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张远思索一番。

  “一会儿落地后,咱们先去附近的商场买些礼物。”

  “然后,跑一趟《一代宗师》那边。”

  “我再去和王家为说一声,打个招呼。”

  给我折腾事?

  害的我去闽北跑一趟,我不得找你唠唠?

  所以下了飞机就到剧组。

  这回可没人接他。

  剧组上下都最好他压根别出现。

  而张远则大大咧咧的来到拍摄现场。

  “怎么,王导不欢迎啊。”

  “呵呵呵……”墨镜王尬笑道。

  “老板。”章紫怡则主动上前打招呼,弯腰点头。

  这股俯首称臣的样子,让他很满意。

  “就像我说的,你果然很适合这个角色。”

  国际章抬起嘴角微笑回应。

  重点不是适合,而是张远说她适合,她才能适合。

  是不是我的剧组,我都能管,你们拿我怎么样吧。

  “王导,埃里森影视那边我已经沟通过了。”

  “以后有什么事,你不用在中间传话,我和对方直接沟通就行。”张远勾着墨镜王的肩膀道。

  明摆着告诉你,我知道你没憋好屁。

  但这次罢了,咱们算一来一往,打个平手。

  再有下回,那就不客气了。

  周围的演员们,都听说了他逼的章紫怡给他打工的事,所以噤若寒蝉,没有敢说话的。

  只得看着他给王家为“上课”。

  也有胆子稍微大些的。

  比如扮演张永成的宋慧乔。

  也不一定是胆子大,可能只是单纯的没人告诉她发生了什么。

  “张,有时间我们再一起打羽毛球吧。”乔妹还邀约呢。

  打羽毛球这几个字一出口,章紫怡就混身发抖。

  差点给我打死……

  张远抬起一边眉毛思索着。

  你是想和我打羽毛球呢,还是打……羽毛球呢。

  “玄彬没有来探班的计划吗?”张远开口问道。

  “他最近比较忙,暂时不会来。”

  “那你们相隔两地,关系还好吗?”

  “我们每周都会通好几次电话。”乔妹答道。

  “那就不必打羽毛球了,我最近也挺忙的。”

  有男友,还打个蛋啊!

  玄彬11年会强制入伍去参军,那时候他俩才分开。

  有主的干粮不能碰……除非饿的受不了。

  他现在是挺“饿”的,但棒子不靠谱,还是日后再说吧。

  给墨镜王上点压力,让他老实些,别在给自己鼓捣事。

  同时观察下章紫怡的状态,他便安心了。

  这就坐车,不到一小时,便来到了位于冈宁圩《让子弹飞》剧组。

  这部戏是JM市影视招商计划的一部分。

  场景一共分为几大部分。

  黄四郎的碉楼场景。

  按照姜纹的剧本中所写,黄老爷家占地数百亩,建有二十多座碉楼。

  这也符合黄老爷所说“每天一睁眼就有几百人要伺候”的话。

  不过拍戏没必要搞的这么全,又不是战争大场面。

  姜纹也不像陈诗人那样非得搞大场景。

  所以碉楼只造了一座,当场景用,周围还有些矮楼,会用作低角度取景。

  碉楼造在开平市的自力村中。

  剩下的,还有鹅城大门和进门后的广场,以及骑楼和街道这两大主要场景。

  城门位于冈宁圩,造了个类似俄式风格的。

  而主街道的场景则位于端芬镇的梅家大院,这儿在31年时,就有海外华侨捐赠建造了108栋二到三层的骑楼,是现成的。

  因此省了不少建造成本。

  每位导演执着的地方不一样。

  陈诗人爱自我陶醉,爱造城。

  老谋子是喜欢抠色彩,色调和道具服装。

  冯晓刚是商业化的大拿,有钱赚怎么都行。

  而姜纹的执着,则在于表达。

  尤其是左和右,资和社的表达。

  他就执着于这个,不聊不行。

  就像陈丹青说画画一样。

  “你肚子饿就得吃饭,你喜欢就得画画。”

  “喜欢画画,卧槽,拦不住的。”

