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刚刚过了元宵节,莫子布就将文臣武将们召集了起来。

  重拾山河的统一战争不能再拖了,早点一统,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干呢。

  比如黄河的治理,西北的安定,把索伦、巴尔虎、西僰人放回去遏制俄国哥萨克在鲜卑荒原的活动等等。

  特别是黄河治理和西北的‘绿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陛下,京营扬威等五军已经开始向徐州集结,其中包含三个在淮上招募的骑兵团共四千五百人。

  同时按照情报显示,满清并未在河南部署大量骑兵,甚至河南都没多少八旗兵。

  是以我们以骑兵抢先闪击,控制开封左右地上河段的河堤是没多少问题的。”

  陈光耀在负责湖广的清剿,陈联在印度洋,王无病在襄阳。

  所以进入中原的先锋,又得让瑞恩斯坦干了,不过大军的主帅是莫子布,这次莫皇帝准备直接亲征。

  而原本莫子布最担心的,就是满清会丧心病狂挖开黄河大堤,所以为了稳住满清,莫子布一直没表现出任何有向北进攻的趋势。

  老子没有进攻的意图,你总不能没事干把黄河大堤给扒了。

  所以现在要进攻了,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开封,防止黄河大堤出事。

  莫子布点了点头,“左格,你们匈奴骑兵和淮南骑兵团、淮北骑兵团一起行动,行军路线你听他们的,具体作战,他们听你的。”

  左格就是匈牙利来的骑兵少将拉科奇.佐格,现在他们这些认为自己是回到祖先之地的匈牙利骑兵,都开始本地化了。

  而大虞的京营十二军在江淮之地招募了三个骑兵团,每团一千五百战兵,若是算上辅兵的话,要超过三千人,这在大虞军中,属于团一级的高配了。

  其中淮南团以寿州、凤阳,也就是后世蚌埠、淮南一带的人为主,团千总为寿州人杨开甲。

  淮北团以泗州、宿州、徐州人为主,团千总为合肥人董金凤。

  这俩人都是历史上满清的武进士,其中董金凤更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科的武探花,称得上弓马娴熟。

  当然,这个时空他们并没有去考满清的科举,而是在兴唐军京营招募的时候,就带着家乡会骑术的游侠儿前来投军。

  剩下的一个团则是淮安团,在淮安、海州等地招募组成,团千总是莫子布从归仁带来的朱文接。

  作为历史上捻军的产生地,其实此时淮上地区就已经开始出现入则为民,出则为盗的团伙了。

  不过由于没有经历后面黄河的六年四次决堤,淮北淮南生活环境没那么恶劣,是以人数还没那么多。

  真要是生在太平天国时期,有个大虞在,二十个骑兵团恐怕都不够招的。

  但也不是没有好处,由于此时的火枪还没有八十年后那么普及,因此这些淮上骑兵的骑射能力,还比后世强一点。

  唯一有些不足的,就是淮上骑兵中骡子和毛驴差不多占了一半,没有那么多优良的战马来装备他们,大虞现在还没有好的养马场嘛。

  安排完了骑兵,五军都督府都督武世秀又汇报了襄阳的情况,王无病与叶宪纯准备分头行动。

  王无病率主力湖北、江西两省镇军和京营立威军共两万人,北上进攻南阳-汝州-洛阳一线。

  叶宪纯率偏师京营伸威军两个团和湖南镇军常德镇,共计八千人进攻郧阳,打垮混元教徒后,往西向陕南方面进发,做好进攻陕西的准备。

  “陈旭,谣言放出了吗,效果如何?”莫子布听完了襄阳方面的报告,又问向了身边的锦衣卫指挥使陈旭。

  莫子布口中的谣言,是专门针对满清的,大致内容我大虞水师都被派到印度洋配合法兰西国与英吉利国作战去了,还遭受了不小的损失,目前正在印度回不来。

  而放出这个谣言的目的,就是要让满清麻痹大意,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就没必要再从陆上河南、河北这么一路打过去了。

  莫子布决定,派舰队直捣黄龙,从大沽口扑向北京,一战就解决满清大部分力量。

  “陛下,北镇抚司派出了所有精干力量,还动用了一部分在京师顺天府的汉官,效果非常好,甚至连天津府大沽口的防御,都松懈了很多。”

  莫子布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了疍家二,“水师方面准备的怎么样,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疍家二稍微有点激动,收复京师嘛,不激动就假了,“忠贞王号和高祖皇帝号都刚进行海试完毕,一起出动还是有点风险。

