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胜败在此一举的当口,杨文岳难得“放纵一回”。
他吩咐火夫筹备充足的肉馍,给三千勇士饱餐一顿,另有三两银子的加赏。
勇士们一面大快朵颐,一面纷纷感慨平日里吃不上热乎的,把脑袋别裤腰带上才能肉馍管够,旋即嚷嚷着“脑袋掉了碗大的疤”,“十八年后又是条好汉”……
“驱邪避凶,刀枪不入……”僧道们满口神神叨叨,一边敲木鱼诵经,一边燃烧符纸在勇士身边环绕。
钱粮赏赐外加“术士赐福”,三千勇士恍惚战神附体,又像是被术法隐去了身形,也无法被贼寇瞧见。
由于白天下过短促的暴雨,地上满是干稀参半的泥浆。
为避免陷入泥地影响夜袭,三千人全数卸甲披革,只带腰刀和藤牌,脖子上系一条白布充当敌我识别。
另外准备许多结实的木板,所有士兵的布鞋、靴子再用麻绳绳缠绕几圈以防泥地打滑。
待勇士们集结完毕,立即兵分两路,凭借贼兵营地的篝火指引,悄悄摸黑向前。
杨文岳另外集结兵士在营中待命,一旦得手,就立刻命令主力掩杀而上,一举破贼。
身为徐州副总兵的老王率领人马悄悄踏过数里泥地,耳畔只听得泥浆飞溅的啪叽声。
待靠近壕沟百步,老王忽地举手示意,反射月光的刀片子犹如一盏明灯,后续赶来的部众陆续停下止步,踩水抛泥的声响不绝于耳。
眼前的贼兵营地尽管有篝火照明,营外却是一抹漆黑,甚至瞧不见巡夜兵士的身影。
老王见状不由得心中狂笑,笑这贼寇历经白日大胜,狂妄自大,不把官兵放在眼里,就连夜间巡营岗哨也没安排几个。
这帮泥腿子反贼不懂“骄兵必败”的道理,空有犀利火器与得道高人,却要败在今夜!
老王又细心观察片刻,不见任何伏兵动静,料定贼寇毫无防备,小声命令部卒,“铺板过沟!”
一声令下,数十块木板子慢慢递送前方,搭在壕沟上如履平地一般。
两千士卒缓缓踩过木板,不到片刻功夫便踏过大半。
五十步!还有五十步就能杀到贼寇营帐!
老王跟着步卒上前,大破贼寇的念想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仿佛下一刻就能阵斩贼寇的主帅,成为全军将士的“大救星”!
“杀贼!”
老王把呐喊声含在喉头,一头扎进营帐就挥刀乱劈,结果连砍数下却发现刀刃传回的手感尽是迟钝、梆硬,像是斩中结实的树干。
他低头一瞧才发现,自己钻入的营帐竟然空无一人?
贼寇跑了?
没还等他确认其他营帐,眼前忽地射来白亮光柱,刺得他头晕眼花。
待他再度睁开眼,竟发现自己与部众们被数条光柱裹住无处遁形,竟是十余只冒着蓝光的独眼!
顷刻间官兵们以为得道高人使出了“仙光”,就在他们惊愕惶恐的一瞬间,一道兴奋的军令声传到耳中——
“鸟铳手,放!”
铳弹顷刻间穿透空营,划破光幕,官兵还没回过神就像遭遇重锤般仰头倒地,飞溅的血水在光芒照映下犹如雨丝。
昏暗之中遭遇光柱夺眼,又被突如其来的鸟铳袭击,被打蒙的官兵须臾间连逃命的方向认不出,纷纷在排枪下毙命,甚至有人一头扎进贼兵营地,被十人包围痛殴致死。
老王惊魂未定,心知杜参将料中了贼寇——贼寇不仅法术了得,还能在夜中辨识人物,早就做好了防夜袭准备,而且贼兵的火药没在雨中浸湿!
如此一来,两千劫营勇士倒成了送死的军功。
“撤!”
