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到了,你放心吧,一路上都很顺利。”
傅晓峰低头在微信上给妈妈发消息。
很快他的妈妈就用语音回复道:“到了就好,到了就好。就你一个人啊?”
面对妈妈的这个问题,傅晓峰有些摸不着头脑:“当然就我一个人啊,还能有谁?”
“我哪晓得嘞?譬如……一个美丽的金发姑娘?嘿嘿!”妈妈的语音发到后面甚至还忍不住笑了起来。
傅晓峰却很崩溃:“妈你在想啥子哦!”
“我在想啥子?你娃头儿突然说要提前回法国,还不肯给我和你老汉儿说原因,那不是跑去和哪个女娃儿约会还能是搞啥子?嗨呀,我还不晓得你那点小心思?肯定是还没追到手,所以才不敢给我们说。不过你放心,你妈我不得给你压力嘞……要不你先发张照片给我看,我保证不让你老汉儿看到……”(注1)
听了妈妈这一口方言的语音,傅晓峰哭笑不得:“妈你想象力有点丰富哦,我回法国不是像你想的那样!”
“那你是为啥子回去呢?你不是给我们说俱乐部新赛季报道日期是七月四号的嘛?现在六月份都没过完,你就扑爬跟斗地飞回去,总得有个理由噻?你莫告诉我你回去训练咯哈!”(注2)
傅晓峰在手机屏幕上敲敲打打,输入框里的文字打出来又删,删了又打,到最后他长叹一声,把解释全都删除,换成:
“你就当我是去约会了吧……”
“什么叫‘当’?你还不好意思嗦?我给你说傅晓峰,三十二岁了你娃还是个单身狗,你想咋子?一天到晚就按到你那些啥子小人儿‘娜娜’来‘露露’去嘞。你堂堂一个大球星,要钱有钱,要名有名的,你硬是连个女娃儿都找不到哇?!”
什么“娜娜”“露露”,那可是“黄金公主莉莉娜”和“彗星女将军露恩”……你儿子再有钱再有名,该抽不到,那就是抽不到啊!
再说了,你儿子老婆多得很,只不过都是纸片人。你们要真让我带老婆回来,那我只能带个真人等高立绘或者抱枕来见你们了……
傅晓峰在心里吐槽道,但嘴上他可不敢真这么说,否则他妈立刻就要用“60s语音消息”刷屏轰炸他了。
“好好好,我争取早日脱单,一定不辜负你和爸!”傅晓峰只能敷衍道。
接着妈妈又发了一条三十多秒的语音,但傅晓峰没有再点开。
他垂下拿着手机的手,抬起头来打量着自己在里尔的公寓,和他一个月前离开时几乎没什么变化。
窗明几净,整洁如新。
这就是他让经纪人提前请保洁公司过来打扫卫生的效果。
旅途奔波后的他可以直接休息。
但现在他不想休息,反而有些后悔。
我他妈怎么就一时冲动提前回来了呢?
在国内呆的好好的,吃饱了撑的跑回来,而且是回来加练……
甚至还要被亲妈误会自己在外面有女人了!
别说他亲爹亲妈不知道他突然提前回法国是因为什么,他找经纪人帮忙联系保洁公司打扫卫生时也不敢说真正的原因。
他怕经纪人以为他被夺舍了……
毕竟以前傅晓峰可从来不会加练的,无论是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教练给安排的训练任务完成后,他是一分钟都不会在训练场、健身房多逗留,就像是一个严格遵守八小时工作制的打工牛马:
加班?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加班!
有那时间我去多刷几部番剧,去网上去同好们玩儿梗吹水多好啊……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傅晓峰此时此刻却出现在里尔的公寓里呢?
傅晓峰将行李箱放在一边,在沙发上缓缓坐下来。
中国队在客场最终四球大胜朝鲜,只看比分的话,会觉得这场比赛中国队踢得不错。看过比赛全过程的人,虽然会认为中国队上半场踢得不怎么样,但王烈进球后全队的表现就越来越好,下半场更是完全掌控住了局面。
如果只看比赛的前三十分钟,傅晓峰已经可以想象等比赛结束后,他和队友们会被媒体和球迷们骂成什么瓜批样了。
当然因为最后实际比分是4:0,赛后大家讨论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主教练何振勇在这场比赛中坚持要练兵的行为是否值得商榷,球员们的场上表现如何,反而无足轻重。
就算有人提及球员表现不佳,也大多表示理解。毕竟是新战术,而且训练的时间太短暂,可以说是主教练赶鸭子上架,才造成前三十分钟大家表现不佳的情况。
如果要找人负责,那也得是主教练何振勇,不是某一个球员。
他们只是在遵守主教练的安排,又有什么问题呢?
