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议,按元和藩方格局,北院观察司暂设48路采访。路以下,以数县之地,置左右听说使。听说使以下,置指挥使、散员吏若干。指挥使以下用事者及线人,谓之千里眼,顺风耳。”
“各路采访,关内驻长安,关东驻东京,关西驻金城。成都、河南府、北京、扬州、江陵、范阳、邺城、常山、浔阳、广州………置监理司。”
“南院观察,设朝廷、西都、宫中三路采访使。宫中辖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洛阳宫及金城宫、长春宫等离宫和禁院。”
“南宫宠颜为安全南院使,高明月为南院观察,上官慎为南院监理。张承业为北院观察,源音为北院监理。”
“………”
“这便是初步的整个规划。今后的问题是人员缺乏,这个只能徐徐推进了。”
宇文柔说完,便静待圣人反应。她心情并不高兴,相反很疲惫。这件事单靠中朝,实在太难。女人寺人的能力、见识,终究比不过士人,活动范围也有限,总之缺陷和弊端太多。还得让士人参与进来,形成一个以女官总领,宦官为羽翼,在外广收士人、武臣为走狗、骨干的局面。
这样既能让皇帝与外界有一个缓冲,还能分化两者,并在有必要的时候把这些人抛弃做替死鬼,也避免女官从幕后完全走上台前,成为第二个内竖。
至于说不好拉拢。
陈蕃难求,来俊臣却多的是。
只可惜目前还不是时候。多事之秋,不利于团结的事不能做。因为加强统治而加剧内耗,就本末倒置了。
另外,安全院一旦落地,开销肉眼可见的会很大。光靠拨款无疑会受到极强制约。还得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等时机合适,看看奏请经办一些产业。
“张承业选报的这批中黄门,且用且看。”圣人在奏书上勾勾画画:“除此以外,景福以前的寺人,不论好坏,一个也不能掌权。剩下的,就看你们施为了。我能前知两千年,后算两千年,却不能事必躬亲,面面俱到。”
“另,你离任宣徽前,把淑妃、枢密使、贤妃身边的长御、侍从全部换了,换上去的,要新人。她们的老人,找借口调去离宫。等等!”圣人补充道:“单独换她们三个,恐怕会令其疑窦不安………把所有妃嫔都换了。”
宇文柔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为他的冷血、虚伪感到心冷无语,果然,你在床上说的全是假话。圣人,此时此刻,我对你爱意全无。也为此欣慰,儿女情长,只会蒙蔽君王的眼睛。也觉得感动。对自己说这些,说明在圣人心里,自己才是最值得托付的那个独一无二:“唯。”
圣人把奏书还给了宇文柔。
“对了,教你的宫文体和记账法贯通了么?”
“已熟练于心。”
“复述下。”
“标题顶格居中,写明事由及奏书分类、名称、奏事人、奏事司。属于决策的,标题次行注释通过、批准的日期,有关人。主体内容精炼扼要………附件在主体下单列。文右有年月日时、署名。奏事司、奏事人的印章盖于二者之上。主送司、抄送司………”
“根据事务性质,奏书分平件、急件、特急,密级、机密、绝密,在封条上写清楚………一应卷宗有编号、主体词,以便归档、查找………”
“很好。”圣人打断道:“不用背了,给你写的范本保管好,今后都这么来。等指挥使以上的人事都确定了,按教你的记账法,按出身、年龄、有无子、社会关系等等,列个表给我。”
宇文柔点了点头,好奇道:“臣一直想知道,陛下是怎么想出这些神人法子的?”
