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和?”
因为在狼头山一战中抢得盆满钵满,甚至把辽帝祖坟都给刨了的金军肉眼可见地士气高涨,在又挺进一段距离以后,让人很意外的是接下来找上金军的居然不是辽军主力,而是...一帮使臣。
议和这两个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提出来的。
被一众猛安环绕的完颜阿骨打看着对面在万军从中显得畏畏缩缩的辽国使臣,轻笑了一声:“拖时间的招数么?之前你们不是没有试过...为什么还要来挑战我的耐心?”
他摆了摆手,示意让人把这两个使臣拖下去,步他们前辈的后尘--也就是被剥了皮挂在杆子或者城门上,那两个被派出来找女真人的使臣已经快被吓瘫了,见完颜阿骨打半句废话都不想讲,连连喊道:
“大王饶命!大王还是先看过国书,再...”
“没什么好看的,毕竟一向看不起女真人的辽国又不可能割地求和,”完颜阿骨打哂笑道--但是他的笑声很快就顿住了,因为他注意到了使臣听到这句话的脸色,他劈手夺过国书,展开一看,顿时愣住:“...割让黄龙府,逐年清偿以往女真人交纳的税物?开放朝贡,结为兄弟之国...”
不止完颜阿骨打,连周围沉默听着的猛安幕僚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割让黄龙府--意味着金国不仅可以占据辽阳这个辽东门户,还能获得一块进可攻打上京退可依托辽阳的战略要地,整个辽东的战略纵深将会得到质的飞跃,以后辽国要是想再征辽东,得先把黄龙府打穿才能有摸到辽阳城门的可能性。
清偿税物--意味着辽国要把往年从女真人身上压榨出来的血汗通通还回来,虽然是逐年清偿,但这个很明显可以谈,考虑到眼下辽国的情况,这分明就是辽国在主动给女真人提供一个狮子大开口的机会,毕竟这所谓的税物,难道还真要去查册子?还不是完颜阿骨打嘴巴一张一合的事,只要不是太过分,辽国铁定会认下这笔糊涂账,根本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战争赔款,只是听起来会好听一些。
开放朝贡--这个就更夸张了,所谓朝贡指的是两个国家以官方渠道完成物资的交换,同时也是对对方同等地位的承认,而且朝贡这玩意儿可不仅仅是公平交易那么简单,很多时候都是被朝贡国对朝贡国的一种勒索--比如当年顾怀还在苏州的时候,李家就是做皇商生意的,每年都得按时交货给辽国,然后朝廷再付李家钱,辽国现在再提朝贡,说白了就是做好了被金国长期勒索的准备。
至于后面的什么兄弟之国一类的就没必要看了,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这前三样才是实实在在的下了血本,割地,赔款,长期赔款,可以说辽国几乎是付出了一个让人悚然的价格来让金国退兵。
当然,这页薄薄的国书落在完颜阿骨打眼里可能就是个笑话--他是那么恨辽国,从他被辽国抛弃开始,他和辽国之间就不存在任何的和解可能性,包括后面他回到辽东,给每一个女真人灌输的理念都是辽国和金国之间有不共戴天之仇,眼下好不容易打到了这里,离打到上京就只差一步,而且辽军的主力还被魏军死死牵制,他完颜阿骨打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踩上上京城头,灭掉辽国百年国祚的人,什么赔款割地,灭了辽国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但当他从国书上收回目光,察觉到身边所有人急促起来的呼吸时,他才猛然意识到,这份国书不是给他看的。
是给其他女真人看的。
