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云集团正式对外承认虚拟设备已经成功量产,并准备在十二月份正式发布之后。

  各路供应商们也是迅速跟上发布相关消息,刺激股价,增加投资人的信心:看,我们又拿到了智云的大订单!

  刚上市不久,依旧是各路基金、投资机构们热衷的智云实业,在当天晚间就在官方网站上披露了相关消息。

  我司已经和智云集团就虚拟设备业务达成了合作协议,我司目前正在总部生产基地里为智云集团代工虚拟设备,并且已经在惠城新建一个全新的虚拟设备制造工厂,并将会在这个新工厂里引入最新的智能制造系统,持续引领智能制造的发展!

  在虚拟设备上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了我司和智云集团的战略合作关系。

  我司也将会在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领域外,开辟全新的业务类型:虚拟设备的制造业务。

  该业务,有望在未来三年内为公司带来新的营收增长主力!

  威酷实业,作为徐申学手底下的仅有的一家制造业企业,也是智云集团、威酷电子集团的御用代工企业,同时也是国内诸多智能终端厂商的代工厂,其影响力还是相当庞大的。

  其官网上的发言也证实了智云集团已经开始生产虚拟设备的消息!

  而且还有人从威酷实业的官网里找到了其他一些之前的报道,其中一篇就是报道投资研发组建新型产品生产线所需的各类设备的消息,经过分析人士的详细对比,他们认定了这篇威酷电子的官网信息通报里提到的新型产品,就是智云集团里的虚拟设备。

  当然了,威酷实业那边并没有给出更多的信息,尤其是设计产品的详细特征,包括外观或性能参数,乃至产品具体类型的信息都没有给出。

  威酷实业那边对虚拟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了非常严格的保密。

  新产品正式发售之前,进行各种信息保密这已经是各大终端厂商的常规操作了。

  不过就算是保密,实际上人们或多或少都能够得到一些信息。

  尤其是众多智云供应链体系里的供应商们,其中不少都是上市企业,很多也是需要及时对外公布相关信息的。

  尤其是获得了智云集团的供应合同这种涉及到重大业务,会影响股价的重要信息,都是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披露的。

  但是之前的披露,因为保密需求,只能遮遮掩掩的说从智云集团里获得了新的合同,但是具体是什么,供给什么产品这就是不能对外披露了,要不然就是商业泄密,可是要赔偿天价违约金的。

  而实际上,很多零配件供货商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供给的零配件,智云集团那边拿去干嘛用了。

  智云集团的供应链采购零配件的时候,只会给供应商提出各种技术参数,然后供应商做出来交付,至于智云集团拿来做什么,那和供应商没多大的关系。

  然而即便如此,随着各大供应商陆续发布一些公开的相应的消息,再加上一些非公开传出来的小道消息。

  还是让不少业内人士拼凑出来了智云集团即将发布的虚拟设备的部分信息,比如那个非常显眼,根本瞒不住的头盔显示器。

  这东西甚至都没有进行保密,有心人可以轻易的发现智云集团加大了VR头盔相关零部件的采购量。

  因此业内基本上就可以判定,智云集团即将发布的虚拟设备,是一种建立在VR头盔之上的的虚拟设备。

  但是具体是什么样的,这也很难说,外界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

  智云集团对新产品的保密还是比较到位的。

  而就在外界各种猜测的时候,智云集团的高级副总裁顾之明,则是出现在了杭城,也就是华星科技的总部。

  他去华星科技可不是为了手机业务所需要的屏幕,而是为了看一种非常特殊,也算是当代技术最前沿的屏幕Micro-OLED。

  这种屏幕也被称之为硅基OLED,其特性非常简单,那就是对比传统的OLED屏幕,其像素点的尺寸有巨大的缩小,大概有十分之一,这也带来了屏幕像素点密度更大,显示精度更高的巨大优点。

  常规的OELD屏幕,比如现在手机上使用的OLED屏幕,其像素密度大概在几百左右,比如前几年里智能手机的营销概念:视网膜屏幕,其像素点密度PPI就在300以上。

  但是Micro-OLED屏幕,像素点密度动辄一两千,高端产品已经做到了三四千!

  这两者的差距,几乎是十倍的差距!

