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947公牛插座

小说: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作者:工具超人 更新时间:2025-11-11 12:13:1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敬民是员福将,虽然只凭实力钓上来一条,但上鱼快,为唐植桐能钓那么多鱼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让理论基础更加扎实,在接下来半个小时里,唐植桐又用挂给他挂了三条,甭管谁钓的,主要是让小王同学亲眼看到上鱼不难,为以后合理的往家拿钱打基础。

  敬民钓的是草鱼,唐植桐挂的也是草鱼,因为唐植桐想好了,明天做水煮鱼吃。

  “瞧,钓鱼不难吧?”三个妹妹没人看着,读书不够专心,见三人迟迟未归,这时候也过来凑热闹,正好被唐植桐安排一人拎一条鱼,剩下一条最大的一会让敬民拎着。

  “好像不怎么难。不过比起你一次钓那么多鱼来,场面还是小了点。”有了弟弟打样,小王同学彻底放下心来。

  “今天天黑,看不清鱼浮,有好几次我都能感觉到有鱼参浮,拉竿拉晚了,否则能钓到更多!”听大姐这么说,敬民不服,骑在石墙上,嘴巴特别硬。

  唐植桐在一旁笑,屁的参浮,筒子河里确实有鱼,但密度和个头没法跟什刹海、北海相比。

  四九城内城的水系由什刹海、北海、中海、南海、筒子河、金水河组成。

  北海是承上启下的存在,北边连接上游的什刹海,南边给海子和筒子河供水。

  为了安全的缘故,金鳌玉蝀桥下面是有铁栅栏的,连接筒子河的入濠涧也不例外。

  有铁将军把门,能游过来的全是小鱼,被敬民钓上来的大个头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

  什刹海里面有鱼,但由于免费,钓鱼的人多,鱼也就慢慢少了。

  真正有大鱼的地方在北海,那几位喜好钓鱼的大佬偶尔会来钓鱼消遣,一般会在琼岛东南的河沿上。

  每逢此时,都会有专门的保卫人员在外围警戒,但也不驱逐游客,只是要求游客安静不打扰大佬钓鱼即可。

  “差不多了,回家。”又等了敬民十来分钟,甩了三竿一无所获后,唐植桐建议道。

  “姐夫,我还能钓,后面肯定能上鱼。”尽管敬民骑在石墙上姿势很别扭,但他不愿意放弃这难得的钓鱼机会。

  “等有机会再来。最大的这条鱼还等着你拎回家呢。”唐植桐踢了一脚地上的草鱼,这边有石墙拦着,不用担心鱼蹦起来逃入筒子河里。

  “把鱼竿给我,回家。”靠近水面的地方蚊子多,小王同学听见多次蚊子哼哼,要不是为了确定钓鱼难度,她早就想回去了,这会儿见弟弟不乐意走,直接上前扭住了敬民的耳朵,张开手让他把鱼竿交给自己。

  “母老虎真凶,也就姐夫不嫌弃你!”敬民自认为自己是今天最大的功臣,有四条草鱼打底,胆气激增,被唐植桐抱下石墙后,开始言语刺激小王同学。

  说罢,敬民还不忘回头对唐植桐报之以同情:“姐夫,娶这么个媳妇,你好可怜。”

  “小孩子家家的,懂个屁,最大的一条给你留着,你带回家。”唐植桐握住小王同学的手,阻止她在大街上教育弟弟,路对面的岗哨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他们可是认识敬民的,不能让他们看自家笑话。

  钓鱼佬钓到大鱼,如果不显摆,那跟锦衣夜行有什么区别?