老王大喊一声,官兵们争相溃逃,慌不择路的倒霉蛋无意跌进壕沟,刚爬起来又被一轮排枪扫过。
贼寇的光照法术惊人,但也只能照亮十余步区域,没法在茫茫黑夜里锁定官兵的溃逃路线。
念及此处,老王惊恐的内心稍稍平息,赶忙抢过“木桥”飞速过沟。弹丸飞驰的短促尖啸从耳边飞过,身后左右不断传出士卒中弹的闷哼与惨叫。
然而贼寇的法术比老王想象的更加惊人,几束“光球”拖着尾焰迅速升空,瞬间将方圆数百步地盘照如白昼。
看着天空犹如神物的白炽光芒,老王目眦欲裂,“天师”的法力竟然还未用尽。
天师任由他们夜袭,是为了放进营地一网打尽!
老王在混乱中被家丁护着逃跑,这时又一轮排枪扫射过来,二三百官兵瞬间中枪倒地。
老王不顾铳响继续前奔,可接着奔出数十步便觉四肢渐变酸软,低头一瞧才发现腰侧被一枚弹丸打穿,汩汩涌出大量鲜血。
他不由自主地摔在地上,不可置信的双眸仍倒映高空“灵光”的光芒,心中只剩下懊悔与不甘。
乱作一团的官兵恍若惊慌失措的野兔,眼见高举火把的贼兵跨壕杀出,又听“投降免死”、“趴在地上”的呼唤声横扫而来,一个个赶忙扔掉刀盾,乖乖趴在地上泡泥水。
反贼的鸟铳在光幕下大作,惨叫与求饶的声浪阵阵传来,“灵光仙法”高挂当空犹如一抹玉盘。
杨文岳等人亲眼目睹两路兵马溃散,登山的官兵更惨——似乎是贼兵有意戏耍,等到官兵攀半山腰才放出灵光照山,一轮弓弩射击下来杀伤无数。
反贼的火药未被大雨浸湿已经不足挂齿,突然亮起的“光团”与“光柱”验证了杜参将所说“反贼秘法”,
那得到天师不仅能呼风唤雨,还能颠倒昼夜,法力也未用尽。这仗如何打?
额头噙满汗水,杨文岳猛地一拍大腿,暗想这几日杜参将所献计策竟都是对的。
若自己能采纳良言做足应对,怎会遭遇数次挫败!
眼下别说一战扭转乾坤,就算是原地固守也做不到了——
更多灵光射入高空,一盏盏“灵灯”直扑官军而来,恍若脚下燃火的巨人踏着步子渐行渐近。
贼兵正要借着溃败的官兵掩杀而来!
再看偏厢车包围的大营早已军心动摇,任谁遭遇两次“天师秘术”都会吓得六神无主。
白天他们还能靠勇武死撑,可到了夜间再遇大败,便无法压制源源不断的恐惧。
营中的嘈杂声越来越大,就连督抚的标营士卒也开始动摇。
“天师的灵光飞过来了!”
“快逃,再不跑就没命了!”
“去河边,有木排渡河!”
“天师饶命……天师饶命……”胆小的败卒跪在篝火旁,发了疯似的磕头念叨。
翻倒的火盆引燃营帐,滚滚浓烟将木箱床榻吞噬,营地已是乱作一团。
命人集结的号角此起彼伏,然而响应的官兵寥寥无几,横穿营地的传信兵也有去无回,到处都是铳响声与打杀声。
凭着篝火的照明,一名小卒子一眼看见杨文岳的侧脸,“杨总督,我家将爷特命我前来相迎!速速随我去渡河!”
“杜参将……”杨文岳一脸沮丧,似乎羞于面对杜参将,可他旋即想到什么,“仓促之间哪有渡河舟船?”
“我家将爷早料到夜袭会败,所以吩咐部众打造木排简舟,可搭浮桥供大军渡河!”