“没办法,我就是神。”真想给你们讲讲千年以后的世界,给你们坦白我的来历,可惜!圣人一笑而过,抚摸着她的脸:“不愧是北周皇室后裔,够伶俐。”
古中国有表格吗?当然,但效率低。好在宇文柔也是高学历,智者,传授点新事物并不难。以后还得对外推广,学不会搞不好的话,说明智商着实感人,官就别当了。
“那又如何?比起李郎还是差太远了。”宇文柔微微一笑,眨了眨大眼睛,走了。
圣人也离开了望仙台,领着大郎去麟德殿接见韩偓。
惑帝、愍帝那混乱的三十多年,使许多蛮夷摆脱了控制或处于摆脱边缘。还有大量渠帅见中国多故,生轻傲之志。总之,蛮夷的翅膀是再次渐渐硬了。
回鹘在西域建国,在张掖建国。西海的吐蕃在寻找王子。契丹在对外扩张,试图统一北方草原。黎、雅一带的蛮子对西川发起新一轮侵略。交州猴子盗篡帅位………
如今,失去拓跋思恭镇压的党项也蠢蠢欲动。
大中年间,李忱为了防止党项做大,多次扫荡关北,杀得蛮子们四处乱窜。
这种讨伐不能说没用,只能说脑子有包。
你能打趴党项,却不能摧毁关北。关北地处华夷交界,旧的蛮夷被肃清,就会有新的蛮夷涌入。更别说党项这种族群庞大、氏族统治成熟、武力强横、全民皆兵、已具有一定文明程度的族群。
要消灭某个氏族,易如反掌。要彻底消灭党项,却是妄想。
除非你有鞑清的耐心、残忍,用若干年时间搜山检海,将其完全杀光。
可这一来做不到,也是时代舆论和价值观所不允的。
李唐之所以胡人走狗多得离谱,就在于它非常善于拉拢、洗脑胡人,搞的是圣唐认同。辽人禁军有个番号,叫神策军。精唐成分,自行品味吧。反之也能看出,洗脑还是很成功的。
灭绝种类,不是李唐上下的风格。
况且,包括党项在内的四方蛮夷,并没有被圣唐亡国灭种的资格。
纵然天步多艰,照样扫胡无敌。打垮你之后,有自信、有能力、有这个文化基础搞定你。
所以,又一次大考到来了,不能比前人做得差。
“………保险库副使臣偓拜见陛下。”韩偓精神矍铄,见礼道。
“韩公。”圣人殷勤的招呼道:“快坐。”
韩偓坐下。
“在灵夏的广袤土地上,揭竿而起的蛮子无数,以公之见,计将安出?”圣人开门见山。
韩偓却朝他身后的李敬慎看了一眼:“何不问问殿下?”
真是个老狐狸!韩偓把话挑明了,圣人也不能无视,转而问起李大郎。
“禀陛下。”李大郎说道:“北方蛮夷群起作乱,必是因为有人散布会强制推行蓄发令、编户令、会对他们斩草除根之类的谣言。只要派大臣宣抚辟谣,便可瓦解那些被威逼利诱、被误导的蛮夷,再征讨剩下的铁杆反贼,计三月,灵夏可复。”
李大郎这个建议没问题,历来都这么干,可圣人却听得直蹙眉。
秃发髡顶,鼠尾小辫,实索虏陋俗。
峨冠博带,穿簪引孔,乃圣唐雅政。
蓄发令是金城扫虏以来的铁政,这些年在关西、关中能控制的地盘上严格执行。如今要进军灵夏,也理应推广,那些顽固不化的刁民自然应该狠狠镇压。让你蓄个发都不干,还能指望你当顺民、良民?
可按李大郎的说法,我还得下诏辟谣,表示不会推广?
见圣人表情阴沉,韩偓忙给李大郎使了个眼色,补救道:“变夷为夏、普遍王道是中国自宗周以来的一贯国策,蓄发令肯定要推广,但不必在一时。方今仇敌还是藩镇。俟六合一,再钝刀割肉,蛮夷还敢、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那得多久?”
“不久,顺遂则二十年,少则十年。”
话音未落,就听圣人不悦道:“朕已年近三旬,岂能坐等十年?”
韩偓一窒。
“罢了。”李大郎在场,圣人也不好批评其师:“宣抚宜可,派谁去呢?”