球员们大可以隐藏在这些舆论声音的背后,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并且相信只要等他们增加训练时间,充分磨合战术之后,他们就可以打出像下半场那样的表现。
傅晓峰不知道其他队友是不是可以,但他却觉得自己有可能做不到……
实际上比赛结束之后,他的情绪一直都不是很高。
没错,他在比赛中为池震送出了一次非常精妙的助攻,就像是他曾经无数次做到过的那样。
可这么一个助攻数据却并不能抹除、抵消他在这场比赛中所犯下的那些错。
比如在位置后撤到后腰位置上的时候,他有太多的丢失球权——这倒不是说他拿不住球,恰恰相反,他回撤到后场之后能够利用自己的脚下技术增强中国队在中后场的控球能力。毕竟他是踢前腰的,前腰面对的防守更严,拿球的时间和空间要求更苛刻。
他丢失球权的情况其实是发生在中国队由守转攻,往前传球的时候,他习惯采取更冒险的处理球方式,比如直塞。
这其实是他踢球的风格和习惯,他在前腰位置上经常这么干。
不过前腰确实需要这种富有冒险精神的处理球方式和思路,大家也能够容忍因为冒险而丢失球权的结果。
反正他丢了球权,还有其他队友,比如苏巨帮他抢回来。
可如果一旦打成功,那就能直接撕碎对方防线,有可能带来进球。
这种踢法风险很高,但收益也很高。
但一直以来这就是傅晓峰的风格,和保守但安全的踢法比起来,他更喜欢冒险激进的足球。
他的得分方式也多是禁区外远射,同样是不能保证进球率,但进了就是世界波的做法。
因为这么踢丢失球权较多,但同时又经常可以奉献名场面,以至于有球迷给他取外号“蒙哥”——调侃他无论是传球还是射门,都喜欢蒙一脚。
这个风格在前腰位置上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大毛病——当然会让他无法跻身世界最顶尖的中场大师行列——可傅晓峰也没想达到那种高度啊。
以他现在的能力,如今在法甲冠军热门球队里当主力、中场核心,那是如鱼得水,每个赛季都能参加欧战。
可以说在池震去斯高斯人之前,他就是王烈之下中国球员第一人。
今年三十二岁的傅晓峰已经在里尔竞技效力了八个年头。
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出国留洋第一站就是里尔竞技。
他一点点从最开始的替补到轮换,再到主力、核心。
两年前三十岁时他和里尔竞技签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合同,合同到期时他将年满三十五岁。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就是他在欧洲足坛的最后一份职业合同。
履行完如果他不退役,应该也是回国踢球,就像现在国家队的副队长楚狱那样。
他在里尔竞技虽然没有王烈那样辉煌的成绩,可也帮助里尔竞技拿到过三次法甲联赛冠军、两个法国杯冠军,和一次欧联杯亚军。
论荣誉,也对得起“王烈之下的中国球员第一人”的称号。
他不是世界顶级的中场球员,但也可以进入欧洲一流中场球员之列。
要不然当初也不至于有取代王烈成为中国队的领军人物的心思,俱乐部的成绩和表现就是他的底气。
虽然他并不像王烈那样喜欢各种加练、压榨自己,他的业余生活也比王烈丰富多彩,可绝对不代表他是个酒囊饭袋。
所以对于自己在比赛中的糟糕表现,媒体可以不提,球迷们可以不管,他傅晓峰本人却不能不在意。
他很清楚自己在这场比赛中的问题,并且不只是在踢球习惯上,还有体能和防守上的问题。
这些问题以前在他只踢前腰的时候,都还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
现在随着位置改变和肩负任务更重,这些小问题就被放大了。
国家队的新战术要求他有更大的覆盖面积,他得不断在前场和后场之间奔跑、接应、传球,梳理中场。这就对他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来在俱乐部和国家队他的防守任务属于有但算不上重的地步。
大家都知道他是什么类型的球员,也都知道该怎么正确使用他——没有哪个主教练会指望傅晓峰在中场和对方球员肉搏,从一个优雅的组织者变成“绞肉机”。
就算是在新战术里,国家队主教练何振勇对他在防守上的要求更多也是“把位置站住”。
是傅晓峰自己觉得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还不够。
所以他在比赛结束后,就决定要提前结束在国内的假期,回俱乐部加练。
为此他连机票都订好了,还让经纪人找保洁公司来打扫公寓卫生,并且给家人说他要提前回里尔。
当时父母还挺意外的,不明白怎么突然要提前走,但他们也没多问,现在傅晓峰才知道原来他们以为自己回法国是要和私会佳人……
不过就算父母当时问了,傅晓峰也不会说实话。
不光是没对父母说,傅晓峰也没有对任何其他人说这事儿。
因为一旦说出去,他的人设可就崩塌啦!