  这种Micro-OLED屏幕的超高像素密度,带来的是超高的分辨率,而这种超高分辨率的屏幕,就让它非常适合用在AR/VR眼镜上,此外飞机上的驾驶舱屏幕,平视显示器也采用,还有热成像,夜视镜等领域也广泛使用。

  这东西,早期的时候基本都是用在军事领域的,但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实现了全彩显示,分辨率更高之后,让这种屏幕开始在消费级领域,主要是在AR/VR领域里出现应用。

  智云集团之前发布过的两代VR显示器都是采用了Micro OLED屏幕!

  值得注意的是,智云集团在VR显示器上采用的是Micro OLED,这和智云集团推向市场的AI眼镜所采用的Micro LED是两种不同的屏幕……虽然都具备超高分辨率的特性,但是Micro LED屏幕受限于技术特性,尺寸目前还比较难做大。

  而Micro OLED屏幕则是相对能够把尺寸做的更大一些,更适合头盔显示器使用。

  因此,智云集团的虚拟设备的头盔显示器系统,采取的Micro OLED屏幕!

  顾之明来到华星科技的时候,华星科技方面的负责人向顾之明介绍他们最新一代的Micro OLED屏幕。

  “这是我们研发的第五代Micro OLED屏幕了,当然,前面的几代产品都是收购的国外子公司做出来的,我们是直接从第三代产品开始做起来的!”

  “我们刚开始做第三代产品的时候,像素点密度只能做到两千,同时屏幕尺寸也只能做到一英寸,该技术被应用在智云第一代VR眼镜上,同时也向国内外的其他不少AR或VR厂商供货,是目前卖得比较好的一款产品。”

  “后续我们开发了第四代产品,像素密度提升到了三千五百,屏幕尺寸扩充到了一点三寸,实现了大屏幕的同时又保持了超高的分辨率,在技术上已经开始领先诸多竞争对手,这一代的屏幕被应用在了第二代智云VR眼镜上,受限于相对比较高的价格目前还没有第二个客户。”

  这种屏幕的售价非常昂贵,单片就要两千多,一个VR眼镜装两片,光是屏幕成本就得四千多呢,除了智云的VR眼镜以及少数其他厂商的高端旗舰VR眼镜外,其他VR眼镜就别指望能够使用这种高端货了。

  这也是智云集团的AI眼镜使用的是相对便宜的Micro LED屏幕的原因……成本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量,如果使用Micro OLED屏幕的话,光是屏幕成本就四千多,再加上其他成本就得五千多……最终反馈到终端售价少也要七八千甚至上万了。

  这么贵的AI眼镜,饶是智云集团这种顶级的品牌也不敢说能卖出去多少啊!

  所以,最后AI眼镜是选择了相对便宜的Micro LED屏幕,把AI眼镜的售价控制在了四五千。

  而两千多售价的Micro OLED屏幕,还只是第四代产品……华星科技刚搞出来第五代产品更贵!

  “而第五代产品,是我们今年六月份刚完成技术验证,目前只有少批量生产的产品,我们把第五代产品的像素点密度提升五千二百,并且把尺寸进一步放大到了一点八寸,显示亮度达到了六千八百尼特!”

  “这个尺寸、这个像素密度放在VR眼镜上,再搭配上六千八百尼特的显示亮度,足以发挥出来超高清的显示效果!”

  “也只有这样的屏幕,才能够呈现虚拟设备的超高清画面显示!”

  “使用的时候,单眼像素远远超过了如今市面上的4K电视屏幕,双眼观看的时候,其体验比当下最高清的比IMAX电影巨幕还要更加清晰!”

  “如此超高清的显示效果,再加上丰富而优秀的色彩呈现,最终可以做到模拟现实场景的,进而实现高度的沉浸式体验!”

  顾之明看着眼前这个小小,只有区区一点八寸的屏幕,说实话虽然知道原理,但是依旧会感叹,就这么小一点的屏幕,确实实现了当代最顶级的显示效果,不得不说这是屏幕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当然,这么好的屏幕,价格也是极其昂贵的,华星科技这边给智云集团开出来的供货价是四千元每片!

  就这么一点八寸的小屏幕,供货价就得四千块!

  比上一代的两千元直接价格翻倍!

  而头盔显示器上需要两片屏幕,四千乘于二,那就是屏幕成本就得八千块。

  如此昂贵的屏幕,如果是用在常规的VR显示器上,比如智云集团里的VR头盔显示器,这个VR头盔显示器售价低于两万就得亏本。

  如果再加上芯片以及其他各种零配件的成本,还有研发经费的话,智云集团未来的第三代VR眼镜,售价估计都得三万去了……而实际上,智云集团都不可能推出价格如此昂贵的普通VR产品,做出来也没啥用,没市场的!

