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类似的贸易中心,不过并非需要跟美国那边的一样。”吴局长接着说道:“具体建多大、什么样的结构、投资多少,还是需要再协商的;
杨先生,如果您感兴趣的话,这一份就是一些基本的框架文件,里面有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大型会议室、内部的酒店等等您可以先看看。”
“好。”杨文东接过资料,认真看了起来;
从内容来看,这是一个规模不小的投资,第一期的建筑面积就不低于35万平方米,包含一个能够容纳3000人的大型会议厅、一栋600房间以上的酒店、各种中式西式餐厅等等。
但也只是一个规划,杨文东便问道:“那准备建在哪?”
吴局长回道:“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但也会在三环附近。”
“行,我这边没什么太大问题,后续等贵方将具体项目规划确定后,我们再协商吧。”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未来燕京市最顶级的CBD中心,这可是堪比香港中环的顶级位置,未来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自己主动送上门来的大型项目,他自然也不会放过了。
吴局长笑道:“好,那我这边会立刻上报,等确定好了,我会去香港找您协商。”
这个项目,在被提出的时候,不谈资金,所有人都支持,毕竟内地作为五常之一,现在打开门户对外做生意,可是海外很多商人、游客来到燕京之后,却连办公、居住的地方都没有、或者很不习惯;
可谈到资金,那争议就多了,实在是想要建设一个像样的贸易中心,那实在是太花钱了;
不管是中央还是燕京市,都拿不出这笔钱,贸易中心固然重要,可交通、水电供应、环保、供暖、住房、工农业、卫生、教育等等都是需要花钱的,这些哪一个也不比建一个贸易中心更重要?
于是,海外借贷成了第一个选择,只是找了日本、法国等银行,他们居然趁机提出了一些ZZ要求,自然遭到了拒绝。
最终,内部协商之下,也就只能引入外资,让外资来做这件事,只是涉及数亿美元的资金,海外的华人财团,恐怕也没几个能够拿的出来,特别是主营地香港目前还有着经济危机的情况下;
唯独眼前这位杨先生,财力通天,与交通部定下了超过十亿美元的高速公路项目,这也让住建部看到了希望。
杨文东问:“那这个项目,是我方独资,还是与贵方合资?”
吴局长道:“这个目前也不能确定,还得看具体情况再协商。”
“行吧,那先将项目定下来,再说。”杨文东说道;
建一个这样的超级大厦项目,虽然比不过高速公路,但也的确不是短时间就能完全确定下来的;
特别是这栋大厦还是未来国家对外的贸易中心,可能大使馆办事处以及一些部门都会放在其中,这就需要涉及燕京市的多个部门;
不过,只要能够让自己参与进来,那后续怎么样也无所谓,在燕京市未来能够获得百万平方米以上的CBD甲级写字楼,这可是未来在内地收益之中的定海神针了。
未来的内地,杨文东的规划是从两个方面下手;
第一就是基建,包含大型写字楼、酒店、高速、港口等等,不过这些需要逐步的发展,因为要跟上国家以及当地的需求,等国内需要的时候他再出手;
第二则是选择未来的行业巨头进行投资,除了几家他知道的,其他的,就准备让自己手下的金融公司,自己选择合适的目标了,就当做类似未来互联网行业的风险投资,十个投资成功一两个,那就是血赚;
更不要说,只要被投资目标在某个城市中心有厂区地皮,那基本上就不可能亏,无论其最后经营的怎么样,就那一块地皮,都足以弥补回来;
而这个时代,除非是一些污染特别重的企业,那基本上都是在城市周围的;
此次来燕京,前期定下了两段高速公路以及燕京国贸中心的项目,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结果了,等这两个项目完成了,那后续必然还有着更多的其他机会;
