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754信息茧房

小说: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作者:工具超人 更新时间:2025-05-02 09:19:1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唐植桐骑着自行车,将张永祥载到前门车站。

  这里有不少去城外的公交车,37路从前门始发,终点是石景山,经过张永祥所在的公社。

  对于张永祥来说,脚步、时间都不值钱,他不想花这个钱,但唐植桐没同意。

  坐车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节省体力,更何况37路全程票价才三毛五,对唐植桐来说如九牛一毛。

  唐植桐给张永祥买了车票,把他送上车,看着车开走后,才转身骑车回去。

  到家后免不了跟张桂芳汇报一下情况。

  凤芝挨了揍,在一旁抽噎,唐植桐没有安慰她。

  八九岁已经不能归在不懂事的孩子行列里了,最起码的脸色、好歹都应该知道且遵守。

  唐植桐可以容忍妹妹馋一点,但接受不了不懂礼貌。

  趁孩子还不大,打一顿就掰过来了,若是任其发展,等以后会追悔莫及。

  陪母亲说了几句话,唐植桐回到厢房的时候,小王同学正在跟报纸较劲。

  家里虽然买了缝纫机,但小王同学之前都是做小件,铅笔袋、书包、改个裤脚、打个补丁啥的,没有做正经衣服的经验。

  偶尔有邻居过来托小王同学做衣服,她都以不会做为由给拒绝了,改裤脚的小活倒是都接了。

  对于小王同学的做法,背后说啥的都有,有说看不起人的,也有支持小王同学的:“你不就是想占便宜省点工钱吗?桉子家的不会做怎么给你加工?加工坏了算谁的?敢情人家不仅不收钱,还得倒贴你一块布?”

  日子一点点过,家里人口多,也有了缝纫机,小王同学就将做衣服的手工活提上了日程。

  此前虽然一直在学习,但那也只是处在理论阶段,实践起来她也担心糟蹋了布。

  这不,她打算先拿报纸练练手,在上面用铅笔画上线条,裁剪下来后再放在丈夫身上比量,确定尺寸合适再在布料上下手。

  唐植桐是个合格的衣架,在配合完小王同学后,继续坐在桌前画脚扣的设计图,小王同学则在缝纫机上划线裁布。

  一时间,厢房很安静。

  岁月静好,莫过于此。

  4月11日,星期一。

  唐植桐吃过早饭没有和小王同学一路同行,而是去了押运处,跟小王同学交代的理由自然是单位有公事。

  出了永定门,唐植桐找个不起眼的角落薅出来五只母鸡塞进麻袋,都是一年多一点的年纪,正是下蛋旺盛、拼搏未来的时候。

  母鸡依旧是前年被卖的模样,捆着双脚,鸡嗉子饱满。

  当时盛传一切要充公,所以工地附近的部分农民把能卖的都卖了。

  又因为当时收鸡、鸭、鹅都是按单位重量计费,所以在卖禽畜前,农民特意选择喂它们一些粮食,用以增加体重,好多卖两个钱。

  陈大姐今天来的很早,从唐植桐带来的麻袋里掏出母鸡一一仔细查验,首先是重量是否达标,再看羽毛是否整齐、爪子上面肉丁的长度,最后确认鸡喙的磨程度。

  唐植桐看陈大姐老道的手法,暗自点头,若不是在工地干过那一阵子,很多“识鸡”的法子自己也不知道,当时虽然是赶鸭子上架,但学的很用心。

  鸡身上的很多细节都用来确定鸡龄及是否健康的依据。

  查体重很好理解,只有重的才能称得上养得好。

  羽毛则是分辨鸡龄的参考,青年鸡的羽毛搭眼一看给人一种“稚气未脱”的感觉,不好具体形容,但一看就知道。

  青年鸡和成年鸡的鸡喙也有区别,青年鸡的鸡喙偏软,成年鸡则已硬化,此外鸡喙的磨损程度也是确定鸡健康的标准之一。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鸡爪。

  正常来说,家养鸡每只鸡脚有四个脚趾,但脚趾上方还会有个小凸起,这个凸起初时并不明显,不过会随着鸡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大。

  那些没有凸起,却号称是“老母鸡”的,百分百骗人。

  鸡爪长有下图这样凸起的才是真正的老母鸡,放在鸡界来说,少说也得是个长寿级别的,说不准能听懂人言!

