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策知道他说的是瑞士不愿放弃中立立场,拒绝联军通过。
他反而露出了笑意:“您已经完成了使命,接下来就交给我吧。”
几小时后,3万普奥联军便对苏黎世,发起了进攻。
瑞士虽然盛产雇佣兵,但他们本国的军队却只有两三千人而已,且严重缺乏火炮。
瑞士守军仅抵抗了一个中午,就放弃了。
随后就是密密麻麻的联军士兵进入城中。
要知道,眼下苏黎世全城居民也就两万多人。
霍策和布吕歇尔在城里稍作休息,次日一早便按照之前的计划,分朝两个方向而去。
霍策的两万奥军前往洛桑,从那里袭击法国腹地。
而布吕歇尔的主力则准备由圣哥达山口,进入北意大利。
他将在那里得到撒丁的后勤补给,而后配合卡尔大公对曼图亚要塞,发起夹攻。
直到此时,法国人都还未对联军在瑞士的行动做出任何反应。
……
圣彼得堡。
冬宫。
亚历山大一世翻看着沙皇首席秘书斯佩兰斯基编写的农奴改革方案,脸上始终带着满意的微笑。
很快,他看到了最后一页,抬头称赞斯佩兰斯基道:“也只有您这样广博的学识,加上一颗自由主义的灵魂,才能制定出如此完美的方案。”
后者忙欠身道:“这不算什么,陛下。
“如果您觉得没什么问题的话,或许可以定下正式颁布的时间,以便我和科丘贝伯爵来规划具体实施……”
“实施?”年轻的沙皇将改革方案交还给斯佩兰斯基,诧异道,“为什么要实施这个?”
首席秘书愣住:“陛下,可您刚才说这是‘完美的方案’。”
“没错,很完美。”亚历山大一世点头,“可贵族们的利益怎么办?这对他们不公平。”
斯佩兰斯基差点儿没哭出来。
他正准备再挣扎一下,沙皇的侍从走了进来,将每日例行战报,放在了亚历山大一世的案头。
沙皇随手翻开战报,当即“噌”地站起身来,对还没出门的侍从喝道:“立刻让沃龙佐夫伯爵来见我!”
由于欧洲战场距离俄国太远,所以他手中拿的是之前半个多月时间里,欧陆的最新战况汇总。
【荷兰投降,英军准备南下弗拉芒……】
【卡尔大公占领威尼斯,法国王太子不得不亲自驻守曼图亚要塞……】
【普奥共8万大军占领瑞士,随时威胁法国东部……】
【皮克顿军团袭扰莱茵兰东部,法国巴登方面军被牢牢牵制在卡尔斯鲁厄……】
也就是说,开战还不到一个月,联军就已经形成了碾压般的优势。
联军只要在上述的这些战场中的任何一处取得突破,战争就会迅速结束。
亚历山大一世赶走了斯佩兰斯基,烦躁地在屋里走来走去,心中暗自抱怨:
这次真是太失策了!上次,法国之所以能取得惊人的战果,主要是因为英国人不愿倾力投入,以及普奥两国彼此猜忌,导致战略部署失误。
这次,英普奥都投入了全部力量,法国又怎么可能抵挡得住?
他原本是想等战局更清晰一些之后,自己选可能获胜的一方结盟,然后出兵收获最大的利益。
但却没料到局势竟发展得这么快。从种种迹象来看,法国很可能会撑不过两个月。
如果他还没来得及下注,联军就已取得了胜利,那么他将一无所获!
俄国外交大臣敲门而入,对亚历山大一世躬身行礼:“陛下,您找我……”
沙皇急切地问道:“霍克斯堡勋爵还没离开圣彼得堡吧?”
“是的,陛下。”沃龙佐夫道,“他计划下周返回伦敦。”
“太好了!”亚历山大一世吩咐道,“您立刻和他会面,讨论我国加入反法联盟的事情。
“他之前提的那些条件最好能全都保持不变,如果实在不行,稍微让步也可以。不过经费援助不能减少,还有巴尔干半岛的利益也必须保留!”