那个天才傅晓峰竟然要给自己偷偷加练?!
当然人设崩塌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傅晓峰可不想让人以为他竟然会愿意为了王烈的梦想而拼命,更不想让王烈也这么认为……
其实在这次国家队踢完比赛解散的时候,他是能清晰察觉出来队内的气氛发生了改变。
绝大多数人的心好像已经飞到了一年后的世界杯赛场——这倒也正常,毕竟他们只要再赢一场,就铁定出线。
不正常的是大多数球员在憧憬明年世界杯的时候,都是一副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
或许真的让那个男人说对了,之前他们每次参加世界杯,好像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如此强烈的动力。他们只是为了参加世界杯而参加世界杯,仿佛能够参加世界杯就已经是终极目标了一样。
但这又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参加世界杯,2010年还缺席了一次,能够稳定参加世界杯距今也不过才七届。
在亚洲范围内,日本、韩国、伊朗、沙特阿拉伯都比我们参加世界杯的历史更长,又有谁要拿世界杯冠军了?
他并不是不渴望冠军,也不是失去了理想和咸鱼没什么区别,他认为自己只是更脚踏实地,清楚饭要一口一口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道理。
世界杯冠军是一个需要很多代人付出很多努力,前赴后继才能实现的目标。
傅晓峰认为足球是一个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运动。
如果他是王烈,那么他会提出世界杯夺冠的目标,但他不会说一定要由我来完成。
所谓“功成不必在我,但成功必定有我”。
他认为这才是真正为中国足球考虑的做法,而王烈的那种行为在他看来,更像是想要让自己出风头而绑架全队。
就一年时间,你说让所有人变强,所有人就得变强啊?
你哪怕在二十三四岁的时候宣布这个目标呢?哪怕花十年甚至是十几年时间,来让大家和你一起成长,努力变强呢?
一群志同道合,但性格各异的人被你这个队长团结在一起,踏上完成世界杯夺冠梦想的道路,中间经历波折风雨,但最后大家还是一起战斗到了最后时刻……就算最终没有能够实现梦想,这样的故事难道不燃不好看吗?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命令的语气和强迫的方式,把所有人强行绑在你的战车上,还只给了一年的时间来让所有人去实现你那个疯狂的想法。
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可以无视所有客观的不利因素,以及主观懈怠,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无情的训练机器啊?
中国媒体和球迷们总是喜欢装模作样感慨什么“高兴的是中国足球有一个王烈,悲哀的是中国足球只有一个王烈”……
每次看见这样的话,傅晓峰就很想喷回去:
废话!说这些话的人让你们来像王烈那样练上一年,你们他妈的能坚持下来我就直播倒立吃屎!
一个顶级巨星是那么容易冒出来的?
能有一个就知足吧,还想人人都是王烈?
不是我说,一支球队要真全都是王烈这样难伺候的大爷,那分分钟解散,上场根本赢不了,就是让人虐的。而且搞不好大家还能在比赛直播中看见队友内讧的好戏……
但这些话他也只能在心里说一说,如果他真的在网上和球迷、媒体对喷,那麻烦可就大了,搞不好还得和国家队说再见。
既然他对王烈的所作所为有这么多不满,那为什么他还是要冒着人设崩塌的风险偷偷跑回俱乐部来给自己加练呢?
因为如果他在新战术体系下表现不好,是真会被何指导拿下的。
他完全想不明白何指导为什么也要跟着王烈发疯。
王烈那是因为明年世界杯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何指导你图什么?
他倒是不在乎王烈的那个什么宏伟目标,可是如果新战术体系下,其他人都还能保住位置,就他自己不行了,那岂不是“缺谁谁尴尬”?
傅晓峰将身体后仰,完全陷进柔软舒适的沙发里,然后长叹一声。
※※※
注1:“娃头儿”:方言,对小辈的代称,但通常带有无奈和调侃的意味。
“老汉儿”:方言,“爸爸”的意思。
注2:“扑爬跟斗”:方言,有着急忙慌、连滚带爬之意。
傅晓峰低头在微信上给妈妈发消息。
很快他的妈妈就用语音回复道:“到了就好,到了就好。就你一个人啊?”
