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方面军总指挥官继续道:“目前,奥军有接近40%的兵力用来控制维罗纳、维琴察等地。在他们发起总攻之前,卡尔大公肯定要将兵力集中在西侧的明乔河上游一带。
“而这样大规模的兵力调动,以我对奥地利军队的了解,这期间一定会出现很多空隙可以利用。”
曼图亚作为“意大利之钥”,其实并非一个单独的要塞,而是依托明乔河和波河建起的一系列要塞群,沿东西方向的防线足有九十多公里宽,所以才能将北意大利拦腰截断。
而奥地利军队要全面控制曼图亚以北的区域,就必须在从西向东的维罗纳、维琴察、帕多瓦、特雷维索等关键城镇,派驻军队。
同时这些重镇还能用来囤积后勤物资——向南20至50公里,就能很方便地对进攻曼图亚防线的奥军,进行补给。
如果卡尔大公要集中兵力,这些地方将会有六七万名士兵赶往明乔河上游,距离较远的帕多瓦需要走80公里左右。
贝尔蒂埃顿时瞪大了眼睛:“您是打算渡过波河,对他们发起突袭?”
莫罗点头:“波河平原上有大量河流。奥地利人在赶往明乔河上游的过程中,将很难相互协调一致。
“依据殿下的迂回穿插理论,只要我军能保持行动隐秘,且机动性足够强,就能在小范围内,对敌军形成优势兵力。”
贝尔蒂埃看着他道:“您准备投入多少兵力进攻?”
“第五集团军,总参谋长阁下。”
贝尔蒂埃连连摇头:“这会导致我们的防线兵力严重不足。如果敌军发起总攻,我们连三天都撑不住。”
第五集团军离开的话,明乔河西线就只剩下1万4千北意大利军,以及1500名王太子的亲卫掷弹兵营。面对十多万奥军,根本无力抵挡。
莫罗信心十足道:“您要相信我们的士兵的行军速度。当我对帕多瓦等地发起进攻时,卡尔大公肯定还没有完成集结。
“那时,他多半会选择回援,因为我随时可能继续北上特雷维索,攻击他的后勤补给线。
“当然,他也可能继续强攻曼图亚防线。而我们完全可以放弃明乔河,向南退守奥廖河。
“这样,虽然会让伦巴第地区遭到破坏,但奥地利人的补给线就真的会被截断了。”
贝尔蒂埃终于不再反对。
卡尔大公可不知道曼图亚防线其实非常空虚。所以对他来说,强攻明乔河还可能将自己的后背暴露给莫罗的突袭部队。他应该不会这样做。
之前,一直在安静旁听的维克多突然小声道:“将军,如果出现最坏的情况,比如奥地利人在向明乔河集结的过程中,表现出比较高的训练水平。
“这样,我们的突袭部队将会陷入与优势敌军正面硬拼的局面。甚至会被回援的敌军包围。”
莫罗不禁愣住。这种可能性虽然不大,但万一奥军真发挥得好,那自己就会非常危险。
约瑟夫轻咳了一声,道:“那我们就帮他慌乱起来。”
他指向加尔达湖北侧的重镇特伦托:“我们同时派出军队袭击特伦托,让他们在整个波河平原上,来回调动军队。”
莫罗皱了皱眉:“殿下,可我们很难再抽出足够的兵力了。”
再分兵去特伦托,那曼图亚防线就真的没人了。
约瑟夫微笑道:“只需要让卡尔大公相信特伦托会遭到袭击就行。我有一支非常适合做这件事的部队,不会对防线造成影响。”
贝尔蒂埃接道:“殿下,我建议将蒙彼利埃和普罗旺斯地方军调一些,来增加曼图亚的防御。”
约瑟夫点头:“好的,您签发调令就行。”
从蒙彼利埃出发到曼图亚有280公里左右,加紧行军,半个月差不多能到。
其实这些法国的地方军就算遇到了奥地利精锐部队,那也是能打一下的。他们虽然没上过军校,训练量也比较小,但用的可是法军标准操典,并且装备了清一色的奥古斯特式火帽枪。
就在这时,一名高级参谋敲门而入,为几人带来了好消息——索尔达诺将军率西班牙军团抵达马尔卡利亚镇,一共7千名士兵。
马尔卡利亚在曼图亚要塞的西侧,相距也就半天路程。
贝尔蒂埃的表情又轻松了几分。如果再从蒙彼利埃等省调动8到9千地方军,即使第五集团军离开,曼图亚也能剩下3万士兵,进行防御。
就算对面的十多万奥军发动总攻,防线起码也能坚持一周左右。
这就为第五集团军赢得了更多执行战术的时间。
……
阿尔卑斯山中段。
数万名普鲁士士兵如密密麻麻的蚁群般,沿着白色的山坡,缓慢前行。
这里虽是阿尔卑斯山上较为好走的山口,但每天都会有十多人失足滚落山下。
然而,却有一名骑兵如同不要命似的,在狭窄的积雪小路上飞驰。
他一直来到行军队列的前端,才终于找到了布吕歇尔,忙跳下马来,上前气喘吁吁道:“将……将军,法国人占领了苏黎世!”
