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巨舰上悬挂上了战旗,这就代表着它已经要出海作战了,平日里水军作训出战的那些战舰在它的面前不过就是个小娃娃,甚至小娃娃都算不上,就像是一条大黑鱼带着一群鱼崽子一般。

  二十丈的大船,从海港出去时升起风帆那给人的视觉效果便是一座山,当它缓缓掠过城市边缘时,无数百姓甚至天不亮就从几十里外赶来围观。

  景泰帝站在船头,他手持望远镜假模假样的瞭望远方,虽然一点卵用都没有,但帅啊!

  能跟手撕鬼子的李世民硬拉三十回合不落下风的马上诗人文艺爱好者皇帝,他自不可能是什么孱弱之人,往那一站火红的披风迎风招展在阳光下猎猎生风。

  “那是夏帅吧?果真英武逼人。”

  “那是陛下!以后不认识可莫要开口了。据说陛下一生东征西讨,前有逼迫草原纳贡割地,如今又来为我等扫清倭患,真是个好皇帝啊。听说那一艘船就要好几十万两银子呢,而且据说是陛下卖了自己的大田才换来的。”

  而这边是陛下卖掉了自家的田换的船,而过了一段路就成了陛下为了这艘船把玉玺给当了,反正各种奇怪的版本都出现了,毕竟谣言传播的速度远远要比真相更快。

  这会儿李世民也在船上,他一个人坐在船舱里伏案给长安写信。

  “阿姐,我奉命巡视陇右、河西诸道再一路向东,凡历两季,行经二十一州,今以刍荛之见。上闻于天。

  臣初过荆州时,犹见旧碑倾于蒿莱,然田间已有新禾压陇。昔年战乱焚毁之驿道,今商旅络绎如织。州府县皆有马市茶,各族商贾汇聚其中,物流恒通,胡汉小儿少年共习文字于夜校。

  及至浮梁,见歌舞升平,百姓安居,其工农商各司其职,无商贾乱政无世家遮天,后闻坊间夜诵之声,无论达官显贵亦或平头百姓,其子女皆有学之,其工其农其文其武皆为所用。后至江南道得知已废寺铜钟铸犁铧、修工坊、助农桑,其地分与流民垦荒。

  臣窃观天时人事,有五验可证魏之中兴:其一,边将不复私蓄部曲,皆言“愿以首级换告身”;其二,寒门学子皆有其望,世家无一手遮天之能;其三,市井之中货物充盈,物价恒稳,百姓民生所向衙门之中严防死守,其粮、其水、其土地无商贾掌握,皆为官府所控,其中口粮为甚;其四,水利恒通,浮梁工队近十万之众,分九部十四局,架桥、盖屋、铺路、清淤、开山各有其职,月薪不菲,多劳多得,百姓趋之若鹜;其五,胡商多献宝求以入籍,然大魏入籍极为苛刻,不过若是江北之民入籍却十分便利,这江南之地竟满地都言西北之语,其内之人所谓同心同德为同志,长安可效之,否则不出十年江北、西北恐无人可用。

  陛下当知,今魏之麦穗两岸,非关风雨,实乃农人敢储余粮于官仓故也;商旅不携弓刀,非因律令,实见沿途烽燧皆有守卒耳。昔年流民图中所绘骨立之人,今多为运河纤夫、工坊挥汗、田间劳作,肌肉棱棱可辨。可谓生机勃勃,万象更新。

  回望我大唐,曾臣弟以为我唐与魏相差着不过一两名臣,然今惊觉唐与魏之差,恐已如长江、黄河一般。虽朝堂之上嘲魏皇君不君、臣不臣,徒增笑耳,然臣弟亲观所查,魏皇于百姓之口中乃为上上之君,有人比之余秦皇汉武,有人比之余尧舜禹汤。

  臣弟以为大魏短短十余年便有如此之境,虽为某人之功却非其一人之功,其君其民其公其臣皆同力之为,大唐不可夺也。

  此番前来也与门下省侍中张仲春所相识,其人文武双全,其文恐不在夏道生之下,其统领之力隐约在臣弟之上。

  臣不明白,为何如此天骄,他田魏竟能在短短之日里出了两个,实在是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臣弟还未曾好好与那三省之首席马周接洽,不过想来他能稳坐三省之首,从这张仲春夏道生之上也可管中窥豹。

  如今臣弟在东海之滨,见其田魏之海舟,如岛如山,我李唐如今并无出海口,但山东之境已是探囊取物,这海船便极为重要。只是……臣弟有个不情之请,请陛下帮帮弟弟,否则这国之重器恐无能取回。”

  李世民写到这里叹了口气,抬起头就已经不再是那个插科打诨的街溜子李世民了,而是眼中全是担忧和警惕的世宗皇太弟,他将信收好放入怀中,来到悬窗外看着波澜壮阔的大海,心中免不得有许多感慨。

