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早,喝了杯茶提提神,随即赶往桦宜的办公大楼。

  因为宁昊现在正与桦宜合作,《无人区》也是人家投资的片子。

  所以理论上来说,宁昊算是桦宜的人,至少暂时是。

  拍摄前的定妆,准备,就在桦宜的办公区进行。

  车子在地下室停好,迈步上电梯。

  电梯缓缓上行时,轿厢内的张远有些感叹。

  好久没来了。

  物是人非,恍如隔世。

  其实才过去没几年,无论是桦宜还是他,变化都很大。

  桦宜从之前那个已经王金花出走而岌岌可危的影视公司,成为了如今大陆影视第一股。

  而自己嘛……

  得到了很多,但也失去了不少。

  “呦,你俩这造型,是互换了?”

  来到摄影棚,张远一眼就瞧见了好几位熟人。

  宁昊这货有几个特色。

  除了爱客串自己的戏外,他的作品还被称为“夜巴黎”宇宙。

  因为只要是他的电影,里面都会出现一个名叫“夜巴黎”的夜店,酒店或者类似门牌的建筑。

  是个挺爱玩的人。

  此外,还有对演员的执着,爱用老伙计。

  徐争和黄博都在。

  不过这俩的造型与本人刚好相反。

  徐争扮演一位惟利是图却良心未泯的律师。

  而黄博则饰演一位彪悍莽撞的盗猎者。

  平时,徐争成天顶着个光头,都发亮。

  而黄博在爱留长发,曾是风骚歌手。

  到了这戏中的造型,徐争来了头中发,刘海挺长的那种。

  黄博却成了光头。

  “你们这是……把博子的头发挪铮哥脑袋上去了?”张远玩笑道。

  不光是发型,还有造型。

  徐争西装革履,外加有点中分的发型,放大了他身上的“精明”气。

  而光头和粗布,破布,亚麻色风衣的造型,则加强了黄博的粗放感。

  聊了几句,发现这俩为了大脑袋的戏挺吃苦。

  徐争减肥好几个月,瘦了20多斤,就为了更贴近律师形象。

  因为律师这个职业对外表有不低的要求,是个门面活,体面活。

  这工作的大体形象,与金融行业的精英形象近似。

  不管脸长的好不好看,那是天生的,但身材管理,衣着品味都得提起来,才更容易让客户信服。

  而黄博则为了练“杀气”,因为这角色是个莽夫。

  所以到屠宰场学习了好几个礼拜,都会杀牛了。

  模仿出来的所谓“杀气”,和那种真切的,亲手抹除过生命后,尤其是大量生命后,对生命的那种漠视,很难演出来。

  博哥杀了好几十头牛后,手里的刀和心都是冷的,不用演就像。

  除了这俩,还有“考研二人组”也在。

  这二位就和星爷电影里的“酱爆”一样,属于“特型”演员,都不用演,往哪儿一站就是。

  还有吃三碗羊肉泡馍,九个饼的“老吃家”,也就是后来《我不是药神》中神父的扮演者杨新鸣老师。

  这帮人都在,他挨个打过招呼。

  《无人区》这片子,其实有点《疯狂麦克斯》的味道。

  最后徐争骑马,单骑救女的样子,又很像西部片,尤其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镖客三部曲或者是著名游戏《荒野大镖客》。

  色调和暴力冲突的画面很像。

  但故事节奏和人物关系设计,还是更像《疯狂》系列的延伸,依旧是环环相扣的套路,不是那种美式“肌肉片”般简洁。

  故事类型是公路片。

  单看质量,其水平基本是千禧年后,华夏公路片排名前三的超高水准。

  画面,剧情冲突都非常优秀,也有深意。

  只不过张远还是认为本山大叔的《落叶归根》在艺术性上更强一些。

  原本宁昊拍完《疯狂的赛车》后,是想翻拍《汉江怪物》。

  他爱看。

  可《疯狂的赛车》大卖后,他的想法就变了。

  得确保能赚钱,倒不是说他贪财,而是外界对他的期待变了,造成他对自己的定位也发生了变化。

  思来想去,觉得“怪物”这个题材在华夏不受欢迎,容易水土不服。

  连宁昊都能想明白的事,老谋子愣是拍了《长城》……

  导演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宁昊给《无人区》的定位,是一部“黑色预言”电影,彰显了他的艺术野心。