“京兆少尹李幽干练,新科进士秘书郎杨凝式智计过人,可为使。”韩偓提名道。
“准奏。”圣人从谏如流。
“唯。”韩偓应道。
“至于河东……”一想到李克用的表文——“巢乱以来,定难军忠不可言,今海内下克上者不知凡几,若流风、宗益以杀思谏为罪,则承奉杀索勋,左捷逐彦威,陛下何不讨之?此乃同坐而异名,赏彼而诛此,使天下藩服,强者扼腕,弱者自动,诚非中兴之术。”
圣人就烦。这老贼见缝插针,偏偏离得这么近,让人寝食难安。
“河东,便不复诏书了。”
有本事你就当一回高欢,来试试我是不是孝武帝元修。打服了我,就由你在晋阳遥控朝廷。
“唯。”
韩偓离开后,圣人意态悠然的看着垂手而立的德王。计三月,灵夏可复…委婉说叫气血方刚。直白说,叫浮躁。别的孩子没必要干涉,这是年轻人的天性。但对他,还得人工催熟。
“任何事,要往最好的结果去努力的同时,做最坏打算。如果我宣布三月平夏,最后三个月没打下来怎么办?治国理政,行军打仗,忌讳乱给承诺,乱开期限。”
德王听得懵懵懂懂。他的社会经验还不足以支持他理解这些话,便是很多成年人,也不懂这个道理。
圣人也不指望他立刻大变,摆了摆手:“磨石去,磨成一面镜子。”
锻炼耐心和定力。
德王愣了一下,不解其意,但也不敢询问,点头走了。
大郎离去后,圣人又召见了刘崇望。说实话,真没想到小马儿会跑路。原本只是想给这厮上上压力,赶紧杀了杨思远五贼,然后慢慢收服,结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事已至此,只能接盘了。
打通湖岭路,对于经营交广、江西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朝廷决定派出最后一位三公,以司徒刘崇望为中书令、湖南观察使、江南诸道行营都统。
很快,刘崇望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视线里:“陛下。”
“圣人起身还了一礼,直奔主题:“应该收到消息了吧?还要请司徒走一趟。军政怎么搞我也没什么嘱咐的,你自己决定就好。这次要好好办他几个杀材,给南人见见血。”
刘崇望早就听到了要被外放的风声,闻言道:“臣衰病之躯,尽力而为。不过陛下也不要太担心。陛下可能不了解杨思远这五个贼,文不成武不就是其次,最大的毛病就是高傲自大,对自己没认知,否则哪敢和朝廷作对。这样的人,不难对付。只是武泰军王建肇,武贞军雷满,弄死他俩要费一番手脚。”
“有把握我就放心了。“圣人挤出几分悲戚之色:“到了湖南保重身体,多多上书。”
悲伤没有,不舍还是有的。不说多年君臣、辅政情分,单单这些年为帝国的无私付出,李某人也不想让其离开、最后死于蛮荒。
倒是刘崇望自己很淡定,死在哪算哪。唯一不放心的就是社稷:“臣这次可能真的会往而不反,临别之际有一番话想说。”
“司徒直言。”
“当年陛下不听臣等再三劝阻,执意征蜀伐晋,最终尽丧六军,几致天倾。陛下想明白这两次失败的原因了么?难道仅仅是韦昭度、张濬能力不够,杨复恭从中作梗,神策军战斗力不够?”
“决不能这么认为。”
“征蜀、伐晋即使得胜又能怎样?”
“为什么汉朝总是征发所谓六郡良家子、三河骑士?为什么我建国之初,天下折冲,关中三占其一?守内虚外而已。立国关中,关陇就是最重要的。关陇不宁去争巴蜀、三晋,就算侥幸控制,两镇只需一起下克上,京西北八藩只需一次入长安,就能让朝廷得而复失。”
“保持关陇的稳定与强大,举关陇之众以临四方,则无往而不利。元和时代,关陇备兵十八万。诏讨淮西,朝廷不发一兵一卒,中原诸镇虽不服不愿,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这就是内重外轻的结果。”
“还有,用兵务必再三斟酌。”
“胜败兵家常事,仗打多了,即使太宗复生,也不可能百战百胜。军队驻扎在王畿,才是对四方最强力的威慑,人会自己吓自己,剑没有出鞘,人就默认它是锋利的。而一旦开战,天子的强弱虚实就会被观察到、窥探到。”
“所以,审慎。”
“今后不管讨伐骄藩还是蛮夷,都要号召诸侯,加强君臣联系的同时,让他们在战争中得到削弱。”
“下克上乃我圣唐特色,武夫能克节度使,也能克陛下。要时时刻刻提防武夫,内心不相信任何武夫。要分化禁军,让他们形成派系,越多越好。”
“要亲近良善恭顺的臣子,要管教品性不纯的臣子,无论内臣外臣。听说掖庭令高明月因小过诛杀孩童数十,这是何等残暴?要严加约束,不要让她越陷越深。”
