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个晚上,上千名网红博主同时开启直播,同时变身“美食博主”制做同一种美食——煎猪排。

  这一举动绝对会成为互联网历史上一道不可磨灭的痕迹。

  作为具现,一大批话题登上热搜。

  #全网主播都在煎同一块肉#

  #猪排开了物理挂#

  #感谢猫猫头的猪肉拯救我的手残#

  #今天你煎猪排了吗?#

  以及在热搜榜一的#父辈们儿时的味道#

  猫猫头寻宝视频里不是说了主题么,【儿时的游戏唤醒儿时的味道。】

  可是昨天那么多博主直播,光听他们说香,说简单,说我太厉害了;光看着他们吃的忘我,吃的震惊,吃的满口流油。

  但好像没有谁说是跟小时候的一样啊。

  也不全是。

  有个搞笑博主,从没下过厨,没进过厨房的,更没碰过锅铲的生瓜蛋子。

  还是在家里跟父母一起住。

  他突然要进厨房,要做饭。

  给他家老爷子吓得,一直在厨房门口盯着,生怕他把厨房给炸了。

  结果,他磕磕绊绊的,竟然把煎猪排给做出来了。

  品相看着还真不错。

  第一次下厨就大获成功。

  给那博主美的啊,手舞足蹈跟老爸显摆。

  “爹!尝尝你儿子我的手艺!敢说不香?”

  老爷子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咀嚼两下,突然愣住,眼神变得复杂。

  “小子……你这肉哪儿买的?这味儿……怎么有点像以前咱村老王头家养的年猪……”老爷子迟疑着,回忆着,一口一口不带停的。

  突然眼珠子一瞪,“你是不是又瞎放啥高级调料了!”

  搞笑博主哭了,肉他是一口没吃着,还被冤枉,“冤枉啊爹!就放了盐和胡椒!是这肉它自己争气!”

  原来猫猫头说的儿时的味道,是老父亲的儿时啊,四五十年前?

  好家伙,这小时候可真够远的。

  但为什么呢?

  因为猪不一样啊。

  自从1995年开始大规模引进外三元,也就是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之后。

  这些品种以生长速度快,舞蹈六个月出栏;饲料转化率高,两斤半饲料长一斤肉;瘦肉率高,能达到60%以上的优势,占据了90%以上市场份额。

  也就是说,2000年以后,日常吃的猪肉基本全是外三元猪。

  外三元品种的猪,优势虽多,但有一点不好。

  肉质较柴,风味物质少。

  但2000年以前呢?

  需要年初开始养,年末才出栏;四斤半饲料长一斤肉;肥瘦相间,肉质细腻,香气浓郁,大理石花纹明显的土猪才是主流。

  成本高,卖的贵,一年到头也就过年时候舍得敞开了吃几顿大肉。

  一众网红博主们年轻人居多,二十岁出头,三十岁的都少,自然是没经历过。

  所以感触深的得是他们的父辈。

  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这就又回到了,那位美食博主在直播间里介绍了代表肌间脂肪的IMF概念。

  猪肉是嫩还是柴,肉味浓不浓,肉汁多不多,就看肌间脂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已经不满意于普通猪肉,开始追求高品质猪肉,并愿意为优质猪肉支付溢价。

  市场有需求,养猪场企业自然就要满足需求啊。

  近些年,优质猪肉,包括土猪、黑猪等高端品类市场份额快速提升,高端猪肉复合增长率达15%,远超传统猪肉市场。

  并远没有到饱和,正在不断扩大。

  此时猫猫头也要进入优质猪肉市场。

  那些猪肉企业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宣传机会。

  多好的蹭热度机会啊,不蹭白不蹭。

  许多食品公司和星级酒店合作的营养师开始普及IMF的概念。

  他们除了直接讲解之外,几乎每个人都拿出了IMF在3以上的猪肉,甚至达到了3.5、3.6,最差也得有3.2、3.3。

  这些猪肉都有着漂亮的雪花纹。

  IMF超过3的高品质猪肉并不是只有猫猫头有,其他的猪只要品种优秀,饲料搭配合理,养殖时间长,运动量大,也是会有几率出现的,即便一群猪里面只有一头,这头猪身上只有一块。