  他已经不满足于用带着喜剧效果的情节来打动观众,特意搞了部“不搞笑”的来证明自己。

  这也是一种成长,到了一定阶段,每个人都会尝试挑战自我。

  一个讲述人性与兽性博弈的故事,是部好片子,只是……

  张远当然说了些勉励的话语,还表达了可惜没能合作的伤感。

  表情还是要做的。

  只是当宁昊跟他说,张国利也参与了投资后,他的表情差点没绷住。

  国利叔啊,你……算了算了。

  这可不能赖我,你倒是提前问我一声呢。

  可是自己人,算得上同门。

  估摸着投资金额应该不大,大头还是桦宜出的,张远只得罢了,也不好说什么。

  宁昊还在忙,他便在旁等着看他们工作。

  同时静静思索该怎么办。

  他发觉,自己好似也成熟了些,开始烦扰,为了亲近人的前程忧虑。

  “稀客稀客。”没多久,一道熟悉的嗓音打断了他的思索。

  来者,正式他为宁昊担心的前提。

  “王总,好久……也没太久不见。”张远起身和小王打招呼。

  之前才在北美见过,的确算不上太久。

  “难得你过来,好些年不在这里见到你了。”

  “今天来,是要做什么?”

  两人握手,张远能明显感觉到,小王挺用力。

  哦,是怕我和宁昊有阴谋……

  “王总,我可是桦宜的股东,这儿就是我的家。”张远当即表明立场。

  我为什么不能来?

  “哈哈哈,是的。”小王拍了拍他的肩膀,坐下说话。

  在他心里,自己占了张远的“大便宜”,所以对他话中的刺并未表露出太多敌意。

  有钱后,就开始装大度。

  但终究只是装的。

  因为这位很快就露出了“獠牙”。

  “我最近看到新闻,你去香江和周星持见面啦?”

  “您挺潮流,什么新闻都看。”张远加了些谨慎。

  “我一直很关注你的。”小王则把手搭在他肩膀上,微微发力。

  “怎么,你去找周星持是什么事?”

  “闲聊。”张远随口回话。

  他不想说是为了张雨琪,万一桦宜和我抢怎么办。

  “你可不是个无的放矢,周星持也不是个会随便和人闲聊的人。”小王说话愈发直接。

  “我知道,周星持最近正在准备新项目。”

  “我们之间,就不必有竞争了吧?”

  “况且你也争不过桦宜。”

  张远心说,外面还都说我“狂”。

  我大部分是装的,这位才是正狂。

  上市后,彻底不装了。

  “星爷很有实力,他的作品大家都趋之若鹜。”

  “华夏市场讲究公平竞争,这样的营商环境,是华夏加入WTO时定下的调子。”

  张远直接把事情拔高!

  奶茶东曾说过,杰克马这人说话,就喜欢拔高自己的视角和立场,站在比你高的位置上和你聊天,形成“降维打击”。

  所以杰克马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个“骗子”。

  说话的确不靠谱,不是那种务实的“技术型”人格。

  但这么说话也有好处,就是人家不太好反驳。

  张远现在走的就是这套路。

  我直接把事情从影视行的投资竞争,提高到你打算破坏国内营商环境上。

  小王听完嘴角差点没歪了。

  你这大帽子扣的……

  “我还听说,你最近和王家为也有矛盾?”

  “您还真是挺关注我的。”

  “当然,既然你和王家为有矛盾,就更应该知道,这世上本没什么公平。”

  张远看着这个大院子弟出生,享受了国家和市场红利的男人。

  你说这话,真是既现实,又讽刺。

  “周星持和我们桦宜是老相识,我很期待与他再次合作。”

  “至于你嘛,是我们桦宜的股东。”

  “但你要知道,你的那些股份能不能拿到分红,是要董事会投票决定的。”

  “可你没有投票权。”

  “不光分红,交易也得董事会同意,你同样没有决策权。”

  张远当时拿股份的附加条件就是不参与管理,不参与投票,没有席位。

  所以对方现在拿这事来压制他。

  我们桦宜的饭不是那么好吃的,我们桦宜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

  你的确聪明,当年趁机捞了一票。

  可能不能到手,却是我们说了算!

