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子出巡

小说:贼天子 作者:漫客1 更新时间:2025-07-04 00:29:5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中书四位相公,杜谦,姚仲,许昂,以及陶文渊,原先只有前两位,位次在卓光瑞之上。

  但是此时,卓光瑞就职户部,理论上来说,户部是三省之一的尚书省下属衙门,而如今新朝,以政事堂代行三省权柄,从这个逻辑上来说,几位宰相的的确确是卓光瑞的上官。

  但是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不过卓相公毕竟身份特殊,从前在政事堂里,便只有杜谦与他是国公,其余哪怕是姚仲,也只是封了个侯爵。

  如今中书里,杜,姚以及许昂三人,跟他都是老相识,陶文渊,更是个跛脚宰相,随时可能会被皇帝给踢出中书。

  他这一拜,几个宰相都上前来扶他,杜相公拉着他的衣袖,哑然道:“只大半年时间不见,显宗兄怎得这般生分了?”

  卓光瑞微微摇头道:“杜相,下官居家这几个月,已经自己给自己,改了个表字。”

  他正色道:“宗族已经无可光显,如今下官,表字安平。”

  吴郡卓氏,如今虽然没有被抄家,但也已经是昨日黄花,即便能存活下去,大概率也不会再有什么浪花。

  洛阳的卓家,现在只有父子二人在朝,现在基本上也是重新起步阶段了,这一年时间,卓相公经历大风大浪,也不想要显宗这个表字,便自己给自己改了个。

  “安平。”

  杜相公看着他,感慨了一句:“卓兄好心境。”

  姚相公拱手还礼,笑着说道:“恭喜安平兄,重返朝堂。”

  许昂则是默默拱手:“卓兄能回来,我们这些人,又能清闲一两分。”

  陶文渊只是默默拱手,却低下头,没有说话。

  章武七年那个案子,跟他并不是一点关系也没有,而且前段时间,他又跟皇帝陛下闹了点不愉快。

  可以说,悬在卓家头上的刀,已经烟消云散了,但是悬在他陶相公头上的刀,至今依然还在,而且越发锋利。

  谁知道,去年的乱党,会不会与关中世族有关?

  此时他已经没了什么阴气,面对卓光瑞,心里更多的其实是艳羡。

  几个老伙计聚在一起,说了许久的话,最后杜相公才把卓光瑞,拉到了自己的公房里,进了公房之后,杜相公闭上房门,对着卓光瑞深深低头,深深作揖道:“多谢卓兄了。”

  卓光瑞连忙上前,把他搀扶了起来,苦笑道:“杜相您这是做什么?”

  “非是卓兄,杜家也难以保全,我或许没有事,我那三兄…”

  他摇头叹了口气:“如今,我那三兄虽然已经离开朝堂,但是好在安然无恙,这都是卓兄的功劳。”

  卓光瑞顿了顿,摇头道:“不是我的功劳,而是陛下卖了你我一个面子。”

  卓相公默默说道:“令兄之事,是卖了杜相你的面子,今日我替了薛尚书,则是我的面子。”

  说着,他看向殿外,默默说道:“杜相与陛下感情甚笃,交情深厚,不必担心什么,只是下官在陛下那里,往后恐怕已经没有什么面子可言了。”

  杜相公闻言,也是一怔,随即默默说道:“面子不面子的,对于陛下来说,其实不甚要紧,陛下现在真正看重的,是新政。”

  “新政…”

  提起新政两个字,卓光瑞喃喃道:“方才在甘露殿,陛下也与我说了许多,关于江东道新政的事情。”

  杜相公神色郑重起来。

  “这是对你我的一场考验,你我如果能做得好,将来依旧可以与陛下同路而行,如果不成,陛下恐怕…”

  “恐怕就要另换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路人了。”

  听了这话,卓光瑞脸色都变了。

  他左右看了看,确定四下无人,才喃喃道:“杜相,江东新政,名义上可是太子殿下负责,若这事不成,你我被替换掉倒没有什么,难道太子殿下也会被陛下…”

  杜谦一把拉住卓光瑞的衣袖,示意他不要继续说下去了。

  这位当朝的相国,沉默了许久,才从嘴里憋出来了两个字。

  “难说。”

  …………

  二月,天气开春,万物复苏。

  这天,又是一场大朝会。

  今天这场大朝会,有两个大人物,重新返回了洛阳。

  第一位,是兵部尚书赵成。

  赵尚书跪在天子面前,叩首行礼道:“恭喜陛下,耶律訇到了幽燕之后,已经打开幽州城投降,如今整个幽燕,自榆关以内,俱是我大唐国土了。”

  赵成低头叩首道:“陛下治下,已经远胜旧周!”

