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脸色剧变,伸手就朝潘筠挥去,潘筠一下站直,太后狼狈的扑倒在地。
潘筠居高临下,冷冷地注视她。
太后双目血红,咬牙切齿道:“你在得意,你在得意什么?我儿不喜你,喜欢你的郕王当了皇帝,封你做国师?”
潘筠:“先帝遇难是整个大明的痛,但太后应该庆幸先帝遇难,否则,他将做出多少有损大明的事来?朱家的傲骨,我大明的脊骨皆毁于他的手上!”
潘筠将太后一直回避的问题摊开来,将她一直撑着的遮羞布扯下,她一时不能接受,脸色癫狂的摇头:“你大胆!竟敢诋毁先帝!”
潘筠见她眼底不见冷静,全是疯狂,就知道此时与她辩解无用,干脆直接道:“太后,先帝能得英宗谥号,是因为新帝以他的名义废除了殉葬制,从此以后,汉宫不会再有人活殉。你若想先帝受万世唾骂,一生中找不出一件能让人称道的功绩来,你只管杀!”
孙太后“嗬嗬”两声,手指紧扣石板,指甲划在石板缝,指尖血不断落下。
潘筠面无表情的看着。
“等一等……”孙太后哑着声音叫住她,问道:“那天,他说了什么?”
潘筠停住脚步,微微回头看她,见她趴在地上,垂眸想了一下后道:“他什么都没来得及说,也先布下了天罗地网,我们带不走他,他,他不愿意连累我们,一个劲儿的叫我们走。我们能活着出来,全是因为先帝舍身相护。”
太后笑了一声,眼泪却大颗大颗的砸到石板上。
那些报告她早看过了,就连斥候和锦衣卫,她也分开见过。
早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事。
她的儿子她了解,加上自他被俘之后做的事,太后知道,他不肯离开是觉得自己不能活着逃走;
他是真心让潘筠他们活着离开的;
而潘筠他们也是真心愿意为朱祁镇战死的;
可惜,他们想带着皇帝战死在沙场上,皇帝却不愿意,而最后,他憋屈的死在沙场上,却不是战死。
而是遇难,遇难……
太后想到她为了他的身后名一退再退,最后连个伺候的人都送不下去给他,顿时痛哭出声。
潘筠停顿许久,还是回头蹲在太后身前,轻声在她耳边安慰道:“娘娘,你应该庆幸的,每一个死了的人,到了阴间都是平等的,皆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孙太后抬起满是泪的脸,一脸懵的看着她。
潘筠轻轻地给她擦去脸上的眼泪,轻声道:“娘娘,你不会以为奴婢死后还是奴婢,帝王死了还是帝王吧?众生平等,生前死后,最平等不过,您应该庆幸,其他几位皇帝死后醒过神来,面对的是数不清的冤魂怨鬼,只有先帝,没有冤魂睡在他身侧,他是平安的。”
孙太后连打三个寒颤,一脸惊恐的看着潘筠。
潘筠冲她微微一笑,见她真的不哭了,心满意足站起身来。
果然,她的安慰还是有效果的。
潘筠一走,孙太后看着倒在地上一脸惊恐看着她的老女官,连灭口的勇气都没有了。
若人死后到了阴间真的众生平等,那岂不是说,这些冤魂怨鬼会一直在地下等着她?
妙真还在屋顶上观星,才将今晚的观星心得记在册子上,一低头就见小师叔一脸喜滋滋的回来,就问道:“有什么喜事吗?”
潘筠:“我刚安慰好了太后娘娘。”
知道全部过程的潘小黑悄无声息的在她身后进来,闻言翻了一个白眼:“你那是安慰吗?明明是恐吓。”
深宫之中,一直闭眼的张自瑾也哼笑一声,抬手扫落桌上的信件。
十几封信落下,将将落地时无火自燃,火舌翻滚而上,将十几封信烧成灰烬。
张自瑾静静地看着,半晌重新闭上眼睛修炼。
年轻人挺好的,就是太过正义,火气大。
而潘筠也想通了,拉着妙真回屋休息:“我改天把你塞到钦天监里去,观星台上的东西你随便用,不用天天熬夜用肉眼看星星了。”
妙真一愣:“我不回三清山吗?”