“好!”杨文岳几乎脱口而出,随后抑制心中的惊喜,略带愧疚地看向小兵,“杜参将的棒伤……”
“不打紧。我家将爷是从小打熬筋骨的,区区十棍伤不到皮肉。”
“唉,都怪本督愚钝,致使今日之败!”
“快、快走!山中贼兵,后方贼兵骑队都杀来了!”这时又一位溃兵一边跑一边叫喊。
“走!”身边的标营将领大喝一声,数千兵卒立刻把杨文岳与一众文官簇拥在中心向河边冲去。
这一路上都是纪律崩坏的溃兵,喊打喊杀声震天,还有人为了争夺马匹、饷银,自相砍杀起来。
也有溃兵想打杨文岳的注意,被标营士卒一个冲击驱散。
不多时,杨文岳果然瞧见岸边插满两排火把,当中的豁口正是用来渡河的木排,杜参将的士卒正驱使木排在河中建起浮桥。
“杜参将好运筹!”
可是木排数量有限,搭建浮桥也需要时间,想逃跑的官兵却有数倍。
求生心切的败卒们哪能等得起浮桥搭建,一个个仗着手中兵刃意欲抢夺木排。猩红的血水浸染岸边,甚至有人打成一团,浸泡在河水里上下沉浮。
“还愣着做甚,速去助杜参将一臂之力!”
杨文岳一声令下,数千标兵加入战斗,很快将夺路溃兵击败。
后者眼见渡河不成,又见鬼魅一般的“灵光”、“光束”步步逼近,火炮的吼叫声已近在咫尺,进不得,退不得,只好为难地退到百步之外,眼巴巴等在岸边,希望贼兵杀来之前,他们能踩着浮桥过去。
越来越多官兵拥挤在岸边,但见标营士卒阵列严整,竟无一人敢造次抢路。
既然暂时渡河不成,便有人开始抛盔弃甲,宽衣解带,冀图将衣甲定在头顶泅渡过河。
不多时,贼兵已然击败车阵守卒,破开偏厢车杀入军营,恰巧此时浮桥也基本搭建完毕。
杨文岳作为钦命的数省总督,自然能优先渡河。
可当他走出十余步回望,运筹一切的杜参将居然仍在岸边持刀对峙,俨然一副留下断后阻贼的模样。
这如何能成?
若无杜参将随机应变,根本没有大军渡河的生路,杜参将怎能不渡?!
被标兵裹挟着前进,杨文岳还一门心思回头呐喊,“杜参将熟知贼寇战法!速速随我渡河谋生!我大明不可再损忠臣良将啊!”
贼人的秘术灵光已触及身边,脚下的泥土顿时清晰可见,骤然缩短的影子随着灵光下落而向后拉长。
身边一面明军战旗陷地数寸,杜仓没回头,却将腰刀高举过头,大声嘶吼道——
“杨督宪与贼寇作战多日,已比杜某更懂贼寇……眼下国事艰难,总得有人站出来抗。人人只求自利自保,上下掣肘,文武仇视。天下大事才败坏至此!杜某不才,不知如何救国,却愿做护国忠臣,为大军坚守浮桥!”
“杜参将!”杨文岳远去数十步,声音里的哭腔显现。
“若杨督宪能入京师见‘卢相公’一面,告诉他,他当年在郧阳提拔的小小百户,没叫他丢脸!”
杜仓说罢不再言语,只是握紧腰刀,高举藤牌直面远处不断涌来的贼兵。
“大哥我来助你!”
“将爷,一个人威风可无趣。”
“有种的可不止将爷你一人呐。”
说话着,数百兵士从四面涌来,而有些踏上浮桥的士卒也逆着人潮返回岸边。
杜仓回头一瞧,竟都是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亲兵,就连一些辅兵也自愿持刀留了下来,差不多一千余人。
麾下三千部众能有三成人马留下随自己一同赴死,也算是一件幸事吧。
“哈哈哈!”杜仓双眸泛红,“好!好!好!只可惜没有美酒在旁,不然我定要与兄弟们大口喝酒,痛快杀贼!待会你们可不许抢我头功,且看本将如何杀贼报国!”