  所以,东西好是好,然而却太贵了,如果不是智云集团那边搞虚拟设备,这种顶级技术的屏幕甚至都找不到落地的使用场景……价格太贵,人家用不起!

  但是这样昂贵的屏幕,如果是用在售价八十万起,高端配置甚至需要一百五十万,旗舰配置是三百万起步的万向虚拟设备上,那又不显得贵了!

  就这区区八千块的屏幕成本,对比几十万的算力芯片成本而言,那就是个零头……

  这也是万向虚拟设备的三个不同级别型号里,看似售价差异巨大,但是都使用同技术最顶级的华星科技第五代Micro OLED屏幕的缘故。

  当然,实际上也需要这种级别的屏幕,才能够满足虚拟设备的显示需求,做出来足够逼真的画面效果,满足虚拟设备所要求的沉浸效果!

  屏幕太差的话,看到的画面都是一片模糊,甚至马赛克的话,虚拟设备里的运动系统做的再好也没啥用。

  而且屏幕的像素密度太低的话,还会让人很容易发生眩晕感……这个数值大概是在像素密度两千左右,低于这个数字就会很容易出现眩晕感,而高于这个数字就会好很多,并且是数字越高越高。

  这也是智云集团在其他厂商匆匆忙忙推出来VR眼镜,头盔产品的时候,自己还拖了一两年才推出第一代VR头盔显示器,因为其他厂商可以不管不顾,直接用劣质的Micro OLED屏幕,像素密度一千多都能凑合。

  但是智云集团不能这么做,智云集团的工程师们一向来标榜追求极限,是不允许这种劣质产品出现的,而市场营销部门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产品上市销售,这将会极大的损害智云集团的高端品牌声誉。

  直到华星科技搞出来第三代Micro OLED屏幕,像素密度达到了两千八百像素密度之后,智云集团才顺势推出了第一代VR眼镜产品。

  第二代VR眼镜的时候,则是采用了第四代Micro OLED屏幕,进一步把像素密度提升到了三千五百。

  同样,这也是智云的VR眼镜,售价要两万多的缘故……这屏幕太贵了。

  这是智云集团的工程师追求极限,市场部门追求品牌高端化的一个体现。

  顾之明拿着这屏幕看了看,然后又用一个VR显示器体验了一番,果然其画面的显示非常的清晰,尤其是显示的画面还是拍摄的现实画面,一时间甚至让顾之明都有些分不清楚自己看到的是不是真实的。

  沉浸感太强了!

  怪不得虚拟设备项目组那边,死活都要这种屏幕,连个第四代的Micro OLED屏幕都不愿意妥协采用。

  摘下头盔显示器后,顾之明道:“现在我们的订单已经下过来了,一个月后徐董就要亲自举办发布会了,威酷实业那边的生产线也已经准备妥当,你们这边的屏幕供货有没有问题,什么时候能够大规模量产?”

  华星科技的负责人道:“目前,我们是在第四代产线升级改造而来的小产线上生产,目前产量不高,年产量大概在五万片左右。”

  “但是我们在上半年就已经开始建设第二期的Micro OLED工厂,该工厂可以满足第五代Micro OLED的生产需求,采用十二寸硅晶圆生产线,设计产能能够达到三十万片,该工厂预计明年五月份开始就可以供货。”

  “此外我们还在规划第三期工厂,第三期工厂的设计产能达到每年五十万片,该工厂预计后年初投产!”

  “以上就是八十五万片的产能了,足够做四十二万五千台的虚拟设备头盔了!”

  “如果我们虚拟设备卖得好,打开了市场,那么后续我们还将会进一步扩充产能,三年内我们就能够产能进一步扩充到年产三百万甚至五百万!”

  “我们的屏幕上,技术上不是问题,设备也不是问题,资金更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智云集团那边需要多少产能!”

  “你们需要多少产能,我们就能提供多少产能!”

  华星科技的Micro OLED产能其实本来就有不小,毕竟是国内第一大的屏幕厂商,在Micro OLED屏幕这个细分领域里,也是属于国内顶级乃至是全球最顶级的玩家,其产能还是比较大的。

  不过之前建设的产能,主要还是用于第三代产品为主,没办法直接用于第五代产品的生产。

  毕竟这个第三代技术标准的Micro OLED屏幕,才是目前市场的主流……别觉得低端,哪怕是第三代技术其实也是正儿八经的高端产品,售价也要上千元一片!

