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院小屋内,这品境极高的周桃之,此刻却隐隐流露出了一副惊惧忐忑,谨小慎微的模样。他很认真地从摆着小棺材的供案下方,偷偷拿出了几张黄纸赤字的符箓,而后便向门窗走去,轻手轻脚地贴了起来。
说书人坐在蒲团上,微微侧头瞧着他,心里暗道:“这老小子确实疯得不轻啊,想套他的话,当真有些棘手。”
其实,他与任也在来悟道院之前,心里就很清楚,这桃林小院的聚宝棋局或许不是最难的,真正难的是闯过了棋局后,要如何能从疯子周桃之嘴里套出当年的旧事实情……
对方是一个疯子啊,喜怒无常,思维难以揣测,若是哪一句话问得不对了,令对方当场犯病,发疯似的大闹悟道院,那犯案三人组的行踪则必然暴露,并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还有,当年是有三位守墓人的,其中两人身死,最后就只剩下了周桃之这一名幸存者。
从小胖的讲述和种种细节来看,供台上摆放的那两面灵位牌,肯定供奉的就是当年死的那两位守墓人。而他们真正的死因,一定是不正常的。
也就是说,周桃之最后能活下来,也不见得就是真的幸运,或许也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肮脏阴谋。所以,说书人若是硬问,那很可能会惊动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周桃之虽然疯了,却也不一定愿意讲述或回忆起当年的旧事……
怎么在这个疯子身上拿到真相,其实也是个非常考验智商和话术的事儿。
桌案旁,说书人体态松弛地端起茶杯,双眸清澈地瞧着赤红色的茶液,表情专注,微微摇头吟唱道:“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妙算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争名夺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结果。”
他声音顿挫有力,空灵悠长,听着极有意境。
“啪!”
说书人吟罢,并没有喝掉茶杯中的茶水,而是将它重重地放在了桌案上,令其泛起一声醒木般的脆响。
“翁!”
他以茶杯替代醒木,暗中施法,一股诡异的神法气息便在桃院小屋中弥漫开来,就连挂在堂内两侧的白灯笼,此刻都悄悄蒙上了一层绯红之色。
他再次动用了言灵古道一脉的秘法,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说评书,而是以诡异的秘法影响了此间的一切,试图将周桃之拉入自己设定好的“言灵幻境”之中,并沉下神魂,静听自己的讲述。
这种言灵幻境的术法,并不会改变此间的景物,只像是路边的茶楼,天桥上的说书摊,可以出现在任何一处地点,而目的就是让听者沉入神魂,更加相信说书人所讲述的一切。
在这种诡异术法的加持下,绝大部分的普通人或修道者,都会无意识地进入说书人设定好的“情景”之中,静听他的讲述,并被强行灌入一种信任,可谓是防不胜防,诡秘无双。
不远处,周桃之严谨而又认真地贴完符箓,缓缓起身,迈步走向书案。
说书人微微抬头,笑着问道:“以您周老前辈的品境,还需惧怕一些小鬼吗?!”
“不不不……!”
周桃之连连摆手摇头:“盯着我的鬼,可不是什么小鬼,吓人得很啊。”
话音落,他正要弯腰坐在说书人对面时,却陡然愣了一下,且目光非常锐利地看了一眼四周。
“怎么了?”说书人问。
“咦,你竟想影响我的神魂?!”周桃之站在桌案旁,眉头紧锁,骂骂咧咧道:“狗日的,你很不礼貌啊。”
“啊?”
说书人微微皱眉,故作茫然。
“雕虫小技,也配在老夫面前班门弄斧?”周桃之的脸颊上泛起了极为得意的表情,只抬手一挥,那堂内悬挂的两盏灯笼,就烛火剧烈跳动,只片刻间就驱散了那一层薄薄的绯红之色。
这老小子有点东西啊……说书人心里有些惊讶,但却没有表现出任何急迫与异常之色。
说书人走过很多路,也去过很多地方,更见过太多太多的人间百象。他知道,越是思维复杂,头脑聪慧之辈,其实越容易被言灵幻境所影响;反而是那些思维固执,心境偏执,头脑一根筋的人,受到的影响较少。
而在这样固执,偏执,一根筋的人群中,还有一种极品人士的存在,那就是疯子。
疯子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外人说什么对他们都是无用的,所以……他们也很难被言灵幻境所影响。除非你能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并对其心灵产生暴击。
很显然,周桃之就是这种人。而且他品境极高,自然也就不会那么轻易地被说书人拉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唰。”
周桃之大咧咧地坐在了说书人对面,而后指了指供案上的两块灵位牌,这才轻声说道:“时间不早了,我的两位好友都要歇息了。你想要什么,快点说吧……!”
说书人安静地瞧着他,笑道:“我不说了吗,我不想要你的法宝,也不想要什么丹药,只想要一个真相。”
“呵。”
周桃之端起茶杯,冷笑一声:“做人不要太好奇,很多真相都是涉及到生死的。”
“你说得没错。”说书人微微点头:“就比如,我自己身上的真相,就涉及到很多人的生死……!”