  臣建议两舰官兵抽调精锐合为一舰,只出动一艘三级战列舰,反正满清没有多少战舰。

  其余三艘五级风帆巡航舰和十五艘软硬帆船都可以出动,臣还拣选了七名去过渤海湾勘察的荷兰、葡萄牙人为向导,保证万无一失。”

  听了疍家二的汇报,莫子布的思想却有点飘忽,这中华海军战舰的命名法,要改一改了。

  因为这种用真实姓名命名的军舰有一点不好,比如忠贞王号,谁都知道这是指陈上川,万一在战斗中沉没,特别是被俘,那造成的影响就太不好了。

  更别说还有以莫子布曾祖,大虞高祖皇帝莫仕平命名的莫忠简号。

  疍家二没注意到莫子布有点走神,他还以为莫子布在思考,于是继续说道:

  “北镇抚司已经与山东袁家取得了联系,他们说服了威海巡检司的绿营兵,可以让舰队在威海港短暂停留做修整和补充。

  因此臣建议,多带运输船,起码出动一万五千精兵。

  这到了天津府要登陆,最大的危险就是大沽口的炮台,多带精兵可以先拿下炮台,再掩护水师入港。”

  莫子布点了点头,这海战打到最后,还是要靠陆上作战起决定作用。

  “武世秀,立刻与疍家二再合计一下,把龙骧近卫骑兵团和羽林近卫左团增调入海军。

  另外,从主力舰队中分拨出一支分舰队,把榆关也给我拿下,随后就守株待兔吧,我估计大军北上以后,会有不少旗人从京师往关外逃。”

  榆关就是山海关,目前满清已经把旗人往关外迁了,仗打起来估计会更多。

  军议一直持续到了夜间,此次莫子布准备分三路出击。

  陆军王无病和叶宪纯出襄阳。

  他自己率主力走徐州经黄河西进河南。

  海军则直捣黄龙。

  莫子布甚至还下令对大运河进行维护,并征调一直没事干的漕工出来充当转运民夫。

  因为莫皇帝已经感觉到了,被多重蹂躏,本身经济条件就不好的河南,有发生大饥荒的很大可能,所以提前准备点救济粮,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

  京师,顺天府。

  天色灰蒙蒙的,雪没垫多厚,但城内的街道却远不如往年那么好走。

  因为现在不像以往,总是把街上积雪扫的干干净净的人没了。

  一个穿着狗皮袄子带着瓜皮帽的旗人踩着满街的积雪,刚出门就摔了一跤,没人清扫,下面的雪都被踩成冰层了,特别的滑。

  “唉,这大清国啊,要玩咯,靠近皇城根脚下,嘿,这积雪都没人清扫,要是以往万岁爷还能做主,不知道多少人得吃瓜落。”

  而连一个普通的旗人都知道这大清国长不了,那掌握了大量权力,处于权力中枢的和珅和大人自然也是知道的。

  这不,他除了把乾隆牢牢掌握在手里以外,其他的一切,他都不管,全丢给了六阿哥永瑢,好像这权力,很烫手一样。

  “纪学士好胃口啊,两斤猪头肉,一只烧鸡,一斤美酒,寻常人年近六旬,可吃不下这些。”

  纪昀纪晓岚的相貌,倒是真有几分张国立的影子,油光水滑的大辫子,胖乎乎的脸蛋,脑袋比常人大一圈,脑门又宽又大,锃光瓦亮。

  而和珅,实际上是个有些文雅的小帅哥,用后世的话来说,颇有几分忧郁的文青气质,身材也很精瘦,不似纪昀这般肥大。

  两人的年纪,也不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那般接近,而是相差了二十多岁,纪昀今年五十六,和珅才三十岁。

  纪昀在此时,有两件东西为时人津津乐道,不过不是他的文采,而是他一餐能吃猪肉三四斤,五十多了还有精力在家里祸祸婢女。

  看到和珅突然不经通传直接到来,纪昀也只能苦笑一声,干脆让伺候的仆役都下去。

  和珅见状,也让护卫退出房间,两人拉扯了几个月,今日终于是要说些真话了。

  “和大人,纪某深受大清皇帝恩遇,并未跟南面有所联系。

  您是旗人贵胄,中枢重臣,要日理万机,不如就放过在下吧,何苦要把我这百无一用的书生,置于死地呢?”

