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布手里拿着武文勇和吴仁静的奏疏,摸着下巴沉思了片刻。

  这两人,他还是很信任的。

  武文勇就不用说了,当年是自己从死人堆,把他从一个将死的造反义兵小头目提拔起来的。

  这二十多年中,武文勇一直跟在莫子布身边,一路的成长,包括婚姻都是莫子布亲手操办,他都不可信,那就没人能信了。

  吴仁静也差不多,当年他们全家被广南人赶出嘉定城,是莫子布亲率大军救了他们全家的命。

  自古以来,有救了皇帝的命后飘了,最后被诛杀的,但几乎没有被皇帝救命的人还居功自傲,蹬鼻子上脸的。

  而且吴仁静跟莫子布一样,都是明乡人出身,他要有二心都不用莫子布出马,但凡是明乡人出身的军政官员就会杀了他。

  “老三,你去年在南洋的橡胶园赚了多少钱?”莫子布喊了一声,随后才想起来,老三莫洲榆去了昆明坐镇,早就没在身边了。

  原来当老大莫洲森去安西坐镇之后,原本一直经常在莫子布身边打转的几个成年儿子,都选择了离开。

  老二莫洲栩成了挂工部尚书衔的铁路专办大臣,领着几万人马到处修铁路去了。

  老三莫洲榆去了昆明,主要协调整个横断山脉地区少民事务,以及准备控制南亚次大陆东北地区去了。

  老四莫洲柘去印度督促英国人给大虞卖命,未来可能要去汉川(下缅甸)坐镇。

  老五莫洲桢早就去了江户,目前正在准备去北贺洲(北美)对付西班牙人。

  老六莫洲桓去了漠北,他的外公是土谢图顺义王(土谢图汗)车登多尔济,前几个月这位汗王在打黄羊的时候摔了一跤,一直躺到现在都没下床。

  这下就热闹了,车登多尔济的几个儿子,明争暗斗不说,其他漠北各部也蠢蠢欲动。

  当然,这个蠢蠢欲动不是要造反,而是看上了土谢图汗掌握的苏武城,也就是伊尔库茨克.

  苏武城按照朝廷规矩,是直辖的,不过一直没有适合的官员去,毕竟大虞拥有了整个南洋和大洋洲还有大半个中亚以及一部分北美,地盘太大太好,也就没人愿意去中鲜卑了。

  所以莫子布也只能把这地盘给土谢图汗,包括那三百人的驻军,也一并由土谢图汗统领。

  只不过,对于汉人来说的苦寒之地,对于漠北蒙古人来说,却是相当富庶的,柏海儿湖(贝加尔湖)有足够的地方躲避冬日严寒,毛皮和鱼获,那是谁看了谁眼馋。

  因此中鲜卑安抚使这个官职,在漠北的蒙古人中,竟然还属于一个肥缺。

  老六莫洲桓这次去,就是为了打消这些人你争我夺的念头,等到外公土谢图汗车登多尔济康复后再回来。

  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一任的哲布尊丹巴是大圆满智慧上师(达莱)的侄子,莫子布已经不准备放他去漠北,那么哲布尊丹巴的职责,就需要有人担当起来,莫子布让莫洲桓去,也就是这个原因。

  这可是没有经过莫子布点拨就自然形成的局面,从中也可以看出来,长子大佬森在弟弟们心中,已经有了懿文太子朱标那样的威信,现在唯一的变数,就是长子莫洲森会不会像朱标那样因病早逝了。

  沉默了一会,莫子布心里并不好受,他今年已经五十一岁了,比起年轻时的豪情万丈,他越来越喜欢,也期望那种儿孙满堂的感觉了。

  人到老年,最怕的就是随着身体与能力的衰减被这个世界抛弃,而儿孙就成了老年人觉得自己仍然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尊重的最大来源。

  但莫子布知道,儿子们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因为长子阿森去了遥远的安西四省,他现在不管把哪个成年儿子留在身边,都会引起无限的遐想,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投机客。

  可莫子布目前又正需要人商量,于是他只能把丞相罗芳柏,以及协理大学士,也就是次辅郑锦水给找了过来。

  看了武文勇和吴仁静的奏疏,丞相罗芳柏没有说什么,次辅协理大学士郑锦水已经跳起来了。

  “陛下,臣知道您一向宅心仁厚,但目前对于我大虞来说,朝廷对南洋土人的保护,确实有些太过了,现在大虞百业兴旺,最缺的就是劳动力,确实到了用他们的时候了。”

