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叔,我想好了。”
“我愿意让夏知青搬来跟我和姐姐一块住。”
“耀祖,你不用急着回答,要不回去后跟你姐姐也商量一下。”
庄耀祖摇了摇头,“有福叔,我真的想好了,不用回去跟我姐姐商量,这事我能做主。”
说完这话,庄耀祖又补充道:“我和姐姐都太小了,这么大的房子,我和姐姐两个人守不住。”
我去,这是10岁小孩子能说出的话?
李有福被震惊到了,他一直以为姐姐庄美娟要成熟些,没想到真正拿主意的会是弟弟,一个10岁大的小屁孩。
这年代的小孩子都这么早熟吗?
李有福感觉上辈子算是白活了,要是上辈子早点成熟熟,把玩的时间用来学习,一定也能考上一所好大学,亦或是能抓住几个风口……
“有福叔。”
李有福勾起嘴角,“有福叔刚才走神了。”
“不错,小小年纪就能想到这些,说明你很聪明,也肯动脑子。”
“放心,我也会跟夏知青说清楚,等她结婚后,她住的房子就归你们俩姐弟,再此之前,夏知青和你们住在一起,也会帮忙看着点你们。”
“不会让其他人欺负你们。”
“有福叔。”
庄耀祖一把抱住李有福大腿哭了起来。
“怎么了,怎么了这是?”
李有福连忙询问,回答他的只有小小的奶音。
“有福叔,就让我抱抱你,我想我爹了。”
李有福没有动,是啊,这么小的年纪就没了父母,只能和姐姐两个相依为命,如果再不成熟点,恐怕会被人吃的连骨头渣都不剩。
这就是现实。
也可以说,庄耀祖,庄美娟,姐弟两个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李有福。
在这个年代,类似的孩子还有成千上万,他们就没有庄美娟,庄耀祖这么幸运了。
“好了好了,不要哭。”
“你是男子汉,家里唯一的男人。”
“这个家最终要靠你撑下去。”
“能不能做到?”
“能。”
庄耀祖用袖子抹了把眼泪,回答的异常坚定。
李有福欣慰的笑了笑,“有福叔信你。”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有福叔也会在其他地方看着你们姐弟俩个。”
庄耀祖眼泪汪汪,“有福叔,你会回来吗?”
李有福用手抹去他的眼泪,“会!”
“有福叔一有时间,就会来看你们。”
“咱们拉勾。”
李有福伸出手,大手和小手勾在了一起。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
新房前。
十几名工匠正挥汗如雨,有人平整地基,有人搅拌泥砖,还有人整理堆积的木头。
这个年代盖房,一般存在两种模式。
一种是生产队组织社员共同劳动完成,这种模式多数发生在开荒,就比如北大荒开始初期,又或是西部大开发的时候。
随着人口聚集,已经形成规模,公社,生产队,就会延伸出第二种模式。
又叫传统工匠体系。
例如木匠,石匠,泥瓦匠,很多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而工匠通常以家庭为单位,承接一些小型建筑,比如盖房子,修缮房屋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工匠和猎户同样属于生产队的社员,猎户每年交够一定数量的猎物,就和地里上工的社员一样,到了年底由生产队分粮,分钱。
工匠给人盖房子,修缮房屋,除了一个生产队可以用工分抵扣以外,去其他生产队,公社干活,收的就是真金白银。
计算工分的时候,就要拿真金白银到大队部买工分,而买到的工分,到了年底,就和其他社员一样,按照工分分粮食,分钱。
李有福给两个小家伙建的房子,就属于第二种,找的是隔壁生产队,一个姓马的师傅。
马师傅今年46岁,在当地小名气,他从当学徒到现在,已经在一行干了快30年,附近几个公社,生产队,谁家要建房子都会找他。
属于那种有口皆碑的传统工匠。
一看见李有福过来,马师傅连忙上前。
“有福班长来了。”
“你看这块,地基已经平整好了,明个就可以开始建房,不会耽误事情。”
李有福递了根烟过去,“马师傅,你误会我了,我不是催促你进度。”
“是这么回事。”
“我想在2间房的基础上,再多建一间房,你看?”