说到这,刘崇望顿了顿:“德王从小就孝顺父母,尊师重教,谦逊守礼。淑妃跟随陛下多年,臣对殿下也是有了解的。最为困顿、危险的时候,母子也不曾对谁有过怨愤。如果以后不立德王,也万万设法保全母子。”
“我都记下了。”淑妃人缘还真不错,圣人肃然道:“对了,马殷有一些部下请求入朝,大约千余人。”
“来就收。雄兵十万,还镇不住这群丧家犬?”起身拱了拱手,刘崇望甩袖告辞。
送走老登,圣人又处理了一会公务,然后去和贤妃谈心。
虽说已经不打算给李克用这帮鸟人面子了,但该有的工作还是得做。提前给朱邪吾思说清楚前因后果和自己的想法,免得两口子因为李克用翻脸。夫妻齐心,其利断金!把关系搞好,也好避免和河东发展为你死我活的存亡性矛盾。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流逝了。三吴那边,杨行密与钱鏐在皇天荡举行世纪水战。与此同时,老杨长期处于欲求不满状态的老婆燕国夫人朱延陵终于一边开始唆使弟弟朱延寿造反,一边与家里英俊的侍卫眉来眼去,急欲找机会泄火。
魏博又惨遭穷昏头的河东土匪抢劫。
中原,因关中霖雨汇入,黄河水位暴涨,汴梁下令在多段堤坝决堤,实行人工泄洪。事败,黄泛数百里,淹死人畜官吏无计,而朱大郎还在和他老子留下的遗产们杀得不可开交。
成德仙师王镕宣称练就五色元婴,受号万寿真君,百官皆贺,衙将王子美等不贺。镕怒,贬为城门尉。
西蜀,崔益降服果州(四川南充市)刺史张雄,进军成都。
四月初一,圣人手捧鲜花陪二嫂孟才人、情人长生天仙元君张惠过完了三十四岁生日,圣人有感美人终究会老,闷闷不乐。不过好消息是,在他的卖力耕耘下,大宝贝张惠怀孕了,而且肚子已经微微显形。获悉后,狂喜的圣人当即编了个理由令朝廷暂停执行死刑,恶人军每天加一个醋饼,为爱妻爱子祈福。不容易啊老朱,让你老婆怀上胎,是真难啊。但是,我可不会像你那么心疼她,必让天仙君生到绝经为止。
随后没两天,朝廷下诏为思谏申冤,敦促定难军改过。
初九,三辅宣布戒严,侍卫亲军司指挥公事郭猛、天策军、殿前都点检朱瑾、北门四使上告:军士皆已返回营地。
北伐,即将到来。
“各路采访,关内驻长安,关东驻东京,关西驻金城。成都、河南府、北京、扬州、江陵、范阳、邺城、常山、浔阳、广州………置监理司。”
“南院观察,设朝廷、西都、宫中三路采访使。宫中辖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洛阳宫及金城宫、长春宫等离宫和禁院。”
“南宫宠颜为安全南院使,高明月为南院观察,上官慎为南院监理。张承业为北院观察,源音为北院监理。”
“………”
“这便是初步的整个规划。今后的问题是人员缺乏,这个只能徐徐推进了。”
宇文柔说完,便静待圣人反应。她心情并不高兴,相反很疲惫。这件事单靠中朝,实在太难。女人寺人的能力、见识,终究比不过士人,活动范围也有限,总之缺陷和弊端太多。还得让士人参与进来,形成一个以女官总领,宦官为羽翼,在外广收士人、武臣为走狗、骨干的局面。
这样既能让皇帝与外界有一个缓冲,还能分化两者,并在有必要的时候把这些人抛弃做替死鬼,也避免女官从幕后完全走上台前,成为第二个内竖。
至于说不好拉拢。
陈蕃难求,来俊臣却多的是。
只可惜目前还不是时候。多事之秋,不利于团结的事不能做。因为加强统治而加剧内耗,就本末倒置了。
另外,安全院一旦落地,开销肉眼可见的会很大。光靠拨款无疑会受到极强制约。还得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等时机合适,看看奏请经办一些产业。
“张承业选报的这批中黄门,且用且看。”圣人在奏书上勾勾画画:“除此以外,景福以前的寺人,不论好坏,一个也不能掌权。剩下的,就看你们施为了。我能前知两千年,后算两千年,却不能事必躬亲,面面俱到。”
“另,你离任宣徽前,把淑妃、枢密使、贤妃身边的长御、侍从全部换了,换上去的,要新人。她们的老人,找借口调去离宫。等等!”圣人补充道:“单独换她们三个,恐怕会令其疑窦不安………把所有妃嫔都换了。”
宇文柔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为他的冷血、虚伪感到心冷无语,果然,你在床上说的全是假话。圣人,此时此刻,我对你爱意全无。也为此欣慰,儿女情长,只会蒙蔽君王的眼睛。也觉得感动。对自己说这些,说明在圣人心里,自己才是最值得托付的那个独一无二:“唯。”
圣人把奏书还给了宇文柔。
“对了,教你的宫文体和记账法贯通了么?”