仇恨?对于大多数女真人来说,所谓“辽国和女真人之间的血仇”到底有多重还是个未知数,真要论起来大多数女真人最应该恨的还不是辽国反而是完颜阿骨打,如果不是他非逼着女真人离开白山黑水在外面定居,强行改变以前游猎的习性,或许辽国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恨遥远的名词--平时被鞭子抽的时候可以把所谓仇恨挂在嘴上喊喊,但涉及到国书上的天文数字,那么有些事情就该好好想一想了。
有些时候仇恨能作为一面招牌为该做的事提供足够的理由,成为统治的工具,但有时候被过度利用的仇恨也会成为某种阻碍,比如完颜阿骨打此刻就觉得,如果他再不顾一切地往前打,这些被他提拔起来的猛安不好说,但从辽阳出发打到这里来的女真士卒们,估计是会有不少怨言的。
毕竟别看金军这次出辽阳破狼头山,一路直抵上京,再往前打百余里,就能摸到上京的城门了,但金国不完善的后勤体系让军队只能一路打一路抢,但凡路上被拦住,打不了几天军队就要断粮,最夸张的是战损,完颜阿骨打似乎认定了女真野人死完一批要不了两年就又能从白山黑水赶出一批来,所以为了追求速度打仗用的都是最狠的打法,五万金军出辽阳到了现在战损居然已经快达到一万七,这种战损就算放在正面对垒的战场上都容易出现溃败,更别说这还是一场长达数百里的挺进作战。
后路被断怎么办?打不下上京怎么办?粮草出问题怎么办?--然而现在辽国低头了,他们开出了足以让所有女真人都眼红的报价,只为换得金军退兵,到了这个程度,不就可以收手了么?继续打下去,鬼知道会不会亏得血本无归?
这样的心思浮现在每一个在场的女真人心头,完颜阿骨打视线扫过的地方越多,他的心就越沉,他统治金国的手段一是暴戾,二就是宣扬和辽国的仇恨,但现在看来...战场上第一种手段的作用会被无限缩小,而第二种,真不是该提的时候。
就算是他也不敢逆着所有人,注意是所有人的想法去强行做一件事情。
看似想了很多,然而实际上从国书落进手里也不过才过了几次眨眼的时间,完颜阿骨打将国书合上,面无表情地开口:“看来你们的陛下这次是真的下了血本。”
“这便是辽国的诚意,”见完颜阿骨打没有继续喊打喊杀,使臣松了一大口气,“还请贵国暂缓进军,具体的事项我们可以详谈。”
“好,好。”完颜阿骨打连说了两个好字,然后让人将使臣请进大帐,众人见状纷纷散去,当只剩下两个最忠心的猛安时,完颜阿骨打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了下来。
有猛安立刻问道:“大王可是不愿意与辽国和谈?”
“哪怕这报价再高上一倍,我也不愿意,”完颜阿骨打坚定摇头,但又话风一转,“当然,不是因为我被对辽国的仇恨蒙蔽了双眼,而是你们想想,如果辽国还能有同时抵挡魏军金军的兵力,会来与我们议和吗?我了解辽人,和女真人议和这件事,除非是真没了办法,否则他们一定不会做!你们看这国书,虽然上面的条件很诱人,但实际上需要几年才能完全拿到?辽国完全可以趁这些时间恢复过来,然后征伐辽东!他们若是不送这议和国书来,我倒还惧他三分,可他们既然愿意低头,就说明...”
“说明上京必然空虚!他们肯定是把所有兵力都拿去对付魏人了!”有猛安反应过来,“大王,我们应该速速攻打上京!”
“你还是没明白,辽国这是阳谋,”完颜阿骨打摇头,“这份国书到了我大营中,被所有人知道辽国愿意议和,那么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一旦我犹豫或者拒绝,军中立刻就要生变!呵,这就是女真...哪怕建了国,还是人心不齐,只图蝇头小利,这大营里,除了对我最忠心的你们,谁会去想打下上京能拿到比这国书上写的还要多许多倍的东西?他们怕死!他们看到了别人丢下的金子就想把手里的刀丢了去捡,却忘了提着刀子能抢到更多...目光短浅到这种程度,我真是越来越失望了。”
“大王说的对,我军如今还剩三万兵力,上京哪怕空虚,但要打下来也必须实打实做过一场,这份国书送过来,无论议和能不能成,至少我军的军心是彻底乱了,实在狠毒...进,则要冒打不下上京的风险,退,则辽国转危为安三五年内必然翻脸,这真是...”