布吕歇尔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什么时候的事?”
“5天前,将军。”
这也就是他骑术精湛,否则根本不可能这么快赶来。
布吕歇尔恼怒咬牙咒骂:“法斯宾特这个蠢货!”
传讯官小声道:“来了足足3万法军……城里还有暴乱者点燃了辎重仓库。”
布吕歇尔皱眉:“这么多人?弗赖堡的守军都死光了吗?!”
“法国人似乎没经过弗赖堡,将军。”
“该死!混账!”布吕歇尔又大骂了好一会儿,才逐渐恢复了冷静,转头对参谋道,“看来,法国人很可能已经发现了我们的意图。我们走到哪儿了?”
后者忙召来向导询问,而后对他道:“距离南侧山口还有18里左右,将军。”
18普里大约是125公里的样子。
布吕歇尔低头计算着:“法国人没有走弗莱堡,那么应该就是从洛桑进入瑞士的,或者翻过了汝拉山。
“这样的话,从苏黎世把消息送回法国,至少要一周以上。再通过信号塔传到曼图亚,然后调动军队……
“我们大概还有10到12天。”
“而这样大规模的兵力调动,以我对奥地利军队的了解,这期间一定会出现很多空隙可以利用。”
曼图亚作为“意大利之钥”,其实并非一个单独的要塞,而是依托明乔河和波河建起的一系列要塞群,沿东西方向的防线足有九十多公里宽,所以才能将北意大利拦腰截断。
而奥地利军队要全面控制曼图亚以北的区域,就必须在从西向东的维罗纳、维琴察、帕多瓦、特雷维索等关键城镇,派驻军队。
同时这些重镇还能用来囤积后勤物资——向南20至50公里,就能很方便地对进攻曼图亚防线的奥军,进行补给。
如果卡尔大公要集中兵力,这些地方将会有六七万名士兵赶往明乔河上游,距离较远的帕多瓦需要走80公里左右。
贝尔蒂埃顿时瞪大了眼睛:“您是打算渡过波河,对他们发起突袭?”
莫罗点头:“波河平原上有大量河流。奥地利人在赶往明乔河上游的过程中,将很难相互协调一致。
“依据殿下的迂回穿插理论,只要我军能保持行动隐秘,且机动性足够强,就能在小范围内,对敌军形成优势兵力。”
贝尔蒂埃看着他道:“您准备投入多少兵力进攻?”