燕京事了之后,杨文东又去了一趟上沪、金陵等城市,与当地也达成了一些地产、基建方面的合作,不过规模不算很大,目前来说,改开也才四年,经济发展波动较大,所以也没什么大型投资;
11月底,杨文东便返回了香港;
港元危机,已经彻底结束了,这个过程中,有人发了财,也有人亏到上了天台,这种事,只能说一碰金融,成则一朝富贵,败则肝脑涂地
恒生银行也借助此次机会,成为了几乎不弱于汇丰的存在,也获得了港府外汇兑换的权利,加上本土华人资本的崛起,恒生银行也获得了大量新的客户与资金量;
当然,印钞权还是在汇丰手中,这一点杨文东也没在意,等以后拿下渣打银行,自己自然也能分一杯羹,不过大头肯定还是在“准央行”手中,这一点是ZZ原因,无法改变;
恒生银行在香港的发展,也几乎到了极致,接下来,目标便是与内地进行更多的合作,开拓内地市场,鼓励更多的内地公司与个人,前往香港恒生银行开户。
因为之前靠着港元危机血赚一笔,恒生银行也筹备与港府协商,在中环再获得一处地皮,新建新的总部;
时间很快到了1984年3月;
春节之后,香港的经济似乎有所恢复,中英谈判虽然还没有谈妥,但目前香港群众也都知道,双方就回归问题已经达成一致,现在还在有争议的,是交接期的管理以及其他事宜等等;
对此,想移民的自然也就可以移民离开,不想离开的也不用担心会爆发ZZ,可以安心的居住下来;
当然,在没有完全确定下来之前,大量资本还都处于观望状态,所以无论是股市还是地产市场,仍然处于低迷状态;
而这长久的低迷状态,也让香港的很多地产企业,到了崩溃的边缘;
在地产危机之前,多家企业盲目的看好香港的未来,疯狂借贷购置物业与地皮,甚至还有外资银行的债务;
地产危机爆发之后,公司收益降低、抵押物价值不够,初期的时候,一些公司还能靠着底蕴支撑一段时间,但时间长了之后,资金流逐渐不够,真正的危机也就出现了。
“咚咚咚~~”办公室外传来了敲门声,助理带着郑志杰以及方先名来到杨文东的办公室;
“杨生。”二人礼貌说道;
“坐吧。”杨文东挥手示意,问道:“内地的三个项目怎么样了?”
距离上次从内地返回已经小半年了,这段时间,香港这边也派遣了多达数百人的队伍前往内地,与内地一方一起协商合作事宜。
郑志杰回道:“燕京市国贸中心的项目已经确定了,第一期总建筑面积为53万平方米,也就是差不多477万尺,总投资预估是5亿美元;
由我方单独投资,结构方面,我已经请美国的贝大师进行设计,等图纸出来后,还需要与内地一方进行协商,再之后才会开建。”
“行,让贝先生那边多做一套沙盘模型,我也要看一眼。”杨文东道。
郑志杰道:“是,杨生。”
大型写字楼的沙盘可不便宜,特别是想要做到精致,价格可能需要几十万甚至更贵,不过这点对于老板来说,还抵不上他的半小时时间,所以自然需要做一套送到香港来了。
杨文东又问:“那两条高速呢?”
郑志杰回道:“高速方面受限于法律,内地一方必须占股51%,我方只能49%,我们这边的资金倒是没什么问题,但内地一方,中央与地方就这个资金问题似乎还有争议,且也的确需要不少的资金,所以有些耽误了。”
“他们连自己的人民币也没有吗?”杨文东反问;
内地这边拿不出几亿美元,他还是能够理解的;但对应的人民币,要是也拿不出来,那就.
郑志杰道:“国内这几年改革,外汇花的也比较多,听说连黄金都卖了一部分了,所以人民币方面,也是对应绑定的,加上内部发展也需要资金,所以即使是人民币,短时间内恐怕也拿不出来。”
杨文东皱眉道:“那这样的话,就会耽误我们项目的进度了。”
方先名道:“杨生,内地中央一位官员找到了我,他提出了另外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以中央的名义,向恒生银行借款,然后我们一起开发高速;
等高速建成之后,后续收费的资金,内地一方再逐步的偿还我方银行,您觉得怎么样?”