  这个第三代产品除了供给智云外,也向国内外的其他相关设备厂商供货,主要用于AR以及VR产品。

  第四代的规划产能也不小,只不过第四代的产能无法完全利用,因为除了智云第二代VR眼镜外,暂时没有第二个客户。

  所以华星科技的第四代产能主要还是用来生产第三代产品的。

  这也是比较尴尬的地方,耗费巨资设立的先进生产线,因为先进产品太贵没人要,只能用来生产落后产品。

  不过华星科技也正在积极的扩展市场,寻找更多的客户,为了拉客户都跑到水果那边去推销了,还鼓动他们搞VR眼镜……还别说,水果还真的挺有兴趣的!

  水果现在也是华星科技的主要客户之一,从华星科技采购不少的OLED屏幕用于其手机生产,采购的量不多,主要是给四星那边的屏幕做备份,同时用来向四星压价的……四星你的屏幕再不降价,我可就要去找华星科技去采购了!

  二八采购原则,人家水果也会的!

  考虑到AR/VR市场的持续爆发,这个第四代产品的未来可期,后续会逐步占用大部分的早期产能。

  而第五代的话,这个技术比较先进,用原来的生产线已经无法直接生产,还需要建立专门的全新,技术更先进的生产线,这也是导致第五代产品售价更加昂贵的主要原因。

  单片四千的供货价,预测很长时间里,除了智云的虚拟设备项目,都不可能有其他的大型客户了,顶多就是小打小闹的一些零星客户。

  就算是智云集团的第三代VR眼镜项目,都嫌弃这屏幕太贵了没敢用。

  不过这屏幕生产线也是可以向下兼容的,到时候搞出来了先进生产线,如果第五代产品没人要,还可以生产第四代屏幕,甚至第三代产品嘛!

  第四代不去说,但是目前第三代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可是非常大的,不怕卖不出去!

  人家华星科技规划产能的时候,也是有兜底计划:大不了卖第三代屏幕去!

  瞧瞧这话,多少有点气人乃至狂傲,因为其他很多搞Micro OLED屏幕的厂商,连华星科技的第三代屏幕的技术标准都还没有达到呢,还在折腾第一代,第二代产品。

  但是华星科技,有着徐申学的科研系统名额的支撑,来自智云集团、威酷电子的屏幕订单兜底保障,然后还有一票其他客户的订单,足以让他们在屏幕产业链获得很舒服,并有充足的资金以及人才向技术的更高峰攀登!

  ——————

  而顾之明这边,得到了华星科技的明确答复后,也是微微点头:“前期五万片年产能,可以搞个两万五千台的虚拟设备了,前期用来推广体验,销售也主要在国内市场的话,应该也够用了!”

  “不过明年你们的第二期工厂不能延期,到时候这么三十万片的产能一定要给我拿出来,明年开始,我们的虚拟设备是要陆续登陆全球市场的,预计在夏天就会开辟大部分市场,到时候就需要大量的供货了!”

  “如果耽误了虚拟设备的全球战略推广计划,影响可就非常恶劣了!”

  华星科技那边的人自然是拍着胸脯说绝对不会耽误。

  他们也是有这个底气说这话的,他们不差钱,不差人,各种设备也都是清一色国产货可以确保供应!

  一些核心设备,比如光刻机又不用使用最先进的光刻机,而成熟的DUV干式,乃至更成熟的ARF光刻机,仙女山控股那边的产能充足的很,客户加钱的话,甚至都能去拉现货!

  在华星科技层面上是出不了什么问题的。

  同时华星科技的Micro OLED项目工厂,也不是在大城市里,而是在一个中型城市里投资的。

  对于当地而言,这种已经投资上百亿,未来投资能够达到数百亿级别规模,尤其是还代表着最顶级的技术方向的高科技行业,其保障力度是非常高的!

  围绕着这个Micro OLED项目,当地都能打造一个代表着屏幕产业最前沿,最先进的屏幕产业集群基地。

  谁看都得眼红!

  这种项目,对于普通城市而言,那都是要拼尽全力去争夺的。

  如此情况下,这种项目的保障力度可见一斑!

  如此,华星科技才有这个底气说这个话:第五代Micro OLED屏幕的第二期产能,绝对不会耽误事!

