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那些家伙靠不住,竟让太子带火炮进来。”

  程咬金忍不住吐槽。

  在先前朝臣跟太子的商议里,太子入城带一千兵马,可是不能带火炮的。

  而太子也是爽快的答应了。

  但是现在,火炮不仅被用来强行攻打启夏门,太子的龙辇下,还有三门火炮。

  朝臣们也很冤。

  谁知道太子根本没把他们当回事。

  况且这龙辇可是太子车架,再怎么说,太子都是监国太子,入城名义上是为了监国而来,谁敢提出去查太子车架啊。

  哪怕是有所猜测,也只能是憋着。

  这一番变故,让尉迟敬德跟程咬金变得迟疑起来。

  三门火炮。

  说实话,强行打的话,还是有胜算的,并非是打不过。

  可这样损失就会很大的。

  必然是惨胜之局。

  尉迟敬德跟程咬金,可不是想跟太子死磕来着。

  陛下那边还有命令呢。

  想到这里,尉迟敬德沉声道:“请太子前往别苑,众大臣都在那边等候。”

  李泰有些失望,不由低声道:“尉迟将军,程将军,都到了这份上了,就这么让太子走了?”

  李治没说话,因为他看得清楚形式。

  太子把火炮一架,今天这场就打不起来了。

  说到底,尉迟敬德跟程咬金,都是领的大唐的兵,而对面,可是太子。

  血拼是不可能的。

  这次,尉迟敬德跟程咬金都没搭理魏王。

  大手一挥:“撤。”

  见此,李泰也很无奈。

  不过他可不敢留在这里,连忙跟着一起走。

  李承乾骑在马上,看着前边大军离开。

  此时。

  后方一阵响动。

  是内侍文忠带着铁骑过来支援了。

  即便是不露出火炮,有这三千骑,亦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当然,这是在长安城内。

  要是宫廷十六卫全部出动的话,就完全不同了。

  大唐此时中央禁军的数目,还没有到中后期的十几万之多,但六七万禁军还是有的。

  中央禁军不算府兵,算上府兵的话,长安这边总兵力在四十万左右,常备兵力二十万。

  “殿下,殿下。”

  内侍文忠看到龙辇里的火炮已经出来,连忙着急赶来大喊。

  他很担心太子受到任何的损伤。

  “没事了。”

  李承乾摆摆手。

  文忠仔细看了看,太子殿下没有任何伤势,衣着整洁,这才松了口气。

  苏定方在一旁道:“殿下,陛下已经醒来了。”

  李承乾点头道:“看来父皇,这是借此机会,引我入城。”

  文忠听到陛下醒来,有些慌乱的说道:“殿下,如今启夏门已经在手,殿下先行出城吧。”

  不仅是文忠,苏定方也有这个想法。

  太子殿下是他们的主心骨,长安城内太过危险,一旦有任何意外,很容易就被困在其中。

  若是出城返回洛阳,则依旧能掌控大局。

  李承乾看向启夏门的反向,道:“回不去了,入城吧。”

  这次,是他棋差一着。

  虽说李世民的醒转,确实有所备案,然历史的轨迹发生变化,此番李世民这么早就醒来,而不是跟历史记载那样瘫痪半年。

  “殿下,可是。”文中还想劝说一二。

  毕竟,这跟羊入虎口有什么区别。

  太子的依仗,便是火炮。

  若是在洛阳,那是正面上的对决。

  可在长安,变数实在是太多了。

  苏定方先是皱眉,而后沉思缓缓道:“殿下的意思是?”

  李承乾点点头:“没错,父皇怕不是今日才醒,而是醒来已久。”

  “或许,在我们还没有抵达长安前,就已经苏醒了。”

  “所以,此刻城外,已然布满大量府兵,城内,亦是埋伏大量禁军。”

  “若回转,则再无保留。”

  文忠听闻大骇。

  可仔细一想,又疑惑道:“那为什么陛下他”