“不回了,”潘筠道:“让二师兄回去吧,你们留下。”
一趟走下来,潘筠已经释然,既然避无可避,不如把人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能保住一个是一个。
妙真不知内情,但见小师叔比之前几日都要开心自在,便也高兴的应下。
而对孙太后,不管是安慰,还是恐吓,效果还是很好的。
第二天潘筠就让潘小黑去看了一眼岁舒,得知她没事了。
太后赏了她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还让太医为她诊治,为免她怕死殉死,太后还让老女官暗示岁舒,等先帝下葬,她会找借口放她出宫去。
岁舒已经三十二岁了,大明的宫女年老以后普遍会被送到浣衣局、净乐堂,做一些浣洗、洒扫的苦力,只有特别得主子宠的宫女,才会被以婚嫁、赠送等借口出宫;
除此外,就是皇帝特别的恩旨才有可能出宫去。
岁舒从未想过自己这辈子还能出宫。
虽不知太后的承诺是真是假,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灭口、活殉,她都愿意试一试。
她十二岁入宫,在宫里二十年了,亲眼见证过三次大殉,这次是第四次。
每一次都给她很深的印象,那里面有带过她的师父,有她曾经的好姐妹,甚至还有她颇有好感的人。
他们全是因为上位者的一个眼神就被记到册子上,悄无声息就没了性命。
死了以后,恩旨会加到将他们卖进宫里来的家人身上,然后便成了一抔土,除了她,无人再记得他们。
而随着年岁渐长,她发现自己也慢慢记不得他们了。
她很惶恐,她怎么能忘记他们呢?
将来是不是还有很多人会悄无声息死在这座皇宫里,再无人记得?
基于此,在察觉到钱皇后有死志时,她才大胆上前阻拦。
她知道,钱皇后是个好人,若是她的死会让殉葬制不能废除,将来连累死很多人,她一定不会死的。
果然,钱皇后没有死。
岁舒静等两天,新帝登基之后,下旨为先帝治丧,辍朝三日为帝守灵,满朝文武都要进宫哭丧。
岁舒等到先帝快要下葬时才找到机会去找潘筠。
她是来感激潘筠的,潘筠却是看了她一眼后朝屏风后道:“陛下,才说要找个有灵性的人为您捧香,此人不就来了?”
潘筠居高临下,冷冷地注视她。
太后双目血红,咬牙切齿道:“你在得意,你在得意什么?我儿不喜你,喜欢你的郕王当了皇帝,封你做国师?”
潘筠:“先帝遇难是整个大明的痛,但太后应该庆幸先帝遇难,否则,他将做出多少有损大明的事来?朱家的傲骨,我大明的脊骨皆毁于他的手上!”
潘筠将太后一直回避的问题摊开来,将她一直撑着的遮羞布扯下,她一时不能接受,脸色癫狂的摇头:“你大胆!竟敢诋毁先帝!”
潘筠见她眼底不见冷静,全是疯狂,就知道此时与她辩解无用,干脆直接道:“太后,先帝能得英宗谥号,是因为新帝以他的名义废除了殉葬制,从此以后,汉宫不会再有人活殉。你若想先帝受万世唾骂,一生中找不出一件能让人称道的功绩来,你只管杀!”
孙太后“嗬嗬”两声,手指紧扣石板,指甲划在石板缝,指尖血不断落下。
潘筠面无表情的看着。
“等一等……”孙太后哑着声音叫住她,问道:“那天,他说了什么?”
潘筠停住脚步,微微回头看她,见她趴在地上,垂眸想了一下后道:“他什么都没来得及说,也先布下了天罗地网,我们带不走他,他,他不愿意连累我们,一个劲儿的叫我们走。我们能活着出来,全是因为先帝舍身相护。”
太后笑了一声,眼泪却大颗大颗的砸到石板上。
那些报告她早看过了,就连斥候和锦衣卫,她也分开见过。
早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事。
她的儿子她了解,加上自他被俘之后做的事,太后知道,他不肯离开是觉得自己不能活着逃走;
他是真心让潘筠他们活着离开的;
而潘筠他们也是真心愿意为朱祁镇战死的;
可惜,他们想带着皇帝战死在沙场上,皇帝却不愿意,而最后,他憋屈的死在沙场上,却不是战死。
而是遇难,遇难……
太后想到她为了他的身后名一退再退,最后连个伺候的人都送不下去给他,顿时痛哭出声。
潘筠停顿许久,还是回头蹲在太后身前,轻声在她耳边安慰道:“娘娘,你应该庆幸的,每一个死了的人,到了阴间都是平等的,皆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孙太后抬起满是泪的脸,一脸懵的看着她。
潘筠轻轻地给她擦去脸上的眼泪,轻声道:“娘娘,你不会以为奴婢死后还是奴婢,帝王死了还是帝王吧?众生平等,生前死后,最平等不过,您应该庆幸,其他几位皇帝死后醒过神来,面对的是数不清的冤魂怨鬼,只有先帝,没有冤魂睡在他身侧,他是平安的。”
孙太后连打三个寒颤,一脸惊恐的看着潘筠。
潘筠冲她微微一笑,见她真的不哭了,心满意足站起身来。
果然,她的安慰还是有效果的。
潘筠一走,孙太后看着倒在地上一脸惊恐看着她的老女官,连灭口的勇气都没有了。
若人死后到了阴间真的众生平等,那岂不是说,这些冤魂怨鬼会一直在地下等着她?