“已熟练于心。”
“复述下。”
“标题顶格居中,写明事由及奏书分类、名称、奏事人、奏事司。属于决策的,标题次行注释通过、批准的日期,有关人。主体内容精炼扼要………附件在主体下单列。文右有年月日时、署名。奏事司、奏事人的印章盖于二者之上。主送司、抄送司………”
“根据事务性质,奏书分平件、急件、特急,密级、机密、绝密,在封条上写清楚………一应卷宗有编号、主体词,以便归档、查找………”
“很好。”圣人打断道:“不用背了,给你写的范本保管好,今后都这么来。等指挥使以上的人事都确定了,按教你的记账法,按出身、年龄、有无子、社会关系等等,列个表给我。”
宇文柔点了点头,好奇道:“臣一直想知道,陛下是怎么想出这些神人法子的?”
“没办法,我就是神。”真想给你们讲讲千年以后的世界,给你们坦白我的来历,可惜!圣人一笑而过,抚摸着她的脸:“不愧是北周皇室后裔,够伶俐。”
古中国有表格吗?当然,但效率低。好在宇文柔也是高学历,智者,传授点新事物并不难。以后还得对外推广,学不会搞不好的话,说明智商着实感人,官就别当了。
“那又如何?比起李郎还是差太远了。”宇文柔微微一笑,眨了眨大眼睛,走了。
圣人也离开了望仙台,领着大郎去麟德殿接见韩偓。
惑帝、愍帝那混乱的三十多年,使许多蛮夷摆脱了控制或处于摆脱边缘。还有大量渠帅见中国多故,生轻傲之志。总之,蛮夷的翅膀是再次渐渐硬了。
回鹘在西域建国,在张掖建国。西海的吐蕃在寻找王子。契丹在对外扩张,试图统一北方草原。黎、雅一带的蛮子对西川发起新一轮侵略。交州猴子盗篡帅位………
如今,失去拓跋思恭镇压的党项也蠢蠢欲动。
大中年间,李忱为了防止党项做大,多次扫荡关北,杀得蛮子们四处乱窜。
这种讨伐不能说没用,只能说脑子有包。
你能打趴党项,却不能摧毁关北。关北地处华夷交界,旧的蛮夷被肃清,就会有新的蛮夷涌入。更别说党项这种族群庞大、氏族统治成熟、武力强横、全民皆兵、已具有一定文明程度的族群。
要消灭某个氏族,易如反掌。要彻底消灭党项,却是妄想。
除非你有鞑清的耐心、残忍,用若干年时间搜山检海,将其完全杀光。
可这一来做不到,也是时代舆论和价值观所不允的。
李唐之所以胡人走狗多得离谱,就在于它非常善于拉拢、洗脑胡人,搞的是圣唐认同。辽人禁军有个番号,叫神策军。精唐成分,自行品味吧。反之也能看出,洗脑还是很成功的。
灭绝种类,不是李唐上下的风格。
况且,包括党项在内的四方蛮夷,并没有被圣唐亡国灭种的资格。
纵然天步多艰,照样扫胡无敌。打垮你之后,有自信、有能力、有这个文化基础搞定你。
所以,又一次大考到来了,不能比前人做得差。
“………保险库副使臣偓拜见陛下。”韩偓精神矍铄,见礼道。
“韩公。”圣人殷勤的招呼道:“快坐。”
韩偓坐下。
“在灵夏的广袤土地上,揭竿而起的蛮子无数,以公之见,计将安出?”圣人开门见山。
韩偓却朝他身后的李敬慎看了一眼:“何不问问殿下?”