完颜阿骨打闭上眼睛沉思片刻,嘴角突然挑了起来,他紧锁的眉头松开,说道:“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当初在高丽,我就见识了魏国是怎么把议和这些事玩出花来的,现在看来,咱们也不是不能试着学一学。”
“大王的意思是?”
“去传令让全军休整,再让两个人去和那辽国的使臣谈,谈得像一点,就好像我们真的要撤兵一样,让他们送一批粮草来展示一下诚意,等粮草送到,就把他们...”完颜阿骨打抹了一下脖子,“把他们是魏人派来阻碍我们进军的谍子的消息传出去,就说魏人想和我们抢谁先打下上京,独吞里面的财富!”
两个猛安一时呆住。
说实话,前半段他们至少还能理解,毕竟靠着议和骗一笔粮草,实在很合理,但后半段...前些日子不是才和魏国合作打下了狼头山么?怎么这个时候就突然要翻脸了?
“你们不懂,”完颜阿骨打耐心解释道,“之前是之前,现在是现在--上京就在那里,谁先打下来,谁就能拿到大头,狼头山一战之后,你们以为我军还能和魏军亲密无间?错了!现在我们是对手,是可能在上京城破后撕破脸的两军!辽人把兵力调集去阻拦魏国,是好事,但我也必须要让下面的士卒知道有这么一个潜在的对手才行...这个黑锅让魏人背就挺好。”
说完这番话,完颜阿骨打顿了顿,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或者说想到了谁,他脸上的笑意收敛了很多,但随即又浓烈起来,遥遥看向上京方向:
“我有预感...这可能是我这些年来,最好的一次机会。”
......
大定府的攻防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这些筑于草原与中原接壤边塞的城池完全没有汉人筑城时所设计的利于战争的风格,城矮墙薄,在魏军的猛攻下,很快就处处漏风,捉襟见肘起来。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草原上的战争风格一向是以运动战为主,在来去如风的骑兵军团面前,笨重的城池攻防难免被舍弃,上京与大定,对于辽国来说其帝国中心的象征意义远大于作为防御城池的军事意义,毕竟这百年以来,还没人打到过这个地方,在许多辽人看来如果有一天真的有敌军打穿草原或者辽境兵临城下,那城池坚固不坚固感觉意义也不大了。
可谁能想到这种类似于自我调侃的说法偏偏就是应证在今天呢?
就算是公州城那样的高丽雄城,在这种红衣大炮面前也会被轰开城门,那么大定府的城门就更不用说了,连城墙都有些像是纸糊的,在开战的第一天,第一轮炮击中,其南面城门就被轰破,并且连城墙都出现了许多缺角,足够一支精锐小队冲进去的那种--这种情况换在其他地方,城池离被告破也不远了,然而换成眼下,魏军却攻了整整两天也没能杀进城去。
原因很简单,因为辽人拼命了。
军心士气的低落是不争的事实,毕竟都快被人打到京城了,参考当年大魏被辽人南侵时的乱象,就知道如今缩在城内的兵力到底有多人心惶惶,然而辽军终究还是撑住了,不仅撑住了,在类似怯薛军这样的精锐兵力带领下,已经再无退路的辽军溃兵开始了真正的玩命,城门被轰开?那就在城门洞里厮杀对砍用尸体来堵;城墙有了破损?沙袋、泥巴、木头...所有能找到的东西都用来填上,魏辽双方的士卒就在这种堪称滑稽可笑但又分外壮烈的城墙上下进行着厮杀。
而辽军的骑兵也没闲着,他们似乎认准了这次进攻上京的魏军骑兵不足的缺点,在每次魏军攻城陷入停滞,或者即将收兵的时间点从各处城门杀出,直冲魏军的火炮阵地或者神机营编队,完全就是不计死伤以命换命的打法,而魏军确实也在这种急眼玩命的反攻下陷入了手忙脚乱--任你谁来都手忙脚乱,毕竟对面可是一帮骑着马冲过来二话不说就要一命换一命的疯子!
