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万万不可啊。”

  “太子殿下在的来庭坊,驻守有上万神武军。”

  “陛下这要是去了,万一”

  内侍张阿阿难听到陛下说要去见太子,整个人的慌了神。

  太子都已经夺取启夏门了,还有那么多的神武军。

  那可是数万大军啊。

  东宫那边的几个坊,俨然已经成了太子的私地,比曾经的东宫还要皆备森严。

  大臣们去那自然是无所谓,太子跟陛下斗,不可能说牵扯到大臣们的身上。

  即便是褚遂良这样的魏王铁杆,去来庭坊参加个朝会也没有丝毫在意。

  首先是对大臣们动手毫无意义,真要动手了,太子日后这大唐江山,还要不要人治理了。

  可陛下不同啊。

  若是太子把陛下给软禁了,那该是如何是好。

  “怎么,你还担心承乾把朕给吃了?”

  “行了,便是这样吧。”

  “朕已经有好几年,没见过承乾了。”

  李世民语气有些唏嘘。

  曾经太子就住在东宫,没什么感觉,这回太子离开长安已经数年。

  说起来,李世民还真有些不习惯。

  现如今太子回来了,不敢来见他。

  但他要去见太子。

  听到陛下这般执意,张阿难很是焦急,还想再劝。

  然李世民摆摆手:“就这样吧。”

  ——

  来庭坊。

  这里是李承乾驻扎兵力的主要坊间。

  不过三万神武军也不全是在这里。

  旁边的永昌,光宅,翊善坊,同样有神武军驻扎。

  如果发生了什么动静,则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迅速集结兵力。

  行宫别苑。

  百官奏事。

  “启禀太子殿下,河东道有刺史奏报,突厥蠢蠢欲动,边境守军粮草不足,急需调拨物资。”

  兵部侍郎呈上奏报。

  内侍文忠上前接过后交给太子。

  李承乾看完后,皱眉道:“粮草之事关乎边防安危,不可拖延。户部可还有余粮?”

  户部尚书回道:“回太子,自去年关中大旱,各地赋税锐减,户部存粮本就不多。此前为安抚灾民,已调拨了大半,如今所剩无几,恐难以满足河东道所需。”

  褚遂良直接就开始发难:“太子殿下,河东道防务乃重中之重,若因粮草短缺致使边境失守,这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如今太子手握神武军,却连粮草调配这般小事都处理不好,又如何担得起监国之责?”

  唐朝的大臣,跟皇帝对着干,已经成为一种惯例。

  所以褚遂良毫无畏惧。

  即便是太子监国又如何,有什么不敢说的。

  李承乾目光如炬,直视褚遂良:“褚大夫这是在质疑本太子?河东道粮草不足,非一朝一夕之事,你身为朝廷大臣,难道就没有发现问题,提前奏报?”

  “户部存粮情况你也清楚,此刻在朝堂上大放厥词,是想故意扰乱人心吗?”

  褚遂良被李承乾的气势所慑,心中一慌,但仍强撑着道:“太子殿下莫要转移话题,臣只是就事论事。如今局势严峻,若不尽快解决粮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太子既然接管政务,就该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而不是一味指责他人。”

  李承乾道:“办法自然会有,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户部无粮,只能另寻他法江南各州今年收成尚可,可从江南调拨粮草,经运河运往河东。”

  礼部侍郎王珪出列反对,“江南乃鱼米之乡,赋税一直是朝廷的重要来源。若大量调拨江南粮草,不仅会影响当地百姓生计,还可能引发民怨。况且,运河水路漫长,途中风险诸多,万一粮草受损或遭劫匪抢夺,岂不是得不偿失?”

  李承乾道:“河东边境危急,可先让江南各州筹备粮草,同时加强运河沿线的护卫力量,确保粮草运输安全。至于江南百姓,可适当减免赋税,以安抚民心。”

  闻言,礼部侍郎王珪不再多话。

  这时,褚遂良借着上奏:“太子殿下自入城以来,长安城内治安混乱,盗窃、斗殴事件频发。更有甚者,有人打着太子麾下神武军的旗号,欺压百姓,民怨沸腾。”

  李承乾冷声道:“神武军乃孤亲自统领,向来军纪严明,岂会做出这等事?刑部可查明真相?”

