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587章 各抒己见

小说:1978合成系文豪 作者:好想吃薯片 更新时间:2025-08-30 22:40:0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人呢?”

  江弦到了也不磨叽,喝一口水,大手一挥,“叫人过来开会,通知下去,假期结束。”

  整个“海马影视创作中心”霎时间人头攒动起来,一帮闲出鸟来的编剧很快齐聚“海马”会议室里。

  “都到了吧。”

  江弦坐在最显眼的位置,往下面扫个一眼,“海马”的成员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过来了,来最迟的是余华,说是在北大上课,是梁左骑着自行车去海淀赶紧叫回来的。

  “行了,多的我不用说了,今儿我过来,咱们开门见山,就一件事儿,开片子。”

  江弦往下扫一眼,“要求呢,能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思考的片子,你们也知道,在我这儿,老路子不行,得有新意思,总而言之,做个总结,要‘内容有深度、人物有血肉、故事有起伏、语言有味道’,好了,你们都说说,有什么想法,大胆提,解放思想嘛!”

  魏人扫了一眼左右,推推眼镜,翻开一个旧笔记本。

  “头儿,是这样,我琢磨了一个本子,想写写咱们京城的胡同和老字号。

  “详细讲讲。”江弦摆出个愿闻其详的姿势。

  “咳咳。”

  魏人咳嗽两声,“这个名字呢,我暂定叫《百味居》,大概就是前门外一家传承几代的老字号饭馆“百味居”展开,这个老掌柜呢,思想保守,坚持老规矩,但是几个儿子女儿想法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

  “嗯要体现出这个时代特色嘛,你看啊,我比如说,大儿子想承包下来,搞个体经营,引入新菜式;二女儿呢,在国营单位上班,觉得还是“大锅饭”安稳;小儿子是待业青年,当了第一批‘倒爷’,所以撺掇着把店改成更时髦的歌舞餐厅总而言之,故事就讲这一家人,在老字号是坚守还是改革上的矛盾,再写一些街坊四邻的众生相进去.”

  “老魏,你这不就是换个壳子的《天下第一楼》么?”

  王硕嘴毒,“你抄的正主还在你脸前面儿坐着呢,还百味儿居.”

  江弦摆摆手,“没事儿,都别介意,今儿过来,咱们就畅所欲言,老魏说的这个,通过一个家庭、一个店铺,看改开以后咱们普通市民的观念转变和生活变化,有温情,也有冲突,我觉得还行,先放着,谁还有?”

  “我有一个。”

  说话的叫乔瑜,这人是个成都人,长相有点丑,平时在“海马”也不算起眼,但是《编辑部的故事》他就参与了编剧。

  另外呢,他写的几部在当时也很有名气,《孽障们的歌》、《少将》、《给你看本难念的经》都在文坛引起过很大震动,还有一部《大生活》,川省的应该不会陌生,这后来后来拍成了电视剧,张国立、张嘉译、蒋依依演的。

  “前段时间呢,我看了一则收养弃儿的新闻报道。”

  乔瑜说话的时候带着浓浓的四川口音,“我的这个故事,主要是从一段爱情上的困境开始,一个年轻漂亮工作好的女工人,同时面对着两个男人的追求,一个是对他有恩的男人,一个是身处困境的男人.前者老实憨厚,后者文化水平高,后来呢,这个女人选择了后者,但是因文化差异和家庭背景不同,夫妻关系矛盾持续升级,后来这个女人又收养了一个弃婴,而这个弃婴的身世竟然是.”

  乔瑜说话的口音很让人难受,但并不妨碍一屋子人听得津津有味儿。

  “这左右为难的,有点儿意思。”梁左摩挲着下巴说了一声。

  至于江弦,听得浑身打激灵,他哪能听不出来,乔瑜讲的这个剧,那不就是足以封神的国民神剧

  ——《渴望》

  核心剧情大概总结一下就是:一个圣母光环闪瞎全京城的女红刘慧芳,在特殊年代捡了个女婴,结果把自己、俩男人、俩家庭搅和成了“中国伦理地狱级副本”。

  圣母刘慧芳捡个女婴,却让两个家庭陷入伦理风暴,全员人设天花板却漏着雨——自爆式善良的活菩萨、软饭硬吃的初代PUA男、永不断电的备胎之神

  一群神人碰撞出的火花,照亮了整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全国人的集体渴望。

  就说江弦当年看的时候,那是一边儿骂,一边儿又看的那叫一个欲罢不能。

  主要这剧里每个人的人设都无敌了。

  先说圣母刘慧芳吧。

  捡孩子?捡!