“杀贼!”
贼兵袭来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杜仓心中的忧虑烦闷却一瞬消失不见,就像再也不必烦恼胜败、生死,彻底释怀了。
能痛痛快快战死,还有这么一帮好兄弟伴在左右,杜仓心说这辈子已经死而无憾了。
他知道踏桥逃走,自己和兄弟们就能活,也能帮助朝廷训练更多悍卒、杀伤更多贼寇。
可是明眼人都知道今日一败,朝廷再无剿贼余裕,哪怕是黑旗营也在艰难收复河南失地,短期内并无余力北上勤王。
朱明要亡了。
也该亡了。
杜仓心中咒骂当今昏庸无比,有卢象升这般良臣却不用,偏偏将对方打入诏狱。
合该你朱明天下灭亡,被反贼夺取江山。
活该!活该!活该!
只苦了北地百姓,多部贼寇争相崛起,势必爆发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混战,到时候北方混战十年,苦的也都是底层百姓……
杜仓突然觉得心累了,有种做什么也不会开心的沮丧,就像背嵬军将官们曾说过的话,“毁灭吧,赶紧的,累了。”
或许在此断后战死,也有从“上下掣肘、文武敌视、贪墨横行、昏君当道……”的恶劣氛围中解脱吧。
只是可怜跟着自己的兄弟们,自己一心求死,却不能真叫他们与自己共赴黄泉啊。
看着灵光照映下随着晚风飘扬的军旗,杜仓猛地回想起背嵬军将官之间“爆发”过的活动——
他收刀入鞘,握紧战旗挥了挥,冲着愈发逼近的贼兵大喊道,“永平参将杜仓,在此向红巾军将官发起生死斗——”
“玛克戈拉!玛克戈拉!玛克戈拉!”
他咬字很重,尤其把最后四个字清晰又洪亮的喊出声。
此言一出,迎头袭来的贼兵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像是中了咒术一般面露惊愕。
那震惊又欣喜的目光像是在说,你怎么懂这玩意的?
他吩咐火夫筹备充足的肉馍,给三千勇士饱餐一顿,另有三两银子的加赏。
勇士们一面大快朵颐,一面纷纷感慨平日里吃不上热乎的,把脑袋别裤腰带上才能肉馍管够,旋即嚷嚷着“脑袋掉了碗大的疤”,“十八年后又是条好汉”……
“驱邪避凶,刀枪不入……”僧道们满口神神叨叨,一边敲木鱼诵经,一边燃烧符纸在勇士身边环绕。
钱粮赏赐外加“术士赐福”,三千勇士恍惚战神附体,又像是被术法隐去了身形,也无法被贼寇瞧见。
由于白天下过短促的暴雨,地上满是干稀参半的泥浆。
为避免陷入泥地影响夜袭,三千人全数卸甲披革,只带腰刀和藤牌,脖子上系一条白布充当敌我识别。
另外准备许多结实的木板,所有士兵的布鞋、靴子再用麻绳绳缠绕几圈以防泥地打滑。
待勇士们集结完毕,立即兵分两路,凭借贼兵营地的篝火指引,悄悄摸黑向前。
杨文岳另外集结兵士在营中待命,一旦得手,就立刻命令主力掩杀而上,一举破贼。
身为徐州副总兵的老王率领人马悄悄踏过数里泥地,耳畔只听得泥浆飞溅的啪叽声。
待靠近壕沟百步,老王忽地举手示意,反射月光的刀片子犹如一盏明灯,后续赶来的部众陆续停下止步,踩水抛泥的声响不绝于耳。
眼前的贼兵营地尽管有篝火照明,营外却是一抹漆黑,甚至瞧不见巡夜兵士的身影。
老王见状不由得心中狂笑,笑这贼寇历经白日大胜,狂妄自大,不把官兵放在眼里,就连夜间巡营岗哨也没安排几个。
这帮泥腿子反贼不懂“骄兵必败”的道理,空有犀利火器与得道高人,却要败在今夜!
