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泽涛可是聪明人,在这个时间点,老板的这个命令,肯定有针对性啊,于是笑问道:“杨生,您是准备让内地那边来找我们?”

  杨文东淡笑点头道:“对,内地的四个特区城市,已经可以接受外资独资了,以当地的人均成本,比起马来都要低上不少;

  而我们长兴实业也有很多低端生产制造产业,在香港这么多年,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了,竞争力已经不太行了,所以我也准备搬往内地;

  不过这种事,不能我们主动去找内地,而是要让内地来找我们,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主动权。”

  因为他的存在,香港的经济比原先历史上要强不少,地产也更火爆,这自然导致人工成本急剧升高,社会的平均工资已经超过了1000港元;

  虽然这个数字比起欧美日还要差不少,但香港很多产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东南亚国家,一些低端产业,根本就开不下去了,要不是长兴集团在香港有着完善的产业链,杨文东又在等待内地改开以及特区成立,不然早就迁移走很多产业了;

  如今,特区成立了,但他也不可能直接跑过去说我要投资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带动几十万就业,太主动了反而不好;无论怎么说,在这个时代自己的投资对内地是有巨大帮助的,那自己也需要维护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魏泽涛道:“是的,我们不能太主动,只是内地特区刚刚成立,我们就这样将香港产业链迁移过去,万一出现什么问题,那后果会不堪设想的。”

  “我明白你的担忧,这一点暂时不用担心。”杨文东笑着说道:“内地已经逐步与西方国家接触,从目前来看,信誉还是很不错的,且经济发展也逐步变好,这样的经济体,是不可能随意转型的;

  再一个,我们迁移产业链,也是一步一步来的,只不过因为我们的规模过大,所以看起来一小步,都很大罢了。”

  实际上,任何经济体,不到不得已,都是不会随意改革的;内地之所以改革,也是因为之前的经济模式,出问题了;

  包括90年代的国企大下岗,其实本质上在70年代就出了问题,只是改开的80年代,大量外资涌入,带动了经济发展,地方政府有钱了,于是逐步补贴,想进行软着陆,逐步的改革一系列国企;

  可最终还是没办法,碰到了亚洲金融危机,外加一系列ZZ因素,以及国企本身内部难以改革,最终就只能来了一次大下岗,以及关闭了大量国企或者低价卖了出去;

  与现在的英国那边一样,亏损的国企,哪怕低价卖出去了,在当时来说,都是赚的,因为不需要再补贴了,还能拿到一点回本钱。

  魏泽涛道:“也对,以我们的生产规模,内地那边的成本,也值得赌一把了。”

  “放心,上次去燕京,我也跟内地高层有过协商的,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杨文东又说道;

  其实内地的低价人工成本,对于外资的吸引力,是真的很强,只不过就是太多外资不敢进去,所以磨磨蹭蹭;

  反而香港资本在80年代大规模投资内地,赚的盆满钵满,内地也靠着香港外资,赚到了未来起家的外汇,可以说是双赢了;

  当然,也是因为杨文东知晓历史,所以才敢莽着干,不然一个正常资本家,是真的会考虑很多的,比如李嘉成,早期哪怕投靠了内地,也只敢捐学校,而不是大投资,唯独胡应相,才是真真正正敢将资本迁移至大陆的。

  魏泽涛道:‘好,那我这就放出消息,那荣耀、屈臣氏那边呢?’

  “事情一步一步的来吧,你这边产业对人工比较敏感,算是第一个摸石头过河的,与几个特区城市,沟通一下,做个合作样本出来。”杨文东道:“等你这边成功了,我这边再安排其他工厂一个一个的迁移。”

  魏泽涛点点头道:“好,相对来说,我塑料产业的原材料最简单,直接从台塑买就行了,食品与电子产业,供应链就复杂多了。”

  杨文东道:“对,产业链的转移也是很麻烦,你这边如果成功了,那以后荣耀与屈臣氏的产业链转移,也会更方便。”

  香港的资本在早期也有很多犹豫的,但有一家大型公司如果成功了,那他们也就敢进去了;

  魏泽涛又问道:“杨生,四个特区,您最看好哪一个?”