“这!”
马师傅一笑,“我倒是没关系,多建一间房也费不了多少事。”
“就是宅基地这块。”
“我待会就去协调。”
李有福能这么说自然有把握。
一方面,西林子大队地广人稀,夏婉愿意落户在西林子大队,让她自己申请也是一样。
另一方面,张大山是李有福老丈人,也就一句话的事。
真要说起来,知青愿意自己出钱建房,没有哪个社员不同意,因为生产队盖的房子属于集体,等于集体出钱盖的这个房子。
而知青出钱盖房,就跟集体没有关系,等知青回城,还不是便宜了所有社员。
“马师傅,麻烦你再算一下多盖一间房要多少钱。”
“价格方面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马师傅点点头,“行,那我等你消息,只要宅基地没有问题,我立刻就算。”
李有福微微颔首,房子的事已经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和四姐商量,以及让张大山再批点地。
……
大队部。
“你怎么又回来了。”
“大山叔。”
“得,有事说事,都是一家人,要喝水你自个倒。”
“得嘞。”
李有福也不客气,抱着张大山的缸子就是猛灌,他是一点不拿自己当外人。
张大山嘴角扯了扯,能怎么办,谁让这是自己宝贝女婿,要是自己三个儿子敢这样,他绝对拿大嘴巴子招呼。
“爽!”
“……”
李有福放下茶缸,“叔,跟你商量个事。”
“你说,我先听听是个啥事。”
李有福笑了笑,接着就说了夏婉要跟两个小家伙一块住,三个人住就得多一间房,希望大队能给再批一点地。
张大山眉头拧成了个川字,“有福,夏知青要跟庄家姐弟住一块,我怎么没听说。”
……
“我愿意让夏知青搬来跟我和姐姐一块住。”
“耀祖,你不用急着回答,要不回去后跟你姐姐也商量一下。”
庄耀祖摇了摇头,“有福叔,我真的想好了,不用回去跟我姐姐商量,这事我能做主。”
说完这话,庄耀祖又补充道:“我和姐姐都太小了,这么大的房子,我和姐姐两个人守不住。”
我去,这是10岁小孩子能说出的话?
李有福被震惊到了,他一直以为姐姐庄美娟要成熟些,没想到真正拿主意的会是弟弟,一个10岁大的小屁孩。
这年代的小孩子都这么早熟吗?
李有福感觉上辈子算是白活了,要是上辈子早点成熟熟,把玩的时间用来学习,一定也能考上一所好大学,亦或是能抓住几个风口……
“有福叔。”
李有福勾起嘴角,“有福叔刚才走神了。”
“不错,小小年纪就能想到这些,说明你很聪明,也肯动脑子。”
“放心,我也会跟夏知青说清楚,等她结婚后,她住的房子就归你们俩姐弟,再此之前,夏知青和你们住在一起,也会帮忙看着点你们。”
“不会让其他人欺负你们。”
“有福叔。”
庄耀祖一把抱住李有福大腿哭了起来。
“怎么了,怎么了这是?”
李有福连忙询问,回答他的只有小小的奶音。
“有福叔,就让我抱抱你,我想我爹了。”
李有福没有动,是啊,这么小的年纪就没了父母,只能和姐姐两个相依为命,如果再不成熟点,恐怕会被人吃的连骨头渣都不剩。
这就是现实。
也可以说,庄耀祖,庄美娟,姐弟两个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李有福。
在这个年代,类似的孩子还有成千上万,他们就没有庄美娟,庄耀祖这么幸运了。
“好了好了,不要哭。”
“你是男子汉,家里唯一的男人。”
“这个家最终要靠你撑下去。”
“能不能做到?”