甚至督战的顾怀都觉得,如果城里这样的精锐兵力还能有一万,那么这一仗就不用打了,先崩溃的一定是魏军--毕竟在这里攻城的只是中军,而左路军右路军甚至海军都在忙着半途打阻击,拦住辽军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驰援兵力。
万幸的是,类似怯薛军这样的精锐,终究不多,而当他们死完以后,城里从前线败退的残兵们,终于让这用人命搭起来的天堑出现了疏漏。
攻城第三天,离众将立下的军令状还差最后一点时间就得被推出去砍头的时候,南面的第三段城墙上,有辽卒崩溃了。
他已经数不清这是魏国北伐以来的第几次绝望,在老哈河长达数日的阵地攻防后他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再也经历不到那样的压抑和疯狂,在一路被追击逃窜的路上他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有更狼狈的时刻,然而等到了这大定府里,他才意识到原来真正的痛苦原来才刚刚开始。
没办法逃离,没办法后退,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那种大炮的轰鸣每响一次他都会下意识地颤抖一下,密密麻麻的魏军顺着城墙爬上来挥刀,身后的军官将领们吼出军令的时候话语里面也满是恐惧,好像所有人都意识到很难守住了,但又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出来。
去他妈的,好累,不想打了。
第一个辽卒放下了手里的刀,选择推开身边的同袍逃向后方,他并没有躲开督战军官手里的刀,但下一秒就有更多的人转过身子,然后红着眼睛将督战的人淹没。
战场上一个人的崩溃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在最后精锐的兵力死完之后,那些从前线退下来的辽卒们,终于被恐惧压垮了。
立足于高坡之上的顾怀放下千里镜,淡淡一笑。
他知道,大定府,已经破了。
因为在狼头山一战中抢得盆满钵满,甚至把辽帝祖坟都给刨了的金军肉眼可见地士气高涨,在又挺进一段距离以后,让人很意外的是接下来找上金军的居然不是辽军主力,而是...一帮使臣。
议和这两个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提出来的。
被一众猛安环绕的完颜阿骨打看着对面在万军从中显得畏畏缩缩的辽国使臣,轻笑了一声:“拖时间的招数么?之前你们不是没有试过...为什么还要来挑战我的耐心?”
他摆了摆手,示意让人把这两个使臣拖下去,步他们前辈的后尘--也就是被剥了皮挂在杆子或者城门上,那两个被派出来找女真人的使臣已经快被吓瘫了,见完颜阿骨打半句废话都不想讲,连连喊道:
“大王饶命!大王还是先看过国书,再...”
“没什么好看的,毕竟一向看不起女真人的辽国又不可能割地求和,”完颜阿骨打哂笑道--但是他的笑声很快就顿住了,因为他注意到了使臣听到这句话的脸色,他劈手夺过国书,展开一看,顿时愣住:“...割让黄龙府,逐年清偿以往女真人交纳的税物?开放朝贡,结为兄弟之国...”