  杨文东没有回答,反问:“你觉得哪个适合我们?”

  魏泽涛想了想道:“四个城市之中,单看距离,深海市离我们最近,但工业体系几乎没有,甚至连电都不一定够;

  要看经济的话,厦门与汕头相对来说,要强很多,本土也有一些传统工业,就是距离方面没有深海市有优势。”

  “经济是可以发展的,四个城市其实差距也不是很大,可是距离,却没办法改变啊。”杨文东喝了一口茶,轻笑说道。

  魏泽涛问道:“那杨生是准备在深海投资了?”

  杨文东道:“有这个打算,第一目标是深海,不过,我们放出消息,四大特区肯定会找到我们,那你在谈判的时候,不要放弃任何一个,有了其他筹码,我们才能在深海市最大利益化。

  选择投资建厂的地方,其实就如同选择供应商,多元化的选择,才是最有利于我们的,深海是我的第一目标,但其他城市,我也会适当投资的。”

  “明白。”魏泽涛笑着说道;

  长兴集团的规模之大,在亚洲也能排的上号,工厂也遍布东南亚多个国家与地区,之前的多次投资,不少国家也派遣代表前来,而他们也利用好了这些机会,成功的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杨文东接着说道:“另外,香港这边,未来我们可能还需要面对裁员的问题,这一点比较麻烦,我们不能等到以后一次性裁员,这样影响太大了;

  你先内部考察,看看哪些人技术、质量控制方面做得好的,这些人我们继续要着,还有就是愿意去内地发展的,也可以留下来;

  其他的,就逐步的减员吧,以合同为主,合同到期的,内部觉得表现不好的,就不续约了,咱们也不裁员,以足够的时间,来慢慢消化这个影响。”

  香港的工业时代,因为他的存在而提前繁荣,那也有可能因为他的存在,而提前衰落;

  毕竟人工成本可能被长兴集团这个工业巨头给提前拉高了,而香港社会的其他工厂可是承担不了这个成本的,理论上就会出现提前转移;

  实际上,在内地改开之前,就有很多工厂向着湾湾以及东南亚转移了,特别简单的塑料工厂、五金机电等等;

  也有很多工厂主发现地产更赚钱,干脆就直接关了工厂,万事大吉;

  当供应链逐步稀碎的时候,长兴集团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迁移也是必须的,但不可能带着几万香港人去内地,就只能减员了;

  魏泽涛点头道:“这个方法的确可以,慢慢迁移、慢慢减员,而且是以合同到期不续的方式,也算不上裁员了,只是这样的话,时间长了,所有员工必然会知道的。”

  “知道就知道吧,其实什么方式都很难避免他们知道,大裁员的影响也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港府甚至内地都可能出来干涉,也不行。”杨文东摇摇头道:“必然会有一痛的,留住技术与质量人员,让他们把好关,以后可以送他们去内地当小领导。”

  要是直接上万甚至几万的短期裁员,接近1%的人口直接失业,还有更多的间接岗位消失,那港府都得要天塌了,甚至那个时候,可能内地与英国正在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或者已经谈判结束,无论哪个时间点出现这种问题,都不太好;

  魏泽涛道:“好,我明白了。”

  杨文东又道:“另外,内部成立一个基金,看看我们员工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的,有困难的话可以适当帮助下;

  但应该不会很需要,我们公司的待遇不低,待了几年的,除非家里有病人,不然不至于很惨。”

  就待遇这一块,长兴集团的工资是高于香港平均工资的,还有各种福利;能够在长兴集团工作几年的,一般也能在香港社会混到平均水平了;

  且杨文东还刻意在房价较低的时候,鼓励员工买房,利用市场的机制给员工福利;