  只是数量少而已。

  一般都作为高端酒店内部餐厅或高档酒楼的镇店之宝,用来招待贵客。

  或者像这次这样,拿来扬名。

  除了这些高质量猪肉之外,他们还拿出了许多其他品质的猪肉作对比。

  更有甚者,用上了索氏提取法。

  在镜头前将猪肉分割成小块,用低沸点的乙醚等做溶剂,通过索式提取器用虹吸方式提取出可溶性脂肪,并以此测算肌间脂肪含量,也就是IMF数值。

  得出了菜市场普通土猪肉IMF2.8到3.0,超市常见猪肉IMF2到2.5,市场上特别便宜的打折猪肉IMF只在2以下。

  而他们自己的样品,都在3以上的科学数据。

  显得特别专业。

  其实根本不用这么专业好么。

  几块猪肉放在一起对比,肉眼可见的差异。

  特别是IMF2以下的劣质猪肉。

  瘦的部位色泽暗红,不见一点白,没有一丝纹路,肉质可紧实了,肌肉纤维一条条又粗又密。

  切下来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特别快的变干,切面却又有水分渗出。

  纯瘦肉啊这是。

  这样的肉即便炖出来,也是又干又柴还塞牙。

  唯一好处就是脂肪含量低。

  这些内容被制作成短视频,动图,高清对比图之后。

  在互联网上一层层扩散。

  引来好事者拿起放大镜和手机摄像头调成微距,拍自家卖的猪肉纹理。

  同样买了好多种,看完了做,做完了吃,吃完了还对比。

  从嫩、柴、香、汁水几个维度描述体验分享攻略,顺便拍个短视频继续扩散。

  顺风顺水的完成了扫盲,普及了什么是优质猪肉。

  并且将IMF和“3.5”这个数字,以及它就代表顶级猪肉品质的概念深入人心。

  ——

  待同行们把概念普及工作干完之后。

  猫猫头蹭了把大的,发了一篇总结。

  总结了单曲《蹦蹦跳跳小猪歌》在各音乐平台有多少播放,在短视频平台有多少同款。

  寻宝活动送出了多少抵扣券,推出了多少新品。

  千人直播活动吸引了多少观众,引发多少热议。

  甚至千人直播当天,外卖平台增加了多少订单。

  每一项数字都十分夸张,显示了猫猫头卓绝的影响力。

  还有为了卖猪肉投下的超大的手笔。

  嗯,毫不意外,没看都多少个热搜了,霸榜了一礼拜,能不夸张么。

  但是,冷冰冰的数字并不能引起共鸣。

  还需要温暖。

  所以在最后。

  猫猫头专门评价了千人直播这件事。

  【今天,我们跨越千个直播间,见证了上千次‘滋啦’作响的喜悦,也捕捉到了上千次因回忆而闪动的目光。】

  【我们用的或许是最新款的不粘锅,看的是最即时的直播,但我们在追寻的,却是同一个古老的、深植于基因里的味觉密码。】

  【对于美食的热爱。】

  【IMF 3.5,它或许是一个科技名词,但它最终交付的,是一份情感答案。它告诉我们,有些东西不必遗失在过去。科技进步的终极浪漫,就是让更好的生活,与最初的感动,共存。】

  【“IMF 3.5”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技术指标,而是变成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味觉时光机”的按钮。它的“容易做”降低了回味过去的门槛,它的“口感好”则超越了回忆,创造了新的美好体验。】

  【那份失落的‘小时候的味道’,已被正式定位,并成功接驳到了现在!】

  【童年的味觉,无需怀念,随时开煎!】

  【可以鼓掌了……】

  科技进步的终极浪漫,小时候的味道接驳到了现在,童年的味觉无需怀念……

  说的多好听啊。

  鼓掌??

  想屁吃!

  文章下面的评论,满坑满谷都是【搞快点!】

  还随时开煎,有肉么我就煎?

  折腾这么多事,气氛都铺垫到这儿了,你们倒是卖货啊!

  还有最后一步。

  还得介绍一下猪是怎么养的呢。

  猫猫头又发布了一个视频。

  迎面,两扇巨大的大门缓缓打开。

  大门顶上呈拱形写着【清音农业现代化养猪场】字样。

  那门有多大呢?

  能并排开进去四辆东风大卡车还有富余。

  门内,水泥道路宽阔平整,道路两旁种着高大的刺槐树,每一棵都有二十多米高。

  刺槐洒下大大的树荫,将道路完全遮盖,就跟林荫大道似的。

  这么高大的树,在别的地方一棵都少见,放在公园里能当个景点挂满红布条的。

  而在这个养猪场里面有两大排。

  刺槐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能吸收二氧化硫和氯气等有害气体,特别适合种植在工厂,特别是重工业工厂里面。

  这两排大树,都是当年三线厂建厂的时候特意种的,距今足足五十多年了。

  刺槐树后,则是一座连着一座,高度几乎赶上刺槐树,足有七八层楼那么高。

  占地面积更是有三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巨大厂房。

  厂房略显破旧,外墙皮有些已经脱落,新打的补丁与周围差异明显。

  厂房顶端粗粗的管道相互连接。

  而且不止一条。

  周遭围了一圈看着就很高科技的设备,与老旧的厂房形成鲜明对比,根本就不像一个时代的产物。

  而这样的厂房一眼望不到边,不知道有多少座。

  穿过好几层消毒通道,进入到一座厂房里面。

  这里别有洞天。

  三个足球场大小的场地被分成了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小方格,每个方格八米长五米宽,密密麻麻仿佛一个巨大的棋盘。