  若是拿来炖汤补身子,不知道肉质如何,恐怕得发柴吧?

  陈大姐检查的仔细,唐植桐也不催,就在一旁默默的等着,一点也不怕查验,他对自己的收来得鸡很自信。

  果不其然,陈大姐在一一检验后,放下母鸡,满意的拍拍手上的灰,开口道:“唐科长,让你费心了。”

  “陈大姐客气了,这是我分内事,您给我为大家伙出力的机会,我感谢您还来不及呢。”唐植桐说的很客气,不愿居功。

  “你这张嘴呀,真会说。行了,你学校还有课吧?已经耽误你时间了,快去吧。”陈大姐笑笑,催促唐植桐去上学。

  “不要紧,我跟老师请假了,今天不过去,先把单位的事情忙完。您打算把鸡养在哪?我拿过去。”星期一只有一上午的课,来押运处一趟再回去就差不多十点多了,最多再上两节课就放学,还不够折腾的工夫,所以唐植桐打算继续逃课一天。

  “那就放食堂门口吧,大家伙都能看到。后勤一上班就垒窝,我跟老高说了,让他平时多照看着点,捡捡鸡蛋什么的。”养鸡这事也有唐植桐一份,所以陈大姐将后续安排说了一下,算是一种监督。

  “陈大姐考虑的周到,相信大家伙都会满意。”唐植桐一边说一边拎鸡,左手两只,右手三只,握住鸡爪就提了起来。

  几只母鸡精力很充沛,又是一番挣扎,陈大姐一瞧母鸡的精神劲,很是满意。

  把鸡放下,唐植桐将麻袋绑在后车座上才回了财务科。

  正常情况下,财务科的工作是不多的,无非是算算工资、报销一下职工的差旅费、医药费、住院费、托儿所学费、火车站的运费。

  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因工负伤、残废、死亡带来的抚恤费、救济费或补助费,女职工的怀孕检查费、接生费、生育补助费等。

  每一类里面都含有小的分类,这些是不能出错的,一点小差错就可能相差上百块钱,免不了多次检查、核对。

  唐植桐处理了一下这几天攒下的单据,签了字交给马薇,该存档存档,该送往市局的送往市局。

  马薇是个十分让唐科长省心的下属,工作没有漏下的,就连唐植桐的桌面都帮着收拾的井井有条。

  对于这样的下属,谁又能不熨帖呢?

  投桃报李,唐植桐将以后买衣服可能收布票的消息告诉了马薇,这姑娘家庭条件好,又正是爱美的年龄,平时除了工作服,其他服装看上去都是成衣,唐植桐觉得这个消息对她来说可能有用。

  “谢谢科长,我还没听到信呢。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有理由买衣服了,回头把存的钱取出来。”马薇对此没有意外,倒是有了买衣服的借口。

  “得,你回头别把破财怪罪到我头上就行。”唐植桐乐呵呵的,委婉的劝马薇要理智消费,不理智消费在任何时候都是大坑,甚至不少夫妻因此反目、离婚。

  “嘿,那叫少取点。”马薇听懂了,报之以笑意,但仿佛又没那么放在心上。

  唐植桐笑笑,不管了,钱是人家自己挣的,人家父母都不阻止,自己更没有理由过度干涉。

  由于上一星期一直在忙,唐植桐没怎么跟进时事,这会有空正好把桌头上的报纸、刊物给过一遍,学习一下上面的精神。

  首先是一份指示,主要内容是批评会议过多,要求减少会议,增加落实。

  唐植桐对照自身反省一下,跟自己关系不大,继续下一份。

  接下来是关于公共食堂建设的,表扬做得好的,要求各地方学习,甚至要求城市也成立公社,推广食堂。

  设想是好的,但步子确实迈的有点大,而且跟受灾的大环境不搭。

  最后一个消息是每年一度的大型会议在四九城召开,唐植桐留意了一下里面的粮食产量数据,比去年少了一大截,比前年有所上升。

  这不由让唐植桐想起自己给资本家扛活时当牛做马的日子,老板最为关注的点有两个,一个是签单,一个是回款。

  中间如何具体落实则关注的相对较少。

  由于乙方的原因造成客户不满意,回款被拖欠,项目经理往往不敢将事情如实上报,每次汇报都是一切良好,胡编乱造些数据、行动给老板看,试图将老板裹在信息茧房里,自己好多拿几个月工资。