  这次减员,他也是按照合同办事,本身就业就是双方的共同选择,毕竟员工可以随时离职,公司在合同到期的时候不续签也是正常商业行为,自己的额外帮助,已经算是福利了。

  “好的,其实我估计内部很多人房子赚钱之后,也不太想工作了,我先做做这批人的思想工作,他们本身工作意愿也不强了。”魏泽涛接着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道:“可以,另外通知屈臣氏与荣耀那边,如果他们那边有人也这样的话,不是重要岗位也可以走人;

  屈臣氏与荣耀的裁员计划会比你们晚一点,但也可以做好准备了。”

  三个主要制造业,减员还是逐步的来,影响更小,荣耀电子与屈臣氏的利润较高,对于人工成本的承受力也更高一些,可以晚一点;

  但82年之前房价高企,很多内部员工手握房子,可能也不想再上班了,那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协商好让这些人开心的走人;

  不然到了83/84年,经济危机之下,员工失业太多,就比较惨了,且社会影响也不小。

  “好,我会一起通知他们的。”魏泽涛点点头说道。

  集团准备逐渐在香港减员的事情,属于内部绝密,知道的目前也就几人,其他哪怕是分公司人事,也就得到了不再招人,外加员工合同到期之后,不会跟以前那样直接续约,而是需要内部考察一下;

  而长兴实业,准备在香港之外,再建一个大型的万人产业园计划,则是没有刻意保密,于是,东南亚的多个国家,也收到了消息,招商部,立刻就忙活起来了。

  香港,新华社总部:

  “什么?一个万人产业园,跟观塘区的那样?”新华社社长张光斗惊讶问道:“老曾,没开玩笑?”

  曾建华连忙道:“这种事,我能开玩笑吗?我还电话问了下魏泽涛魏生,他也承认了,长兴实业有这样的计划。”

  “长兴实业,以他们的规模,建一个万人产业园,倒也正常。”张光斗想了想,问道:“那你来跟我说,是想?”

  曾建华道:“我是想让你把消息传回内地,这件事东南亚那边都知道了,但内地那边,却没什么动静,我觉得这么好的机会,咱们放弃了可惜;

  张社长,这样的项目,你也知道能带动几万人的就业,而且每年的创汇可能就有上千万美元,国内正需要这样的项目啊。”

  张光斗点点头,又问:“那长兴实业是准备独资了?”

  “对啊,正好内地的四大特区成立了,容许外资独资,要不然,咱们还真没什么办法,蛇口那边根本容不下这样的大型工厂的。”曾建华笑着说道。

  杨文东在蛇口的投资很大,占了蛇口总招商的一大部分,但这点对比于杨文东所持有的工业总能力,就差远了;

  其实内地有关部门也早就听过华润,想引进长兴集团的工厂进入内地,但因为内地政策需要合资,最终没谈的起来,也就一个饮料与商品工厂进去了,听说上次杨文东去燕京,也有一些项目,但也不是超级大;

  而现在这个万人产业园,那可是真真正正的大项目了。

  张光斗道:“行,我会通知内地的,我也会建议一下,内地的城市,要多关注香港以及海外这边的商业动静了,不主动,怎么可能有投资啊。”

  曾建华道:“特区现在也缺外汇啊,不太可能派人长期驻守海外的,不过香港应该有可能,距离不远。”

  “嗯,行吧,我这就打个电话给几个特区城市。”张光斗道:“我新华社也不是负责国内商业的,提醒一下就足够了,不能插手,倒是你华润也是公司,可以试试?”

  新华社是有自己的任务的,虽然会与顶级商人有一些交集,但还是不涉及商业投资的;

  曾建华摇头道:“工业方面,也不是我华润的强项,而且杨文东应该也不会答应他旗下的核心产业与其他人合资的。”

  “也是,那就先这样吧。”张光斗已经翻开了一本书,寻找着电话号码,过了会,道:“找到了。”

  PS:求月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最新章节,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