  六七层楼高的空间也没浪费,被隔成了三层。

  还是个立体棋盘。

  而每个格子里,还竖立着一道栅栏,将各自分成一大一小两个区域。

  小的那边空空如也,只有一排矮矮的槽子。

  大的那边则或趴或卧或转圈溜达,住着五到十头不等的肥猪。

  嘈杂的哼唧声震耳欲聋。

  凑近了看,这一头头大肥猪长得可不一般,每头猪脸上都挂着俩大大的黑眼圈。

  哈哈,熊猫猪。

  原来湖边的猪神雕像是在瞎掰啊,真有熊猫猪。

  这就是张峰当年引入平安沟,养了好几年的荣昌猪。

  要想有好肉,先得有好品种。

  这种猪,前肩肉肥满丰润、肥嫩多汁,做成水煮肉片鲜嫩无比。

  小排色调嫩雅清淡,时挥发性芳香物质极易渗出,炖排骨肉香弥漫。

  五花肉丰满厚实,三瘦三肥一皮七层结构排列分明、井然有序,是最佳的回锅肉原料。

  猪尾巴短而粗大,皮厚起胶,口感酥软黏滞、风味浓厚。

  是一种全身都好吃的猪。

  就是过于活泼了,爱跑爱叫能闹腾,吵得厉害。

  进到这里面如果不戴耳塞的话,根本待不了几分钟,吵得脑瓜子嗡嗡的。

  忽然,传来一串机械转动的咔咔声。

  猪猪们好像得到了什么信号,不管在干嘛呢,全部停下。

  蜂拥挤到栅栏边上,冲着对面嗷嗷叫,吵得更大声了。

  随着咔咔声临近。

  头顶的轨道运送来一个个漏斗,在指定位置停下后。

  一起降下,倾倒。

  哗~~

  大堆稀糊糊的食物落下,把矮槽填满。

  栅栏同时升起。

  猪猪们疯了一样冲过去,把脑袋塞进槽子里,张开大嘴哼哧哼哧往嘴里狂填。

  也就在这时候,厂房里才稍微安静会儿。

  建养猪场的时候,费了好大功夫才设计出这套喂食系统。

  一般的大型养猪场,都是一头猪一个长条栅栏,猪从小到大都在里面待着,不能转身不能动。

  除了吃饭只能趴。

  吃饭喝水还都得把脑袋伸出栏杆到外面食槽里吃。

  这样长肉最快,喂食也能定量,最大程度节省成本。

  但荣昌猪天生脖子短,头伸不出来,大规模养殖时候就不能按照传统养殖场这样干。

  只能在猪圈里弄一个矮的食槽。

  再搭配上智能化设备实时监控,把猪猪们按照食量分群。

  反正吃得多的长得快,先出栏,吃得少长得慢就多养些日子。

  进行动态的控制。

  虽然麻烦一点,但方便筛选出吃得少长得快肉质又好的个体,留着做繁育。

  一代一代的,品种就会越来越好。

  而猪猪们吃的东西也不一样。

  稀糊糊一样的猪饲料里,除了传统的豆粕之外,还能见到煮的烂烂的红薯、土豆、南瓜、玉米、各种蔬菜和根茎,以及切得碎碎的,鲜嫩的草。

  它们吃的都是熟食啊。

  猪吃熟食吸收好,还不容易生病。

  特别是高淀粉的长肉还快,能一定程度上缩短出栏时间,变相降低成本。

  而且要想肉质好,除了品种之外,喂的饲料也很重要。

  清音农业和周边好几个村子签了供货合同。

  专门大面积种植能快速生长的土豆红薯和南瓜,不求口感,不管品相,只要量大就行。

  反正是喂猪的。

  可惜,秋雁九号还是不行,那东西太难吃了,猪都不吃,不然能省好多饲料钱。

  总而言之,那几个村子的村民特别高兴,不用担心销路,努力种就是了,产量越高赚钱越多。

  农技站的指导员见天往那边跑,学习技术的热情高涨。

  不过,这里养的荣昌猪,肉质能这么好,最关键的还是那些切碎的草。

  平安沟长得甜象草。

  一年一万多吨,可算有地方消耗咯。

  饲料里加进去5%,肉质就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猪猪们吃完了饭,咔,后面栅栏打开。

  大肥猪们转过身子,摇晃着圆滚滚的肚皮。

  晃悠悠的钻出来顺着后面通道往外走。

  而在厂房的一头,养猪场的工人们拿着长竹竿,敲打着栅栏,把那些懒散的不愿意动的猪们也往出赶。

  一头头大肥猪顺着专门的通道一路来到小树林里面。

  就是当初骆一航试验香石聚灵阵的那片林子。

  猪猪们在这里可以随意跑动,翻地,刨土,溜达,谈恋爱也没关系。

  反正不能闲着,吃饱了要运动。

  想找个树荫往哪一趴睡个懒觉?

  没戏。

  刚躺下就会被轰起来。

  寻宝活动时候小胖妹遇上的罗晓飞就干这活的。

  胆大心细跑得快,最主要是跑得快。

  大肥猪惹急了是真追着拱啊。

  这叫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养猪方式,整个养猪场的猪们,会分成五个批次,轮流放风。

  每头猪每天保证两个小时活动时间。

  适量的运动肉质才好啊。

  放风期间,猪舍里会进行打扫,消毒,除臭,让每一头猪回到家里都干干净净的,心情愉悦。

  先天的品种好,吃得好,住得好,心情好,适量运动,活泼开朗。

  共同造就了IMF3.5的好猪肉。

  这样养出来的猪,这么好的猪肉,得卖多少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最新章节,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