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足足五十架无人机。
四百根螺旋桨,突然同时发出蜂鸣,起初是细碎的震颤,转瞬化作浑厚的嗡鸣浪潮,像一群金属胡蜂骤然苏醒。
在罗少安的面前,编号为1的第一台无人机,率先从地面升起。
橙红色机身划破晨雾,紧接着,整片机群如同被无形的手牵引,以秒为间隔次第升空。螺旋桨搅动空气的轰鸣撞在沙丘上,反弹出层层迭迭的回声。
上午十点的太阳正悬在天顶稍偏南的位置,像一枚烧红的铜盘嵌在纯蓝的天幕上。
阳光穿透螺旋桨的旋转轨迹,在沙面上投下快速闪动的菱形光斑,排着队列,整齐的向沙漠深处挺进。
直播间的画面,又转到了之前那台小型无人机上。
像一条小尾巴,跟随着大部队一同向前。
飞在天上速度是很快的,仅仅几分钟,就跨越了数公里的距离,感觉又到了国境线的附近。
在万众观众的注视下。
领头的无人机突然侧飞,尾翼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整片机群如同被无形的刀切开,先是分成五组,每组再呈扇形散开,最终在绵延的沙丘间布成网状。
进而零星散开,缓缓下降,去往各自的工作位置。
直播镜头跟随着第一架农用无人机,跟随着它飞到了离地不过两米。
没有任何植物的沙漠此刻显得格外空旷,连绵的沙丘像凝固的浪涛,只有无人机的橙红色身影在浪尖上移动。
螺旋桨卷起的细沙形成旋转的漏斗,掀起层层灰浪,再抛成金色的弧线落回地面。
机腹的播撒口缓缓张开,一颗颗种子倾泻而出,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道发亮的细线,那是反射的光。
种子刚脱离播撒口就被热风推得斜斜下坠,有些撞在沙粒上弹了一下,随即被旋转气流按进沙窝。
忽而,无人机突然拔高半米,避开一道隐藏在沙下的硬石棱,随即又压低机身,播撒口对准石棱根部的缝隙。更多的种子落进那里,在阴影中聚成一小团深褐色,像给石头系了条暗带。
接着,无人机飞过一道陡峭的沙坡时,突然倾斜机身贴住坡面,播撒的种子顺着坡度滚落到背风处,积成一条暗褐色的细线。
这时又有另一台无人机飞到1号机遗漏的位置,悬停在坡面上方,种子如细雨般填满坡上的每一道褶皱,螺旋桨的气流在纹路中形成回旋,把漏网的几粒种子重新卷回播撒范围。
区区几分钟,无人机们已经将所携带的种子播撒到了指定位置,依次返航。
而在它们离去的沙地上,一粒粒墨绿色的种子,颜色正在慢慢变淡,越来越淡。
那是表层的光感隔离层在被阳光照射后逐渐分解。
而在无人机大队再次返回的时候。
第一批播撒的种子已经变成了白色半透明的模样。
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还有包裹着的水。
四大条件齐备。
滴答、滴答、蕴含其中的生命之种,从沉睡中醒来……
——
“我给大家抠开一个看一下啊,中间这一层白色半透明的,就是昨天我们老板说的胶七七里面另一种成分。”
“具体干什么用啊,大家可以把它当一个水球,它里面是胶状水,可以供种子发芽长根后吸收,养分也溶解在里面。”
“够么?肯定够啊,这里面的水是缓释的,而且不会蒸发,我们测算过需要多少水能长大,然后按照需求给了两倍呢。”
“为啥用菊糖,能分解啊,一个月后菊糖成分直接分解成有机物,不会污染环境。沙漠的生态太脆弱了。”
“我们全考虑到了。”
“当然不同环境用量不一样啊,所以才先做了卫星遥感嘛,不同环境我们用不同的种子。”
“对,种子也是特殊的,种子就是我们清音农业的新作物。”
“袁老团队?你们还记得啊,合作了,他们的项目是数据模型,稳定条件下产生菊糖成分的,就是胶七七项目。”
“稳定橡胶也顺便做了,嗯,真的是顺便,我们为了菊糖培育的嘛,橡胶算意外。”
“嘿嘿,运气好呗,一次抱俩。”
“五十个队伍都这么大?对,都这么大,每个队伍都是五十架农用无人机,一共组织了两千五百架无人机,规模够大吧。”
“要不怎么说是奇迹呢,我感觉,跟世界第七大,第八大奇迹一个等级的。”
“长城?我可没那么说啊。个人感觉,只代表我个人,差不多。”
“提前说了就没意思了,要自己看才爽,真真的!”