“第五集团军,总参谋长阁下。”
贝尔蒂埃连连摇头:“这会导致我们的防线兵力严重不足。如果敌军发起总攻,我们连三天都撑不住。”
第五集团军离开的话,明乔河西线就只剩下1万4千北意大利军,以及1500名王太子的亲卫掷弹兵营。面对十多万奥军,根本无力抵挡。
莫罗信心十足道:“您要相信我们的士兵的行军速度。当我对帕多瓦等地发起进攻时,卡尔大公肯定还没有完成集结。
“那时,他多半会选择回援,因为我随时可能继续北上特雷维索,攻击他的后勤补给线。
“当然,他也可能继续强攻曼图亚防线。而我们完全可以放弃明乔河,向南退守奥廖河。
“这样,虽然会让伦巴第地区遭到破坏,但奥地利人的补给线就真的会被截断了。”
贝尔蒂埃终于不再反对。
卡尔大公可不知道曼图亚防线其实非常空虚。所以对他来说,强攻明乔河还可能将自己的后背暴露给莫罗的突袭部队。他应该不会这样做。
之前,一直在安静旁听的维克多突然小声道:“将军,如果出现最坏的情况,比如奥地利人在向明乔河集结的过程中,表现出比较高的训练水平。
“这样,我们的突袭部队将会陷入与优势敌军正面硬拼的局面。甚至会被回援的敌军包围。”
莫罗不禁愣住。这种可能性虽然不大,但万一奥军真发挥得好,那自己就会非常危险。
约瑟夫轻咳了一声,道:“那我们就帮他慌乱起来。”
他指向加尔达湖北侧的重镇特伦托:“我们同时派出军队袭击特伦托,让他们在整个波河平原上,来回调动军队。”
莫罗皱了皱眉:“殿下,可我们很难再抽出足够的兵力了。”
再分兵去特伦托,那曼图亚防线就真的没人了。
约瑟夫微笑道:“只需要让卡尔大公相信特伦托会遭到袭击就行。我有一支非常适合做这件事的部队,不会对防线造成影响。”
贝尔蒂埃接道:“殿下,我建议将蒙彼利埃和普罗旺斯地方军调一些,来增加曼图亚的防御。”
约瑟夫点头:“好的,您签发调令就行。”
从蒙彼利埃出发到曼图亚有280公里左右,加紧行军,半个月差不多能到。
其实这些法国的地方军就算遇到了奥地利精锐部队,那也是能打一下的。他们虽然没上过军校,训练量也比较小,但用的可是法军标准操典,并且装备了清一色的奥古斯特式火帽枪。
就在这时,一名高级参谋敲门而入,为几人带来了好消息——索尔达诺将军率西班牙军团抵达马尔卡利亚镇,一共7千名士兵。
马尔卡利亚在曼图亚要塞的西侧,相距也就半天路程。
贝尔蒂埃的表情又轻松了几分。如果再从蒙彼利埃等省调动8到9千地方军,即使第五集团军离开,曼图亚也能剩下3万士兵,进行防御。
就算对面的十多万奥军发动总攻,防线起码也能坚持一周左右。
这就为第五集团军赢得了更多执行战术的时间。
……
阿尔卑斯山中段。
数万名普鲁士士兵如密密麻麻的蚁群般,沿着白色的山坡,缓慢前行。
这里虽是阿尔卑斯山上较为好走的山口,但每天都会有十多人失足滚落山下。
然而,却有一名骑兵如同不要命似的,在狭窄的积雪小路上飞驰。
他一直来到行军队列的前端,才终于找到了布吕歇尔,忙跳下马来,上前气喘吁吁道:“将……将军,法国人占领了苏黎世!”
布吕歇尔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什么时候的事?”
“5天前,将军。”
这也就是他骑术精湛,否则根本不可能这么快赶来。
布吕歇尔恼怒咬牙咒骂:“法斯宾特这个蠢货!”
传讯官小声道:“来了足足3万法军……城里还有暴乱者点燃了辎重仓库。”
布吕歇尔皱眉:“这么多人?弗赖堡的守军都死光了吗?!”
“法国人似乎没经过弗赖堡,将军。”
“该死!混账!”布吕歇尔又大骂了好一会儿,才逐渐恢复了冷静,转头对参谋道,“看来,法国人很可能已经发现了我们的意图。我们走到哪儿了?”
后者忙召来向导询问,而后对他道:“距离南侧山口还有18里左右,将军。”
18普里大约是125公里的样子。
布吕歇尔低头计算着:“法国人没有走弗莱堡,那么应该就是从洛桑进入瑞士的,或者翻过了汝拉山。
“这样的话,从苏黎世把消息送回法国,至少要一周以上。再通过信号塔传到曼图亚,然后调动军队……
“我们大概还有10到12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最新章节,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最新章节,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