“能。”
庄耀祖用袖子抹了把眼泪,回答的异常坚定。
李有福欣慰的笑了笑,“有福叔信你。”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有福叔也会在其他地方看着你们姐弟俩个。”
庄耀祖眼泪汪汪,“有福叔,你会回来吗?”
李有福用手抹去他的眼泪,“会!”
“有福叔一有时间,就会来看你们。”
“咱们拉勾。”
李有福伸出手,大手和小手勾在了一起。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
新房前。
十几名工匠正挥汗如雨,有人平整地基,有人搅拌泥砖,还有人整理堆积的木头。
这个年代盖房,一般存在两种模式。
一种是生产队组织社员共同劳动完成,这种模式多数发生在开荒,就比如北大荒开始初期,又或是西部大开发的时候。
随着人口聚集,已经形成规模,公社,生产队,就会延伸出第二种模式。
又叫传统工匠体系。
例如木匠,石匠,泥瓦匠,很多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而工匠通常以家庭为单位,承接一些小型建筑,比如盖房子,修缮房屋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工匠和猎户同样属于生产队的社员,猎户每年交够一定数量的猎物,就和地里上工的社员一样,到了年底由生产队分粮,分钱。
工匠给人盖房子,修缮房屋,除了一个生产队可以用工分抵扣以外,去其他生产队,公社干活,收的就是真金白银。
计算工分的时候,就要拿真金白银到大队部买工分,而买到的工分,到了年底,就和其他社员一样,按照工分分粮食,分钱。
李有福给两个小家伙建的房子,就属于第二种,找的是隔壁生产队,一个姓马的师傅。
马师傅今年46岁,在当地小名气,他从当学徒到现在,已经在一行干了快30年,附近几个公社,生产队,谁家要建房子都会找他。
属于那种有口皆碑的传统工匠。
一看见李有福过来,马师傅连忙上前。
“有福班长来了。”
“你看这块,地基已经平整好了,明个就可以开始建房,不会耽误事情。”
李有福递了根烟过去,“马师傅,你误会我了,我不是催促你进度。”
“是这么回事。”
“我想在2间房的基础上,再多建一间房,你看?”
“这!”
马师傅一笑,“我倒是没关系,多建一间房也费不了多少事。”
“就是宅基地这块。”
“我待会就去协调。”
李有福能这么说自然有把握。
一方面,西林子大队地广人稀,夏婉愿意落户在西林子大队,让她自己申请也是一样。
另一方面,张大山是李有福老丈人,也就一句话的事。
真要说起来,知青愿意自己出钱建房,没有哪个社员不同意,因为生产队盖的房子属于集体,等于集体出钱盖的这个房子。
而知青出钱盖房,就跟集体没有关系,等知青回城,还不是便宜了所有社员。
“马师傅,麻烦你再算一下多盖一间房要多少钱。”
“价格方面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马师傅点点头,“行,那我等你消息,只要宅基地没有问题,我立刻就算。”
李有福微微颔首,房子的事已经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和四姐商量,以及让张大山再批点地。
……
大队部。
“你怎么又回来了。”
“大山叔。”
“得,有事说事,都是一家人,要喝水你自个倒。”
“得嘞。”
李有福也不客气,抱着张大山的缸子就是猛灌,他是一点不拿自己当外人。
张大山嘴角扯了扯,能怎么办,谁让这是自己宝贝女婿,要是自己三个儿子敢这样,他绝对拿大嘴巴子招呼。
“爽!”
“……”
李有福放下茶缸,“叔,跟你商量个事。”
“你说,我先听听是个啥事。”
李有福笑了笑,接着就说了夏婉要跟两个小家伙一块住,三个人住就得多一间房,希望大队能给再批一点地。
张大山眉头拧成了个川字,“有福,夏知青要跟庄家姐弟住一块,我怎么没听说。”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最新章节,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最新章节,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