  顾之明得到了肯定的回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华星科技,随后又前往了海蓝汽车旗下的一个激光雷达工厂进行视察。

  海蓝汽车,它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电动车厂商,同时它其实还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最大的激光雷达厂商!

  没办法,海蓝汽车当年搞智能电动车的时候,这些核心零配件国内也没有太好的供应链,什么都得自己做。

  自己搞电池,自己搞激光雷达,自己搞电机。

  后来海蓝汽车的半固态电池,还应用在智云智能机器人项目上,也应用在低空无人机项目上,同时海蓝汽车还以技术入股,投资了宁代电池,占据了不少的宁代电池的股份。

  所以海蓝汽车的动力电池业务,其实也非常强悍,只不过在外界名声不响亮。

  一说起海蓝汽车,都知道它是卖智能电动车的,但是很少人会注意到,它其实还卖动力电池……这是因为海蓝汽车的直属电池业务,为了维持市场领先,只自用以及供给徐申学旗下的其他企业,不供给其他企业!

  而对外电池业务,则是通过占据了部分宁代电池的股份来进行。

  不过宁代电池也比较特殊,徐申学旗下的智云集团,威酷电子,柳河投资,海蓝汽车、安东矿务在其中占据了大量股份,占比大概在百分之七十二左右。

  而剩下的股份除了少数给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外,剩下的则是被各大汽车厂商,锂电池原料供应商所瓜分。

  国内外的很多汽车厂商,都持有一定数量的宁代电池的股份,就连特斯拉都持有这家公司的一定数量的股份。

  这是通过股份绑定各大汽车厂商,稳住核心客户群体的一个行为!

  徐申学旗下的很多企业都这么干,威酷电子以及威酷实业这两家上市公司更是如此,一大堆战略合作伙伴都持有股份的。

  利益绑定嘛!

  就连智云集团也不例外,只不过智云集团的利益相关方的级别更高一些,国外部分,都是各种财团直接通过投资机构持股,而不是通过企业持股。

  其战略投资者覆盖了欧洲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东盟,日本甚至韩国。

  而国内部则是各大基金或投资机构为主,其中的蓝山投资基金就是典型,一开始就投资了,后续就没减持过,甚至还长期持股百分之三以上。

  还有其他好几家持股比例也不低……智云集团当年从美股退市的时候,为了凑集庞大的资金,可是向国内的各大机构定向增发了大量的股份;。

  当然,也只有这些了来头极大的大基金,大投资机构才能够获得智云集团的定向股份增发,其他的寻常基金,投资机构就别指望了,只能去二级市场购买智云的股票的。

  而经过多年的引入战略投资,上市之后,私底下徐申学也曾经转让过一部分股份套现,不过徐申学也经常用隐秘投资公司买卖自家公司的股票,所以那卖出去的一些股份又给买回来了。

  目前为止,徐申学依旧持有智云集团百分之四十一的B股,百分之三的A股,其中的B股投票权是二十。

  所以智云集团虽然经过多次的吸引战略投资者,上市,但是依靠AB股权构架,徐申学依旧牢牢掌控着智云集团的经营权。

  除了徐申学外,徐氏家族的徐母以及徐薇微,也一共持有智云集团百分之一点五左右的股票,不过她们的股份只是普通的A股,并不是投票权更大的B股。

  徐申学手底下的各企业,其股权构架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也是越来越多元化,这是市场合作的需求。

  海蓝汽车也不例外,其股权现在还算是比较简单,但是后续随着上市进程的启动也会变得非常复杂的,同时除了智能电动车业务以及电池业务外,海蓝汽车也在积极扩展激光雷达这种核心零配件的市场。

  而智云集团,毫无疑问是他们激光雷达的主要外销客户!

  智能机器人上使用的激光雷达可不少,而且都是顶级的激光雷达。

  如今又来了一个虚拟设备,其使用的激光雷达也是属于顶级产品!

  顾之明,就是来看海蓝汽车的激光雷达生产情况,确保顶级的激光雷达零配件供应顺畅!

  而一轮简单视察下来,顾之明给当地的负责人一番威胁利诱后,拍拍屁股走了,留下海蓝汽车的激光雷达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神情很复杂。

  尼玛,在顾之明这种人手底下干供货商,钱是好赚,但是太难受了……动不动就威胁,动不动就利诱。

  甚至还拿着徐董来压自己!

  惹不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最新章节,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