  最后实在瞒不下去了,无非是被开除或者离职呗,反正钱拿到手了,受影响的又不是自己。

  最后再把自己好好包装一下,换个城市、换家公司又是一条好汉,薪资杠杠的。

  不过,粮食跟其他的不一样,没有就是没有,无法凭空变出来。

  等到大城市粮食告急,粮食调不动的时候,谎言就维持不下去了。

  此时,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这年头的电话没法调铃声大小,很容易吓人一跳,若是心脏不好,不知道会不会被送走。

  想调节铃声大小应该不难,现在收音机已经实现了此项功能,也不知道为啥没人往这方面想,难道是因为零件体积过大?

  唐植桐脑子里乱糟糟的,拿起电话问道:“喂,押运处,哪位?”

  “小唐吗?我丁辉。”电话那头伴随着滋滋啦啦传来动静。

  “吆,丁处,我等你这通电话等的花儿都谢了。”唐植桐一听终于有了些精神。

  这阵子忙,也没顾上跟丁辉追问科学院借用实验室的事情,不成想他主动来电,得抓住机会提一提。

  “就是那事,费了好一番功夫,做了大量工作,终于协调下来了。”丁辉听出了唐植桐的意思,直接道明了来意。

  丁辉的话里虽然没有主语,但唐植桐知道这是他在跟自己表明协调工作的难度,笑着开口感谢道:“谢谢丁处,让您费心了!我就知道这事还是找您靠谱。”

  “哈哈,不用恭维我,等你出了成绩,别忘了我们科委就行。”丁辉委婉的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我是科协的一员,科委就是我的娘家人,怎么能干出忘本的事情呢?我现在过去找您办一下手续?”唐植桐听懂了,给了保证,同时也在心里感谢丁辉对自己的信任,这是真的看好自己啊!

  “大老远的,不用过来了。我跟科学院那边沟通好了,你拿着科协的证件,直接去文津街的科学院找邱瀚院长办手续,接下来具体怎么做那边会跟你说,你注意在时间上配合一下就行。”丁辉了解唐植桐的一些情况,感觉他职务多,还要上学、上班、搞发明,时间上紧张,在这些细节上考虑的很到位。

  “好嘞,谢谢丁处!”唐植桐乐了,打算挂了电话立马动身,文津街好啊,可以去找小王同学吃午饭了!

  唐植桐不知道这位邱院长是正职还是副职,反正能称得上“院长”的,级别都不可能太低喽。

  甭管怎么说,丁辉能联系到这个级别的人物去协调实验室,真的出力了。

  在问明邱院长是哪个qiu后,唐植桐挂了电话。

  邱这个姓氏不算多见,远不如“丘处机”的“丘”来的有名。

  但在儒家发迹之前,其实是没有“邱”姓的,都是“丘”。

  因为孔子名“丘”,为了避讳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的名讳,朝廷令“丘”姓在姓氏后加一“耳”字,由此演变成了“邱”。

  解放后就不怎么讲究这些了,不少“邱”姓就改回了“丘”,于是接下来的时间内,“丘”与“邱”并存。

  唐植桐将报纸期刊归位,收拾下个人物品,和马薇打声招呼出了门。

  早上来的时候还是刮的南风,这会出门,唐植桐觉得风向似乎变了,抬头看看天空,也没看出什么变化,云朵都是正常的。

  已经有太长日子不下雨了,唐植桐此刻非常期待风向变一下,刮点北风,冷热气流一碰撞,说不定交融一下就会有雨水哗啦啦下下来。眼下正是麦子生长的关键时期,若是来上一场大雨,地里的麦子活了,社员们的生活也就有了希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