“中央愿意参与抵押的话,那可以,利息方面,你们与内地协商吧,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同时,也需要保证我方银行的利益。”杨文东想了想,便答应下来;
由内地中央来担保的话,那几乎是没什么风险了,且高速公路本身就是能够盈利的;
不过这也是在他先知的角度上,在正常人看来还是有风险的,所以自然得按照有风险的来处理,保证自己一方的利益;
内地那边,即使银行利息高一点,也不会亏,更重要的是,高速公路对于国家来说,其收费只是作用的一部分,能够带动周围城市的经济发展,间接的收益更大,如同地铁基本上亏损,但站在整个城市的角度来看,还是划算的;
甚至,高速公路还有着JS作用,不过这些跟杨文东也没什么关系,他只需要保证自己在项目中的利益就行了。
方先名道:“好的,那这件事我就去安排,如果顺利的话,那年中就可以开始立项了,两条高速,会分别从四个城市同步建设,预估在1987年就能通车了。”
“好。”杨文东看了一眼年历,道:“三年时间,倒也差不多了。”
高速公路的建设,都是比较费时间的,这还是钱到位的情况下,不然时间可能会更长;
郑志杰接着说道:“杨生,香港这边,最近地产市场,您可有所关注。”
“没特别在意,我知道佳宁倒闭了,其他还有什么大事?”杨文东问道;
以他如今的身价,对于香港地产的波动并不是很在意,反正未来还是能够涨回来以及更高,现在跌到多少也无所谓。
倒是佳宁集团这个香港巨骗,本身就一个纯粹的泡沫,在经济危机之下,拆东墙补西墙的政策失败,整个骗局彻底崩溃,集团的多个高层被逮捕或者通缉,陈松青本人也被廉政公署请去喝茶了;
早年他就知道这件事,不过他也一直没有干涉,第一不关他的事,第二他也师出无名。
陈松青这种巨骗,在账目上做的滴水不漏,连廉政公署直接搜查资料,都查不出明显的问题,
原先历史上,陈松青最终也就被定了一个小罪,关了几年后,出来低调的在自己别墅内退休养老。
所以他即使早期想参与进去,也未必有这个能力,至于那些被骗的股民以及其他公司,就只能说做生意有风险了
“佳宁集团算是完蛋了,还有几家与他关系密切的公司以及银行也受到波及。”郑志杰说道:“不过地产危机这么久了,还有很多其他正常运营的公司出现了大问题;
前两天,恒隆集团的陈曾曦找到了我,希望我们能够投资或者借一笔钱给他们,帮他们一把。”
“恒隆集团?他们在82年初拿下9个地铁物业项目,对吧?”杨文东问道;
郑志杰道:“是的,他们在最高价花费了40亿购入地皮,因为这个项目,账目上的损失就有20亿了,加上港元汇率下跌,他早期借的又是日元,按港元就算又是亏了几个亿。
前段时间,他们曾经向港府申请暂缓支付地皮费用以及开发周期,被港府拒绝了,因此,资金链就出问题了。”
“那就正常先审核一下,如果没什么其他问题,可以投资,其他类似公司也是如此,只要不是佳宁这种情况,我们都可以帮一把。”杨文东点点头道:“不过,股份方面,要的多一点,我们以后不会干涉他们的管理,除非再出现问题。”
郑志杰答应道:“好,我这就去安排。”
方先名问道:“杨生,您这是准备抄底了?”
杨文东道:“对,算是吧,不过没必要再去到处买地皮了,就直接选择上市地产公司就行了,特别是这种资金困难的。
以我们的规模,就没必要再去囤地了。”
PS:求月票
杨先生,如果您感兴趣的话,这一份就是一些基本的框架文件,里面有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大型会议室、内部的酒店等等您可以先看看。”
“好。”杨文东接过资料,认真看了起来;
从内容来看,这是一个规模不小的投资,第一期的建筑面积就不低于35万平方米,包含一个能够容纳3000人的大型会议厅、一栋600房间以上的酒店、各种中式西式餐厅等等。
但也只是一个规划,杨文东便问道:“那准备建在哪?”
吴局长回道:“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但也会在三环附近。”
“行,我这边没什么太大问题,后续等贵方将具体项目规划确定后,我们再协商吧。”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未来燕京市最顶级的CBD中心,这可是堪比香港中环的顶级位置,未来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自己主动送上门来的大型项目,他自然也不会放过了。
吴局长笑道:“好,那我这边会立刻上报,等确定好了,我会去香港找您协商。”
这个项目,在被提出的时候,不谈资金,所有人都支持,毕竟内地作为五常之一,现在打开门户对外做生意,可是海外很多商人、游客来到燕京之后,却连办公、居住的地方都没有、或者很不习惯;
可谈到资金,那争议就多了,实在是想要建设一个像样的贸易中心,那实在是太花钱了;
不管是中央还是燕京市,都拿不出这笔钱,贸易中心固然重要,可交通、水电供应、环保、供暖、住房、工农业、卫生、教育等等都是需要花钱的,这些哪一个也不比建一个贸易中心更重要?
于是,海外借贷成了第一个选择,只是找了日本、法国等银行,他们居然趁机提出了一些ZZ要求,自然遭到了拒绝。
最终,内部协商之下,也就只能引入外资,让外资来做这件事,只是涉及数亿美元的资金,海外的华人财团,恐怕也没几个能够拿的出来,特别是主营地香港目前还有着经济危机的情况下;
唯独眼前这位杨先生,财力通天,与交通部定下了超过十亿美元的高速公路项目,这也让住建部看到了希望。
杨文东问:“那这个项目,是我方独资,还是与贵方合资?”