周桃之感觉对方说话云遮雾罩的,就连自己这个疯子也跟不上他的节奏,所以心中顿感有趣:“你身上有什么真相?说来听听!”
“你看,你这不也好奇了吗?”说书人笑着反驳。
周桃之顿时露出了气急败坏的表情:“你到底说不说?!”
“嗯……!”
说书人故意拉了个长音,而后便扭头看向供案上的灵位牌,目光有些失神地问道:“周桃之,你可知晓最近的虚妄村中,发生了很多大事儿吗?比如,村中有一个内鬼,在死祭日的前夜,帮助一名死囚越狱了,而且还杀了很多狱卒……!”
周桃之就像是有多动症一般,坐在蒲团上完全安静不下来。他一边捋着凌乱的白发,一边顺嘴回道:“老夫虽很久都没离开过桃林小院了,但每日来这里挑战棋局的人,倒也不算太少……此等大事儿,我当然也有所耳闻了,只不过,这与你有什么关系?”
昏暗的内堂中,说书人逐渐收回目光,他的脸颊在白灯笼的映射下,愈发变得阴狠毒辣,并一字一顿地轻声问道:“若我告诉你,那个帮助死囚越狱,并杀了很多狱卒的内奸……其实就是我。那你觉得,这个真相是不是会牵扯到很多人的生死?”
当面承认自己是内奸?!这踏马到底是什么操作……即便是已经疯了很久的周桃之,在看到说书人的表情,听到他的话语后,也不由得有些发懵,表情十分茫然。
“我就是那个内奸!是我暗中给了那名死囚通神散,并告知他龙柱的具体位置,让他潜入阵眼室,破坏了大阵……而后杀了守夜的狱卒,并最终成功逃脱。”说书人故意将越狱的细节说得很细,几乎是完整还原了自己当天的经历:“呵,若想救那名死囚,最难的其实是要拿到通神散,而这东西就只有李尹两家存有。我暗中筹备了很久,却一直没有机会。直到李尹之争的当日,李泰山赢了尹弘,令尹家大乱,而后我才找到一丝机会,暗中潜入尹家丹殿,窃走了通神散……而后,尹家全族迁徙,这通神散被窃便死无对证。哈哈,这真是连老天都在帮我擦屁股啊……只不过,那名死囚过于蠢笨,竟在躲避狱卒时,在阵眼室中留下了几枚脚印,为巡堂提供了查案证据。”
“不过这也没关系,巡堂那群蠢货,即便是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老子就是内鬼。”
周桃之木呆呆地瞧着说书人,眼神变得有些涣散,似乎一时间想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跟他说这些,并且为什么要向自己坦白内奸的身份。
你踏马就是要自首,那也不应该来找我啊……周桃之疯癫的大脑,已经开始无规则地沸腾了起来。他逐渐变得执拗,不停地在心里狂问:“他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为什么,为什么……?!”
不过,他陷入到费解的情绪中时,却也已笃定对方没有撒谎。他认定眼前的这位书生,就是虚妄村中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内鬼之人。
这种笃定,主要来源于说书人刚刚讲述的细节。周桃之虽然疯了,但却每天都会设下聚宝棋局,也经常有人来这里尝试、围观,并且这些人不是悟道院的传道先生,就是品境极为出色的求学之人,身份都不低。他们在聊起村中最近的热点时,也都说出了很多隐情。而说书人的那些细节,与周桃之无意间听到的线索,都是十分吻合的。
疯子既固执又偏执,他们在一件事情上的思考,往往会比正常人还一根筋,还愿意一条道走到黑。所以,他越想就越觉得,说书人就是铁打的内鬼。毕竟他连怎么偷的通神散都说得一清二楚,且与尹家全族迁徙一事,严丝合缝,逻辑严谨。
堂内,昏暗的烛火泛着轻微的燃烧声响,周桃之抻着脖子,目光极为专注地问:“你为什么跟我讲这些?我怎么看你……一肚子坏水啊!你是不是想害我?!”
“你有两位朋友,一位叫李风沉,一位叫薛雀。你还记得吗?”说书人目光阴邪地问。
“记得啊,他们不是就在这儿吗?!”周桃之赶忙抬起手臂,指着供案方向:“你看,他们就坐在那儿喝茶啊。”
“你的挚友薛雀,曾经有过一个孩子,男孩,你知道吗?”说书人问。
“放屁!!!薛雀修的是佛家之道,要戒七情六欲,他怎么可能有一个孩子?!”周桃之登时激动地反驳道:“你到底是谁?!快说,不然我杀了你……!”
卧槽,薛雀原来是入了佛门的啊,早知道老子选李风沉好了……说书人在心里暗骂了一句李小胖后,却并没有流露出任何惊慌之色,只淡淡道:“正因为他入了佛门,所以才不便向他人讲起,自己有过一个孩子。”
“我与薛雀乃是生死之交,无话不谈,他若真有一子,又怎会隐瞒与我?”周桃之满眼戒备道:“你在骗人!”
说书人没有反驳,只冷静地瞧着他问道:“你真的敢说自己百分百了解薛雀吗?你敢吗?!”