  不过,今晚行人零星,更没有月光,跟锦衣夜行倒也没有太大区别。

  好在敬民不嫌弃,兴致高昂的将草鱼甩到后背上,犹如打了胜仗的将军般趾高气昂的迈着大步往大石作胡同走去。

  嘴欠的孩子只高兴了这一路,回家就以弄脏衣服为由被静莹教育了。

  估计是小王同学的主意,因为唐植桐瞅见她跟小姨子刚才咬耳朵了。

  被教育了,还不算完,静莹又压着他蹲在水龙头下面洗自己衣服。

  唐植桐觉得,敬民应该很难遗忘这一宿,毕竟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夜钓。

  7月17日,星期天。

  今天小两口不上班,音乐学院和小古同学那边也都休息,孩子们也就放了假。

  一大早,凤珍、静莹觉得可以趁星期天让弟弟妹妹多卖点冰棍,连饭都没吃就去跑雪池胡同批发冰棍去了。

  吃过早饭,张桂芳和小王同学婆媳俩忙着打扫卫生,敬民仿佛忘记了昨晚的巴掌,今天跟个没事人似的跟在张桂芳屁股后面帮忙。

  对于敬民,张桂芳是真的喜欢,一个劲的夸赞,越是夸赞,敬民干的越是起劲,仿佛核动力小牛马形成了闭环。

  随着凤珍、静莹批发冰棍回来,核动力小牛马又撂下手里的活,屁颠屁颠的去忙活他们的“事业”。

  唐植桐不掺和这些,在院子里摆好土灶后,又跑去劈柈子。

  58炉的火力有些弱,唐植桐打算待会用土灶炒菜。

  劈好柴,点着炉子,唐植桐热锅打算先炒松子。

  “妈,炒点松子吃吧,再这么等下去,恐怕不等吃到肚子里就放坏了。”这批生松子还是去东北的时候带回来的,已经放了快半年了,虽然平时也吃,但张桂芳看得紧,并没有让孩子们放开吃,还剩下不少。

  生松子的最佳保质期也就八个来月,为了避免浪费,正好趁来客人炒一波。

  “唉,吃吧,吃吧。”张桂芳一声叹息,倒不是疼吃,而是担心以后没得吃,可也不能因为担心就任由松子放坏。

  “您放宽心,我过阵子再去趟东北,可以再买。”唐植桐一边往锅里盛松子,一边宽慰道。

  “这年月什么都贵,咱还是紧着粮食买,粮食能放两三年呢。”张桂芳一边洗桃,一边说道。

  “都买。咱家以后缺不了钱,我现在钓鱼可厉害了,半天最少钓十条,一条能卖两块五呢。”唐植桐“保守”的跟母亲报喜。

  老年人嘛,思维僵硬,要是再固执一点,做儿女的就有罪受了。

  张桂芳有这方面的趋势,所以唐植桐把钓鱼的渔获往低了狠压一把,没敢说半天卖了一百多块钱。

  “能耐的你。”张桂芳瞥了儿子一眼,压根不信。

  “不信你问文文,昨天晚上敬民一会的工夫就钓了四条鱼,我技术可比敬民好多了。”唐植桐盛了半锅松子,端着就要出去炒。

  “那是敬民运气好,一回不作数,还是本本分分上班来的踏实。”张桂芳不认同儿子的说法,言语之间就带了些警告意味。

  “瞧您说的,我上班很本分,不跟您说了,我得抓紧炒,要不来不及待客了。”母亲固执,唐植桐有心理准备,也不着急,打算后面慢慢劝。

  “炒好别忘了给文文妈送些过去。”看着儿子出门,张桂芳在后面叮嘱道。

  “好嘞!”唐植桐从谏如流,这几天忙活着搬家、钓鱼,没往椿树胡同那边跑,也不知道叶主任最近有没有按时吃饭,这事最好让小王同学去跟进。

  唐植桐在家里一边炒松子,一边将气味薅进空间,颜雄飞那边已经顺着中轴线来到了大石作胡同南口。

  “敬民叔!”坐在自行车后座的颜宁宁一眼就看到了胡同口的冰棍箱子,再往后看,赫然是王敬民和一个小姑娘,还有两个姐姐。

  “嗯?”敬民先是一愣,待看清是颜宁宁后,喜笑颜开,非常豪气的掀开冰棍箱子,从里面摸出四根小豆冰棍迎了上去:“大哥,大嫂好。请你们吃冰棍!”

  静莹在摊位后面看的一愣一愣的,敬民什么时候多了对哥哥嫂子?

  “敬民很敞亮嘛,我们不吃,你吃吧。”颜雄飞停下车,从自行车上下来,乐呵呵的跟敬民打招呼,对敬民的印象又好上一分,人不大,但礼貌很到位。

  “拿着,叔请你吃!”大人不吃,敬民也不强求,不止塞给颜宁宁一根,还要递给坐在王慧茹自行车前的颜家老二一根。

  颜家老二叫颜致远,此刻正坐在初代儿童座椅上看着小豆冰棍流口水,但母亲不发话,他也不好接。

  “小远,快谢谢叔叔。”面对王敬民的好意,王慧茹选择接受,帮儿子接过来,让颜致远喊叔叔。

  “谢谢酥酥。”颜致远小朋友口齿没有那么清晰,但说的很认真。

  “没事,都是长辈该做的!”敬民一副小大人的模样逗得颜雄飞和王慧茹哈哈大笑。

  虽然气氛很融洽,但静莹身为姐姐还是有些不放心,虽然姐夫说今天有朋友过来温锅,但没说敬民认识,于是一边让凤珍回去报信,一边迎了上去:“敬民,这两位是?”