  姜纹就类似这种,根本拦不住。

  表达欲一起来,不释放出来浑身较劲,难受。

  这是个艺术家的性子。

  但这人又有反差。

  他自己拍戏,创造作品,表达的内容永远类似。

  可他演戏,塑造角色,又特别不喜欢重复。

  《北京人在纽约》这戏当年火成什么样了。

  播出后,几十部片约,都找他演类似的角色,片酬高高的。

  可他就不去。

  《芙蓉镇》演完受苦的知识青年后,又是片约如雪花般飘来,他还不乐意。

  《红高粱》里演农民火了,立马不再演农民。

  《大太监李莲英》火了,就不再演太监。

  这人特别倔,你们说我什么角色演得好,那我就偏不演。

  不重复自己,没意思。

  有股子叛逆在身上。

  这种演戏不重复,可拍戏又不断重复的风格,组成了这位的奇怪人格。

  而且这位看着大气,其实多少带点小心眼。

  因为当年陈道明抢了他的溥仪一角,而且是他准备了许久后,临时被抢的。

  所以后来拍《北京人在纽约》时,郑小龙想找陈道明演男二。

  结果姜纹找了一堆借口,把人给换了……

  算是报仇雪恨了。

  不过陈道明后来又主演了《北京人在纽约》的姊妹篇,《上海人在东京》。

  到地方后,现场人员说,姜导领着班子去附近的林子取外景了。

  张远又驱车前往。

  还没下车,便已经听到了现场的热闹动静。

  下车后,站在小山坡上一瞧。

  此时正在拍摄的,乃是片子开场的戏份,既“马拉火车”。

  十匹大白马,拉着一截隆隆冒烟的火车在轨道上缓慢前行。

  该场景,堪称魔幻。

  姜纹的戏,是观众最爱解读的作品类型,这部《让子弹飞》尤甚。

  甚至出现了“让学”。

  单说片头这段。

  十匹白马,拉着火车。

  火车代表现代文明和工业化,而故事背景又是北洋时期。

  所以火车代表先进文明。

  那白马代表什么?

  为什么是十匹。

  哦,这十匹马,代表了俄国的十月革命!

  所以这个镜头的意思是,十月革命为华夏带来了先进思想。

  马拉列车……这就叫马列主义!

  为了解读,谐音梗也能用上。

  那要问,“马拉列车”不该是红色的吗?

  这就有人答,没瞧见列车上的火锅是红汤嘛!

  先射箭,再画靶子。

  怎么着都能找到证据。

  实际上,马拉火车这场面看着魔幻,其实是历史。

  有了解历史的人可能会说,是老佛爷造成的。

  其实不止。

  1881年,开平发现了巨大的煤矿储量,李鸿章建立了开平煤矿局,想用铁路运输煤炭。

  此事惹的朝中大怒,严厉禁止。

  禁止的理由,有老佛爷不喜欢蒸汽机的噪音,还有铁路会经过清东陵附近,说隆隆声会影响皇家风水,破坏龙脉。

  最终这事经过妥协,才有了马拉火车的怪相。

  其实,朝中反对党,多是满人贵族。

  他们一怕李鸿章的势力继续做大,二怕铁路完全修好后,洋人以后能直接坐火车打进四九城。

  社会发展,交通运输这些“小事”,哪有咱们大清“长治久安”的大事重要。

  实际等老妖婆子死后,便没有那么多规矩了。

  溥仪为了骑自行车方便,把紫禁城的百年老门槛都锯了。

  统治阶级如果只在意自己的利益,只想不惜一切的维护统治,那其结果必定是灭亡。

  马拉火车,和十月革命,马列主义没有关系,但却是旧势力腐朽的鉴证。

  “姜导,我来啦!”

  等到一个长镜头结束,张远才上前打招呼。

  “呦,投资人来啦。”

  “大家列队欢迎!”

  穿着麻匪戏服的姜纹格外精神,一挥手,喊上其余麻匪小弟,一块上前。

  “不用客气,我是拍戏的。”

  “不过你都说我是投资人了,那就得有点表示。”张远拍怕手,身后的商务车拉开车门,打开后辈箱,露出了满满一车的“补给”。

  张远挨个,亲自为每个人发放物品。

  倒也简单,男的给一条烟,女的给中高档面霜。

  “辛苦。”

  “大家多费心。”

  “剧组就靠你们帮忙,万分感谢。”

  从导演组到演员,再到摄影,道具,服装,助理,场记,上百号人,他一一亲自握手问候,并发放了礼品。

  花钱肯定是不少花的,但值得。

  因为他本人也对这部戏相当看重。

  这可是华夏“夹带私货”电影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还曾引领过一阵内地票房排行榜。

  明年两岸影业的分红就靠他了!

  这部戏能成功,主要是姜纹为商业化进行了很多妥协。

  撇去夹带私货外,这部戏更像是西部片,甚至有点昆仃那味。

  本来姜纹和昆仃也一见如故,还教人家中文呢……

  艺人们都看着,工作人员也瞧着。

  见他一点架子都没有,客气的很,想着咱们这行还是有好人的。

  姜纹也得意,自己出道以来,遇到的大部分导演,投资人都不错。

  张远尤其是,说支持就全力支持,出钱,出力,出人。

  来了现场也没摆投资人架子。

  “来吧,还有老朋友呢,一块去见见。”

  忙活了许久才挨个聊完,姜纹拉着脑门都见汗的他前往列车车厢。

  短时间内和这么多人交际,可费劲了。

  “你倒挺客气,难怪大家都喜欢你。”

  “大家工作都不容易,互相认识下,也方便沟通。”

  “呦,葛大爷又长头发啦!”