  丞相罗芳柏今年已经六十岁了,干了十年的丞相,也极大影响了他的健康,目前已经是等候着告老还乡的年纪了,是以对政策没有多少的建议。

  只是他看了有些亢奋的次辅协理大学士郑锦水一眼,随后对莫子布说道:“陛下,郑协理并不适合出任丞相,那样会让外朝的文臣们心惊的。”

  郑锦水吃了一惊,无奈的看向了首辅罗芳柏,莫子布也看向了罗芳柏,他知道这位丞相不是来捣乱,而是秉承忠义的肺腑之言。

  郑锦水十四岁就跟着莫子布了,几乎是他半个儿子,如今内外朝并立,内朝的权力与外朝不相上下,而且莫子布还推出了共和议会等分外朝,确切的说是分士大夫的权力。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个跟皇帝儿子差不多的人,成了外朝之首的丞相,那外朝的官员们,就真的没什么盼头了。

  莫子布当然知道罗芳柏的忠心,他思考了半晌,对郑锦水说道:“阿水,阿桢要去北贺洲了,不如你明年就去大阪,助他一臂之力吧。”

  在不需要考虑政治影响之后,大阪就成了日本列岛当之无愧的中心,如今在大阪的东洋使司总理大臣是候官候林乔荫,莫子布让郑锦水去东洋使司,就是准备把林乔荫调回来当丞相了。

  郑锦水也非常清楚,皇帝好多年都没喊他阿水了,特别是阿水的后面,接着就称皇五子为阿桢,所隐含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当即,郑锦水噗通一声跪下,“陛下视臣为子,臣也早视陛下为父,君父但有吩咐,臣子无所不从。”

  这个臣子,那可真就是臣子了,既是臣,也是子。

  “好孩子!”这种最基本的游戏规则,莫子布也无力改变,或者说要改变的代价太大了,不值得,那也就只能亏待一下郑锦水了。

  “陛下,此前陛下一直不愿意让南洋土人为奴,但依臣来看,此大争之世,我中华要多占地盘,就离不开用异族为奴的策略。

  臣请陛下察之,南洋数百万土人,不用他们,难道还要把他们供起来吗,正该让他们去橡胶园,去金矿,去锡矿。”

  既然丞相这辈子是无望了,郑锦水胆子也大了起来,第一次毫不顾忌对莫子布提起了意见。

  这个问题,其实莫子布也思考过很多次了,他此前一直在压制着奴隶贸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见识过后世奴隶制对美利坚的反噬有多么严重。

  只要一想到北美大陆上发生的黑命贵,莫子布就有点不寒而栗。

  发生那种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利坚用黑奴带来的反噬,属于是祖先享福,后人还债了。

  是以莫子布这些年,一直不同意把南洋土著完全就当成奴隶来压榨,不是因为莫子布心善,而是他不想给子孙后代摆下烂摊子。

  可鉴于大虞的劳动力缺乏,把南洋土著当奴隶用,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他这一个皇帝的强行禁止,也渐渐有些扛不住民间汹涌的渴望了。

  连武文勇和吴仁静这样的心腹大臣都在建议,民间的渴望可见一斑。

  而莫子布也第一次认真的思考了这方面的问题,越思考,他就越发现,自己还是受穿越前的影响过大了。

  因为后世的美利坚被黑奴疯狂反噬,除了他们接纳了太多无国界的犹太人以外,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美利坚始终没有同化黑人。

  从传承上来说,美利坚这种昂撒海盗的后裔,有足够蓄奴、驯奴的经验,但严重缺少同化的经验以及相应的心得。

  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蓄奴、驯奴自唐代的昆仑奴和菩萨蛮,以及新罗婢的来源断绝以后,对于这方面的经验就非常缺乏。

  可中国自三皇五帝开始,就不缺乏同化异族的经验,哪怕在清代也没有完全断绝。

  此外,黑人的基因,特别是肤色基因的外在表达,是非常高强大的,这导致美利坚的白人就算愿意同化黑人,也常常因为下一代的肤色过黑,而失败,最后搞出了一滴血理论。

  可是南洋的土人,基因中肤色的表达,就没这么可怕了,更别说其中还有大量的壮侗和苗傣人,他们远称不上黑,确切地说达不到黑人的程度。

  总结就是,哪怕大虞用了奴隶,但也可以在未来的一百多年内,将他们完全同化。

  “陛下,广西、云南、贵州一百八十七土司近日陆续上奏,希望陛下能允许他们从大山中走出来,到城镇中定居。

  其中广西四十七土司,贵州三十二土司,云南三十土司请陛下准许他们放弃封地,到南洋等其他地方去安家。”

  罗芳柏又适时放出了助攻,那就是广西、云南、贵州这三个土司最多的省,许多边远地区的土司已经不想在高山上继续苦哈哈啃玉米,想要到城镇上过好日子了。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大虞朝的大开发,导致山里的人口急速减少,这些最偏远的土司已经很难在深山密林中生活。

  莫子布愣了一下,随后向罗芳柏问道:“目前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各有多少人?”