不止完颜阿骨打,连周围沉默听着的猛安幕僚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割让黄龙府--意味着金国不仅可以占据辽阳这个辽东门户,还能获得一块进可攻打上京退可依托辽阳的战略要地,整个辽东的战略纵深将会得到质的飞跃,以后辽国要是想再征辽东,得先把黄龙府打穿才能有摸到辽阳城门的可能性。
清偿税物--意味着辽国要把往年从女真人身上压榨出来的血汗通通还回来,虽然是逐年清偿,但这个很明显可以谈,考虑到眼下辽国的情况,这分明就是辽国在主动给女真人提供一个狮子大开口的机会,毕竟这所谓的税物,难道还真要去查册子?还不是完颜阿骨打嘴巴一张一合的事,只要不是太过分,辽国铁定会认下这笔糊涂账,根本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战争赔款,只是听起来会好听一些。
开放朝贡--这个就更夸张了,所谓朝贡指的是两个国家以官方渠道完成物资的交换,同时也是对对方同等地位的承认,而且朝贡这玩意儿可不仅仅是公平交易那么简单,很多时候都是被朝贡国对朝贡国的一种勒索--比如当年顾怀还在苏州的时候,李家就是做皇商生意的,每年都得按时交货给辽国,然后朝廷再付李家钱,辽国现在再提朝贡,说白了就是做好了被金国长期勒索的准备。
至于后面的什么兄弟之国一类的就没必要看了,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这前三样才是实实在在的下了血本,割地,赔款,长期赔款,可以说辽国几乎是付出了一个让人悚然的价格来让金国退兵。
当然,这页薄薄的国书落在完颜阿骨打眼里可能就是个笑话--他是那么恨辽国,从他被辽国抛弃开始,他和辽国之间就不存在任何的和解可能性,包括后面他回到辽东,给每一个女真人灌输的理念都是辽国和金国之间有不共戴天之仇,眼下好不容易打到了这里,离打到上京就只差一步,而且辽军的主力还被魏军死死牵制,他完颜阿骨打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踩上上京城头,灭掉辽国百年国祚的人,什么赔款割地,灭了辽国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但当他从国书上收回目光,察觉到身边所有人急促起来的呼吸时,他才猛然意识到,这份国书不是给他看的。
是给其他女真人看的。
仇恨?对于大多数女真人来说,所谓“辽国和女真人之间的血仇”到底有多重还是个未知数,真要论起来大多数女真人最应该恨的还不是辽国反而是完颜阿骨打,如果不是他非逼着女真人离开白山黑水在外面定居,强行改变以前游猎的习性,或许辽国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恨遥远的名词--平时被鞭子抽的时候可以把所谓仇恨挂在嘴上喊喊,但涉及到国书上的天文数字,那么有些事情就该好好想一想了。
有些时候仇恨能作为一面招牌为该做的事提供足够的理由,成为统治的工具,但有时候被过度利用的仇恨也会成为某种阻碍,比如完颜阿骨打此刻就觉得,如果他再不顾一切地往前打,这些被他提拔起来的猛安不好说,但从辽阳出发打到这里来的女真士卒们,估计是会有不少怨言的。
毕竟别看金军这次出辽阳破狼头山,一路直抵上京,再往前打百余里,就能摸到上京的城门了,但金国不完善的后勤体系让军队只能一路打一路抢,但凡路上被拦住,打不了几天军队就要断粮,最夸张的是战损,完颜阿骨打似乎认定了女真野人死完一批要不了两年就又能从白山黑水赶出一批来,所以为了追求速度打仗用的都是最狠的打法,五万金军出辽阳到了现在战损居然已经快达到一万七,这种战损就算放在正面对垒的战场上都容易出现溃败,更别说这还是一场长达数百里的挺进作战。
后路被断怎么办?打不下上京怎么办?粮草出问题怎么办?--然而现在辽国低头了,他们开出了足以让所有女真人都眼红的报价,只为换得金军退兵,到了这个程度,不就可以收手了么?继续打下去,鬼知道会不会亏得血本无归?
这样的心思浮现在每一个在场的女真人心头,完颜阿骨打视线扫过的地方越多,他的心就越沉,他统治金国的手段一是暴戾,二就是宣扬和辽国的仇恨,但现在看来...战场上第一种手段的作用会被无限缩小,而第二种,真不是该提的时候。
就算是他也不敢逆着所有人,注意是所有人的想法去强行做一件事情。
看似想了很多,然而实际上从国书落进手里也不过才过了几次眨眼的时间,完颜阿骨打将国书合上,面无表情地开口:“看来你们的陛下这次是真的下了血本。”
“这便是辽国的诚意,”见完颜阿骨打没有继续喊打喊杀,使臣松了一大口气,“还请贵国暂缓进军,具体的事项我们可以详谈。”
“好,好。”完颜阿骨打连说了两个好字,然后让人将使臣请进大帐,众人见状纷纷散去,当只剩下两个最忠心的猛安时,完颜阿骨打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了下来。
有猛安立刻问道:“大王可是不愿意与辽国和谈?”