后续的直播中,罗少安变身成了无情的应答机。
一个一个回答直播间观众们的问题,把能说的都说了。
不能说的,问题直接跳过。
保水剂、菊糖什么的,偷一粒种子随便一分析就能发现原理,根本瞒不住。
但是这种菊糖如何生成、怎么微生物发酵的、超级马兰草怎么培育,这些都是秘密,提都没提。
罗少安说的是口干舌燥,网友们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上百万好奇宝宝谁应付的了啊。
而他们变身好奇宝宝,也是因为直播的内容真的很枯燥。
开始还新鲜点,看多了就是无人机装种子,飞出去撒,撒完了回来继续装,如此循环。
一趟一趟没个变化。
村支书巴图朝鲁也在边上听着,渐渐的明白了这东西真的是黑科技,跟他的经验完全不一样。
但是,没看到实际效果,他心里还是没放心。
好在无人机撒种子的位置离的很远,他们扎草方格远没到那边。
也没要求他们草方格的工作停下。
巴图朝鲁也就没让他的村民停下,两手准备嘛,治理沙漠毕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这里毕竟是他的家乡。
然后,他就被拉壮丁了。
罗少安那边实在是没得可聊了。
就请巴图朝鲁大叔聊聊本地的风土人情,他们是如何治沙的,打了多少年草方格,发生了什么故事。
说起这个,巴图朝鲁可有的聊了,他又不是老古板,知道现在网络厉害,这直播间上百万人呢,可得好好宣传宣传,哪怕吸引几个志愿者过来也好啊。
治沙实在是太缺人了。
他心里还是觉着撒种子这事不靠谱……
——
从上午一直干到了日头偏西。
布乌苏乡土尔扈特社区的村民和志愿者们完成了一天的劳作,收拾东西打算返回了。
罗少安这边也停了下来。
俞承轩研究员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今天一天,累计播撒面积达到9.2平方公里。
争取明天再创新高。
对的,这才是刚刚开始。
今天他们要在布乌苏乡住一夜,明天继续。
临走时候。
罗少安开着越野车到了播撒过种子的那块地方。
安放了一个带太阳能板的固定监控摄像头。
并开了一个新的直播间。
清音农业的监工直播,在这戈壁大漠中有了新的工位。
只不过,此时,此地,还是一片荒茫……
四百根螺旋桨,突然同时发出蜂鸣,起初是细碎的震颤,转瞬化作浑厚的嗡鸣浪潮,像一群金属胡蜂骤然苏醒。
在罗少安的面前,编号为1的第一台无人机,率先从地面升起。
橙红色机身划破晨雾,紧接着,整片机群如同被无形的手牵引,以秒为间隔次第升空。螺旋桨搅动空气的轰鸣撞在沙丘上,反弹出层层迭迭的回声。
上午十点的太阳正悬在天顶稍偏南的位置,像一枚烧红的铜盘嵌在纯蓝的天幕上。
阳光穿透螺旋桨的旋转轨迹,在沙面上投下快速闪动的菱形光斑,排着队列,整齐的向沙漠深处挺进。
直播间的画面,又转到了之前那台小型无人机上。
像一条小尾巴,跟随着大部队一同向前。
飞在天上速度是很快的,仅仅几分钟,就跨越了数公里的距离,感觉又到了国境线的附近。
在万众观众的注视下。
领头的无人机突然侧飞,尾翼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整片机群如同被无形的刀切开,先是分成五组,每组再呈扇形散开,最终在绵延的沙丘间布成网状。
进而零星散开,缓缓下降,去往各自的工作位置。
直播镜头跟随着第一架农用无人机,跟随着它飞到了离地不过两米。
没有任何植物的沙漠此刻显得格外空旷,连绵的沙丘像凝固的浪涛,只有无人机的橙红色身影在浪尖上移动。
螺旋桨卷起的细沙形成旋转的漏斗,掀起层层灰浪,再抛成金色的弧线落回地面。
机腹的播撒口缓缓张开,一颗颗种子倾泻而出,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道发亮的细线,那是反射的光。
种子刚脱离播撒口就被热风推得斜斜下坠,有些撞在沙粒上弹了一下,随即被旋转气流按进沙窝。
忽而,无人机突然拔高半米,避开一道隐藏在沙下的硬石棱,随即又压低机身,播撒口对准石棱根部的缝隙。更多的种子落进那里,在阴影中聚成一小团深褐色,像给石头系了条暗带。
接着,无人机飞过一道陡峭的沙坡时,突然倾斜机身贴住坡面,播撒的种子顺着坡度滚落到背风处,积成一条暗褐色的细线。
这时又有另一台无人机飞到1号机遗漏的位置,悬停在坡面上方,种子如细雨般填满坡上的每一道褶皱,螺旋桨的气流在纹路中形成回旋,把漏网的几粒种子重新卷回播撒范围。
