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卫国听闻李文常的话,只得打了个哈哈应付。

  开玩笑。

  如果给纺织厂和玻璃厂分个优先级,那肖卫国自然要把自己的老东家纺织厂给放到第一位的。

  除非石光林明确说纺织厂不要,那才会轮到玻璃厂。

  肖卫国和李文常两个领导聊天的功夫,外面四辆大解放上的玻璃已经被农场人慢慢的全部搬到了鹰嘴谷内。

  而王亮也同步的安排人,将属于农场的两千斤粮食搬上了解放卡车上。

  只等着拉走了事。

  王亮尽量控制自己不继续看这批粮食。

  实在是心疼的很。

  心里也在担心,等到仓库里那六千斤粮食消耗完了以后,自家农场可怎么办才好。

  这时正好来到了中午时分。

  肖卫国又领着李文常一行人,来到了农场食堂。

  李文常盯着自己眼前每人一份腊肉白菜,两个杂粮窝窝头的午饭,很是震惊。

  “卫国,你们农场的饭,都要比很多国营大厂的饭要好了,当真能撑得下去吗?”

  肖卫国看着眼前,就只有一片腊肉的炒白菜,以及苦味很明显的杂粮窝窝头,心里想着,这饭就算好的了吗?

  大环境下,现在对于饭菜的要求,降低的实在是太快了。

  “文常哥,放心吧,我心里有谱。”肖卫国认真的看着李文常说道。

  李文常点了点头:“我等着你的蔬菜尽早给我供应上。”

  众人吃过午饭,肖卫国又将玻璃厂的大卡车车队送走。

  转身就来到了鹰嘴谷内。

  现在一切都就绪了,就剩下玻璃暖房还没有到位。

  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完工玻璃暖房。

  尽早在这两间玻璃暖房内,进行种植试验。

  要知道,蔬菜的生长可是还需要大量时间的。

  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

  两天后,鹰嘴谷内的两座玻璃暖房终于完工。

  两个暖房的面积一个在四分地左右,一个在三分地左右。

  里面的土壤用的全都是农场从肥沃的土地上搬运过来的好土壤。

  上面还铺上了一层稻草,用来保温。

  从远处看去,两个玻璃暖房好似两块水晶一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肖卫国笑着看向眼前的玻璃暖房,心里期待满满。

  已经可以想象出,大量收获蔬菜时候的场景了。

  那将是多么美妙的时刻。

  不过,王亮这时苦着脸凑上来,低声说道:“场长,有个大问题,那时候咱考虑的很是不周到。”

  肖卫国疑惑的看过去。

  王亮继续说道:“那就是用水问题,这两间暖棚要是种起来蔬菜,所需要的水其实是很多的,而这里距离我们农场的湖还有五里地的距离,全都从那边运过来的话,实在是个大工程。”

  “用水吗?”

  确实是个大问题,现在两个暖棚倒是还好,但是如果后续又继续追加建造十个、二十个暖棚,那一天的用水量可是很大的。

  肖卫国当即把自己的空间意念覆盖开来,朝着这片地方的地下延伸下去。

  他打算看看这片地的地下,有多远能达到地下水位。

  一般来说,一旁就是水库,想来地下水的水位会比较高。

  也容易打井出水的。

  不出所料,肖卫国居然在山谷的一个西南角落,发现了一处地方,地下水位仅仅只距离地面五米的位置。

  这个位置,可以说,随便打打就会出水。

  不过邀请打井队过来的话,要么需要进行申请,要么就加钱让人家提前过来。

  不是今天能解决的事情。

  肖卫国指导道:“那就往县里申请一个打井队过来把,看看这个山谷内,有哪里适合打井的,只要有一口井在,这个山谷内的玻璃暖房用水都不用愁了。”

  “最近的话,就用面包轿车直接拉水过来好了,记得把水桶给密封好,别洒在我的车里。”

  这两天,面包轿车早已经作为运输车辆投入了使用。

  不过大家在用的时候,其实还算珍惜,运送水这个工作,因为怕打湿座椅,倒是一直都没有敢做。

  至于司机的话,肖卫国有空就自己开,没空的话,就是农场内,机械维修的大师傅张宏开。

  李爱国因为在军队里开过装甲车,倒是也能帮忙开一会。

  王亮正在努力学习开车中。

  这年头的车也好开,连路都没几条,路上的车更是少,只要自己能照着路开,到地方会刹车,那就算学会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驾驶证可没这么简单,获取难度极高。

  肖卫国又将这件事放在了心上,等下次回去,一定第一时间找好师傅,报上名去。

  打开一个木门后,肖卫国带着王亮、李爱国两人进到暖房内。

  顿时觉得很是温暖的感觉。

  “这个热炕是已经烧了半天了对吧?”

  王亮用手试了试热炕的温度,点头道:“是的场长,我感觉这温度已经和春天差不多了。”

  肖卫国也这么觉得,不过他有更好用的方式。

  当即从自己的随身背包里,拿出一个医用环境温度计,找了个地方挂了上去。

  这还是在四九的时候,想到后续可能要用到,所以在百货大楼批量买了十个。

  本来想在供销社买呢,不过这种特殊的东西,供销社是真的没有,只能去商品种类更全的百货大楼里买了。

  这种环境检测温度计,背板是一块红色的木头,正中心有着一根水银温度计,可以显示温度,底座是一个比较大的感应圆球类装置。

  过了一会,环境温度计显示,这里面的温度达到了十八度之多。

  王亮和李爱国两人乐呵呵的笑个不停。

  这么高的温度,应该能种菜了吧。

  只有肖卫国眉头紧皱。

  现在还是白天,温度才达到十八度,晚上会更低,保不齐直接达到几度。

  要知道,种子发芽基本都要在二十多度的温度。

  并且需要恒定的温度才行。

  这么低的温度,显然是不达标的。

  看来要做成这个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对着两人说道:“继续加大热炕的火力,再烧一天看看效果。”

  肖卫国要开着车出去一趟,解决一下玻璃暖棚需要种植蔬菜的种子问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年代:我在58有块田,年代:我在58有块田最新章节,年代:我在58有块田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