周桃之听到这话,表情登时变得痛苦起来,目光涣散,似乎正在回忆某种不好的事情。
“二十七年前,你、薛雀、李风沉一同踏上了离乡路,而后在闯入者的围杀中……被迫分开。薛雀为了救你,还身负重伤,我说得可有错?”说书人用自己的话术,说出了李小胖暗中调查到的信息。
“对,确有其事。”周桃之木然点头。
“薛雀游历六年归来,品境大增,而后便被宗族堂选为守墓之人。”说书人冷脸道:“但他却没有告诉你,这六年他都经历了什么。他在游历中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人,而后便心生爱怜之意,佛心不稳,与她暗中结成道侣,并生下了一个孩子。但那个女人的身份极为敏感,不被虚妄村所容忍……若被他人知晓,则薛雀必死,那个女人和孩子也活不了。所以,他只能暗中带着自己的孩子返回,并偷偷过继给了村外古庙的一名野狗,平日里只暗中照拂……!”
“敏感?不被虚妄村所容忍?!”周桃之似乎陷入到了某种情景之中,不停地回忆着那些痛苦的经历,而后突然补充道:“那个女人是闯入者……她与老薛生下来的孩子……自然不可能被虚妄村所容忍。”
说书人见对方主动补充了一句后,便眼神一亮道:“你说得对。”
“我知道了,我踏马都知道了!”周桃之说到这里,猛然一拍大腿,惊愕道:“你就是老薛的孩子,而这也是你为什么会冒险营救那名死囚的原因,对吗?因为死囚都是闯入者,是与你母亲并肩而战的挚友,你们是一伙的……!”
我的天啊,你赶紧看看,这位疯子到底是有多聪明啊!
说书人见他再次补充一句后,才矜持地点了点头:“也对,也不对。”
“此话怎讲?!”
“我救那名死囚,不光因为他是闯入者。”说书人微微摇头:“我还要借着他的力量,调查家父薛雀当年身死的真相。那名死囚品境极高,神法强悍,有他在……就可以帮我在暗中调查一些事情,处理一些阻挡我找到真相的人。这是一种极为公平的交换。”
周桃之听到这话,大脑嗡嗡作响,即便心里极为不愿回忆起从前的事情,但此刻却也忍不住不停地回想。
“你知道……那天深夜,为什么那位从墓中走出来的小瞎子会被嫁祸吗?”说书人冷笑道:“因为我怀疑,他已经知道是谁偷走了自己的本源双眼,只是迫于那个人的强大,而不敢要回自己的东西。所以,我想动一下他,看看会不会有人为他撑腰……可惜啊,那小瞎子不简单,竟杀了我身边的三位兄弟。”
对上了,原来那个小瞎子被嫁祸,也是眼前这个故人之子搞的……周桃之的脸色苍白无比,整个身躯都在颤抖。
“我本不想找你,但离乡路就要再次开启了,我没有多少时间了,所以……我才会冒险来此,只为寻求一个真相。”说书人双眼通红地瞧着周桃之:“我自打生下来,就没有见过母亲,而后又像野狗一样住在村外的荒郊野岭,苦熬度日,却不敢与父亲相见。等我真的学会了一些精湛的神法,能在村中为自己谋个身份的时候,父亲却又莫名其妙地死了……周桃之,你说我这一生的经历……究竟该用怎样的过程和结局来诠释啊?!”
周桃之怔在那里,一动不动。
“拦我寻找真相的人,都要死……玉石俱焚,为父报仇,这就是我最好的结局!!!”说书人突然语气激动了起来,双手扶着桌案吼道:“告诉我,真相到底是什么?!”
“……我……我忘了,我记不起来了!”周桃之目光涣散地瞧着周遭的一切,不停地摇着头。
“你撒谎!你从来都没有忘记过那天发生的一切。”说书人冷冷地盯着他:“你在这里设灵堂,摆棺材,究竟是为了要祭奠你的朋友,还是要祭奠你曾经干过的那些脏事儿?!”
“为什么三个守墓人,两个都死了,而你却苟活了下来?!为什么?”
“我真的记不清楚了,真的……!”周桃之听着说书人的喝问,不由得抬起苍老的双手,狠狠地抓着自己凌乱的头发,表情痛苦道:“我忘了……真的忘了。”
“你不是忘了,你只是不敢说!”说书人咄咄逼人,双手扶着案面,以狰狞至极的脸颊对着周桃之的双眼,一字一顿地吼道:“三个挚友,两人死了,只有自己独活……这只有两个解释!”
“要么是,在小瞎子醒来的前一夜,你对他的本源传承产生了贪念,而后便想杀了两位挚友,独吞天大的机缘;要么就是,有人想闯入神墓,你的两位挚友出于责任阻拦,并最终身死,而你却畏惧那闯墓者的强大,选择了苟且偷生,甚至是背叛!”
“对吗?!”
说书人怒吼着喝问道。
“不对!”
当周桃之听到贪念和背叛后,登时就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竟原地窜起,极力辩解道:“我没有,我从来没有背叛过他们……!”
“唰!”