  罗芳柏不用翻资料就看着莫子布回答道:“目前广西还有四百八十万人口,云南约有六百万,贵州不足三百万了。”

  “啊!”莫子布极为震惊,他记得三年前广西还有六百万人,云南还有接近八百万人,贵州记不清楚了,应该也不会少于四百万,这才三年,以大虞如此恐怖生育率,怎么还能少了这么多人呢?

  看着莫子布震惊的眼神,罗芳柏缓缓说道:“云贵桂三省实在太苦了,除了一点坝子山谷平地可以种粮食以外,基本就是山高水恶,有了南洋和其他地方的好平原,谁还愿意你在山上受穷啊?”

  说着罗芳柏掏出一本小册子,戴上老花镜看了起来,“陛下,这三省人口减少了,但是日南行省人口已经突破了两千万,泰平也快有三千万,兴龙省一千万,南暨省一千四百万,汉川也超过了一千万了。”

  好家伙,二十五年前,日南省也就是后世越南北部只有六百万,泰平(暹罗)只有六百万,兴龙省(马来半岛)五百万,南暨省(爪哇岛)三百万。

  而现在,基本都暴涨了两到三倍,南暨省更是增加了快五倍,难怪广西只有不到五百万,云南这么大的面积也只有七百万人了,原来都下南洋去了。

  而如果只有这么点人,那些深处最深山的的土司,确实是没办法过下去了,你有地算什么,没有人一切都白搭。

  “陛下,别说云贵桂三省了,就是河南省,也不足三千万人口了。”郑锦水也在一旁说道。

  好家伙,莫子布还在跟陈光耀杀出顺化城的时候,河南人口就快三千万了,二十多年后,大虞的人口已经六个多亿了,二十年翻了一番还多的人口暴涨,河南人口还是接近三千万。

  难怪这安西四省有一半说话都是河南口音,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到了这时候,莫子布也懂了,把南洋的土人当农奴整,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因为以中国人的人口基数,中国人的同化能力,一百多年后啥事都不会有了。

  你看现在有鲜卑人到处喊冤吗?还找的出来几个高句丽人和契丹人吗?

  譬如现在,南洋的土著中,广南省约有四十万,万象王国约有六十万,泰平省(暹罗)差不多一百五十万,兴龙省(马来半岛)两百万,嘉庆省(加里曼丹岛)差不多两百万,吕宋一百五十万到两百二十万之间。此外南暨岛(爪哇岛)、苏梅岛(苏门答腊岛)加大香料岛(苏拉威西岛)也就三百万上下。

  一共加起来,南洋的土著,如果不算上川省加汉川省,也就是后世全缅甸的土人,也就九百万人左右,如果剔除其中的壮侗和苗瑶人,最多六百万。

  以大虞如今六万万二千万的人口,南洋总计九千万的人口,六百万土人还不能全给他们同化了?

  而且,连武文勇和吴仁静这样的肱骨忠臣都眼馋这化土人为农奴的生意了,哪怕莫子布拦着也无济于事了。

  这世上,亏本的生意不用禁止也没人做,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诛九族也拦不住。

  “那就放开!”莫子布下定了决心,对罗芳柏和郑锦水说道:“等万象郡王回京,新的法案就开始实施吧。”

  “陛下英明!”罗芳柏和郑锦水同时跪下称赞,皇帝终于放开了这个口子,也不用他两继续上下两头说服了。

  “此外陛下,臣这里还有一份金融改革的条陈,是外朝有关各司讨论的结果,请陛下过目。”

  罗芳柏送上来了一份奏疏,那就是针对大虞朝钱少货多,相当制约经济发展的改革建议。

  这也是他身为丞相的最后一份大改革建议,完成了这件事,罗芳柏就可以高高兴兴,无忧无虑的告老还乡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汉风烈烈起南洋,汉风烈烈起南洋最新章节,汉风烈烈起南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