吴局长道:“这个目前也不能确定,还得看具体情况再协商。”
“行吧,那先将项目定下来,再说。”杨文东说道;
建一个这样的超级大厦项目,虽然比不过高速公路,但也的确不是短时间就能完全确定下来的;
特别是这栋大厦还是未来国家对外的贸易中心,可能大使馆办事处以及一些部门都会放在其中,这就需要涉及燕京市的多个部门;
不过,只要能够让自己参与进来,那后续怎么样也无所谓,在燕京市未来能够获得百万平方米以上的CBD甲级写字楼,这可是未来在内地收益之中的定海神针了。
未来的内地,杨文东的规划是从两个方面下手;
第一就是基建,包含大型写字楼、酒店、高速、港口等等,不过这些需要逐步的发展,因为要跟上国家以及当地的需求,等国内需要的时候他再出手;
第二则是选择未来的行业巨头进行投资,除了几家他知道的,其他的,就准备让自己手下的金融公司,自己选择合适的目标了,就当做类似未来互联网行业的风险投资,十个投资成功一两个,那就是血赚;
更不要说,只要被投资目标在某个城市中心有厂区地皮,那基本上就不可能亏,无论其最后经营的怎么样,就那一块地皮,都足以弥补回来;
而这个时代,除非是一些污染特别重的企业,那基本上都是在城市周围的;
此次来燕京,前期定下了两段高速公路以及燕京国贸中心的项目,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结果了,等这两个项目完成了,那后续必然还有着更多的其他机会;
燕京事了之后,杨文东又去了一趟上沪、金陵等城市,与当地也达成了一些地产、基建方面的合作,不过规模不算很大,目前来说,改开也才四年,经济发展波动较大,所以也没什么大型投资;
11月底,杨文东便返回了香港;
港元危机,已经彻底结束了,这个过程中,有人发了财,也有人亏到上了天台,这种事,只能说一碰金融,成则一朝富贵,败则肝脑涂地
恒生银行也借助此次机会,成为了几乎不弱于汇丰的存在,也获得了港府外汇兑换的权利,加上本土华人资本的崛起,恒生银行也获得了大量新的客户与资金量;
当然,印钞权还是在汇丰手中,这一点杨文东也没在意,等以后拿下渣打银行,自己自然也能分一杯羹,不过大头肯定还是在“准央行”手中,这一点是ZZ原因,无法改变;
恒生银行在香港的发展,也几乎到了极致,接下来,目标便是与内地进行更多的合作,开拓内地市场,鼓励更多的内地公司与个人,前往香港恒生银行开户。
因为之前靠着港元危机血赚一笔,恒生银行也筹备与港府协商,在中环再获得一处地皮,新建新的总部;
时间很快到了1984年3月;
春节之后,香港的经济似乎有所恢复,中英谈判虽然还没有谈妥,但目前香港群众也都知道,双方就回归问题已经达成一致,现在还在有争议的,是交接期的管理以及其他事宜等等;
对此,想移民的自然也就可以移民离开,不想离开的也不用担心会爆发ZZ,可以安心的居住下来;
当然,在没有完全确定下来之前,大量资本还都处于观望状态,所以无论是股市还是地产市场,仍然处于低迷状态;
而这长久的低迷状态,也让香港的很多地产企业,到了崩溃的边缘;
在地产危机之前,多家企业盲目的看好香港的未来,疯狂借贷购置物业与地皮,甚至还有外资银行的债务;
地产危机爆发之后,公司收益降低、抵押物价值不够,初期的时候,一些公司还能靠着底蕴支撑一段时间,但时间长了之后,资金流逐渐不够,真正的危机也就出现了。
“咚咚咚~~”办公室外传来了敲门声,助理带着郑志杰以及方先名来到杨文东的办公室;
“杨生。”二人礼貌说道;
“坐吧。”杨文东挥手示意,问道:“内地的三个项目怎么样了?”
距离上次从内地返回已经小半年了,这段时间,香港这边也派遣了多达数百人的队伍前往内地,与内地一方一起协商合作事宜。
郑志杰回道:“燕京市国贸中心的项目已经确定了,第一期总建筑面积为53万平方米,也就是差不多477万尺,总投资预估是5亿美元;
由我方单独投资,结构方面,我已经请美国的贝大师进行设计,等图纸出来后,还需要与内地一方进行协商,再之后才会开建。”
“行,让贝先生那边多做一套沙盘模型,我也要看一眼。”杨文东道。
郑志杰道:“是,杨生。”
大型写字楼的沙盘可不便宜,特别是想要做到精致,价格可能需要几十万甚至更贵,不过这点对于老板来说,还抵不上他的半小时时间,所以自然需要做一套送到香港来了。
杨文东又问:“那两条高速呢?”