  张远一进车厢,就见到了开篇三人组。

  “冯导好,又见面了。”

  “俐姐,好几年了,终于又在同一剧组。”

  葛忧,冯晓刚,巩利仨人都在。

  他给刘佳玲踢了,特意把巩利换来,自有其道理。

  首先巩利的演技不比刘佳玲差,至少强半档以上,这还是收着说的。

  还有就是角色。

  县长夫人这个角色,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正式院线版是剪辑过得,删掉了不少镜头。

  这部戏是“三星聚义”,三位影帝级人物同台飙戏。

  按照张远的评判,姜纹最次,发哥正常发挥,而葛忧则是超神表现。

  整部戏中,葛忧的表演是最好的。

  尤其是用动作,神态,呈现人物性格和心理转变,已入化劲。

  同样用眼神表达人物情绪变化,发哥是准确,葛大爷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当然,角色适合也是部分原因,姜纹看人挺准。

  包括让冯晓刚来客串也是,看的非常准。

  没一会儿,打完招呼就要开拍。

  调整好镜头,拍的是车厢内的场面。

  张远在导演监视器前看着。

  葛大爷一推车厢门,对着铁血十八星的将士们说,让他们一起吃喝。

  摄像机镜头,对焦葛大爷的面部,镜头中的其余内容,全都是虚焦的,看不清楚。

  但这只是监视器中的画面。

  张远一抬头,便望见葛大爷说台词时,此刻他所背对的二人。

  冯晓刚扮演的师爷和巩利扮演的县长夫人,可有动作!

  冯导趁机低头,亲了一口巩利的脸蛋。

  而巩利则起身甩着胳膊,拍了下师爷的肩膀,好似在教训,却又带着几分娇嗔之态。

  “冯导算是抄上了……”

  张远心里嘀咕。

  就这动作,因为镜头虚焦,其实根本看不太清。

  可这不是俩演员自己加的动作,也不是冯晓刚趁机占便宜。

  虽然冯导干的出来这种事。

  毕竟小崔对他的评价就一个字,“乱”。

  可对象是巩利。

  谁敢猥亵巩皇?

  当场抽大嘴巴都算轻的。

  所以,这就是剧情!

  虽然看不清,但也是姜纹特意安排的,设计的。

  真在影院里看,可能一闪而过,都没察觉到。

  就是肉埋在饭里。

  师爷偷亲县长夫人,夫人没有暴怒,却像是撒娇似的打了对方一下。

  这说明俩人早就有染,一直背着县长在“交流”。

  要不说姜纹看人准,找冯晓刚来客串这角色。

  所以,马邦德以为自己是县长,是车厢内的话事人,实则非也。

  这俩男人,都被县长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个女人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熟稔的操纵着身边的男人。

  并且按照剧本所写,县长夫人是风尘中人出身。

  县长上任,买委任状的钱,其实是她出的。

  说到底,她不光是夫人,还是天使投资人。

  她说谁是县长,谁才是县长。

  并且还在留后手。

  若是葛忧这个县长不听话了,她就能马上联合师爷做掉对方,并扶师爷上位。

  这个角色在设计的时候,被化做了一头母狼。

  而且她身上能看到一位名人的影子。

  慈禧。

  除此之外,还有封建王朝时期旧士族的影子。

  这就是张远让巩利来的缘由之一,贴合。

  县长夫人不光艳,妖,骨子里还有一股狠和霸气在。

  前者,刘佳玲没问题,但论女人的狠和霸气,巩利可比她强太多了。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皇后的怒和恨,就被她表现的非常到位。

  所以之前去新加坡找巩利时,张远也和她详细解释了,这人物不是单单一个上岸妓女那么简单的。

  这镜头来了好几遍,幸好几位都是老戏骨,很快就成了。

  只是张远觉得冯晓刚好似有点意犹未尽。

  让张远选,许帆和巩利也选巩皇,东北大妞多带劲啊。

  “什么破化妆品,也就骗骗年轻姑娘用。”

  巩皇推开了他的见面礼。

  “换条烟给我。”

  “成。”张远这就递了一条中华上去。

  以对方的身价,的确得用高档货。

  “一会儿晚上吃个饭呗。”张远提议道。

  “成啊。”巩利答道。

  “大家都一块来,索性把剧组的人都喊上,我请客。”

  “好啊,大家聚聚。”

  “不是单独请我啊?”巩皇边抽烟边看向他。

  张远:……

  当着这么多人呢,不合适吧。

  “这附近的馆子,就和这化妆品一样。”张远指了指自己的礼物:“不够档次。”

  “我单独请你,也得哪天回帝都,挑一家最好的饭店。”