老王又细心观察片刻,不见任何伏兵动静,料定贼寇毫无防备,小声命令部卒,“铺板过沟!”
一声令下,数十块木板子慢慢递送前方,搭在壕沟上如履平地一般。
两千士卒缓缓踩过木板,不到片刻功夫便踏过大半。
五十步!还有五十步就能杀到贼寇营帐!
老王跟着步卒上前,大破贼寇的念想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仿佛下一刻就能阵斩贼寇的主帅,成为全军将士的“大救星”!
“杀贼!”
老王把呐喊声含在喉头,一头扎进营帐就挥刀乱劈,结果连砍数下却发现刀刃传回的手感尽是迟钝、梆硬,像是斩中结实的树干。
他低头一瞧才发现,自己钻入的营帐竟然空无一人?
贼寇跑了?
没还等他确认其他营帐,眼前忽地射来白亮光柱,刺得他头晕眼花。
待他再度睁开眼,竟发现自己与部众们被数条光柱裹住无处遁形,竟是十余只冒着蓝光的独眼!
顷刻间官兵们以为得道高人使出了“仙光”,就在他们惊愕惶恐的一瞬间,一道兴奋的军令声传到耳中——
“鸟铳手,放!”
铳弹顷刻间穿透空营,划破光幕,官兵还没回过神就像遭遇重锤般仰头倒地,飞溅的血水在光芒照映下犹如雨丝。
昏暗之中遭遇光柱夺眼,又被突如其来的鸟铳袭击,被打蒙的官兵须臾间连逃命的方向认不出,纷纷在排枪下毙命,甚至有人一头扎进贼兵营地,被十人包围痛殴致死。
老王惊魂未定,心知杜参将料中了贼寇——贼寇不仅法术了得,还能在夜中辨识人物,早就做好了防夜袭准备,而且贼兵的火药没在雨中浸湿!
如此一来,两千劫营勇士倒成了送死的军功。
“撤!”
老王大喊一声,官兵们争相溃逃,慌不择路的倒霉蛋无意跌进壕沟,刚爬起来又被一轮排枪扫过。
贼寇的光照法术惊人,但也只能照亮十余步区域,没法在茫茫黑夜里锁定官兵的溃逃路线。
念及此处,老王惊恐的内心稍稍平息,赶忙抢过“木桥”飞速过沟。弹丸飞驰的短促尖啸从耳边飞过,身后左右不断传出士卒中弹的闷哼与惨叫。
然而贼寇的法术比老王想象的更加惊人,几束“光球”拖着尾焰迅速升空,瞬间将方圆数百步地盘照如白昼。
看着天空犹如神物的白炽光芒,老王目眦欲裂,“天师”的法力竟然还未用尽。
天师任由他们夜袭,是为了放进营地一网打尽!
老王在混乱中被家丁护着逃跑,这时又一轮排枪扫射过来,二三百官兵瞬间中枪倒地。
老王不顾铳响继续前奔,可接着奔出数十步便觉四肢渐变酸软,低头一瞧才发现腰侧被一枚弹丸打穿,汩汩涌出大量鲜血。
他不由自主地摔在地上,不可置信的双眸仍倒映高空“灵光”的光芒,心中只剩下懊悔与不甘。
乱作一团的官兵恍若惊慌失措的野兔,眼见高举火把的贼兵跨壕杀出,又听“投降免死”、“趴在地上”的呼唤声横扫而来,一个个赶忙扔掉刀盾,乖乖趴在地上泡泥水。
反贼的鸟铳在光幕下大作,惨叫与求饶的声浪阵阵传来,“灵光仙法”高挂当空犹如一抹玉盘。
杨文岳等人亲眼目睹两路兵马溃散,登山的官兵更惨——似乎是贼兵有意戏耍,等到官兵攀半山腰才放出灵光照山,一轮弓弩射击下来杀伤无数。
反贼的火药未被大雨浸湿已经不足挂齿,突然亮起的“光团”与“光柱”验证了杜参将所说“反贼秘法”,
那得到天师不仅能呼风唤雨,还能颠倒昼夜,法力也未用尽。这仗如何打?
