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卫国摆摆手道:“柱子哥,改天吧,我待会得拿着你的元宝烧鸡去找找销售门路,可不能晕乎乎的。”

  “对了,到时候的熟食烧鸡肯定要有一个名字用来宣传,柱子哥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我吗?”傻柱用手指着自己的脸,满是不可思议。

  赵颖也说道:“柱子连个小学都没读完,要不还是算了吧。”

  傻柱嘿嘿笑了笑,挠着头道:“那可不能算,说起来,我心里当真还有个名字呢。”

  “小何蕊那时候我给起了一个荷花,你们都说土气,可是我觉得很好听呀。”

  “要不,要不这个烧鸡的名字就叫荷花牌烧鸡?”

  傻柱说完,一脸期待的看着肖卫国,生怕他说出不妥来。

  肖卫国沉吟了一番,感觉勉强也可以。

  傻柱的烧鸡配方除了付出一个工作名额外,其他的基本是白嫖。

  关键是这年头也没有技术入股的说法。

  那就把冠名权给到傻柱也好。

  于是点了点头应下道:“那就这么定了,就叫荷花牌烧鸡。”

  傻柱听到肖卫国居然真的采纳他这个名字,一张大脸当即笑的看不到眼睛了。

  赵颖也脸上带笑的说道:“卫国,你就惯着你姐夫吧!”

  从何家出来,肖卫国猛灌了几口空间泉水,将自己的身体状态恢复到最好。

  接着背着装了一只荷花牌烧鸡的背包,一路来到了谢家。

  这谢家可了不得,谢处长谢前进把持着整个供销社体系的采购关卡。

  肖卫国曾经因为人参药酒来过这里。

  谢家也是人参药酒一炮而红的地方。

  从那时候起,肖卫国就和谢家有了很友好的关系,特别是和他家的老三谢明,关系则更好一些。

  想到烧鸡的销售渠道,肖卫国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供销社这个庞然大物。

  而要想进入供销社销售体系,谢家至关重要。

  当然,他也可以给上面上报这个产品,等着统购统销。

  红旗公社一点也用不过问如何销售的事情,只需要按照计划提供产品即可。

  不过那样用时很长,而且什么都把握不到自己的手里。

  肖卫国不喜欢那样的感觉。

  就当是顺带串串门,也费不了什么功夫。

  刚一进门,他就看到了急匆匆往外走的谢明。

  这不巧了不是。

  肖卫国伸手拦下谢明道:“谢科长,这是要往哪走呀。”

  谢明此时心里正想着刚刚电话里供销社门市部反馈的事情,很是心焦。

  听到打招呼的声音,随口说了句:“去供销社上班去。”

  不过忽的又想到,刚刚说话这人,好生陌生呀。

  忙又抬起头仔细看去,用手指指着道:“您,您,记得没错的话,您是纺织厂的肖科长是吧?”

  “哎呀,好久不见,您还是我家的恩人呢,那时候还是靠着您的人参药酒,才能把长辈给救回来。”

  “老是想着多去找您叙叙旧,不过工作实在是太忙,都给耽搁了下来。”

  谢明拉着肖卫国的手就是不丢,连刚刚那个紧急的事都暂时不去管他。

  肖卫国给谢明使劲的握了握手道:“现在早不在纺织厂了,我现在担任郊区红旗公社的主任一职。”

  “红旗公社?红旗农场和这个红旗公社有什么关系?”谢明忽的问道。

  “是一家的,我之前就是红旗农场的场长,这段时间刚刚并组。”肖卫国回答道。

  谢明脸上的惊讶一闪而逝:“这一年大名鼎鼎的红旗农场,就是肖同志你领导的呀!”

  “我爹一直都在尝试和那边取得联系,可惜中间一直有阻力。”

  “没想到,没想到,哈哈,这样好了,现在我有些着急的事情处理,等明天我叫上我爹,在家里摆一桌,我们好好聊聊怎么样?”

  肖卫国倒自我不可,不过还是顺嘴问了一声:“这着急的事是什么事呀,要是敏感的话就算了。”

  “嗨,哪有什么敏感的。”谢明指了指外面道:“还不是缺吃的惹的祸,有一家供销社门面刚放出了一百斤猪肉的指标,瞬间就被群众们知道,跑着过来排队等着买肉。”

  “不知道是谁到处嚷嚷的这个消息,引得排队的队伍直接排了二百多米远。”

  “就算是严格限购,每户人家只能买三两,一百斤也只够三百多户人家买的。”

  “刚刚紧急打电话过来,说的是现在已经断货,可是后面还有二百多人在排队,而且这个排队的人数还在不停的增加中。”

  “群众们全部都在大声的嚷嚷着,让多放出来点猪肉出来。”

  “可是,哪还有多余的猪肉呀,我现在正要赶过去尽快安抚民众。”

  肖卫国听到事情这么紧急,忙说道:“我这有车,带你过去比你骑自行车快一些。”

  随后,两人一溜烟的朝着出事的供销社门面赶去。

  肖卫国刚下车,就看到排成了一长串的队伍中,咒骂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们不管,我们只要肉,赶紧给我们安排,就不走,哪怕是等一天,我也要等下去!”

  “就是,你们那些家属是人,我们就不是人了吗?”

  “排在前面的都是那些供销社的家属,咱听到消息赶过来,连点肉沫都买不到。”

  谢明忙走到供销社门面里尽量劝解着排队的群众。

  不过嘴片磨的泛白都没什么用。

  反倒是搞的他满头大汗。

  肖卫国立在一边倒是也不好主动站出来解决问题。

  供需的极度不平衡,是这几十年的常态,一直等到八九十年代,市场化以后,才算稍微缓解了很多。

  现在的社会局面,就是只要你有东西生产出来,那压根都不愁卖的。

  特别是这几年,关于吃的一切,只要能拿出来,分分钟卖完。

  最后,还是紧急的从总社那边调过来了二百斤猪肉,这才解决了这个冲突。

  肖卫国还亲眼看到接电话的谢明,被对面的谢主任给骂的狗血淋头的一幕。

  当知道有肉被运过来,而且每个人最多只能凭肉票凭副食品本购买二两的时候。

  排队的群众们一点不满都没有。

  只要能买到肉,怎么样的条件都可以接受。

  因为,这可是肉呀。

  谢明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有些不好意思的对着肖卫国道:“卫国同志,让你看笑话了。”

  肖卫国心中一动,对着谢明道:“或许,我有一个好办法能多少缓解一下群众对肉的渴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年代:我在58有块田,年代:我在58有块田最新章节,年代:我在58有块田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