真是个老狐狸!韩偓把话挑明了,圣人也不能无视,转而问起李大郎。
“禀陛下。”李大郎说道:“北方蛮夷群起作乱,必是因为有人散布会强制推行蓄发令、编户令、会对他们斩草除根之类的谣言。只要派大臣宣抚辟谣,便可瓦解那些被威逼利诱、被误导的蛮夷,再征讨剩下的铁杆反贼,计三月,灵夏可复。”
李大郎这个建议没问题,历来都这么干,可圣人却听得直蹙眉。
秃发髡顶,鼠尾小辫,实索虏陋俗。
峨冠博带,穿簪引孔,乃圣唐雅政。
蓄发令是金城扫虏以来的铁政,这些年在关西、关中能控制的地盘上严格执行。如今要进军灵夏,也理应推广,那些顽固不化的刁民自然应该狠狠镇压。让你蓄个发都不干,还能指望你当顺民、良民?
可按李大郎的说法,我还得下诏辟谣,表示不会推广?
见圣人表情阴沉,韩偓忙给李大郎使了个眼色,补救道:“变夷为夏、普遍王道是中国自宗周以来的一贯国策,蓄发令肯定要推广,但不必在一时。方今仇敌还是藩镇。俟六合一,再钝刀割肉,蛮夷还敢、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那得多久?”
“不久,顺遂则二十年,少则十年。”
话音未落,就听圣人不悦道:“朕已年近三旬,岂能坐等十年?”
韩偓一窒。
“罢了。”李大郎在场,圣人也不好批评其师:“宣抚宜可,派谁去呢?”
“京兆少尹李幽干练,新科进士秘书郎杨凝式智计过人,可为使。”韩偓提名道。
“准奏。”圣人从谏如流。
“唯。”韩偓应道。
“至于河东……”一想到李克用的表文——“巢乱以来,定难军忠不可言,今海内下克上者不知凡几,若流风、宗益以杀思谏为罪,则承奉杀索勋,左捷逐彦威,陛下何不讨之?此乃同坐而异名,赏彼而诛此,使天下藩服,强者扼腕,弱者自动,诚非中兴之术。”
圣人就烦。这老贼见缝插针,偏偏离得这么近,让人寝食难安。
“河东,便不复诏书了。”
有本事你就当一回高欢,来试试我是不是孝武帝元修。打服了我,就由你在晋阳遥控朝廷。
“唯。”
韩偓离开后,圣人意态悠然的看着垂手而立的德王。计三月,灵夏可复…委婉说叫气血方刚。直白说,叫浮躁。别的孩子没必要干涉,这是年轻人的天性。但对他,还得人工催熟。
“任何事,要往最好的结果去努力的同时,做最坏打算。如果我宣布三月平夏,最后三个月没打下来怎么办?治国理政,行军打仗,忌讳乱给承诺,乱开期限。”
德王听得懵懵懂懂。他的社会经验还不足以支持他理解这些话,便是很多成年人,也不懂这个道理。
圣人也不指望他立刻大变,摆了摆手:“磨石去,磨成一面镜子。”
锻炼耐心和定力。
德王愣了一下,不解其意,但也不敢询问,点头走了。
大郎离去后,圣人又召见了刘崇望。说实话,真没想到小马儿会跑路。原本只是想给这厮上上压力,赶紧杀了杨思远五贼,然后慢慢收服,结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事已至此,只能接盘了。
打通湖岭路,对于经营交广、江西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朝廷决定派出最后一位三公,以司徒刘崇望为中书令、湖南观察使、江南诸道行营都统。
很快,刘崇望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视线里:“陛下。”
“圣人起身还了一礼,直奔主题:“应该收到消息了吧?还要请司徒走一趟。军政怎么搞我也没什么嘱咐的,你自己决定就好。这次要好好办他几个杀材,给南人见见血。”
刘崇望早就听到了要被外放的风声,闻言道:“臣衰病之躯,尽力而为。不过陛下也不要太担心。陛下可能不了解杨思远这五个贼,文不成武不就是其次,最大的毛病就是高傲自大,对自己没认知,否则哪敢和朝廷作对。这样的人,不难对付。只是武泰军王建肇,武贞军雷满,弄死他俩要费一番手脚。”
“有把握我就放心了。“圣人挤出几分悲戚之色:“到了湖南保重身体,多多上书。”
悲伤没有,不舍还是有的。不说多年君臣、辅政情分,单单这些年为帝国的无私付出,李某人也不想让其离开、最后死于蛮荒。
倒是刘崇望自己很淡定,死在哪算哪。唯一不放心的就是社稷:“臣这次可能真的会往而不反,临别之际有一番话想说。”
“司徒直言。”
“当年陛下不听臣等再三劝阻,执意征蜀伐晋,最终尽丧六军,几致天倾。陛下想明白这两次失败的原因了么?难道仅仅是韦昭度、张濬能力不够,杨复恭从中作梗,神策军战斗力不够?”