面对妈妈的这个问题,傅晓峰有些摸不着头脑:“当然就我一个人啊,还能有谁?”
“我哪晓得嘞?譬如……一个美丽的金发姑娘?嘿嘿!”妈妈的语音发到后面甚至还忍不住笑了起来。
傅晓峰却很崩溃:“妈你在想啥子哦!”
“我在想啥子?你娃头儿突然说要提前回法国,还不肯给我和你老汉儿说原因,那不是跑去和哪个女娃儿约会还能是搞啥子?嗨呀,我还不晓得你那点小心思?肯定是还没追到手,所以才不敢给我们说。不过你放心,你妈我不得给你压力嘞……要不你先发张照片给我看,我保证不让你老汉儿看到……”(注1)
听了妈妈这一口方言的语音,傅晓峰哭笑不得:“妈你想象力有点丰富哦,我回法国不是像你想的那样!”
“那你是为啥子回去呢?你不是给我们说俱乐部新赛季报道日期是七月四号的嘛?现在六月份都没过完,你就扑爬跟斗地飞回去,总得有个理由噻?你莫告诉我你回去训练咯哈!”(注2)
傅晓峰在手机屏幕上敲敲打打,输入框里的文字打出来又删,删了又打,到最后他长叹一声,把解释全都删除,换成:
“你就当我是去约会了吧……”
“什么叫‘当’?你还不好意思嗦?我给你说傅晓峰,三十二岁了你娃还是个单身狗,你想咋子?一天到晚就按到你那些啥子小人儿‘娜娜’来‘露露’去嘞。你堂堂一个大球星,要钱有钱,要名有名的,你硬是连个女娃儿都找不到哇?!”
什么“娜娜”“露露”,那可是“黄金公主莉莉娜”和“彗星女将军露恩”……你儿子再有钱再有名,该抽不到,那就是抽不到啊!
再说了,你儿子老婆多得很,只不过都是纸片人。你们要真让我带老婆回来,那我只能带个真人等高立绘或者抱枕来见你们了……
傅晓峰在心里吐槽道,但嘴上他可不敢真这么说,否则他妈立刻就要用“60s语音消息”刷屏轰炸他了。
“好好好,我争取早日脱单,一定不辜负你和爸!”傅晓峰只能敷衍道。
接着妈妈又发了一条三十多秒的语音,但傅晓峰没有再点开。
他垂下拿着手机的手,抬起头来打量着自己在里尔的公寓,和他一个月前离开时几乎没什么变化。
窗明几净,整洁如新。
这就是他让经纪人提前请保洁公司过来打扫卫生的效果。
旅途奔波后的他可以直接休息。
但现在他不想休息,反而有些后悔。
我他妈怎么就一时冲动提前回来了呢?
在国内呆的好好的,吃饱了撑的跑回来,而且是回来加练……
甚至还要被亲妈误会自己在外面有女人了!
别说他亲爹亲妈不知道他突然提前回法国是因为什么,他找经纪人帮忙联系保洁公司打扫卫生时也不敢说真正的原因。
他怕经纪人以为他被夺舍了……
毕竟以前傅晓峰可从来不会加练的,无论是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教练给安排的训练任务完成后,他是一分钟都不会在训练场、健身房多逗留,就像是一个严格遵守八小时工作制的打工牛马:
加班?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加班!
有那时间我去多刷几部番剧,去网上去同好们玩儿梗吹水多好啊……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傅晓峰此时此刻却出现在里尔的公寓里呢?
傅晓峰将行李箱放在一边,在沙发上缓缓坐下来。
中国队在客场最终四球大胜朝鲜,只看比分的话,会觉得这场比赛中国队踢得不错。看过比赛全过程的人,虽然会认为中国队上半场踢得不怎么样,但王烈进球后全队的表现就越来越好,下半场更是完全掌控住了局面。
如果只看比赛的前三十分钟,傅晓峰已经可以想象等比赛结束后,他和队友们会被媒体和球迷们骂成什么瓜批样了。
当然因为最后实际比分是4:0,赛后大家讨论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主教练何振勇在这场比赛中坚持要练兵的行为是否值得商榷,球员们的场上表现如何,反而无足轻重。
就算有人提及球员表现不佳,也大多表示理解。毕竟是新战术,而且训练的时间太短暂,可以说是主教练赶鸭子上架,才造成前三十分钟大家表现不佳的情况。
如果要找人负责,那也得是主教练何振勇,不是某一个球员。
他们只是在遵守主教练的安排,又有什么问题呢?