就在这时,原本已经被周桃之驱散的绯红之色,竟再次蒙在了白色的灯笼之上。
整个阴气森森的内堂,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也似乎比刚才更安静了,就像是陷入到了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令人神魂沉浸,不能自拔。
“周桃之,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恨,你真的太令我失望了……今日你若坦然承认自己的背叛与贪念,我还敬你是一条汉子。但你如此矢口否认,一直在替那位闯墓者遮遮掩掩,就足以说明你心中有鬼!”说书人指着对方的鼻子,一字一顿道:“我父亲当年真的是瞎了眼了,才会与你结成兄弟!”
“你假惺惺地在这里设下灵堂,为两位挚友祭奠,无非就是为了释放自己心中那不为人知的愧疚罢了。可人都死了,时至今日也没有沉冤得雪,你的这些行为……当真虚伪至极,令人作呕!”
“你就是一个卑劣胆小之人,甚至不如路边一条野狗活得有尊严!”
“我没有!!!”周桃之攥着拳头:“我从未背叛过两位兄长!”
“那你就让我看看真相!”
“呼,呼……!”
周桃之被吼得剧烈喘息,双手不停地抓着头发,身体也在颤抖的原地打转。
过去的旧事,他早已忘却了大半,但此刻在说书人的刺激之下,他却抵抗着头颅的剧痛,仔细回忆,试图以证清白。
终于,他在绯红的灯火映射下,脸上逐渐浮现起了惊愕之色,并吼道:“我想起来了!我想起那个人了!!不信你看,不是我杀了两位义兄,我也没有背叛他们……!”
说书人瞧着他的表情,脸色有些苍白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而后赶忙传音道:“出来了,出来了!狗日的,你快进来!”
“吱嘎!”
话音落,任也轻轻推开三间小屋的房门,尽量不发出一丁点杂音地走入了内堂。
此刻,周桃之已经完全沉浸在情景之中了,他急于自证清白,根本就没有察觉到任也已经走入了内堂。
周桃猛然抬起右臂,冲着半空中挥动:“神魂虚影!不信你看我的神魂虚影,我没有说谎……!”
“轰!”
话音落,一股蓬勃无尽的神魂气息,瞬间弥漫了整间内堂,且那股气息在这一刻凝结成了实质,变成了灰蒙蒙的雾气。
说书人与任也同时抬头,表情既紧张又期待地看向了徐徐铺开的灰雾,而后他们便感觉到自己的神魂彻底沉入其中,并全都不自觉地闭上了双眼。
他们沉入到了周桃之外放的神魂之内,且很快就窥探到了他略显凌乱的回忆倒影。
灰蒙蒙的雾气飘开,一座高到望不到峰顶的山巅浮现。它瞧着模糊不清,也无法被感知到任何气息,就好似是一处仙土之地。
高山外,跪伏着无数金色的人形雕塑,他们姿态万千,却都保持着向神山跪拜的体态。
苍穹之上,圆月高悬,星辰明亮。
一股清冷的夜风吹过荒野,金色的人影雕塑,在日月星辰的映射下,泛起了无尽金光。
在金光的尽头,神山的脚下,周桃之盘坐在一块岩石之上,身着白色道袍,双眼微闭,正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任也观想到这里时,心中便已笃定,眼前的这个地方应该就是虚妄神墓,而具体时间应该是,瞎子出墓的前一夜。
不过,他并没有在这种神魂倒影中,见到另外两位守墓人,只瞧见了周桃之一个。
“沙沙……!”
夜风吹拂着荒野,神山静谧异常。
“唰!”
就在这时,盘坐在岩石上的周桃之,陡然睁开双眼,并冷冷地看向了前方:“老夫给了你警告,可你还是来了。”
“翁!”
就在这时,神山之前的荒野之中,虚空突然扭曲了起来,而后一道身影便出现在了无数小金人的中央。
那人站在极为昏暗的地界,无法被窥探到真容,但他腰板笔直,下巴微扬,且一直是背着手的,所以浑身充斥着一股极为从容和自信的气质。
“我要进去看看,就看一眼。”人影站在荒野之中,声音低沉地回道。
任也听到他的话,瞬间皱起了双眉。
“这不合规矩。”周桃之果断拒绝:“黄家小子明日才出墓,且他身负足以改变虚妄村命运的本源传承,老夫既然负责守墓,就不可能让别人在今夜提前接触他。你回去吧……!”
“薛雀和李风沉呢?!”那人影再问。
“此乃守墓之事,你不需要知道。”周桃之依旧目光锐利地回道。
人影站在荒野中,微微抬头看向神山,而后才果断道:“让我进去,不然你会死!”
周桃之眯起眼睛:“你今天是有备而来啊……!”
“轰!!!”
人影猛然抬起双臂,肉身迸发出一股毁天灭地的神法气息,而后一字一顿道:“给你活路你不走,那就不要怪我了!”
“唰!”
话音落,那人影瞬移似的消失在了荒野之中,肉身再出现时,却已横立在九天之上。
他发丝飞扬,双手催动着攻杀之法,俯视着周桃之,恰好露出了自己的真容。
“是……是赵密。”
任也“看”清楚了那人的脸颊后,下意识地呢喃道:“当晚要闯墓的人……就是他!”