  和珅淡淡一笑,“纪大人,明人不说暗话,何必上来就演苦情戏。

  这大清国江河日下,养不起以前那么多翰林,大量的汉官,不是弃官逃走,就是南下直接投奔莫光中。

  唯有你,依然守在这皇城根,别告诉我你真是忠心耿耿。”

  和珅说完,见纪昀张嘴要反驳,又突然把手一抬,制止了他的辩驳,继续说道:

  “在下并未说纪大人就是莫光中的内应,但和某知道,您一定有自保的手段。

  和某愿出白银十万两,只为纪大人与我分享这个秘密,若是成功逃得一劫,日后还有重谢。”

  纪昀很隐蔽的吞了一口口水,他们纪家并不算特别富裕,十万两银子已经跟天文数字差不多了。

  他更不是什么不爱钱财的大清官,没有那个金山银山砸过来还不动心的能力。

  和珅没发现纪昀在吞口水,但他看到了纪昀脸上的迟疑,他朝着纪昀走了两步,右手抓住纪昀的左手,压低声音恳求道:

  “石云先生,和某才三十岁,家中虽无八十老母,但真有年幼的儿女,和某更不想就这么全家死光。

  石云先生,我知道您一定有良策,请大发慈悲,救一救我全家吧。”

  说着,和珅泪珠从脸上簌簌而下,竟然真要下跪去给纪昀磕头。

  卧槽,纪昀这会都有点惊了,他赶紧起身扶住和珅,观察半晌,觉得确实不像是在诈他之后,纪昀才难以置信的问道:

  “大清还有半壁江山,雄兵十万有加,和大人怎么会认为性命不保呢?”

  “什么半壁江山,十万雄兵,在大势面前全是虚的。

  昔日八旗兵入关,中原汉地还是李闯、献贼之兵数十万,明廷也有半壁江山,又有何用哉!

  况且此时,朝廷主力早在北河就被消灭的差不多,用兵数十年,旗人的敢战的骨血都被打干净了。

  现在看着是个胖大的壮汉,但脚步虚浮,只要挨上一拳,搞不好会立毙当下,又是外族治国,不如昔日明末多矣。”

  纪昀听完,沉默良久,好半天才挣扎着说道:“和大人,纪某确实和南边没有联系。”

  和珅听到纪昀还要这么说,脸色一下就暗淡了下去。

  不过纪昀又接着说道:“但纪某有一个点子,应该很有用,不知道和大人愿不愿意一试。”

  和珅一听,赶紧小鸡啄米一般的点头,“纪大人请讲,无论是何种办法,和某都愿意一试。”

  纪昀咳嗽一声,看到权倾一时的人在他面前这么谦卑,心里还是很爽的。

  “纪某发现,南边那位光中皇帝非常在乎古玩,这个古玩,不是指那些金银玉石,而是古籍和古画这一类。

  光中皇帝似乎有一种歇斯底里的渴望,哪怕是一张没记载什么有价值事情的古代文稿,他也要求珍藏。

  哪怕是历朝历代的禁书,邪门歪道著作的有害之书,他也不嫌弃,好像很害怕这些东西突然消失一样。”

  纪大烟袋这可真是有感而发了,在莫子布的要求下,他建立的四库全书编撰保命联盟成员,那是真的就连一片纸都保存了下来了的。

  这就是没经历过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人不能理解的,只有了解这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才能知道中国人真正在这一百多年,失去了多少珍贵的文物,特别是古籍和古画。

  哦,不对,除了这黑暗一百多年以外,还有四库全书造成的浩劫。

  没穿越前的莫子布,每每想到这些,都相当难受,现在有机会改变历史,自然要百分百的上心,所以显得有些变态的极致要求,也可以理解。

  “纪大人的意思是。”和珅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这京师顺天府,明清之交并未被破坏多少,从前明到现在,四五百年间,紫禁城里面更是不知道藏了多少珍贵的古籍、古画等等。

  若是和大人能保住它们,甚至保住京师不被破坏,这该是多大的功劳。

  要能把这事办成了,别说活命,就是在新朝继续飞黄腾达,也不是不可能啊!

  不瞒和大人说,纪某还呆在这皇城根,就是为了保住永乐大典和一些被征集上来的古籍,保住了它们,何愁前路无门。”

  和珅听完,思考一会后骤然大喜,“大人救命之恩,和某永世不忘。”

  纪昀也在心里大大松了口气,要是真把和珅给说动了,那又是大功一件吧,搞不好,还能得个爵位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汉风烈烈起南洋,汉风烈烈起南洋最新章节,汉风烈烈起南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