“哪怕这报价再高上一倍,我也不愿意,”完颜阿骨打坚定摇头,但又话风一转,“当然,不是因为我被对辽国的仇恨蒙蔽了双眼,而是你们想想,如果辽国还能有同时抵挡魏军金军的兵力,会来与我们议和吗?我了解辽人,和女真人议和这件事,除非是真没了办法,否则他们一定不会做!你们看这国书,虽然上面的条件很诱人,但实际上需要几年才能完全拿到?辽国完全可以趁这些时间恢复过来,然后征伐辽东!他们若是不送这议和国书来,我倒还惧他三分,可他们既然愿意低头,就说明...”
“说明上京必然空虚!他们肯定是把所有兵力都拿去对付魏人了!”有猛安反应过来,“大王,我们应该速速攻打上京!”
“你还是没明白,辽国这是阳谋,”完颜阿骨打摇头,“这份国书到了我大营中,被所有人知道辽国愿意议和,那么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一旦我犹豫或者拒绝,军中立刻就要生变!呵,这就是女真...哪怕建了国,还是人心不齐,只图蝇头小利,这大营里,除了对我最忠心的你们,谁会去想打下上京能拿到比这国书上写的还要多许多倍的东西?他们怕死!他们看到了别人丢下的金子就想把手里的刀丢了去捡,却忘了提着刀子能抢到更多...目光短浅到这种程度,我真是越来越失望了。”
“大王说的对,我军如今还剩三万兵力,上京哪怕空虚,但要打下来也必须实打实做过一场,这份国书送过来,无论议和能不能成,至少我军的军心是彻底乱了,实在狠毒...进,则要冒打不下上京的风险,退,则辽国转危为安三五年内必然翻脸,这真是...”
完颜阿骨打闭上眼睛沉思片刻,嘴角突然挑了起来,他紧锁的眉头松开,说道:“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当初在高丽,我就见识了魏国是怎么把议和这些事玩出花来的,现在看来,咱们也不是不能试着学一学。”
“大王的意思是?”
“去传令让全军休整,再让两个人去和那辽国的使臣谈,谈得像一点,就好像我们真的要撤兵一样,让他们送一批粮草来展示一下诚意,等粮草送到,就把他们...”完颜阿骨打抹了一下脖子,“把他们是魏人派来阻碍我们进军的谍子的消息传出去,就说魏人想和我们抢谁先打下上京,独吞里面的财富!”
两个猛安一时呆住。
说实话,前半段他们至少还能理解,毕竟靠着议和骗一笔粮草,实在很合理,但后半段...前些日子不是才和魏国合作打下了狼头山么?怎么这个时候就突然要翻脸了?
“你们不懂,”完颜阿骨打耐心解释道,“之前是之前,现在是现在--上京就在那里,谁先打下来,谁就能拿到大头,狼头山一战之后,你们以为我军还能和魏军亲密无间?错了!现在我们是对手,是可能在上京城破后撕破脸的两军!辽人把兵力调集去阻拦魏国,是好事,但我也必须要让下面的士卒知道有这么一个潜在的对手才行...这个黑锅让魏人背就挺好。”
说完这番话,完颜阿骨打顿了顿,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或者说想到了谁,他脸上的笑意收敛了很多,但随即又浓烈起来,遥遥看向上京方向:
“我有预感...这可能是我这些年来,最好的一次机会。”
......