  前男友落魄?养!

  现任老公不爽?忍!

  婆婆刁难?受着!

  主打一个“牺牲自己,照亮他人,顺便把身边人全整不会了”。

  观众一边抹泪,“慧芳太好了”,一边捶胸,“求你别好了!歇会儿吧!”

  这人真是全剧的“道德珠穆朗玛峰”,但是但爬上去的人,包括她自己,都冻得不轻。

  用后世的话总结,那妥妥的“讨好型人格晚期”+“拒绝困难症十级患者”。

  男主角王沪生呢,那真是渣男、巨婴、精致利己主义者。

  “软饭硬吃”界初代宗师。

  靠慧芳养家时像鹌鹑,翻身了立马变公鸡。

  嘴边儿最常挂着的一句话就是,“慧芳,你理解我一下行吗?”

  啥意思呢?我要做妖了,你忍着点。

  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娶妻娶贤,然后使劲欺负贤妻”。

  观众对他恨得那叫一个牙痒,堪称“全国统一想扇耳光对象No.1”。

  男二宋大成,能被排进感动全国十大备胎之中。

  深度:憨厚老实的工人阶级代表,默默守护的“中国式暖男”。

  慧芳嫁人了?我帮!

  慧芳有难了?我上!

  慧芳需要肾了?我.

  被发了一整部剧的“好人卡”,完美展示了什么叫“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

  总之,这电视剧当年一播,街头巷尾都在讨论的是“刘慧芳该不该捡孩子?”,女孩儿找对象要问的是“王沪生能不能被原谅?”。

  江弦看这剧的时候,也觉着这编剧真能封神了。

  “发刀技术”堪称登峰造极!

  好人必须往死里虐,虐完还得爬起来再被虐。

  剧情走向大概就是:刘慧芳做件好事,引发巨大麻烦,她默默承受,王亚茹火上浇油,宋大成出来灭火,火越灭越大,刘慧芳倒下,观众哭晕在厕所

  那真是“虐心剧”鼻祖级模板,后续所有苦情戏都得叫它一声“祖师爷”,都是照着这模式来的。

  现在一看。

  得,原来编剧就在这儿蹲着呢。

  “小乔提的也有想法,先放着,谁还有?”

  会议室一人一根烟,抽的那叫一个烟雾缭绕,又很快有人陆续讲了几个想法。

  王硕提了个“歌舞厅”出来,“我觉着还是编辑部那套模式,这模式大伙儿也熟悉,不过这次换一个地方,换哪儿呢?就换成歌舞厅,这玩意儿大伙也都熟悉,常去,然后呢,就讲这个歌舞厅里发生的故事,还是每集一个故事,咱们就继续探讨什么恋爱婚姻、家庭伦理、人际关系这些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

  “有点儿意思。”一屋子人又听得动了心。

  江弦坐在椅子上,一边儿听,手指一边儿敲着桌面儿。

  看得出来,拍了一部《编辑部的故事》,给这一屋子编剧涨了不少经验,都挺有主意、挺有想法。

  至于王硕说的这个,他也知道。

  《海马歌舞厅》嘛。

  当时马未都开了家歌舞厅,投资了非常多的钱,但是很快这个歌舞厅就黄了。

  为啥呢?