妙真还在屋顶上观星,才将今晚的观星心得记在册子上,一低头就见小师叔一脸喜滋滋的回来,就问道:“有什么喜事吗?”
潘筠:“我刚安慰好了太后娘娘。”
知道全部过程的潘小黑悄无声息的在她身后进来,闻言翻了一个白眼:“你那是安慰吗?明明是恐吓。”
深宫之中,一直闭眼的张自瑾也哼笑一声,抬手扫落桌上的信件。
十几封信落下,将将落地时无火自燃,火舌翻滚而上,将十几封信烧成灰烬。
张自瑾静静地看着,半晌重新闭上眼睛修炼。
年轻人挺好的,就是太过正义,火气大。
而潘筠也想通了,拉着妙真回屋休息:“我改天把你塞到钦天监里去,观星台上的东西你随便用,不用天天熬夜用肉眼看星星了。”
妙真一愣:“我不回三清山吗?”
“不回了,”潘筠道:“让二师兄回去吧,你们留下。”
一趟走下来,潘筠已经释然,既然避无可避,不如把人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能保住一个是一个。
妙真不知内情,但见小师叔比之前几日都要开心自在,便也高兴的应下。
而对孙太后,不管是安慰,还是恐吓,效果还是很好的。
第二天潘筠就让潘小黑去看了一眼岁舒,得知她没事了。
太后赏了她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还让太医为她诊治,为免她怕死殉死,太后还让老女官暗示岁舒,等先帝下葬,她会找借口放她出宫去。
岁舒已经三十二岁了,大明的宫女年老以后普遍会被送到浣衣局、净乐堂,做一些浣洗、洒扫的苦力,只有特别得主子宠的宫女,才会被以婚嫁、赠送等借口出宫;
除此外,就是皇帝特别的恩旨才有可能出宫去。
岁舒从未想过自己这辈子还能出宫。
虽不知太后的承诺是真是假,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灭口、活殉,她都愿意试一试。
她十二岁入宫,在宫里二十年了,亲眼见证过三次大殉,这次是第四次。
每一次都给她很深的印象,那里面有带过她的师父,有她曾经的好姐妹,甚至还有她颇有好感的人。
他们全是因为上位者的一个眼神就被记到册子上,悄无声息就没了性命。
死了以后,恩旨会加到将他们卖进宫里来的家人身上,然后便成了一抔土,除了她,无人再记得他们。
而随着年岁渐长,她发现自己也慢慢记不得他们了。
她很惶恐,她怎么能忘记他们呢?
将来是不是还有很多人会悄无声息死在这座皇宫里,再无人记得?
基于此,在察觉到钱皇后有死志时,她才大胆上前阻拦。
她知道,钱皇后是个好人,若是她的死会让殉葬制不能废除,将来连累死很多人,她一定不会死的。
果然,钱皇后没有死。
岁舒静等两天,新帝登基之后,下旨为先帝治丧,辍朝三日为帝守灵,满朝文武都要进宫哭丧。
岁舒等到先帝快要下葬时才找到机会去找潘筠。
她是来感激潘筠的,潘筠却是看了她一眼后朝屏风后道:“陛下,才说要找个有灵性的人为您捧香,此人不就来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走偏锋的大明,剑走偏锋的大明最新章节,剑走偏锋的大明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走偏锋的大明,剑走偏锋的大明最新章节,剑走偏锋的大明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