额头噙满汗水,杨文岳猛地一拍大腿,暗想这几日杜参将所献计策竟都是对的。
若自己能采纳良言做足应对,怎会遭遇数次挫败!
眼下别说一战扭转乾坤,就算是原地固守也做不到了——
更多灵光射入高空,一盏盏“灵灯”直扑官军而来,恍若脚下燃火的巨人踏着步子渐行渐近。
贼兵正要借着溃败的官兵掩杀而来!
再看偏厢车包围的大营早已军心动摇,任谁遭遇两次“天师秘术”都会吓得六神无主。
白天他们还能靠勇武死撑,可到了夜间再遇大败,便无法压制源源不断的恐惧。
营中的嘈杂声越来越大,就连督抚的标营士卒也开始动摇。
“天师的灵光飞过来了!”
“快逃,再不跑就没命了!”
“去河边,有木排渡河!”
“天师饶命……天师饶命……”胆小的败卒跪在篝火旁,发了疯似的磕头念叨。
翻倒的火盆引燃营帐,滚滚浓烟将木箱床榻吞噬,营地已是乱作一团。
命人集结的号角此起彼伏,然而响应的官兵寥寥无几,横穿营地的传信兵也有去无回,到处都是铳响声与打杀声。
凭着篝火的照明,一名小卒子一眼看见杨文岳的侧脸,“杨总督,我家将爷特命我前来相迎!速速随我去渡河!”
“杜参将……”杨文岳一脸沮丧,似乎羞于面对杜参将,可他旋即想到什么,“仓促之间哪有渡河舟船?”
“我家将爷早料到夜袭会败,所以吩咐部众打造木排简舟,可搭浮桥供大军渡河!”
“好!”杨文岳几乎脱口而出,随后抑制心中的惊喜,略带愧疚地看向小兵,“杜参将的棒伤……”
“不打紧。我家将爷是从小打熬筋骨的,区区十棍伤不到皮肉。”
“唉,都怪本督愚钝,致使今日之败!”
“快、快走!山中贼兵,后方贼兵骑队都杀来了!”这时又一位溃兵一边跑一边叫喊。
“走!”身边的标营将领大喝一声,数千兵卒立刻把杨文岳与一众文官簇拥在中心向河边冲去。
这一路上都是纪律崩坏的溃兵,喊打喊杀声震天,还有人为了争夺马匹、饷银,自相砍杀起来。
也有溃兵想打杨文岳的注意,被标营士卒一个冲击驱散。
不多时,杨文岳果然瞧见岸边插满两排火把,当中的豁口正是用来渡河的木排,杜参将的士卒正驱使木排在河中建起浮桥。
“杜参将好运筹!”
可是木排数量有限,搭建浮桥也需要时间,想逃跑的官兵却有数倍。
求生心切的败卒们哪能等得起浮桥搭建,一个个仗着手中兵刃意欲抢夺木排。猩红的血水浸染岸边,甚至有人打成一团,浸泡在河水里上下沉浮。
“还愣着做甚,速去助杜参将一臂之力!”
杨文岳一声令下,数千标兵加入战斗,很快将夺路溃兵击败。
后者眼见渡河不成,又见鬼魅一般的“灵光”、“光束”步步逼近,火炮的吼叫声已近在咫尺,进不得,退不得,只好为难地退到百步之外,眼巴巴等在岸边,希望贼兵杀来之前,他们能踩着浮桥过去。
越来越多官兵拥挤在岸边,但见标营士卒阵列严整,竟无一人敢造次抢路。
既然暂时渡河不成,便有人开始抛盔弃甲,宽衣解带,冀图将衣甲定在头顶泅渡过河。
不多时,贼兵已然击败车阵守卒,破开偏厢车杀入军营,恰巧此时浮桥也基本搭建完毕。
杨文岳作为钦命的数省总督,自然能优先渡河。
可当他走出十余步回望,运筹一切的杜参将居然仍在岸边持刀对峙,俨然一副留下断后阻贼的模样。
这如何能成?