“决不能这么认为。”
“征蜀、伐晋即使得胜又能怎样?”
“为什么汉朝总是征发所谓六郡良家子、三河骑士?为什么我建国之初,天下折冲,关中三占其一?守内虚外而已。立国关中,关陇就是最重要的。关陇不宁去争巴蜀、三晋,就算侥幸控制,两镇只需一起下克上,京西北八藩只需一次入长安,就能让朝廷得而复失。”
“保持关陇的稳定与强大,举关陇之众以临四方,则无往而不利。元和时代,关陇备兵十八万。诏讨淮西,朝廷不发一兵一卒,中原诸镇虽不服不愿,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这就是内重外轻的结果。”
“还有,用兵务必再三斟酌。”
“胜败兵家常事,仗打多了,即使太宗复生,也不可能百战百胜。军队驻扎在王畿,才是对四方最强力的威慑,人会自己吓自己,剑没有出鞘,人就默认它是锋利的。而一旦开战,天子的强弱虚实就会被观察到、窥探到。”
“所以,审慎。”
“今后不管讨伐骄藩还是蛮夷,都要号召诸侯,加强君臣联系的同时,让他们在战争中得到削弱。”
“下克上乃我圣唐特色,武夫能克节度使,也能克陛下。要时时刻刻提防武夫,内心不相信任何武夫。要分化禁军,让他们形成派系,越多越好。”
“要亲近良善恭顺的臣子,要管教品性不纯的臣子,无论内臣外臣。听说掖庭令高明月因小过诛杀孩童数十,这是何等残暴?要严加约束,不要让她越陷越深。”
说到这,刘崇望顿了顿:“德王从小就孝顺父母,尊师重教,谦逊守礼。淑妃跟随陛下多年,臣对殿下也是有了解的。最为困顿、危险的时候,母子也不曾对谁有过怨愤。如果以后不立德王,也万万设法保全母子。”
“我都记下了。”淑妃人缘还真不错,圣人肃然道:“对了,马殷有一些部下请求入朝,大约千余人。”
“来就收。雄兵十万,还镇不住这群丧家犬?”起身拱了拱手,刘崇望甩袖告辞。
送走老登,圣人又处理了一会公务,然后去和贤妃谈心。
虽说已经不打算给李克用这帮鸟人面子了,但该有的工作还是得做。提前给朱邪吾思说清楚前因后果和自己的想法,免得两口子因为李克用翻脸。夫妻齐心,其利断金!把关系搞好,也好避免和河东发展为你死我活的存亡性矛盾。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流逝了。三吴那边,杨行密与钱鏐在皇天荡举行世纪水战。与此同时,老杨长期处于欲求不满状态的老婆燕国夫人朱延陵终于一边开始唆使弟弟朱延寿造反,一边与家里英俊的侍卫眉来眼去,急欲找机会泄火。
魏博又惨遭穷昏头的河东土匪抢劫。
中原,因关中霖雨汇入,黄河水位暴涨,汴梁下令在多段堤坝决堤,实行人工泄洪。事败,黄泛数百里,淹死人畜官吏无计,而朱大郎还在和他老子留下的遗产们杀得不可开交。
成德仙师王镕宣称练就五色元婴,受号万寿真君,百官皆贺,衙将王子美等不贺。镕怒,贬为城门尉。
西蜀,崔益降服果州(四川南充市)刺史张雄,进军成都。
四月初一,圣人手捧鲜花陪二嫂孟才人、情人长生天仙元君张惠过完了三十四岁生日,圣人有感美人终究会老,闷闷不乐。不过好消息是,在他的卖力耕耘下,大宝贝张惠怀孕了,而且肚子已经微微显形。获悉后,狂喜的圣人当即编了个理由令朝廷暂停执行死刑,恶人军每天加一个醋饼,为爱妻爱子祈福。不容易啊老朱,让你老婆怀上胎,是真难啊。但是,我可不会像你那么心疼她,必让天仙君生到绝经为止。
随后没两天,朝廷下诏为思谏申冤,敦促定难军改过。
初九,三辅宣布戒严,侍卫亲军司指挥公事郭猛、天策军、殿前都点检朱瑾、北门四使上告:军士皆已返回营地。
北伐,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