两天后。
冬宫的圣乔治大厅里,英俄两国的外交大臣分别在面前的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沃龙佐夫又满意地看了一遍条款:
俄国正式加入反法同盟,并承诺在一个月内,派遣至少6万名士兵参战。
而英国将为俄国提供70万英镑的低息贷款,以及35万英镑的无偿军事援助。
英国将援助俄国新型火帽枪生产技术,并提供1万支成品枪。
俄军在欧洲作战期间,奥地利将为大军提供所有后勤物资。
英国和奥地利承认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并且支持希腊独立。
英国同意俄国海军进入地中海,并在未来为俄国对奥斯曼黎凡特地区的进攻,提供帮助。
很快,协议文本被交到了亚历山大一世的手里。
沙皇当即对沃龙佐夫称赞一番,这条件对俄国来说绝对算是赚大了。
甚至如果俄军能在意大利一带打几次胜仗,还有希望将影响力渗入亚平宁半岛!
他兴奋地对侍从示意:“让苏沃洛夫元帅来见我。”
为了能尽可能多地攫取战争利益,他也是直接押上了俄国最能打的“军神”。
他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战争进展得太快,他还没来得及拿到法国人承诺的马耳他岛。
不过英国人表示,联军在占领北意大利之后,将会立刻攻击土伦港。只要消灭了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母港,联军海军就能重返地中海。
届时,凭借俄国在战争中的贡献,要一个小岛应该不成问题。
仅半个月之后,苏沃洛夫便率领俄军明斯克军团,以及大量精锐皇家近卫军,如沙皇嫡系的谢苗诺夫团,共3万5千人朝奥地利摩拉维亚赶去。
他们将在那里转向南,进入威尼斯。
同时,科萨科夫指挥摩尔达维亚驻军和哥萨克骑兵共两万人,经由巴尔干北部前往意大利。
按照计划,之后还会有4万俄军前往欧洲战场。
这已经是俄国的出兵极限了——俄国国内的确能征召三四十万大军,但要在境外作战,是绝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的。
他反而露出了笑意:“您已经完成了使命,接下来就交给我吧。”
几小时后,3万普奥联军便对苏黎世,发起了进攻。
瑞士虽然盛产雇佣兵,但他们本国的军队却只有两三千人而已,且严重缺乏火炮。
瑞士守军仅抵抗了一个中午,就放弃了。
随后就是密密麻麻的联军士兵进入城中。
要知道,眼下苏黎世全城居民也就两万多人。
霍策和布吕歇尔在城里稍作休息,次日一早便按照之前的计划,分朝两个方向而去。
霍策的两万奥军前往洛桑,从那里袭击法国腹地。
而布吕歇尔的主力则准备由圣哥达山口,进入北意大利。
他将在那里得到撒丁的后勤补给,而后配合卡尔大公对曼图亚要塞,发起夹攻。
直到此时,法国人都还未对联军在瑞士的行动做出任何反应。
……
圣彼得堡。
冬宫。
亚历山大一世翻看着沙皇首席秘书斯佩兰斯基编写的农奴改革方案,脸上始终带着满意的微笑。
很快,他看到了最后一页,抬头称赞斯佩兰斯基道:“也只有您这样广博的学识,加上一颗自由主义的灵魂,才能制定出如此完美的方案。”
后者忙欠身道:“这不算什么,陛下。
“如果您觉得没什么问题的话,或许可以定下正式颁布的时间,以便我和科丘贝伯爵来规划具体实施……”
“实施?”年轻的沙皇将改革方案交还给斯佩兰斯基,诧异道,“为什么要实施这个?”
首席秘书愣住:“陛下,可您刚才说这是‘完美的方案’。”
“没错,很完美。”亚历山大一世点头,“可贵族们的利益怎么办?这对他们不公平。”
斯佩兰斯基差点儿没哭出来。
他正准备再挣扎一下,沙皇的侍从走了进来,将每日例行战报,放在了亚历山大一世的案头。
沙皇随手翻开战报,当即“噌”地站起身来,对还没出门的侍从喝道:“立刻让沃龙佐夫伯爵来见我!”