  “呵,说的好听。”巩利懒得理他。

  “难得你小子也有吃瘪的时候?”姜纹戏谑道:“你也不行啊。”

  “看来光长了张好脸蛋,魅力还是不足。”

  魅力足不足的,要不我和你女儿试试……张远斜眼看向他。

  “不是这样的,我和俐姐是发乎情,止乎礼,我很尊敬她。”

  “什么,你还要对她发情?”冯晓刚这老不正经马上接话。

  巩利异常嫌弃的看了他一眼。

  同时伸手擦了擦刚才被他亲了好几次的脸颊。

  想着这小子虽然私下不正经,但面上很正经。

  不像你们这帮老东西,面上都不装了。

  “行啦,咱们TM拍戏呢,唠点正经嗑!”还是姜纹发话,才终结了对男女关系的调侃。

  晚上好好吃了顿。

  粤菜的好处是不会第二天菊花喷火。

  张远和白天一样,挨个敬酒,一一认识。

  其中半数他已经能叫得上名字。

  片子的艺术指导是张叔平,墨镜王的《旺角卡门》,《阿飞正传》,《2046》,都是他把控艺术风格和服装设计。

  现在正在拍摄的《一代宗师》也是他。

  不过墨镜王那边一拍拍好几年,俩剧组离的又近,他没事过去一趟就好,属于两头跑。

  片子的制片人是马珂,就是“这他妈八岁”那位。

  是姜纹的老搭档,一直帮他处理投资,项目管理等工作。

  身边还带着一男一女俩助理。

  这位和郭靖于也很熟,《刀锋1937》和《秘密图纸》的出品人他也挂名。

  “《秘密图纸》那事我听老郭说了,多谢你帮忙。”

  “没事,人活着就好。”

  “来,为了志刚,咱们也得喝一杯。”

  仰头就干,张远与他聊了许久,主要是这部戏的事。

  老哥抱怨姜纹脑子不转弯,时常给他气的头发都白。

  他也只能说好话劝劝。

  与他和他手下人详谈许久,并互相留了电话,方便日后合作。

  还认识了执行导演,叫吴昔果。

  这位不光帮着拍过《太阳照常升起》,昆仃拍《杀死比尔》时,也找了他来配合,帮助华夏演员表演。

  我说《让子弹飞》一股昆仃味呢。

  总之,这剧组可是卧虎藏龙,光编剧就集合了《康熙王朝》的朱苏进,《鬼子来了》的述平,还有《投名状》和《十月围城》的郭俊立。

  张远看出来了,这帮人个个身怀绝技。

  几乎囊括了整个华夏影视圈半数优秀人才班底。

  喝完大酒,各回各的房间。

  给他准备的也不过是小套间。

  张远对此挺满意。

  他这投资人都住的一般,不算豪华,说明不浪费。

  除了发哥……这位吃喝用度不奢侈不来。

  缓了两个来小时,也没少喝的姜纹清醒了些,便拿着剧本来敲他的房门。

  得说说戏,聊一下角色,人物。

  总不能开拍了才发现问题。

  并非对他不放心,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就怕理解有误。

  因为有些演员很偏执,非得照着自己的理解来。

  比如周逊。

  噔噔噔……

  姜纹叼着烟抬手敲门。

  心里想着别一会儿聊着聊着吵起来,我TM还打不过他。

  噔噔噔……

  又敲门。

  “来了!”

  就听到张远回话,并从屋子里传来了阵阵纷乱的声响。

  咔哒!

  房门打开,还挂了链锁。

  “什么事?”

  “你干什么呢,满头大汗的?”姜纹见他这样,还半天才来开门,疑惑道。

  然后眯起一只眼睛。

  “不方便?”

  “哎……不太方便。”

  “那我得瞧瞧!”说着,这位就往里进。

  张远:……

  也不是啥正经人。

  “算了算了,一会儿我来找你,成不?”张远赶忙拦着。

  “也不是不行。”姜纹点点头:“我只是想知道是谁?”

  “我认识吗?”

  “认识。”张远挠挠耳朵,答道。

  “哦。”姜纹压低嗓音:“我说呢,白天看着就不对劲。”

  随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为剧组付出太多了。”

  “算了,我就不打搅你了。”说罢便转头往回走。

  “明天白天再聊吧。”

  边走边嘀咕。

  “是不是差辈了?”

  还掐手指头算呢。

  “巩利65年的,他是8……”

  正算着,有人和他打招呼。

  “大晚上的,你走来走去做什么,不回去陪老婆孩子呀?”

  “没事,工作重要……哎,不对!”

  姜纹下意识的回道,随后揉了揉眼。

  面前与他打招呼的,是穿着一身进口运动装,大汗淋漓,才从酒店健身房保养身材回来的巩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影帝:我谢谢你哦,影帝:我谢谢你哦最新章节,影帝:我谢谢你哦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