创办了汉中培训班。
截止今年3月,公开办了9期,培养训练特工631名。
这些人主要学习政治社会课和战机技能课,包括政治侦查、射击、擒拿术、化妆术等,还进行爆破、暗杀、投毒、游击、照相、跟踪等技能培训,学员熬掌握秘密联络法,学会用米汤、矾水等书写及显影的方法,还要学习“万能显影液”和汞爆炸药配方,以及电报电文的编译方法等。
学员毕业后组成军统特别侦查组,相继被派入宝塔山及各个抗日根据地,或蛰伏,或从事破获活动。
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人不是站不住阵脚,就是落网被擒。有些被派去挖窑洞劳动改造,有些死硬分子充当了别人批判大会上宣传的“活标本”,有些反过来变成对付同仁的急先锋.
如今还能和他联系的这个小组,妥妥的“独苗”,要是再葬送了,那可就真的成了竹篮打水。
何商友正要往外面走,电话铃声响起。他看了眼刘科长,走进里间的卧室。
这个屋子里有两张卷着被褥的单人床,是值守农场的便衣们休息的地方。
床边有一张堆满杂物的木桌,木桌上方的墙上挂着一副山城市区地图。
木桌边角上的一部手摇式电话正在响着,何商友走过去拿起听筒。
电话的另一端是留守在情报处的副科长丁鹤年:
“何处长。”
“怎么样?他有没有打听?”
“从禁闭室出来,就直接回家了。”
“让你放的风声,放了吗?”
“都是按照您的布置安排的,一步不差。我们特意等他离开的时候上楼,故意说了些卧底、行动之类的话,说的时候他距离我们不远,保证听得见。但他就是目不斜视,直接离开了。”
“脸上不关心,不代表心里不在意!”何商友训斥了一句,接着问:
“然后呢?”
“是,一分钟之前他出了局本部的门。要去哪儿还不清楚,半路上打了一个电话。我们通过电讯处,查到了他拨的号码是渝中民生路的一家古玩店。我把电话打过去确认过。”
“古玩店?他去那里干什么?接头?”
“应该是。”
“这个古玩店有没有可能是一处地下党的交通站?有点意思!从各个情报点抽调的人到了吗?”何商友饶有兴趣地勾起了嘴角。
“一共六组,都是生面孔,车里都配了步话机。”
何商友沉吟了一会,叮嘱道:“别跟得太紧。记得上次的教训——你们可以提前去古玩店附近等他,给我盯好了,看看他都和什么人接头,想办法拿到对方的一切资料。”
半个小时后,张义的汽车已经停在马路边,走进了挂着“淳辉阁”烫金牌匾的大门。
他到这里,自然不是为了接头,而是为了会一会这里的掌事人。
情报处长杨荣得了张义的许诺,效率很高,马上给他介绍了一位和长沙土夫子话事人私交不错的人,正是这位淳辉阁的老板雷文诺。
说起这个淳辉阁,也是大有来头。它的前身是1766年清朝礼部高官周莜庄在北平琉璃厂创办的秘阁,35年在汉口设立分号,更名为淳辉阁,38年迁到了山城,是文化艺术界名流雅士聚集的场所,主营名人字画、文房四宝以及金石篆刻、印章、书裱等,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都是这里的常客。
走进淳辉阁,只见这里装修古色古香,陈设考究,古董字画,琳琅满目。
一个身形矮胖,圆墩墩的男人迎上来,笑容可掬地说:
“鄙人姓张,是这里的管事,敢问贵客来此,想买点什么?”
张义也不隐瞒,大大方方地递上杨荣的名片:
“你们老板在吗?”
“杨,杨处长?”张管事脸色一变,上下打量了张义一眼,“鄙人冒昧问一句,先生和杨处长是什么关系?不知道在哪里公干?”
“同事,怎么了?你们淳辉阁还看人下菜碟不成?”
“先生说笑了,只是.”张管事一脸为难,吞吞吐吐。
“只是什么?”
张管事脸一沉,再度看了张义几眼:“做生意的讲究诚信,也愿意和诚信的人打交道。
只是你口中的这位杨处长先前买了我们鄙阁的三幅字画,说了钱马上送来,结果这都过了几个月了,一点音信都没有。
我们进不出军统机关,也不敢进去,只好托人带话,但那位杨处长总是推脱,不是什么自己在外地,就是过段时间一定一定.因此,我们老板发话了,凡是和杨处长有关系的人,概不接待,所以,先生请吧。”
这俨然是要送客了。
张义暗骂杨荣这个老登无耻,附庸风雅也就算了,连这种钱也要赖?
“他欠了你们这里多少钱?我替他还了。”
张义暗忖,有道是不欠人情债,不发不义之财,要是欠的钱不多,便替杨荣还了,那副许诺他的字画便不送了。
管事有些意外,深深看了他一眼,脱口而出:
“小黄鱼十五根。”
张义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
管事翻个白眼:“他拿了我们这里一副明末清初书画家朱洪绶先生的《荷花鸳鸯图》,一副明末画家邹典的《金陵胜景图卷》,一副前朝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代表作《墨梅图》,这都是大家作品,按市场价来说,已经算低的了。”
别说十五根小黄鱼,就是五根,张义现在也拿不出来,更不可能替杨荣出,勉强笑了笑:
“行,我回去帮你带话,催催他,让他早点还钱,至于其他的,就爱莫能助了。还是说正事吧,你们老板呢?”
一听这话,管事心里骂娘,便明白这厮也是个吹牛不打草稿,说大话不腰疼的,轻哼一声,伸手指着门外:
“先生请吧,还想见我们老板?没门!”
“我不喜欢说废话。”见好说好说不成,张义也不客气了,冷冷地一指门外:
“我已经够给你面子了,说了帮你带话,你不感激也就算了,还得寸进尺要轰我出去?信不信,我今天掀了你的店?”
“你敢?”管事自然不信,雷老板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也是有背景的。淳辉阁即便落寞了,拿杨荣这种老奸巨猾的家伙没有办法,难道还对付不了你一个小特务?
他当下就朝着里面喊:“有人闹事。”
话音刚落,两个五大三粗穿着短打,腰间别着驳壳枪的汉子就恶狠狠走了出来。
张义不以为意,冷笑一声,朝着门外一指:“要不你出去看看,我是一个人来的吗?对面那辆黑色道奇里坐的就是我同事,你要是敢动我一根手指,我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张管事半信半疑,用眼神示意打手看住张义,狐疑地走出大门。
古玩店对面,一辆黑色轿车趴在马路上。车窗被人摇了下来,车窗内,一个商人打扮的男人正目不斜视盯着店铺大门的方向,这一刻,正好和瞪大眼睛的张管事对视。
四目相对,各自凛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谍战日记,我的谍战日记最新章节,我的谍战日记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谍战日记,我的谍战日记最新章节,我的谍战日记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