区区几分钟,无人机们已经将所携带的种子播撒到了指定位置,依次返航。
而在它们离去的沙地上,一粒粒墨绿色的种子,颜色正在慢慢变淡,越来越淡。
那是表层的光感隔离层在被阳光照射后逐渐分解。
而在无人机大队再次返回的时候。
第一批播撒的种子已经变成了白色半透明的模样。
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还有包裹着的水。
四大条件齐备。
滴答、滴答、蕴含其中的生命之种,从沉睡中醒来……
——
“我给大家抠开一个看一下啊,中间这一层白色半透明的,就是昨天我们老板说的胶七七里面另一种成分。”
“具体干什么用啊,大家可以把它当一个水球,它里面是胶状水,可以供种子发芽长根后吸收,养分也溶解在里面。”
“够么?肯定够啊,这里面的水是缓释的,而且不会蒸发,我们测算过需要多少水能长大,然后按照需求给了两倍呢。”
“为啥用菊糖,能分解啊,一个月后菊糖成分直接分解成有机物,不会污染环境。沙漠的生态太脆弱了。”
“我们全考虑到了。”
“当然不同环境用量不一样啊,所以才先做了卫星遥感嘛,不同环境我们用不同的种子。”
“对,种子也是特殊的,种子就是我们清音农业的新作物。”
“袁老团队?你们还记得啊,合作了,他们的项目是数据模型,稳定条件下产生菊糖成分的,就是胶七七项目。”
“稳定橡胶也顺便做了,嗯,真的是顺便,我们为了菊糖培育的嘛,橡胶算意外。”
“嘿嘿,运气好呗,一次抱俩。”
“五十个队伍都这么大?对,都这么大,每个队伍都是五十架农用无人机,一共组织了两千五百架无人机,规模够大吧。”
“要不怎么说是奇迹呢,我感觉,跟世界第七大,第八大奇迹一个等级的。”
“长城?我可没那么说啊。个人感觉,只代表我个人,差不多。”
“提前说了就没意思了,要自己看才爽,真真的!”
后续的直播中,罗少安变身成了无情的应答机。
一个一个回答直播间观众们的问题,把能说的都说了。
不能说的,问题直接跳过。
保水剂、菊糖什么的,偷一粒种子随便一分析就能发现原理,根本瞒不住。
但是这种菊糖如何生成、怎么微生物发酵的、超级马兰草怎么培育,这些都是秘密,提都没提。
罗少安说的是口干舌燥,网友们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上百万好奇宝宝谁应付的了啊。
而他们变身好奇宝宝,也是因为直播的内容真的很枯燥。
开始还新鲜点,看多了就是无人机装种子,飞出去撒,撒完了回来继续装,如此循环。
一趟一趟没个变化。
村支书巴图朝鲁也在边上听着,渐渐的明白了这东西真的是黑科技,跟他的经验完全不一样。
但是,没看到实际效果,他心里还是没放心。
好在无人机撒种子的位置离的很远,他们扎草方格远没到那边。
也没要求他们草方格的工作停下。
巴图朝鲁也就没让他的村民停下,两手准备嘛,治理沙漠毕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这里毕竟是他的家乡。
然后,他就被拉壮丁了。
罗少安那边实在是没得可聊了。
就请巴图朝鲁大叔聊聊本地的风土人情,他们是如何治沙的,打了多少年草方格,发生了什么故事。
说起这个,巴图朝鲁可有的聊了,他又不是老古板,知道现在网络厉害,这直播间上百万人呢,可得好好宣传宣传,哪怕吸引几个志愿者过来也好啊。
治沙实在是太缺人了。
他心里还是觉着撒种子这事不靠谱……
——
从上午一直干到了日头偏西。
布乌苏乡土尔扈特社区的村民和志愿者们完成了一天的劳作,收拾东西打算返回了。
罗少安这边也停了下来。
俞承轩研究员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今天一天,累计播撒面积达到9.2平方公里。
争取明天再创新高。
对的,这才是刚刚开始。
今天他们要在布乌苏乡住一夜,明天继续。
临走时候。
罗少安开着越野车到了播撒过种子的那块地方。
安放了一个带太阳能板的固定监控摄像头。
并开了一个新的直播间。
清音农业的监工直播,在这戈壁大漠中有了新的工位。
只不过,此时,此地,还是一片荒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最新章节,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最新章节,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