...........................................
此章七千字,还 1000.
说书人坐在蒲团上,微微侧头瞧着他,心里暗道:“这老小子确实疯得不轻啊,想套他的话,当真有些棘手。”
其实,他与任也在来悟道院之前,心里就很清楚,这桃林小院的聚宝棋局或许不是最难的,真正难的是闯过了棋局后,要如何能从疯子周桃之嘴里套出当年的旧事实情……
对方是一个疯子啊,喜怒无常,思维难以揣测,若是哪一句话问得不对了,令对方当场犯病,发疯似的大闹悟道院,那犯案三人组的行踪则必然暴露,并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还有,当年是有三位守墓人的,其中两人身死,最后就只剩下了周桃之这一名幸存者。
从小胖的讲述和种种细节来看,供台上摆放的那两面灵位牌,肯定供奉的就是当年死的那两位守墓人。而他们真正的死因,一定是不正常的。
也就是说,周桃之最后能活下来,也不见得就是真的幸运,或许也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肮脏阴谋。所以,说书人若是硬问,那很可能会惊动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周桃之虽然疯了,却也不一定愿意讲述或回忆起当年的旧事……
怎么在这个疯子身上拿到真相,其实也是个非常考验智商和话术的事儿。
桌案旁,说书人体态松弛地端起茶杯,双眸清澈地瞧着赤红色的茶液,表情专注,微微摇头吟唱道:“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妙算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争名夺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结果。”
他声音顿挫有力,空灵悠长,听着极有意境。
“啪!”
说书人吟罢,并没有喝掉茶杯中的茶水,而是将它重重地放在了桌案上,令其泛起一声醒木般的脆响。
“翁!”
他以茶杯替代醒木,暗中施法,一股诡异的神法气息便在桃院小屋中弥漫开来,就连挂在堂内两侧的白灯笼,此刻都悄悄蒙上了一层绯红之色。
他再次动用了言灵古道一脉的秘法,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说评书,而是以诡异的秘法影响了此间的一切,试图将周桃之拉入自己设定好的“言灵幻境”之中,并沉下神魂,静听自己的讲述。
这种言灵幻境的术法,并不会改变此间的景物,只像是路边的茶楼,天桥上的说书摊,可以出现在任何一处地点,而目的就是让听者沉入神魂,更加相信说书人所讲述的一切。
在这种诡异术法的加持下,绝大部分的普通人或修道者,都会无意识地进入说书人设定好的“情景”之中,静听他的讲述,并被强行灌入一种信任,可谓是防不胜防,诡秘无双。
不远处,周桃之严谨而又认真地贴完符箓,缓缓起身,迈步走向书案。
说书人微微抬头,笑着问道:“以您周老前辈的品境,还需惧怕一些小鬼吗?!”
“不不不……!”
周桃之连连摆手摇头:“盯着我的鬼,可不是什么小鬼,吓人得很啊。”
话音落,他正要弯腰坐在说书人对面时,却陡然愣了一下,且目光非常锐利地看了一眼四周。
“怎么了?”说书人问。
“咦,你竟想影响我的神魂?!”周桃之站在桌案旁,眉头紧锁,骂骂咧咧道:“狗日的,你很不礼貌啊。”
“啊?”
说书人微微皱眉,故作茫然。
“雕虫小技,也配在老夫面前班门弄斧?”周桃之的脸颊上泛起了极为得意的表情,只抬手一挥,那堂内悬挂的两盏灯笼,就烛火剧烈跳动,只片刻间就驱散了那一层薄薄的绯红之色。
这老小子有点东西啊……说书人心里有些惊讶,但却没有表现出任何急迫与异常之色。
说书人走过很多路,也去过很多地方,更见过太多太多的人间百象。他知道,越是思维复杂,头脑聪慧之辈,其实越容易被言灵幻境所影响;反而是那些思维固执,心境偏执,头脑一根筋的人,受到的影响较少。
而在这样固执,偏执,一根筋的人群中,还有一种极品人士的存在,那就是疯子。
疯子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外人说什么对他们都是无用的,所以……他们也很难被言灵幻境所影响。除非你能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并对其心灵产生暴击。
很显然,周桃之就是这种人。而且他品境极高,自然也就不会那么轻易地被说书人拉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唰。”
周桃之大咧咧地坐在了说书人对面,而后指了指供案上的两块灵位牌,这才轻声说道:“时间不早了,我的两位好友都要歇息了。你想要什么,快点说吧……!”
说书人安静地瞧着他,笑道:“我不说了吗,我不想要你的法宝,也不想要什么丹药,只想要一个真相。”
“呵。”
周桃之端起茶杯,冷笑一声:“做人不要太好奇,很多真相都是涉及到生死的。”
“你说得没错。”说书人微微点头:“就比如,我自己身上的真相,就涉及到很多人的生死……!”
周桃之感觉对方说话云遮雾罩的,就连自己这个疯子也跟不上他的节奏,所以心中顿感有趣:“你身上有什么真相?说来听听!”