球员们大可以隐藏在这些舆论声音的背后,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并且相信只要等他们增加训练时间,充分磨合战术之后,他们就可以打出像下半场那样的表现。
傅晓峰不知道其他队友是不是可以,但他却觉得自己有可能做不到……
实际上比赛结束之后,他的情绪一直都不是很高。
没错,他在比赛中为池震送出了一次非常精妙的助攻,就像是他曾经无数次做到过的那样。
可这么一个助攻数据却并不能抹除、抵消他在这场比赛中所犯下的那些错。
比如在位置后撤到后腰位置上的时候,他有太多的丢失球权——这倒不是说他拿不住球,恰恰相反,他回撤到后场之后能够利用自己的脚下技术增强中国队在中后场的控球能力。毕竟他是踢前腰的,前腰面对的防守更严,拿球的时间和空间要求更苛刻。
他丢失球权的情况其实是发生在中国队由守转攻,往前传球的时候,他习惯采取更冒险的处理球方式,比如直塞。
这其实是他踢球的风格和习惯,他在前腰位置上经常这么干。
不过前腰确实需要这种富有冒险精神的处理球方式和思路,大家也能够容忍因为冒险而丢失球权的结果。
反正他丢了球权,还有其他队友,比如苏巨帮他抢回来。
可如果一旦打成功,那就能直接撕碎对方防线,有可能带来进球。
这种踢法风险很高,但收益也很高。
但一直以来这就是傅晓峰的风格,和保守但安全的踢法比起来,他更喜欢冒险激进的足球。
他的得分方式也多是禁区外远射,同样是不能保证进球率,但进了就是世界波的做法。
因为这么踢丢失球权较多,但同时又经常可以奉献名场面,以至于有球迷给他取外号“蒙哥”——调侃他无论是传球还是射门,都喜欢蒙一脚。
这个风格在前腰位置上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大毛病——当然会让他无法跻身世界最顶尖的中场大师行列——可傅晓峰也没想达到那种高度啊。
以他现在的能力,如今在法甲冠军热门球队里当主力、中场核心,那是如鱼得水,每个赛季都能参加欧战。
可以说在池震去斯高斯人之前,他就是王烈之下中国球员第一人。
今年三十二岁的傅晓峰已经在里尔竞技效力了八个年头。
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出国留洋第一站就是里尔竞技。
他一点点从最开始的替补到轮换,再到主力、核心。
两年前三十岁时他和里尔竞技签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合同,合同到期时他将年满三十五岁。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就是他在欧洲足坛的最后一份职业合同。
履行完如果他不退役,应该也是回国踢球,就像现在国家队的副队长楚狱那样。
他在里尔竞技虽然没有王烈那样辉煌的成绩,可也帮助里尔竞技拿到过三次法甲联赛冠军、两个法国杯冠军,和一次欧联杯亚军。
论荣誉,也对得起“王烈之下的中国球员第一人”的称号。
他不是世界顶级的中场球员,但也可以进入欧洲一流中场球员之列。
要不然当初也不至于有取代王烈成为中国队的领军人物的心思,俱乐部的成绩和表现就是他的底气。
虽然他并不像王烈那样喜欢各种加练、压榨自己,他的业余生活也比王烈丰富多彩,可绝对不代表他是个酒囊饭袋。
所以对于自己在比赛中的糟糕表现,媒体可以不提,球迷们可以不管,他傅晓峰本人却不能不在意。
他很清楚自己在这场比赛中的问题,并且不只是在踢球习惯上,还有体能和防守上的问题。
这些问题以前在他只踢前腰的时候,都还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
现在随着位置改变和肩负任务更重,这些小问题就被放大了。
国家队的新战术要求他有更大的覆盖面积,他得不断在前场和后场之间奔跑、接应、传球,梳理中场。这就对他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来在俱乐部和国家队他的防守任务属于有但算不上重的地步。
大家都知道他是什么类型的球员,也都知道该怎么正确使用他——没有哪个主教练会指望傅晓峰在中场和对方球员肉搏,从一个优雅的组织者变成“绞肉机”。
就算是在新战术里,国家队主教练何振勇对他在防守上的要求更多也是“把位置站住”。
是傅晓峰自己觉得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还不够。
所以他在比赛结束后,就决定要提前结束在国内的假期,回俱乐部加练。
为此他连机票都订好了,还让经纪人找保洁公司来打扫公寓卫生,并且给家人说他要提前回里尔。
当时父母还挺意外的,不明白怎么突然要提前走,但他们也没多问,现在傅晓峰才知道原来他们以为自己回法国是要和私会佳人……
不过就算父母当时问了,傅晓峰也不会说实话。
不光是没对父母说,傅晓峰也没有对任何其他人说这事儿。
因为一旦说出去,他的人设可就崩塌啦!