  王家哥俩的算盘打的叮当响。

  尤其是“胁迫”张远交出土豆网的股份后,这俩货上瘾了。

  已经算好,压着张远的股份不让他动。

  等到他手中再出现类似土豆网这种好东西时,便出手压着他来交换。

  就像《无人区》一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人性和兽性。

  而桦宜的人性,只会在平等较量,或者向上时才会展现。

  当你低于他时,他只会对你展现残酷的兽性。

  贪婪,暴力,血腥。

  当一个人手里有刀,有枪时,就会忍不住去使用。

  所以暴力必须掌握在克制的文明手中。

  “我明白王总的意思了。”张远淡淡答道。

  争辩下去并无意义,就不与他废舌头了。

  但这表现在对方眼中,就是他服软了。

  小王大笑着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相当得意的离开了。

  “你没事吧?”大脑袋见对方走后,上来问道。

  “你以后别说这四个字。”张远一皱眉。

  一说我就想起大幂幂,人家才哭着从我身边离开,听不得。

  “小事,没问题。”他不以为意的答道。

  大脑袋摇摇头,看来我兄弟面对的压力比我想象中大多了。

  “你弄完没?”

  “差不多了。”

  “那走吧。”

  俩人与其余演员道别,让他们好好准备,好好休息。

  因为之后要去大西北实地拍摄好几个月,一定相当辛苦。

  “之前我就没问,你找我去见人。”

  “见谁?”宁昊也挺忙的,这会儿才反应过来。

  “你的学弟。”

  “我想招揽人家。”

  说着,车辆便停靠在了一间茶馆会所前。

  “我的哪个学弟?”

  “你不认识,但以后会认识的。”

  “先给你看个视频。”

  张远让助理掏出了一台平板。

  “这是好东西啊!”

  宁昊接过来。

  他拿着的,就是一台刚刚发布,全新的初代IPAD。

  后世各类平板不稀奇,但IPAD在当年就是划时代的产品。

  这么薄,这么大,这么贵……

  其实10年前,乔布斯就已经设计出了原型机。

  只不过那时的硬件和软件水平还达不到他理想中要求。

  现在国内根本没有卖,他还是托人从北美带来的。

  “喜欢的话,送你几台。”

  “刚好爱娜在家养胎应该挺无聊的。”

  “那感情好啊。”宁昊喜不自胜,摄影出身,对电子产品还是很感兴趣的。

  “过几天我让人给你送,先不说这个,你看几个视频。”

  张远点开文件后,播放起来。

  “全触控真方便,苹果牛逼啊!”

  “是。”张远应道。

  这会儿苹果的确无敌手,连能沾边的人都没有。

  独自霸占全触控高端消费级智能设备的这领域。

  04年时,整个苹果的市值才135亿美金。

  乔布斯回归后,相继发布手机,平板,电脑,音乐播放器。

  他去世时,也就是11年,已经给公司干到了3000多亿美金。

  所以,无论是公司,还是品牌,最终落点,都是在人上。

  人才才是最值钱的。

  “呦呵,不光这玩意有意思,这视频也有意思。”宁昊饶有兴致的看着。

  正在播放的,是一段类似音乐MV的东西。

  翻唱岛国歌曲,配上有些滑稽的,但性别反串的短片故事。

  “拍摄粗糙了点,但这不打紧。”

  “我早年也粗糙。”宁昊评价道。

  “但创意有点意思,我看着,好像是在模仿那部叫做……”

  “《艺伎回忆录》。”张远帮忙答道。

  就是国际章那部冲击好莱坞高端失利的电影。

  “走吧。”

  看完后收回平板,两人迈步进入茶馆。

  小包间内,早有两人在座。

  一人算中年,一人算青年。

  二者都是真正意义上其貌不扬,长相很普通。

  “你们好,我们是……应该不用自我介绍了吧。”张远见面后比划了一下。

  “不用,认识。”对面二人,其中年长些的那位答道。

  年轻的那位用力咽了咽口水,同时点头,显得有些拘谨。

  此二人,便是刚才张远给宁昊看的那段视频的创作者。

  那段视频叫做《男伎回忆录》。

  这视频07年就出了,在猫扑等地传播甚广。

  但猫扑之类的地方,终究是小众地盘,说红,其实也没那么红。

  知道的人不多。

  与“后舍男生”,或者凭借《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成名的胡戈类似,都是视频起家的早期网红。

  此时正处于作品小火,人完全不火的状态。

  “你们也给咱们宁导介绍一下自己吧。”张远起头。

  中年那位起身点头。

  “我叫王太利。”

  青年那位也起身,稍稍鞠躬。

  “我叫肖央。”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影帝:我谢谢你哦,影帝:我谢谢你哦最新章节,影帝:我谢谢你哦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