  刑部尚书张亮作揖道:“回殿下,这些人十分狡猾,作案后便消失无踪。经多方调查,初步怀疑是一些地痞无赖趁机浑水摸鱼,妄图嫁祸神武军。但仍有不少百姓信以为真,对太子殿下和神武军颇有怨言。”

  褚遂良讥讽道:“太子殿下,治军不严,何以治国?连自己的军队都约束不了,又怎能让百姓信服?如今长安城内人心惶惶,长此以往,恐怕会动摇大唐的根基啊。”

  褚遂良也算是豁出去了,什么事都要跟太子对着干。

  既然在兵力上没优势,那就在别的地方找麻烦。

  李承乾淡淡道:“依褚大夫之意,应当如何。”

  褚遂良拱手道:“启禀太子殿下,自从晋王被革职右金吾卫大将军之职后,长安城内金吾卫群龙无首,以至于盗匪横行。”

  “想当初,晋王治理金吾卫,令行禁止,长安夜不闭户。如今殿下麾下神武军虽勇,却难掩治安崩坏之象。依臣之见,不如恢复晋王职务,一则稳定长安局势,二则彰显殿下胸襟。”

  褚遂良是魏王党,之所以帮助晋王,亦是为了魏王。

  魏王没有兵权,但晋王有。

  只要晋王恢复了右金吾卫大将军职位,就能调动足够多的兵力,以此对太子行成抗衡,这也是魏王想要的结果。

  李承乾冷笑道:“褚大夫这话有趣,照你的意思,是孤治下无方,反倒不如晋王?金吾卫乱象,根源在于制度疏漏,而非缺了某个人坐镇。”

  “倒是你,褚大夫,这是转投到了晋王麾下去了?”

  褚遂良瞬间涨得通红:“太子莫要血口喷人,臣只忠心于陛下,忠心于大唐,何来魏王晋王之说。”

  “如今长安百姓水深火热,殿下不思解决之策,却忙着打压异己,如此行径,如何服众?”

  李承乾讥笑道:“好一个忠心于陛下、忠心于大唐!褚大夫,你说长安百姓水深火热,是哪里水深火热了。”

  “是哪户人家吃不上饭了,还是哪户人家穿不上衣了。”

  “你说盗匪横行,且有卷宗,孤倒是要看看,是哪些盗匪在横行。”

  “褚大夫空口一说,长安百姓好像都已经是民不聊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大灾之年呢。”

  “哦,我明白了,你这般想要恢复晋王右金吾卫大将军的身份,是想让晋王再次袭击于孤,犯下谋逆之罪吗。”

  “所以,褚大夫原来才是这谋逆之事背后的主使呀。”

  褚遂良涨红着脸争辩:“太子殿下这是莫须有的罪名!晋王能力出众,恢复其职务是为长安百姓考虑,与魏王无关!”

  李承乾冷声道:“孤倒是要看看,没有晋王的右金吾卫,到底还能不能办事了。”

  “传孤太子教令,暂任裴行俭为右金吾卫代大将军,负责整理长安城治安之事。”

  太子的强硬态度,完全跟以往不同。

  曾经的太子监国,多是听取劝谏,而非是这般直接。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几人,都未说话,心中各有心思。

  另一边。

  延喜门前。

  尉迟敬德跟程咬金两个人都懵了。

  “我看错了吗。”

  程咬金下意识问道。

  尉迟敬德有些迟疑:“应该是没错吧,总不能咱们两个都眼花了吧。”

  程咬金道:“可是陛下.怎得来了?”

  两人都不敢相信,他们会看到陛下坐在龙辇上过来。

  当然,短暂愣神,立即迎接。

  “臣恭迎陛下。”

  “免礼。”

  程咬金仔细的看了眼,激动道:“臣这些日子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生怕……”

  说到这里,程咬金突然住口,慌忙抬手抹了把脸。

  尉迟敬德语气兴奋:“天佑大唐!臣等日日在玄德观为陛下祈福,如今总算是盼到圣体康复!”