若无杜参将随机应变,根本没有大军渡河的生路,杜参将怎能不渡?!
被标兵裹挟着前进,杨文岳还一门心思回头呐喊,“杜参将熟知贼寇战法!速速随我渡河谋生!我大明不可再损忠臣良将啊!”
贼人的秘术灵光已触及身边,脚下的泥土顿时清晰可见,骤然缩短的影子随着灵光下落而向后拉长。
身边一面明军战旗陷地数寸,杜仓没回头,却将腰刀高举过头,大声嘶吼道——
“杨督宪与贼寇作战多日,已比杜某更懂贼寇……眼下国事艰难,总得有人站出来抗。人人只求自利自保,上下掣肘,文武仇视。天下大事才败坏至此!杜某不才,不知如何救国,却愿做护国忠臣,为大军坚守浮桥!”
“杜参将!”杨文岳远去数十步,声音里的哭腔显现。
“若杨督宪能入京师见‘卢相公’一面,告诉他,他当年在郧阳提拔的小小百户,没叫他丢脸!”
杜仓说罢不再言语,只是握紧腰刀,高举藤牌直面远处不断涌来的贼兵。
“大哥我来助你!”
“将爷,一个人威风可无趣。”
“有种的可不止将爷你一人呐。”
说话着,数百兵士从四面涌来,而有些踏上浮桥的士卒也逆着人潮返回岸边。
杜仓回头一瞧,竟都是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亲兵,就连一些辅兵也自愿持刀留了下来,差不多一千余人。
麾下三千部众能有三成人马留下随自己一同赴死,也算是一件幸事吧。
“哈哈哈!”杜仓双眸泛红,“好!好!好!只可惜没有美酒在旁,不然我定要与兄弟们大口喝酒,痛快杀贼!待会你们可不许抢我头功,且看本将如何杀贼报国!”
“杀贼!”
贼兵袭来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杜仓心中的忧虑烦闷却一瞬消失不见,就像再也不必烦恼胜败、生死,彻底释怀了。
能痛痛快快战死,还有这么一帮好兄弟伴在左右,杜仓心说这辈子已经死而无憾了。
他知道踏桥逃走,自己和兄弟们就能活,也能帮助朝廷训练更多悍卒、杀伤更多贼寇。
可是明眼人都知道今日一败,朝廷再无剿贼余裕,哪怕是黑旗营也在艰难收复河南失地,短期内并无余力北上勤王。
朱明要亡了。
也该亡了。
杜仓心中咒骂当今昏庸无比,有卢象升这般良臣却不用,偏偏将对方打入诏狱。
合该你朱明天下灭亡,被反贼夺取江山。
活该!活该!活该!
只苦了北地百姓,多部贼寇争相崛起,势必爆发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混战,到时候北方混战十年,苦的也都是底层百姓……
杜仓突然觉得心累了,有种做什么也不会开心的沮丧,就像背嵬军将官们曾说过的话,“毁灭吧,赶紧的,累了。”
或许在此断后战死,也有从“上下掣肘、文武敌视、贪墨横行、昏君当道……”的恶劣氛围中解脱吧。
只是可怜跟着自己的兄弟们,自己一心求死,却不能真叫他们与自己共赴黄泉啊。
看着灵光照映下随着晚风飘扬的军旗,杜仓猛地回想起背嵬军将官之间“爆发”过的活动——
他收刀入鞘,握紧战旗挥了挥,冲着愈发逼近的贼兵大喊道,“永平参将杜仓,在此向红巾军将官发起生死斗——”
“玛克戈拉!玛克戈拉!玛克戈拉!”
他咬字很重,尤其把最后四个字清晰又洪亮的喊出声。
此言一出,迎头袭来的贼兵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像是中了咒术一般面露惊愕。
那震惊又欣喜的目光像是在说,你怎么懂这玩意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最新章节,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最新章节,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