  李承乾没有再说。

  因为,他终究是太子啊。

  虎毒不食子。

  历史上,李承乾都造反了,李世民依旧是保其一命。

  更何况是现在。

  随即,队伍再次出发。

  外边偷偷探查的尉迟敬德跟程咬金,得到消息后,总算是松了口气。

  就像是李承乾猜测的那样。

  在启夏门被夺取前,李世民就已经安排了大量府兵进行布防。

  长安城内,更是有四万禁军被偷偷调动。

  这件事,别说长孙无忌跟房玄龄,哪怕是李靖,都毫不知情。

  哦,不对。

  李靖现在知道了。

  按照朝廷上商议出来的对策,李靖过来调动部分禁军。

  到了才发现,这些禁军早就已经遵照陛下诏敕被调走埋伏。

  且在李靖抵达之后,他本身都被限制了,没有陛下诏敕不得离开。

  这也是为什么朱雀大街,李靖迟迟不到,是尉迟敬德跟程咬金出面的原因。

  李世民在寝宫内,又是怎么秘密安排这一切的。

  这就不得不说皇室内侍张阿难了。

  寝宫内的诏敕,全都是通过张阿难这边发出的,作为内侍兼右监门大将军,秘密传达陛下诏敕不是什么难事。

  且李世民作为打江山出身的皇帝,除开历史留名的一众臣子,本身还有大量的忠诚麾下。

  绕开所有人传令,这并非多大的难事。

  且只要太子队伍要出城离开,那么宫廷禁军跟城外府兵,便会立即夹击太子大军。

  三万神武军不少,很强,且有大炮。

  可这个时候,哪怕是损失惨重,一场血战,李世民也要把李承乾留在长安。

  他可不敢再放走太子了。

  潼关之事,不容许再出现。

  老李家的脸面,都要被丢光了。

  其实苏定方还是有些想不通。

  既然陛下安排这么周全的计划,可为什么不动手,反而是要让太子入驻长安呢。

  大内宫廷。

  太极殿,寝宫内。

  “承乾,他终究是朕的长子啊。”

  李世民叹息说道。

  现在的身体情况,李世民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熬过去。

  而大唐,李家。

  是需要一个优秀的继承人。

  不管是从前,亦或是现在,在李世民的心里,太子一直是最优秀的继承人。

  可就是,犯了跟历史上所有太子一样的错误。

  太急了。

  都已经是太子了,这大唐天下迟早都是他的。

  为何偏偏,要这么急呢。

  甚至是不惜起兵谋反。

  李世民其实是有些想不同的。

  毕竟,他没当过太子。

  所以不能感同身受。

  哦,还是干过几个月太子的。

  只是他当太子那会,跟当皇帝还有什么区别,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

  因为没干过,所以不能体会当太子的煎熬。

  只是这一场病,让李世民有些担忧。

  是以只要太子稳稳当当的,李世民还是想让太子继续当太子。

  说到底,李世民对于李承乾,还是有很深的感情。

  这可是观音婢的嫡长子,更是灌注了观音婢的希望。

  当年,观音婢临终前,都在念叨的孩子。

  都说李世民偏爱魏王,可实际上在李世民的心里,从来就没有缺少过对李承乾的喜爱。

  “殿下,有消息传来,太子正在前往宫外别苑。”

  外面有侍卫汇报,得到消息的张阿难赶忙告诉陛下。

  李世民也是松了口气。

  他还真是担心,太子会在这个时候退走长安。

  “陛下,太子是不是知晓了。”

  其实在张阿难看来,太子在这个时候,应该是要走的,不应该会继续待在长安。

  尉迟敬德跟程咬金一过去,太子就知道陛下苏醒了。

  哪里会冒险继续留在长安。

  可偏偏,哪怕是知晓陛下早就醒来,太子依旧还留在长安。

  张阿难自认城外府兵跟禁军的布置,太子肯定是不知情的。

  连朝廷诸位大臣都不知晓,且都是临时调动,太子根本不可能得到消息。

  李世民闻言,却在此刻笑了。

  “承乾他,肯定是已经猜到了朕的打算。”

  这一刻,李世民突然赶紧自己跟儿子,有几分心有灵犀之感。

  是因为猜到了,所以不想跟他死磕。

  “陛下,接下来呢。”

  张阿难有些看不懂。

  太子入了城,然后呢。

  李世民道:“接下来,自然是太子监国啊。”

  ——

  宫廷别苑。

  李承乾终于到了。

  这里庭院还是很大的,临近皇城,是在东宫门附近的大坊。

  旁边的坊,便就是曾经的长安讲武堂。

  这座别苑,也算是李世民的临时行宫。

  所以在修建方面,还算是比较豪华。

  “恭迎太子殿下。”

  百官朝拜。

  毕竟现在李承乾监国,等同于圣人。

  “众卿平身。”

  对此李承乾没有什么陌生感,毕竟太子监国,可不是第一次。

  李世民喜欢游猎,经常出去大半个月,亦或是数月,都是太子监国。

  众大臣也很熟悉。

  只是场地有所不同而已。

  “诸位可知,今日朱雀大街之上,发生了何等悖逆之事?”