  “当年陛下在洛阳身中流矢都未曾倒下,这次也定能安然度过。”

  李世民点点头,对于尉迟敬德跟程咬金,他是最为信任的。

  “好了,把宫门打开。”

  尉迟敬德有些迟疑:“陛下这是要去哪里。”

  李世民笑道:“自然是去来庭坊,垂帘听政。”

  “朕是想要看看,太子监国,朝廷政务如何了。”

  程咬金大惊失色:“陛下!太子的神武军可大部分都在来庭坊,陛下就带了这么点人?”

  李世民的身边,不过三五百侍卫。

  尉迟敬德更是急了:“陛下你这是要去干嘛啊。太子他”

  李世民打断道:“敬德,你随朕平定刘武周时,可曾因敌军势大而怯战?咬金,虎牢关前面对窦建德十万大军,你可曾劝朕避其锋芒?”

  尉迟敬德急道:“那能一样吗。”

  “当年咱们是沙场对决,兵对兵将对将!可如今太子,那是要,逼宫啊。”

  程咬金劝说道:““陛下!老臣知道您念着父子之情,可太子毕竟手握三万虎狼之师!他能造出轰塌城墙的火炮,就能……”

  李世民突然冷笑:“就能弑父篡位?”

  两人顿时不敢说话。

  李世民吩咐道:“开宫门。”

  两人无奈:“是,陛下。”

  宫门开启后,李世民龙辇前行。

  尉迟敬德跟程咬金,紧紧跟在前边。

  若是太子真要发难,他们一定要护着陛下杀出来。

  来庭坊。

  神武军的统帅,便是苏定方。

  听到陛下过来的消息,苏定方也懵了。

  这个时候,陛下出宫到来庭坊来?

  第一反应,苏定方不行。

  不过很快就有更多的消息传来,由不得苏定方不行。

  苏定方连忙带人去迎接。

  神武军列阵如林,苏定方身披玄甲,腰悬陌刀,疾步迎向来庭坊正门。

  晨曦穿透层层戈矛,映得李世民龙辇上的鎏金蟠龙熠熠生辉。

  苏定方单膝跪地,甲胄相撞声清脆利落:“末将苏定方,恭迎陛下!”

  “起来吧。”

  李世民看了眼苏定方,有些感慨。

  这便是太子麾下第一依仗的臣子了。

  “听闻你在辽东连破高句丽十二城。”

  “跟着太子,倒也是不错。”

  “可还为当年的事感到委屈?”

  李世民说的是当初东突厥之事。

  对于苏定方,其实是很看好的,之所以没重用,一是打磨,二是大唐名将太多。

  苏定方回道:“末将不敢。”

  “末将承蒙太子殿下信任,委以先锋重任,能为大唐开疆拓土,是末将的荣幸。”

  “为大唐开疆拓土?”李世民忽而冷笑,袍袖扫过苏定方腰间陌刀,“那如今陈兵长安,也是为了大唐?三万神武军驻守坊内,连启夏门的城砖都被你们换了三重,苏将军,这城门守的是外敌,还是朕!”

  话锋陡然锐利,惊得周遭空气都似凝结。

  苏定方沉声道:“末将不敢。”

  李世民没再继续,只是淡淡道:“带路吧。”

  苏定方在前引路,龙辇缓缓碾过来庭坊的青石板路。街边神武军将士铠甲映着晨光,如林长枪却齐齐低垂。

  这既是戒备,也是对帝王的礼数。

  别苑行宫殿内。

  “陛下驾到!”

  尖锐的通报声如惊雷般炸响在殿内。

  正在激烈争辩的褚遂良僵在原地。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全都愣住了。

  李承乾猛地站起身来,难以置信地望向殿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怎么也没想到,在这样的局势下,李世民竟然会亲自到来。

  李世民身着一袭暗黄龙袍,在晨光的映照下缓缓步入殿内。他的步伐沉稳,却难掩身形的些许佝偻,每一步都似踏在众人的心头。

  “儿臣……恭迎父皇!”

  李承乾率先反应过来躬身作揖。

  满朝文武这才如梦初醒,纷纷拜倒在地,“臣等恭迎陛下!”声音参差不齐,透着浓浓的不安与惊讶。

  李世民目光缓缓扫过殿内众人,最后落在李承乾身上,沉声道:“都起来吧。”

  李承乾脑袋里一片空白。

  他怎么都想不到,李世民竟然会来。

  竟然敢来。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的神情,心中别提多爽快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