  而这两日他在船上的所见所闻,其实倒也给了他迎头痛击,因为他之前觉得只要能造出船来就已经万事大吉了。

  可他在这几日之后却是惊愕的发现,即便是造出船来却也还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这么说吧,船帆他们李唐都造不出来,那种经过桐油浸泡的双织面大帆布,一定不是人力所能织造的,应当是超大型的水力纺织机弄出来的东西,它结实耐用,防风防水,经久不坏。这东西放在外头那都算是稀罕物,一般人拿到都得当宝贝。

  还有就是船上的日常供给,水手的吃喝拉撒,淡水的储藏,食物的保鲜等等等等,每一项都是单独的学问,甚至就连船体上涂的油漆都是他们的独家配方,耐磨抗腐蚀还防虫,这玩意的配方不夸张的说最少要二十万两银子才能买得到,但关键是人家恐怕都不卖。

  除了这些基础的硬件项目,软实力也是相当的牛逼,苍茫的大海可不是江湖,它是真切的一眼望不到头的,但他们却能准确的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李世民也是行军打仗出身的,但他却连海图都看不懂,他现在看到船上每一个人都眼睛发亮,短短几日之内已经有不少人跟夏林反应说李亲王看他们的眼神不对劲,是不是在海上太独孤憋出了什么龙阳之好……

  不过夏林倒是没时间去管李世民的癖好,他爱干谁干谁,别干他就完事了。

  “最近二凤有些不对劲。”

  景泰帝这日晚上随船作训之后来到了夏林的舱室之内,他坐在那固定在地面的凳子上,皱着眉头说道:“他每日都在船上到处闲逛,这里摸一下那里碰一下,还四处问东问西。”

  夏林这会儿正在自学航海知识,听到他的话之后头也没回的说道:“正常,你以为他跟我们嘻嘻哈哈的就以为他也躺平了吗?他身体里住着的可是一代雄主。”

  “我就说,我还以为二凤当不成皇帝性情大变了呢。”

  “你只要记得一点,他是李唐最大的特务机构的特务头子就行了。”

  “那你还让他上船来!?”

  夏林放下笔,哈哈大笑了起来:“为什么不呢?”

  景泰帝小气又善妒,他是真心不想让李世民摸他的宝贝船,在听到夏林的话之后,他脸色非常古怪的说道:“你不怕他窃取咱们的东西?”

  “陛下,你知道建造这一艘船需要什么吗?”

  “不知。”

  夏林清了清嗓子:“需要苏联……不对,串台了。需要十六家船厂,前后超过四万六千人,七百五十个相关知识领域的大佬,十年的教育基础,统一的度量衡和户部的质疑、指责和弹劾。”

  “也就是说……哪怕船给他了,他也造不出?”

  “他都开不走。”夏林笑了起来。

  “可是若是他挖了人走呢?”

  夏林一只手撑着下巴:“靖哥哥,我问你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稍作思考再回答我。”

  “好,你说。”景泰帝正襟危坐:“请。”

  “假设你是一个寒窗苦读工科十载的读书人,你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在自己的领域里披荆斩棘,耗尽了全部的力气才有机会参与到大魏最强大舰艇的设计和建造,它既能让你衣食无忧地位超然,又能让你功成名就名垂千古,还能让你一展所长施展抱负,这时有一个别国的人找了过来对你说,你来跟我干吧,荣华富贵少不得你。你去么?”

  景泰帝往地上啐了一口:“我多犯贱才会去,拿着已经有的一切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明日。”

  夏林摊开手:“这就是问题所在了,能被拉去的都不是核心,核心之人根本不会走。他们会离开无非就是几个原因,一个是在这里被迫害了,再一个就是国家眼看不行了,最后一个就是被打压了,否则谁愿意离开一个安定的环境呢。”

  “嗯……那你为何要这样馋李世民。”

  “因为啊。”夏林双手放在膝盖上无奈的笑了起来:“生命的长度和广度都是很有限的,我一个人干不了太多的事,我需要一个人来帮我完成个事。”

  “什么事?”

  “万世一统。”

  景泰帝一愣:“万世一统?你不是说天下不会有万事的基业吗?”

  “基业没有,但其他的会有,语言会有、度量会有、文字会有。只要这三样东西万世一统,中华民族就永远都是一体的。我不会做春秋大梦说我能让这一片土地再无动荡,所以我必须要做出将来它分崩离析之后的应对之法。我是个悲观者嘛,就像飞机上的降落伞一定是悲观者设计出来的一样。”

  “什么叫……飞机?”

  ——

  今天有点事耽误了,少的一章明天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最新章节,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