“你看,你这不也好奇了吗?”说书人笑着反驳。
周桃之顿时露出了气急败坏的表情:“你到底说不说?!”
“嗯……!”
说书人故意拉了个长音,而后便扭头看向供案上的灵位牌,目光有些失神地问道:“周桃之,你可知晓最近的虚妄村中,发生了很多大事儿吗?比如,村中有一个内鬼,在死祭日的前夜,帮助一名死囚越狱了,而且还杀了很多狱卒……!”
周桃之就像是有多动症一般,坐在蒲团上完全安静不下来。他一边捋着凌乱的白发,一边顺嘴回道:“老夫虽很久都没离开过桃林小院了,但每日来这里挑战棋局的人,倒也不算太少……此等大事儿,我当然也有所耳闻了,只不过,这与你有什么关系?”
昏暗的内堂中,说书人逐渐收回目光,他的脸颊在白灯笼的映射下,愈发变得阴狠毒辣,并一字一顿地轻声问道:“若我告诉你,那个帮助死囚越狱,并杀了很多狱卒的内奸……其实就是我。那你觉得,这个真相是不是会牵扯到很多人的生死?”
当面承认自己是内奸?!这踏马到底是什么操作……即便是已经疯了很久的周桃之,在看到说书人的表情,听到他的话语后,也不由得有些发懵,表情十分茫然。
“我就是那个内奸!是我暗中给了那名死囚通神散,并告知他龙柱的具体位置,让他潜入阵眼室,破坏了大阵……而后杀了守夜的狱卒,并最终成功逃脱。”说书人故意将越狱的细节说得很细,几乎是完整还原了自己当天的经历:“呵,若想救那名死囚,最难的其实是要拿到通神散,而这东西就只有李尹两家存有。我暗中筹备了很久,却一直没有机会。直到李尹之争的当日,李泰山赢了尹弘,令尹家大乱,而后我才找到一丝机会,暗中潜入尹家丹殿,窃走了通神散……而后,尹家全族迁徙,这通神散被窃便死无对证。哈哈,这真是连老天都在帮我擦屁股啊……只不过,那名死囚过于蠢笨,竟在躲避狱卒时,在阵眼室中留下了几枚脚印,为巡堂提供了查案证据。”
“不过这也没关系,巡堂那群蠢货,即便是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老子就是内鬼。”
周桃之木呆呆地瞧着说书人,眼神变得有些涣散,似乎一时间想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跟他说这些,并且为什么要向自己坦白内奸的身份。
你踏马就是要自首,那也不应该来找我啊……周桃之疯癫的大脑,已经开始无规则地沸腾了起来。他逐渐变得执拗,不停地在心里狂问:“他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为什么,为什么……?!”
不过,他陷入到费解的情绪中时,却也已笃定对方没有撒谎。他认定眼前的这位书生,就是虚妄村中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内鬼之人。
这种笃定,主要来源于说书人刚刚讲述的细节。周桃之虽然疯了,但却每天都会设下聚宝棋局,也经常有人来这里尝试、围观,并且这些人不是悟道院的传道先生,就是品境极为出色的求学之人,身份都不低。他们在聊起村中最近的热点时,也都说出了很多隐情。而说书人的那些细节,与周桃之无意间听到的线索,都是十分吻合的。
疯子既固执又偏执,他们在一件事情上的思考,往往会比正常人还一根筋,还愿意一条道走到黑。所以,他越想就越觉得,说书人就是铁打的内鬼。毕竟他连怎么偷的通神散都说得一清二楚,且与尹家全族迁徙一事,严丝合缝,逻辑严谨。
堂内,昏暗的烛火泛着轻微的燃烧声响,周桃之抻着脖子,目光极为专注地问:“你为什么跟我讲这些?我怎么看你……一肚子坏水啊!你是不是想害我?!”
“你有两位朋友,一位叫李风沉,一位叫薛雀。你还记得吗?”说书人目光阴邪地问。
“记得啊,他们不是就在这儿吗?!”周桃之赶忙抬起手臂,指着供案方向:“你看,他们就坐在那儿喝茶啊。”
“你的挚友薛雀,曾经有过一个孩子,男孩,你知道吗?”说书人问。
“放屁!!!薛雀修的是佛家之道,要戒七情六欲,他怎么可能有一个孩子?!”周桃之登时激动地反驳道:“你到底是谁?!快说,不然我杀了你……!”
卧槽,薛雀原来是入了佛门的啊,早知道老子选李风沉好了……说书人在心里暗骂了一句李小胖后,却并没有流露出任何惊慌之色,只淡淡道:“正因为他入了佛门,所以才不便向他人讲起,自己有过一个孩子。”
“我与薛雀乃是生死之交,无话不谈,他若真有一子,又怎会隐瞒与我?”周桃之满眼戒备道:“你在骗人!”
说书人没有反驳,只冷静地瞧着他问道:“你真的敢说自己百分百了解薛雀吗?你敢吗?!”