  “哦,我们是唐植桐同志的朋友。你是敬民的姐姐吧?”王慧茹笑着打量一下静莹,看她长相与敬民有三分相似,猜测的问道。

  “嗯,我叫王静莹,大嫂好、大哥好。”王静莹一听是姐夫的朋友,遂放下心来,学着敬民的叫法打招呼。

  “好,好,真是个好姑娘。宁宁,来,叫姑姑。”王慧茹朝正在吃冰棍的大儿子招招手。

  “宁宁?”静莹猛然想起前阵子弟弟回家炫耀自己认了个侄子,可惜要各论各的,结果从叔叔又跌落成了弟弟,于是赶忙摆手:“嫂子,这不合适,我听敬民说过,不是各论各的吗?”

  “辈份不能乱。”王慧茹说的很坚定。

  各论各的是唐植桐提出的,人家那是出于对宁宁的体谅,可自家为了体现对唐植桐尊重,也不能乱了称呼。

  唐植桐从妹妹那得了信儿,放下手中的活迎了出来,一眼就看到了颜雄飞车把上挂的罐头和白酒:“颜哥、嫂子,欢迎欢迎。来就来吧,还带东西,太见外了。”

  “第一次上门,总不好空着手。没打扰你们吧?”颜雄飞跟唐植桐握握手,推着自行车就要往唐家走。

  “不打扰,您能来,寒舍蓬荜生辉啊!”唐植桐客气的给颜雄飞夫妇指路。

  一旁的颜宁宁眼神纠结,迈出去两步,又停下,跟父亲提要求道:“爸,我想在这和敬民叔玩。”

  “玩,玩!”坐在初代儿童座椅上的颜致远也不甘示弱,挥动着小胳膊抬头仰望王慧茹。

  “凤珍,看好小远。”看王慧茹有些意动,唐植桐主动把照顾孩子的工作交给了大妹,也不忘跟王慧茹解释道:“这是我大妹妹,从小没少带老二,是看孩子的一把好手,把小远放这,嫂子就放心吧。”

  “放心,放心。凤珍,小远就麻烦你了。”王慧茹没啥不放心的,老二从小就去托儿所,那里面孩子多老师少,老二能在里面待习惯,更甭这边有好几个半大孩子照顾小远了。

  这边刚把颜致远放下,敬民就已经跟颜宁宁打成一片,跟他炫耀昨晚钓鱼的成绩:“大侄子,我昨晚在筒子河钓了四条大鱼,我姐夫厨艺很好,你今天有口福了。”

  几个大人笑笑,嘱咐几个孩子不要打架,跟着唐植桐进了唐家的大门。

  由于是第一次来唐家,张桂芳与小王同学是第一次见颜雄飞夫妇,几人少不得一番寒暄。

  张桂芳也就比颜雄飞大十来岁,却被颜雄飞夫妇一口一个婶子叫着。

  唐植桐在一边看着,有些感慨,这种情况在眼下还是比较常见的,穷的人混个辈份高,别说大一辈,很多三岁的小奶娃都能当爷爷。

  不过,再下去若干年,同龄人在这方面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同样是80后,有人40岁当爷爷奶奶,有人40岁时孩子才读幼儿园。

  客套过后,唐植桐引着颜雄飞夫妇去东厢房落座,两人首次见小两口的两份合影,跟其他人一样震惊,好大一会才缓过来。

  两人喝着茶水,吃着炒松子、椰枣、炸桃,听小两口讲着光辉往事,就听见外面传来爽朗的笑声:“小唐在家吧?”

  “化工原料公司的孟庆丰经理。”唐植桐从音色上听出是孟庆丰,起身出门之前跟颜雄飞夫妇通报了对方身份。

  从东厢房迎出来,唐植桐就看到了手里拎着一挂肉的孟庆丰。

  孟庆丰不由分说的将那一挂肉塞到唐植桐手里:“朋友给了一套牛欢喜,听说你厨艺不错,今天正好尝尝你的手艺。”

  “哎呀,孟大哥太客气了!”唐植桐跟孟庆丰握了握手,给他介绍起跟自己出来的颜雄飞夫妇。

  虽然脸上笑嘻嘻,但唐植桐心里有些犯嘀咕。

  孟庆丰带来的牛欢喜很正宗,是母牛身上的一个器官,也是两广老表的最爱,网友亲昵的称其为公牛插座。

  在两广的乡间,牛欢喜的地位很高,只有地位高的人才有资格享用,况且眼下的四九城已经极少有鲜肉供应,孟庆丰能带新鲜牛欢喜过来,估计没少费功夫。

  怎么着都是孟庆丰的一片好心,唐植桐不反感,只是有一个问题摆在他的面前。

  以前只听说过这玩意的名字,真没上手做过,这玩意可咋吃?总不能让敬民吹着玩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