由于欧洲战场距离俄国太远,所以他手中拿的是之前半个多月时间里,欧陆的最新战况汇总。
【荷兰投降,英军准备南下弗拉芒……】
【卡尔大公占领威尼斯,法国王太子不得不亲自驻守曼图亚要塞……】
【普奥共8万大军占领瑞士,随时威胁法国东部……】
【皮克顿军团袭扰莱茵兰东部,法国巴登方面军被牢牢牵制在卡尔斯鲁厄……】
也就是说,开战还不到一个月,联军就已经形成了碾压般的优势。
联军只要在上述的这些战场中的任何一处取得突破,战争就会迅速结束。
亚历山大一世赶走了斯佩兰斯基,烦躁地在屋里走来走去,心中暗自抱怨:
这次真是太失策了!上次,法国之所以能取得惊人的战果,主要是因为英国人不愿倾力投入,以及普奥两国彼此猜忌,导致战略部署失误。
这次,英普奥都投入了全部力量,法国又怎么可能抵挡得住?
他原本是想等战局更清晰一些之后,自己选可能获胜的一方结盟,然后出兵收获最大的利益。
但却没料到局势竟发展得这么快。从种种迹象来看,法国很可能会撑不过两个月。
如果他还没来得及下注,联军就已取得了胜利,那么他将一无所获!
俄国外交大臣敲门而入,对亚历山大一世躬身行礼:“陛下,您找我……”
沙皇急切地问道:“霍克斯堡勋爵还没离开圣彼得堡吧?”
“是的,陛下。”沃龙佐夫道,“他计划下周返回伦敦。”
“太好了!”亚历山大一世吩咐道,“您立刻和他会面,讨论我国加入反法联盟的事情。
“他之前提的那些条件最好能全都保持不变,如果实在不行,稍微让步也可以。不过经费援助不能减少,还有巴尔干半岛的利益也必须保留!”
两天后。
冬宫的圣乔治大厅里,英俄两国的外交大臣分别在面前的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沃龙佐夫又满意地看了一遍条款:
俄国正式加入反法同盟,并承诺在一个月内,派遣至少6万名士兵参战。
而英国将为俄国提供70万英镑的低息贷款,以及35万英镑的无偿军事援助。
英国将援助俄国新型火帽枪生产技术,并提供1万支成品枪。
俄军在欧洲作战期间,奥地利将为大军提供所有后勤物资。
英国和奥地利承认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并且支持希腊独立。
英国同意俄国海军进入地中海,并在未来为俄国对奥斯曼黎凡特地区的进攻,提供帮助。
很快,协议文本被交到了亚历山大一世的手里。
沙皇当即对沃龙佐夫称赞一番,这条件对俄国来说绝对算是赚大了。
甚至如果俄军能在意大利一带打几次胜仗,还有希望将影响力渗入亚平宁半岛!
他兴奋地对侍从示意:“让苏沃洛夫元帅来见我。”
为了能尽可能多地攫取战争利益,他也是直接押上了俄国最能打的“军神”。
他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战争进展得太快,他还没来得及拿到法国人承诺的马耳他岛。
不过英国人表示,联军在占领北意大利之后,将会立刻攻击土伦港。只要消灭了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母港,联军海军就能重返地中海。
届时,凭借俄国在战争中的贡献,要一个小岛应该不成问题。
仅半个月之后,苏沃洛夫便率领俄军明斯克军团,以及大量精锐皇家近卫军,如沙皇嫡系的谢苗诺夫团,共3万5千人朝奥地利摩拉维亚赶去。
他们将在那里转向南,进入威尼斯。
同时,科萨科夫指挥摩尔达维亚驻军和哥萨克骑兵共两万人,经由巴尔干北部前往意大利。
按照计划,之后还会有4万俄军前往欧洲战场。
这已经是俄国的出兵极限了——俄国国内的确能征召三四十万大军,但要在境外作战,是绝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最新章节,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最新章节,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