周桃之听到这话,表情登时变得痛苦起来,目光涣散,似乎正在回忆某种不好的事情。
“二十七年前,你、薛雀、李风沉一同踏上了离乡路,而后在闯入者的围杀中……被迫分开。薛雀为了救你,还身负重伤,我说得可有错?”说书人用自己的话术,说出了李小胖暗中调查到的信息。
“对,确有其事。”周桃之木然点头。
“薛雀游历六年归来,品境大增,而后便被宗族堂选为守墓之人。”说书人冷脸道:“但他却没有告诉你,这六年他都经历了什么。他在游历中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人,而后便心生爱怜之意,佛心不稳,与她暗中结成道侣,并生下了一个孩子。但那个女人的身份极为敏感,不被虚妄村所容忍……若被他人知晓,则薛雀必死,那个女人和孩子也活不了。所以,他只能暗中带着自己的孩子返回,并偷偷过继给了村外古庙的一名野狗,平日里只暗中照拂……!”
“敏感?不被虚妄村所容忍?!”周桃之似乎陷入到了某种情景之中,不停地回忆着那些痛苦的经历,而后突然补充道:“那个女人是闯入者……她与老薛生下来的孩子……自然不可能被虚妄村所容忍。”
说书人见对方主动补充了一句后,便眼神一亮道:“你说得对。”
“我知道了,我踏马都知道了!”周桃之说到这里,猛然一拍大腿,惊愕道:“你就是老薛的孩子,而这也是你为什么会冒险营救那名死囚的原因,对吗?因为死囚都是闯入者,是与你母亲并肩而战的挚友,你们是一伙的……!”
我的天啊,你赶紧看看,这位疯子到底是有多聪明啊!
说书人见他再次补充一句后,才矜持地点了点头:“也对,也不对。”
“此话怎讲?!”
“我救那名死囚,不光因为他是闯入者。”说书人微微摇头:“我还要借着他的力量,调查家父薛雀当年身死的真相。那名死囚品境极高,神法强悍,有他在……就可以帮我在暗中调查一些事情,处理一些阻挡我找到真相的人。这是一种极为公平的交换。”
周桃之听到这话,大脑嗡嗡作响,即便心里极为不愿回忆起从前的事情,但此刻却也忍不住不停地回想。
“你知道……那天深夜,为什么那位从墓中走出来的小瞎子会被嫁祸吗?”说书人冷笑道:“因为我怀疑,他已经知道是谁偷走了自己的本源双眼,只是迫于那个人的强大,而不敢要回自己的东西。所以,我想动一下他,看看会不会有人为他撑腰……可惜啊,那小瞎子不简单,竟杀了我身边的三位兄弟。”
对上了,原来那个小瞎子被嫁祸,也是眼前这个故人之子搞的……周桃之的脸色苍白无比,整个身躯都在颤抖。
“我本不想找你,但离乡路就要再次开启了,我没有多少时间了,所以……我才会冒险来此,只为寻求一个真相。”说书人双眼通红地瞧着周桃之:“我自打生下来,就没有见过母亲,而后又像野狗一样住在村外的荒郊野岭,苦熬度日,却不敢与父亲相见。等我真的学会了一些精湛的神法,能在村中为自己谋个身份的时候,父亲却又莫名其妙地死了……周桃之,你说我这一生的经历……究竟该用怎样的过程和结局来诠释啊?!”
周桃之怔在那里,一动不动。
“拦我寻找真相的人,都要死……玉石俱焚,为父报仇,这就是我最好的结局!!!”说书人突然语气激动了起来,双手扶着桌案吼道:“告诉我,真相到底是什么?!”
“……我……我忘了,我记不起来了!”周桃之目光涣散地瞧着周遭的一切,不停地摇着头。
“你撒谎!你从来都没有忘记过那天发生的一切。”说书人冷冷地盯着他:“你在这里设灵堂,摆棺材,究竟是为了要祭奠你的朋友,还是要祭奠你曾经干过的那些脏事儿?!”
“为什么三个守墓人,两个都死了,而你却苟活了下来?!为什么?”
“我真的记不清楚了,真的……!”周桃之听着说书人的喝问,不由得抬起苍老的双手,狠狠地抓着自己凌乱的头发,表情痛苦道:“我忘了……真的忘了。”
“你不是忘了,你只是不敢说!”说书人咄咄逼人,双手扶着案面,以狰狞至极的脸颊对着周桃之的双眼,一字一顿地吼道:“三个挚友,两人死了,只有自己独活……这只有两个解释!”
“要么是,在小瞎子醒来的前一夜,你对他的本源传承产生了贪念,而后便想杀了两位挚友,独吞天大的机缘;要么就是,有人想闯入神墓,你的两位挚友出于责任阻拦,并最终身死,而你却畏惧那闯墓者的强大,选择了苟且偷生,甚至是背叛!”
“对吗?!”
说书人怒吼着喝问道。
“不对!”
当周桃之听到贪念和背叛后,登时就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竟原地窜起,极力辩解道:“我没有,我从来没有背叛过他们……!”
“唰!”