那个天才傅晓峰竟然要给自己偷偷加练?!
当然人设崩塌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傅晓峰可不想让人以为他竟然会愿意为了王烈的梦想而拼命,更不想让王烈也这么认为……
其实在这次国家队踢完比赛解散的时候,他是能清晰察觉出来队内的气氛发生了改变。
绝大多数人的心好像已经飞到了一年后的世界杯赛场——这倒也正常,毕竟他们只要再赢一场,就铁定出线。
不正常的是大多数球员在憧憬明年世界杯的时候,都是一副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
或许真的让那个男人说对了,之前他们每次参加世界杯,好像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如此强烈的动力。他们只是为了参加世界杯而参加世界杯,仿佛能够参加世界杯就已经是终极目标了一样。
但这又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参加世界杯,2010年还缺席了一次,能够稳定参加世界杯距今也不过才七届。
在亚洲范围内,日本、韩国、伊朗、沙特阿拉伯都比我们参加世界杯的历史更长,又有谁要拿世界杯冠军了?
他并不是不渴望冠军,也不是失去了理想和咸鱼没什么区别,他认为自己只是更脚踏实地,清楚饭要一口一口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道理。
世界杯冠军是一个需要很多代人付出很多努力,前赴后继才能实现的目标。
傅晓峰认为足球是一个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运动。
如果他是王烈,那么他会提出世界杯夺冠的目标,但他不会说一定要由我来完成。
所谓“功成不必在我,但成功必定有我”。
他认为这才是真正为中国足球考虑的做法,而王烈的那种行为在他看来,更像是想要让自己出风头而绑架全队。
就一年时间,你说让所有人变强,所有人就得变强啊?
你哪怕在二十三四岁的时候宣布这个目标呢?哪怕花十年甚至是十几年时间,来让大家和你一起成长,努力变强呢?
一群志同道合,但性格各异的人被你这个队长团结在一起,踏上完成世界杯夺冠梦想的道路,中间经历波折风雨,但最后大家还是一起战斗到了最后时刻……就算最终没有能够实现梦想,这样的故事难道不燃不好看吗?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命令的语气和强迫的方式,把所有人强行绑在你的战车上,还只给了一年的时间来让所有人去实现你那个疯狂的想法。
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可以无视所有客观的不利因素,以及主观懈怠,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无情的训练机器啊?
中国媒体和球迷们总是喜欢装模作样感慨什么“高兴的是中国足球有一个王烈,悲哀的是中国足球只有一个王烈”……
每次看见这样的话,傅晓峰就很想喷回去:
废话!说这些话的人让你们来像王烈那样练上一年,你们他妈的能坚持下来我就直播倒立吃屎!
一个顶级巨星是那么容易冒出来的?
能有一个就知足吧,还想人人都是王烈?
不是我说,一支球队要真全都是王烈这样难伺候的大爷,那分分钟解散,上场根本赢不了,就是让人虐的。而且搞不好大家还能在比赛直播中看见队友内讧的好戏……
但这些话他也只能在心里说一说,如果他真的在网上和球迷、媒体对喷,那麻烦可就大了,搞不好还得和国家队说再见。
既然他对王烈的所作所为有这么多不满,那为什么他还是要冒着人设崩塌的风险偷偷跑回俱乐部来给自己加练呢?
因为如果他在新战术体系下表现不好,是真会被何指导拿下的。
他完全想不明白何指导为什么也要跟着王烈发疯。
王烈那是因为明年世界杯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何指导你图什么?
他倒是不在乎王烈的那个什么宏伟目标,可是如果新战术体系下,其他人都还能保住位置,就他自己不行了,那岂不是“缺谁谁尴尬”?
傅晓峰将身体后仰,完全陷进柔软舒适的沙发里,然后长叹一声。
※※※
注1:“娃头儿”:方言,对小辈的代称,但通常带有无奈和调侃的意味。
“老汉儿”:方言,“爸爸”的意思。
注2:“扑爬跟斗”:方言,有着急忙慌、连滚带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