  李承乾上来就直接发难。

  站在大唐的角度,不管怎么说,魏王跟晋王这次袭击,都属于谋逆大罪。

  抛开当初在洛阳起兵造反不谈,此次袭击,就是谋逆。

  毕竟,李世民可是恢复了他的太子位。

  李承乾声如寒铁,目光扫过众人,在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身上稍作停留,“魏王李泰、晋王李治聚众数千,在皇城要道设伏截杀储君,此等行径,当以何罪论处?”

  房玄龄微微皱眉,他没想到,太子一来,就直接要问罪魏王跟晋王。

  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有些话,又不能摆在台面上说。

  “太子殿下,魏王跟晋王并未在此,此事尚无定论,当谨慎言辞……”

  面对李承乾咄咄逼人的目光,房玄龄也只能是先打个马虎眼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魏王跟晋王的事情,那也只能是交给陛下去定夺。

  此刻,他们已经得到消息,陛下早就苏醒了,且暗中做了诸多安排。

  “谨慎?”李承乾冷笑。

  “朱雀大街尸骸未寒,苏定方将军缴获的‘魏’‘晋’将旗犹在,难道要等他们举兵杀入皇宫,诸位才肯相信?”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的血尚未干涸,难道还要我重蹈隐太子覆辙?”

  房玄龄拱手道:“太子殿下息怒,律法之道,讲究证据确凿。若此时贸然定魏王晋王之罪……”

  “证据?”李承乾猛地抽出佩剑,剑尖指向厅外,“苏定方何在!”

  铁甲碰撞声由远及近,苏定方怀抱染血的旗帜踏入厅内,旗面“魏”“晋”二字在烛火下泛着暗红:“启禀太子,此乃从敌军手中缴获的将旗”

  褚遂良直接开口道:“太子既已有证,为何不直接面奏陛下?”

  这是笃定了太子不敢去见陛下。

  陛下既然醒来,太子俨敢入宫?

  这一进,可就是出不来了。

  褚遂良明白,太子这是要把魏王跟晋王先行定罪,可这等事情,褚遂良自然是不答应的。

  李承乾冷冷看向褚遂良,道:“等父皇醒来,孤自会禀告父皇,然现在,诸位觉得,这等大事,不应该先行定罪吗。”

  这一番话,让褚遂良有些无言以对。

  现在大家都知晓陛下已经醒来了,可这话不能说。

  怎么说,说陛下假意昏迷,欺骗太子入城?

  这等于是坏了陛下的颜面。

  太子就是抓着这点,要给魏王晋王定罪。

  这里头,涉及到朝廷章程。

  大唐的朝廷,并非皇帝一言堂,律法章程,自有秩序。

  皇帝的命令都能被门下省驳回。

  若是在这朝廷上定了魏王跟晋王的罪,那么后续哪怕是陛下亲自过来,也还是要走流程。

  很显然,李承乾就是卡在章程这里。

  褚遂良沉声道:“太子殿下,陛下醒来后,定会秉公处置。此刻若太子擅自行刑,恐遭天下非议!”

  不管太子怎么说,褚遂良反正是不同意的。

  你说陛下没醒,那我就说等陛下醒来。

  李承乾淡淡道:“我从未说要擅自行刑!”

  “但在父皇来临之前,我要诸位在此定案,魏王李泰、晋王李治犯谋逆大罪,其府邸亲信一律收押,待父皇醒来后定夺!”

  “另,晋王李治私自调动金吾卫,暂且革职晋王李治金吾卫大将军之职。”

  “诸位,觉得如何?”

  长孙无忌闻言不语。

  若陛下没醒,他自然是支持,可陛下醒来了,这就完全不同了。

  倒是魏征直接站了出来说道:“臣觉得太子殿下所言有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