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以我爹为前车之鉴!”

  娄晓娥这最后一句话,虽然是并没有加重语气,但郭书苗却是理解了里面的份量。

  娄晓娥说的是她现在可能要干一些脏活,但郭书苗却是听懂了娄晓娥担心自家的财富,以后会变成她们这个大家族的原罪。

  身处不同位置,想法不同很正常。

  娄晓娥现在已经到达了可以考虑家族延续的问题了。

  她不光是替自己考虑了,甚至包括了郭书苗的孩子,还有何媛她们。

  郭书苗神情认真了起来,她低声问道:“嫂子你这个想法,跟我哥说过么?”

  娄晓娥摇了摇头,面露一丝痛苦说道:“没有,在这个上面,你是除了我妈之外,唯一一个知道内情的人。

  我妈一句话说的很对,我爹在解放的时候,虽然犯了很多错误。

  但他没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对家族而言,是最好的。

  现在咱们家大业大,身家亿万,看上去是很风光。

  现在四九城那边,也是对咱们很看重。

  但将来万一哪天,港岛这边回归,到时候四九城那帮人,会怎么看咱们?

  你哥虽然跟我说过,港岛这边以后回不回家,都永远是咱们对外的窗口,让我不用担心。

  但我怎能不担心?

  我爹不管对错,但他就是当初信的真真的,所以后来一点还手能力都没有。

  我是不想我的孩子,以后会像当年的我一样。

  每天提心吊胆,见到任何一个外人,都要低着头。

  看到那些穿中山装的,我都得露出讨好的神情。

  书苗,你会帮我是吧?”

  娄晓娥最后不肯定的询问了一句。

  郭书苗靠上了娄晓娥,她并没有急着表忠心,反而是回道:“我哥当初介绍我加入路领导的部门,曾经跟我说过一段话。

  他说,不管什么事,都得以自己的幸福为前提。

  如果老路的命令,会以牺牲我的幸福去达成。

  我哥当时跟我说的,那样的命令让我千万不要答应。

  嫂子,我今天也就是这个话。

  我在乎的人,就是那么几个。

  我的孩子,我的家庭。

  你跟孩子们,我哥跟他的家人。

  还有二哥那边,

  其他的人,我不在乎。

  以后我哥要是怪你,我就跟你一起扛着。

  他不顾他自己的前途,也得想想他的孩子们。”

  两个娘们自认为“伟大”的,就把以后她们的路给决定了。

  其实在她们的认知来说,并没有什么错误。

  只是认知不同而已,她们也不能理解改开后,咱们对港岛的包容。

  何雨柱是经历过改开,所以他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

  但现在的娄晓娥,只能以她现在的认知,来解读以后的事情。

  何雨柱坐在小车上,缓缓的随着自行车流往前而行。

  现在正是下班高峰期,车水马龙指的就是这个场景。

  何雨柱静静的望向车窗外,大家脸上欢快的神色,就不用细细描述了。

  就说一眼望不到头的自行车车流,就能知道这个年头,大家的幸福感是增多还是变少了。

  到何雨柱这个位置,很多资料他都能接触到。

  建国时,自行车存量大约是五十万辆,人口5.4亿。

  而去年最新的一份调研报告,咱们的人口来到了九亿,自行车数量到了约5000万辆。

  也就是原来是一千个人有一辆自行车。

  而现在是二十个人有一辆。

  当然,自行车这玩意还是集中在各个城市的比较多。

  像何雨柱这样的家庭。

  哪怕他平时用不上自行车了,但他名下也是有一辆二八大杠。

  整个四九城,只要家里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上班的,那自行车肯定得整一辆的。

  就是95号院,自从贾家跟易家搬出去以后,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买了自行车。

  连闫埠贵家,也有一辆二手的了。

  闫解成不是买不起,而是他所有的钱,都投入了集资建房上面去了。

  按照闫解成的说法,就是他妹妹要回来了。

  以后老三说不定也要回来。

  那他身为家中老大,总要给弟弟妹妹把住的地方给准备好。

  所以哪怕他吃点亏,背点债,也得在这个上面早做准备。

  这番操作,替闫解成在胡同里拉了不少印象分。

  谁都没想到,闫解成还有这么大气的一面。

  按照老四九城人的说法,就是闫解成这个事情,做的地道。

  还有人问闫解成,他老子闫埠贵应该有存款,为啥这种大事,闫埠贵却是不支援他们一些。

  闫解成遇到这种询问,心里乐开了花,表面上却是含含糊糊的说道:“老头子的确是有几个钱,但他心思也重。

  老二那边,现在也不是太好。

  老三还没成家立业,

  还有他们老两口的养老。

  我凑凑,再借点,过几年苦日子总能熬过来的。

  就不麻烦父母了。”

  这话一出,谁不给闫解成竖个大拇指头?

  都明白闫埠贵是什么人,肯定是抠门的不愿意掏钱帮老大一家。

  但闫解成不光没说他爹的一句坏话,还替闫埠贵的抠门打圆场,这才是一家长子该有的大气。

  更关键是,有今天这个事传出去了,要是以后他老子因为什么事,让他出份子。

  那闫解成可以底气十足的拒绝。

  就算宣传的全四九城人都知道,闫解成也不怕坏名声了。

  闫解娣已经回家,安置工作的五百块钱,是闫埠贵给她出的。

  当然,闫解娣在回来以后,第一时间,就跟老子保证了,以后这笔钱会加利息还给她。

  所以现在的闫解娣,虽然她的工作是闫埠贵帮了最大的忙,并且在闫解成房子还没下来之前,她还只能跟父母住在一起。

  但闫解娣最感激的并不是父母。

  她第一个感激的是后院狗蛋,毕竟要不是狗蛋惦记她这个同院姐姐,她也没机会回来。

  说不定就跟那些同院子的知青一样,在那边跟一个地方下去的男同学,领证结婚,扎根农村。

  或者为了吃两口饱饭,还有些女同志选择了嫁给当地人。

  闫解娣第二个感激的,也是关系最好的,就是她嫂子兰花了。

  虽然兰花没给过她多少钱,但几次都是在她熬不下去的时候,是她嫂子给了她家人的关心与温暖。

  这也是闫解娣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最新章节,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