大定府的攻防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这些筑于草原与中原接壤边塞的城池完全没有汉人筑城时所设计的利于战争的风格,城矮墙薄,在魏军的猛攻下,很快就处处漏风,捉襟见肘起来。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草原上的战争风格一向是以运动战为主,在来去如风的骑兵军团面前,笨重的城池攻防难免被舍弃,上京与大定,对于辽国来说其帝国中心的象征意义远大于作为防御城池的军事意义,毕竟这百年以来,还没人打到过这个地方,在许多辽人看来如果有一天真的有敌军打穿草原或者辽境兵临城下,那城池坚固不坚固感觉意义也不大了。
可谁能想到这种类似于自我调侃的说法偏偏就是应证在今天呢?
就算是公州城那样的高丽雄城,在这种红衣大炮面前也会被轰开城门,那么大定府的城门就更不用说了,连城墙都有些像是纸糊的,在开战的第一天,第一轮炮击中,其南面城门就被轰破,并且连城墙都出现了许多缺角,足够一支精锐小队冲进去的那种--这种情况换在其他地方,城池离被告破也不远了,然而换成眼下,魏军却攻了整整两天也没能杀进城去。
原因很简单,因为辽人拼命了。
军心士气的低落是不争的事实,毕竟都快被人打到京城了,参考当年大魏被辽人南侵时的乱象,就知道如今缩在城内的兵力到底有多人心惶惶,然而辽军终究还是撑住了,不仅撑住了,在类似怯薛军这样的精锐兵力带领下,已经再无退路的辽军溃兵开始了真正的玩命,城门被轰开?那就在城门洞里厮杀对砍用尸体来堵;城墙有了破损?沙袋、泥巴、木头...所有能找到的东西都用来填上,魏辽双方的士卒就在这种堪称滑稽可笑但又分外壮烈的城墙上下进行着厮杀。
而辽军的骑兵也没闲着,他们似乎认准了这次进攻上京的魏军骑兵不足的缺点,在每次魏军攻城陷入停滞,或者即将收兵的时间点从各处城门杀出,直冲魏军的火炮阵地或者神机营编队,完全就是不计死伤以命换命的打法,而魏军确实也在这种急眼玩命的反攻下陷入了手忙脚乱--任你谁来都手忙脚乱,毕竟对面可是一帮骑着马冲过来二话不说就要一命换一命的疯子!
甚至督战的顾怀都觉得,如果城里这样的精锐兵力还能有一万,那么这一仗就不用打了,先崩溃的一定是魏军--毕竟在这里攻城的只是中军,而左路军右路军甚至海军都在忙着半途打阻击,拦住辽军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驰援兵力。
万幸的是,类似怯薛军这样的精锐,终究不多,而当他们死完以后,城里从前线败退的残兵们,终于让这用人命搭起来的天堑出现了疏漏。
攻城第三天,离众将立下的军令状还差最后一点时间就得被推出去砍头的时候,南面的第三段城墙上,有辽卒崩溃了。
他已经数不清这是魏国北伐以来的第几次绝望,在老哈河长达数日的阵地攻防后他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再也经历不到那样的压抑和疯狂,在一路被追击逃窜的路上他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有更狼狈的时刻,然而等到了这大定府里,他才意识到原来真正的痛苦原来才刚刚开始。
没办法逃离,没办法后退,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那种大炮的轰鸣每响一次他都会下意识地颤抖一下,密密麻麻的魏军顺着城墙爬上来挥刀,身后的军官将领们吼出军令的时候话语里面也满是恐惧,好像所有人都意识到很难守住了,但又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出来。
去他妈的,好累,不想打了。
第一个辽卒放下了手里的刀,选择推开身边的同袍逃向后方,他并没有躲开督战军官手里的刀,但下一秒就有更多的人转过身子,然后红着眼睛将督战的人淹没。
战场上一个人的崩溃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在最后精锐的兵力死完之后,那些从前线退下来的辽卒们,终于被恐惧压垮了。
立足于高坡之上的顾怀放下千里镜,淡淡一笑。
他知道,大定府,已经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