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你要有能耐,你也带我们吃点儿好的呗?

  就在这群人嗷嗷待哺之时,朝廷突然又发了一份告示。

  朝廷要在草原上新建十六座城,与此同时还要在原西夏地区,扩建十六座城。

  并且,还同时发布了官道以及铁路的配套计划。

  这份告示刚发布出来,高软软的商行便放出话来,要在原西夏的都城,建一个火药作坊和一个四轮马车的作坊。

  而且,供应商体系完全放开,能者得之。

  这两个消息一出,原本还在家里骂骂咧咧的人,一下子脸都笑成了菊花。

  一时间,无数钱和人又开始向着西部移动。

  “王掌柜,几天不见,这是要去哪儿呀?”

  被拦住去路的王掌柜看着眼前这笑容可掬的同行,脸上笑嘻嘻的同时,心里却早就已经骂开了。

  你他娘的,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的伙计早就已经上路了。

  你这会儿拦着我,应该是怕我抢在你前面,吃上第一口热乎的吧?

  心里骂着对方,他脸上却是笑的愈发亲切。

  “哎呀,这不刘掌柜嘛,这是什么风把您吹到这里了?”

  “呵呵,我这小妾不是生了嘛,陪她回趟娘家!”

  呵呵,我信你个鬼。

  你那小妾家在江南,你回娘家往西跑?

  心里暗骂一句之后,他便笑着回道;

  “哎呀,这不巧了嘛。

  我亲家的狗生了,请我去赴宴!”

  “.......”

  你才是狗,你全家都是狗!

  同样在心里把对方骂了个狗血淋头之后,这刘掌柜先是往周围看了看,发现全是来去匆匆的行人,并未注意到他俩之后,才低声问道:

  “王掌柜,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也是去西夏参加贵妃娘娘的招标会的吧?”

  见对方直接开门见山,王掌柜微微一笑。

  “刘掌柜说笑了,贵妃娘娘可是咱大宋的首富。

  我就一个经营齿轮的小作坊而已,我有什么脸面参加人家的招标会啊。

  我真就是去吃个席而已。”

  “呵呵,看来王掌柜还是信不过刘某啊。

  即如此我便开门见山吧!

  这天下人谁都知道,贵妃娘娘就是咱大宋的财神爷。

  她老人家只要一有动作,必然会有一大批人跟着发财。

  这次她明面上看起来好像只搞了两个作坊,但将来搞起来之后,必定又是一套完整的体系。

  咱们只要能参与进去,将来必能赚得盆满钵满。”

  “呵呵,刘兄说的没错。

  可是,想和娘娘合作,也是要有资本的。

  咱俩这种小作坊,岂能入了娘娘的法眼?

  所以呀,还是别想太多了,回家洗洗睡吧。”

  “哎,看来王兄还是信不过刘某啊。

  我也不瞒你,我这次就是去参加娘娘的招标会。

  但以我的资本,确实害怕连门都进不去。

  所以,我想和王兄联手,我们一起竞标。”

  “咱俩?

  合作?

  刘兄莫不是忘了,咱们祖上三代都是经营的齿轮作坊。

  从咱俩爷爷那辈儿开始,咱两家就三天两头的打架。

  咱俩合作?

  我敢答应,你敢信吗?”

  看着一脸嗤笑的王掌柜,姓刘的掌柜倒是一点儿不恼。

  “正是因为咱们两家竞争了三代,所以我了解你的实力。

  我家造出来的齿轮更耐磨损,但不知为何,总是容易断裂。

  而你家的正好相反,虽然从未断过,但却没我家的耐用。

  咱们两家也算是互有长短。

  如果咱们合作的话,不仅能互相取长补短,还能增大出货量。

  说不定,真就能挤进娘娘的供货系统里面。

  你觉得呢?”

  “你不会是想偷我家的技术吧?”

  看着直接往后蹦了一步的王掌柜,刘姓掌柜直接就翻起了白眼儿。

  “我学了你家的技术,我家的绝技不同样得教给你?”

  “呃,好像也对!

  但是.......”

  “哎呀,别但是了。

  这几年全国各地做齿轮的作坊越来越多,咱们两家虽然各有绝技,但也有明显的缺点。

  要不是因为这个,咱们的出货里也不会越来越小。

  凭咱们两家的实力,单打独斗的话,估计谁也赢不了。

  唯有合在一起,集两家之所长,才有可能搞出来更好的齿轮。

  这样,咱们才有可能吃上这波大肉啊。”

  “可是,咱们两家斗了这么多年。

  这突然就合作了,你不怕家里接受不了?”

  “切!

  多大的怨气不能用钱解决啊!

  只要咱进了娘娘的供应体系,挣了大钱,以前那点事儿算个屁呀。

  大不了,以后挣了钱之后,我不再用石头砸你,改用钱砸?”

  “.......”

  两人骂骂咧咧的边走边商量合作的方案之时,朝廷已经发出了另一份告示。

  这份告示,则是针对天下的读书人。

  简单来说,只要他们愿意在草原或者原西夏地区当官,除了行政主官的位置之外,其他位置只需要经过简单的考核,便可以直接上任。

  当然了,只有权利而没有身份。

  想要获得正式的官身,则必须连续十年考核优等。

  如果达不到优等,只要期间不犯事儿,便可以做为一个资历,将来参加科举之时,给予加分。

  而且,如果任职期间举家搬迁至任职地区的话,朝廷不仅给房子。

  全家从事任何行业,朝廷都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这个政策一出,无数早已西行的士子们,瞬间沸腾了。

  本来他们西行,只是凭着一股热血,想要出塞去营救他们仰慕的大元帅。

  但真踏上这条路之后,他们才突然意识,自己除了一腔热血之外,似乎还少了点儿纵横沙场的本事。

  一时间,无数人便突然发现自己陷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就这么回去?

  太特么丢人了!

  可是,继续往前,似乎又没什么门路。

  正在他们迷茫之时,这份告示却像是突然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不经科举直接为官?

  这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吸引力并不算很大。

  因为,大宋的官场上,其实并不乏类似的官员。

  但这些人因为没有参加过科举,没有进士的身份。

  在官场之上,其实是低人一等,不受待见的。

  正是因此,这类官员大部分仍会在合适的时候再次参加科举,去拿到那一个进士的身份。

  这份告示真正吸引他们的,有两个地方。

  第一便是这个为官的经历。

  有了实际为官的经历之后,对于他们的策论,绝对会大幅度提高。

  第二个,便是科举的加分。

  这特么可是以前没有的东西。

  所以,反正也打不了仗了。

  要不,先当个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最新章节,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