郑志杰回道:“高速方面受限于法律,内地一方必须占股51%,我方只能49%,我们这边的资金倒是没什么问题,但内地一方,中央与地方就这个资金问题似乎还有争议,且也的确需要不少的资金,所以有些耽误了。”
“他们连自己的人民币也没有吗?”杨文东反问;
内地这边拿不出几亿美元,他还是能够理解的;但对应的人民币,要是也拿不出来,那就.
郑志杰道:“国内这几年改革,外汇花的也比较多,听说连黄金都卖了一部分了,所以人民币方面,也是对应绑定的,加上内部发展也需要资金,所以即使是人民币,短时间内恐怕也拿不出来。”
杨文东皱眉道:“那这样的话,就会耽误我们项目的进度了。”
方先名道:“杨生,内地中央一位官员找到了我,他提出了另外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以中央的名义,向恒生银行借款,然后我们一起开发高速;
等高速建成之后,后续收费的资金,内地一方再逐步的偿还我方银行,您觉得怎么样?”
“中央愿意参与抵押的话,那可以,利息方面,你们与内地协商吧,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同时,也需要保证我方银行的利益。”杨文东想了想,便答应下来;
由内地中央来担保的话,那几乎是没什么风险了,且高速公路本身就是能够盈利的;
不过这也是在他先知的角度上,在正常人看来还是有风险的,所以自然得按照有风险的来处理,保证自己一方的利益;
内地那边,即使银行利息高一点,也不会亏,更重要的是,高速公路对于国家来说,其收费只是作用的一部分,能够带动周围城市的经济发展,间接的收益更大,如同地铁基本上亏损,但站在整个城市的角度来看,还是划算的;
甚至,高速公路还有着JS作用,不过这些跟杨文东也没什么关系,他只需要保证自己在项目中的利益就行了。
方先名道:“好的,那这件事我就去安排,如果顺利的话,那年中就可以开始立项了,两条高速,会分别从四个城市同步建设,预估在1987年就能通车了。”
“好。”杨文东看了一眼年历,道:“三年时间,倒也差不多了。”
高速公路的建设,都是比较费时间的,这还是钱到位的情况下,不然时间可能会更长;
郑志杰接着说道:“杨生,香港这边,最近地产市场,您可有所关注。”
“没特别在意,我知道佳宁倒闭了,其他还有什么大事?”杨文东问道;
以他如今的身价,对于香港地产的波动并不是很在意,反正未来还是能够涨回来以及更高,现在跌到多少也无所谓。
倒是佳宁集团这个香港巨骗,本身就一个纯粹的泡沫,在经济危机之下,拆东墙补西墙的政策失败,整个骗局彻底崩溃,集团的多个高层被逮捕或者通缉,陈松青本人也被廉政公署请去喝茶了;
早年他就知道这件事,不过他也一直没有干涉,第一不关他的事,第二他也师出无名。
陈松青这种巨骗,在账目上做的滴水不漏,连廉政公署直接搜查资料,都查不出明显的问题,
原先历史上,陈松青最终也就被定了一个小罪,关了几年后,出来低调的在自己别墅内退休养老。
所以他即使早期想参与进去,也未必有这个能力,至于那些被骗的股民以及其他公司,就只能说做生意有风险了
“佳宁集团算是完蛋了,还有几家与他关系密切的公司以及银行也受到波及。”郑志杰说道:“不过地产危机这么久了,还有很多其他正常运营的公司出现了大问题;
前两天,恒隆集团的陈曾曦找到了我,希望我们能够投资或者借一笔钱给他们,帮他们一把。”
“恒隆集团?他们在82年初拿下9个地铁物业项目,对吧?”杨文东问道;
郑志杰道:“是的,他们在最高价花费了40亿购入地皮,因为这个项目,账目上的损失就有20亿了,加上港元汇率下跌,他早期借的又是日元,按港元就算又是亏了几个亿。
前段时间,他们曾经向港府申请暂缓支付地皮费用以及开发周期,被港府拒绝了,因此,资金链就出问题了。”
“那就正常先审核一下,如果没什么其他问题,可以投资,其他类似公司也是如此,只要不是佳宁这种情况,我们都可以帮一把。”杨文东点点头道:“不过,股份方面,要的多一点,我们以后不会干涉他们的管理,除非再出现问题。”
郑志杰答应道:“好,我这就去安排。”
方先名问道:“杨生,您这是准备抄底了?”
杨文东道:“对,算是吧,不过没必要再去到处买地皮了,就直接选择上市地产公司就行了,特别是这种资金困难的。
以我们的规模,就没必要再去囤地了。”
PS:求月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最新章节,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最新章节,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