  不是歌舞厅没生意,这年头歌舞厅非常流行。

  主要马未都朋友太多,去了一切消费都往马未都头上记,都免单。

  这么拖着,给他拖破产了。

  后来王硕一合计,给他琢磨一招儿,说拍个电视剧,就拍歌舞厅。

  就这么一部电视剧,让马未都成功翻了本,还赚了几百万。

  嗯.二十多年后,黄磊主演了一部类似的电视剧《深夜食堂》,结构类似《海马歌舞厅》,但是口碑很差。

  总而言之,打个简单的比方,《编辑部的故事》像几个朋友喝着啤酒唠出来的闲磕,《海马歌舞厅》像一伙社会青年喝多了洋酒闹出的洋相,而《深夜食堂》像是几个闲人喝着枸杞水在那里无病呻吟。

  “老王提的这个也还行,谁还有?”江弦抬起头问一句。

  “咳咳。”

  梁左磕了磕烟灰,“我有一个。”

  “老梁?你讲。”

  江弦坐下来,听梁左慢慢开口道:“其实我的想法和老王差不多,还是继续复刻《编辑部的故事》这种模式,老王的想法是歌舞厅,我觉着大可不必那么复杂,我们就把这个情景设置在一个家庭里”

  《出生之家》?

  江弦一拍大腿。

  不对不对!

  《我爱我家》!

  这就更不用多说啥了,一部剧不知道贡献了多少名场面,一直到后世还在不断被翻出来剪辑。

  “我看你们每个人都挺有想法,挺有思路,说明你们这段时间没白坐着,都在好好往下琢磨。”

  见每个人都陆陆续续讲了那么多思路,江弦身体前倾,做起总结性的发言:

  “以前咱们海马条件不允许,砸锅卖铁的拍一部《编辑部的故事》,现在不一样了,有的是条件,你们提的这些,如果有信心,回去写个本子给我递过来,只要差不多点儿,咱们马上就立项开拍。”

  “哎呦我去。”冯晓刚听的心惊肉跳的。

  这气魄也太大了!

  就是他原来供职的电视艺术中心,那也没胆子说自己一口气就能拍这么多电影呐!

  正琢磨着呢,忽然被江弦点了名,“老冯,今儿这么多人都说了,你咋没主意?”

  “我?”

  冯晓刚大牙一呲,“我哪能跟人家比啊,人都是大作家、大编剧,我算个啥东西,我想不出这么复杂的玩意儿。”

  “行,你想不出来,那我给你布置个题目。”江弦面无表情道。

  “啊?”

  冯晓刚愣住,“布置题目?”

  “对。”

  “您逗我呢?”

  “我逗你干啥?我闲的啊!”

  江弦擦擦手,乜他一眼,“咋了?没信心?”

  “ber。”

  冯晓刚忙摇头,“我是觉着我不配.我配不上”

  “行了,别在那儿谦虚了,行不行的,你先听我讲过再说。”

  对于江弦的“题目”,冯晓刚自然是觉得头疼的,可如今伸头一刀,缩脖子也是一刀,还是先听听是个什么“题目”。

  “.那您说吧。”

  “我想让你写一个关于美国的剧本。”江弦开口道。

  “关于美国的剧本?”

  冯晓刚愣住了,继而马上摆手,“不行啊、不行啊,头儿,您真是拿我寻开心呢,这美国我去都没去过,我上哪儿写这么个剧本出来?”

  “你先别着急,我能不知道你没去过美国么?再说了,我也是从事文学创作工作的,我能让你毫无生活经验的胡编乱邹么。”江弦安慰说。

  “那我这”

  “是这样,我前段时间,看了一部,是一个叫曹桂林的中国人写的,叫《京城人在纽约》,写的文学性一般,但是我觉着这故事特有意思,因为这个曹桂林他的确是早年跑到美国闯荡,把自己在美国碰的钉子、遇到的心酸都写进去了,很真实.”

  “曹桂林?”

  冯晓刚念叨着这个名字,听着江弦的讲述。

  “我去过美国,所以知道那儿是什么样子,但是在咱们国家,像你一样,没去过美国的人更多,就别说去过了,大部分人连美国人长啥样子都觉得很稀罕、很陌生,我觉着这回不如就以美国为题材,拍一部电视剧,就拍这个《京城人在纽约》,肯定能激发很多观众的好奇心,收视率肯定不错。”

  “.”

  冯晓刚听明白了。

  合着是要他改编一部。

  嗯.那这难度好像就并不是太大。

  “成,那我琢磨琢磨。”

  “你先别琢磨了。”

  江弦道:“你对美国又不熟悉,有啥好琢磨的?你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回去琢磨,是亲自去一趟美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合成系文豪,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1978合成系文豪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