  皇帝陛下看了看赵成,问道:“黄朝,费赞等人呢?”

  赵成低头回答道:“回陛下,黄藩台,费臬台,俱都已经进驻幽州,臣统领的太原军兵力,留了五千人在幽州,其余人已经在返回太原的路上。”

  “如今太原将军缺位。”

  赵成低头道:“请陛下,重新任命太原将军。”

  太原将军,原本是邓阳,只是邓阳被李云调去了金陵,接替了周良的位置,后来赵成北上,就领了太原军的兵力。

  李皇帝闻言,看了看兵部左侍郎李槲,笑着说道:“李卿家,你想不想去做一任太原将军?”

  这话就是纯粹的玩笑了。

  李槲本就是河东节度使府出身,自小在太原长大,早先的太原军,基本上都是旧河东军组成。

  只是如今,早已经被拆封混编,旧时的河东军,已经不复存在了。

  毕竟十多年时间了,想要找到几个河东军旧人,恐怕都不容易。

  李槲上前一步,也不生气,只是低头道:“陛下,孟将军麾下的骆真,公孙赫,都可以胜任太原将军。”

  河东军已经不复存在,李槲就算回到太原,领着的太原军,也是唐军组成,不可能有什么自主的权力。

  与其在地方上当大将,还不如做他的兵部左侍郎来的位高权重。

  皇帝看了看兵部,琢磨了一下,开口说道:“何献。”

  何献,是现任的兵部右侍郎。

  其人并不是军官出身,而是当年李云任越州刺史的时候,越州下属六县里,其中一个县的县丞。

  那之后,他就一直跟着李云,很长一段时间里,负责军中押送粮草的差事,虽不是军官,却通晓兵事。

  章武七年,他就任兵部右侍郎。

  何侍郎跪在地上,低头叩首:“臣在。”

  皇帝看了看他,开口笑道:“你去太原,做一任太原将军如何?等你三年之后回来,朕给你升官。”

  何侍郎跪在地上,叩首道:“臣只恐怕,能力不够…”

  “不妨事,幽燕战事结束之后,朕把公孙赫调去,给你做副手。”

  何献这才低头,应了声是。

  李云又看向杜相公,开口说道:“杜相,给扬州去文书,夺情起复扬国公周昶,让他来洛阳,任兵部右侍郎罢。”

  杜谦一怔,随即深深低头:“臣遵命。”

  这个事情商议完了之后,一身紫袍的京兆尹李正,一路进了大殿,跪在地上,对着皇帝陛下叩首行礼:“臣李正,叩见陛下。”

  晋王李正,也于前日,返回洛阳。

  皇帝陛下看了看他,先是让他起身,然后问道:“江南如何?”

  李正起身,回话道:“回陛下,江南道去岁大丰收,谷价再贱,臣所到之处,已经少见乞儿。”

  他顿了顿,又说到:“臣领三殿下一起,祭了祖陵,祖陵一切安好,有人还在祖陵附近的山上,采到了一株碗口大的灵芝。”

  众臣闻言,俱都低头对着皇帝陛下行礼道:“恭喜陛下,祥瑞降世了!”

  李皇帝看着跪了一地的臣工,哑然一笑,抬手道:“好了好了,都起来罢。”

  “有灵芝是好事情,却也不必算作是什么祥瑞。”

  等一众臣子起身之后,皇帝陛下看向太子,开口道:“元儿,今年是大唐开国十年了。”

  “十年,总也是个整数,朕离不开洛阳,你替朕,去青阳府,祭拜祭拜祖陵罢。”

  太子殿下连忙低头,应了声是。

  李皇帝想了想,继续说道:“祭了祖陵之后,也不必急着回洛阳,可以在青阳府以及江东道,四处走走看看,最后,去金陵府住上一段时间。”

  “今年,江东要行新政了,你去金陵府,也能替朕看着些。”

  说到这里,天子缓缓说道:“到年底,你再回洛阳来,好好替朕,看一看整个江南三道,尤其是看一看,新政的推行情况如何。”

  太子殿下有些愕然,但还是立刻跪在地上,对着天子叩首行礼。

  “儿臣,谨遵圣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贼天子,贼天子最新章节,贼天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