就在这时,原本已经被周桃之驱散的绯红之色,竟再次蒙在了白色的灯笼之上。
整个阴气森森的内堂,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也似乎比刚才更安静了,就像是陷入到了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令人神魂沉浸,不能自拔。
“周桃之,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恨,你真的太令我失望了……今日你若坦然承认自己的背叛与贪念,我还敬你是一条汉子。但你如此矢口否认,一直在替那位闯墓者遮遮掩掩,就足以说明你心中有鬼!”说书人指着对方的鼻子,一字一顿道:“我父亲当年真的是瞎了眼了,才会与你结成兄弟!”
“你假惺惺地在这里设下灵堂,为两位挚友祭奠,无非就是为了释放自己心中那不为人知的愧疚罢了。可人都死了,时至今日也没有沉冤得雪,你的这些行为……当真虚伪至极,令人作呕!”
“你就是一个卑劣胆小之人,甚至不如路边一条野狗活得有尊严!”
“我没有!!!”周桃之攥着拳头:“我从未背叛过两位兄长!”
“那你就让我看看真相!”
“呼,呼……!”
周桃之被吼得剧烈喘息,双手不停地抓着头发,身体也在颤抖的原地打转。
过去的旧事,他早已忘却了大半,但此刻在说书人的刺激之下,他却抵抗着头颅的剧痛,仔细回忆,试图以证清白。
终于,他在绯红的灯火映射下,脸上逐渐浮现起了惊愕之色,并吼道:“我想起来了!我想起那个人了!!不信你看,不是我杀了两位义兄,我也没有背叛他们……!”
说书人瞧着他的表情,脸色有些苍白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而后赶忙传音道:“出来了,出来了!狗日的,你快进来!”
“吱嘎!”
话音落,任也轻轻推开三间小屋的房门,尽量不发出一丁点杂音地走入了内堂。
此刻,周桃之已经完全沉浸在情景之中了,他急于自证清白,根本就没有察觉到任也已经走入了内堂。
周桃猛然抬起右臂,冲着半空中挥动:“神魂虚影!不信你看我的神魂虚影,我没有说谎……!”
“轰!”
话音落,一股蓬勃无尽的神魂气息,瞬间弥漫了整间内堂,且那股气息在这一刻凝结成了实质,变成了灰蒙蒙的雾气。
说书人与任也同时抬头,表情既紧张又期待地看向了徐徐铺开的灰雾,而后他们便感觉到自己的神魂彻底沉入其中,并全都不自觉地闭上了双眼。
他们沉入到了周桃之外放的神魂之内,且很快就窥探到了他略显凌乱的回忆倒影。
灰蒙蒙的雾气飘开,一座高到望不到峰顶的山巅浮现。它瞧着模糊不清,也无法被感知到任何气息,就好似是一处仙土之地。
高山外,跪伏着无数金色的人形雕塑,他们姿态万千,却都保持着向神山跪拜的体态。
苍穹之上,圆月高悬,星辰明亮。
一股清冷的夜风吹过荒野,金色的人影雕塑,在日月星辰的映射下,泛起了无尽金光。
在金光的尽头,神山的脚下,周桃之盘坐在一块岩石之上,身着白色道袍,双眼微闭,正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任也观想到这里时,心中便已笃定,眼前的这个地方应该就是虚妄神墓,而具体时间应该是,瞎子出墓的前一夜。
不过,他并没有在这种神魂倒影中,见到另外两位守墓人,只瞧见了周桃之一个。
“沙沙……!”
夜风吹拂着荒野,神山静谧异常。
“唰!”
就在这时,盘坐在岩石上的周桃之,陡然睁开双眼,并冷冷地看向了前方:“老夫给了你警告,可你还是来了。”
“翁!”
就在这时,神山之前的荒野之中,虚空突然扭曲了起来,而后一道身影便出现在了无数小金人的中央。
那人站在极为昏暗的地界,无法被窥探到真容,但他腰板笔直,下巴微扬,且一直是背着手的,所以浑身充斥着一股极为从容和自信的气质。
“我要进去看看,就看一眼。”人影站在荒野之中,声音低沉地回道。
任也听到他的话,瞬间皱起了双眉。
“这不合规矩。”周桃之果断拒绝:“黄家小子明日才出墓,且他身负足以改变虚妄村命运的本源传承,老夫既然负责守墓,就不可能让别人在今夜提前接触他。你回去吧……!”
“薛雀和李风沉呢?!”那人影再问。
“此乃守墓之事,你不需要知道。”周桃之依旧目光锐利地回道。
人影站在荒野中,微微抬头看向神山,而后才果断道:“让我进去,不然你会死!”
周桃之眯起眼睛:“你今天是有备而来啊……!”
“轰!!!”
人影猛然抬起双臂,肉身迸发出一股毁天灭地的神法气息,而后一字一顿道:“给你活路你不走,那就不要怪我了!”
“唰!”
话音落,那人影瞬移似的消失在了荒野之中,肉身再出现时,却已横立在九天之上。
他发丝飞扬,双手催动着攻杀之法,俯视着周桃之,恰好露出了自己的真容。
“是……是赵密。”
任也“看”清楚了那人的脸颊后,下意识地呢喃道:“当晚要闯墓的人……就是他!”
...........................................
此章七千字,还 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