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宽心里给朱檀暗记了一笔,但并不慌。

  他拱手道:“回陛下,后世物质丰裕,中国百姓极少遭遇饥寒之忧,又几乎人人识字,便有了其他方面的追求,歌曲正是其一。”

  “若说靡靡之音,后世歌曲中确实有不少,但也非全部。便如微臣前两次选出的纯音乐,便都是堂皇高雅之乐。”

  “至于为何视频中尽是妖娆美女——若微臣搜集的视频中不是美女,而尽是些俊美男子,岂不更奇怪?”

  朱元璋听了微愣,随即笑道:“你这小子···真会狡辩。”

  口中这么说,朱元璋也知道男子爱美女很正常,只要不沉溺其中,误了正事,便不算什么。

  另外正如刘宽所讲,若视频中尽是俊美男子,那他才该为女儿的生活担心呢。

  所以他没再追问歌曲视频之事,而是问:“除了这六首后世歌曲,此番你准备了几部视频和电影?”

  “回陛下,微臣准备了一部电影、三个视频。”

  朱元璋又问:“电影和视频都是讲什么的?”

  刘宽道:“电影是《流浪地球2》,讲的是第一部流浪地球之前的故事,至于三个视频的内容并不多,陛下稍后看了便知。”

  朱元璋奇怪道,“为何《流浪地球2》所述反而是第一部前面的故事,不应该是后面的吗?”

  “这个微臣也不清楚。”刘宽想了想,又道:“这系列的电影实际改编自一部名为《流浪地球》的。”

  “或许是当时创作这部电影的团队不知道该电影是否受欢迎,所以才先节选最精彩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改编。”

  “之后电影大卖,他们才对第一部的背景进行补充,创作了《流浪地球2》。”

  “而在微臣来大明前,《流浪地球3》据说正在拍摄中,应该就是第一部之后的故事了。在后世,电影是一种商业产品,创作团队这么做是很正常的事。”

  朱元璋点点头,道:“既然这次电影是一部续作,便放在最后播放——免得孩子们看了电影,便看不进视频。”

  刘宽虽然觉得对殿内众人来讲,视频跟电影一样吸引人,却并未反驳,而是点头应了。

  过一会儿,正殿被宫人们收拾好,桌椅也都摆成利于老朱一大家子观看视频的样子,刘宽便找出准备好的第一个视频,将平板放好,开始播放。

  朱元璋发现这个视频名目有点长,叫做“一张简图梳理东西方发展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历史脉络”。

  视频开始便浮现一句话。

  “我们的世界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

  随即一个男子的声音随着画面的转换出现了。

  “《文明6》有一段开场词:从水下第一个生命的萌芽开始,到石器时代的巨型野兽,再到人类第一次直立行走,你已经历许多。现在,开启你最伟大的探索吧。”

  随即,视频中提出了一种“因果逻辑推理法”。

  这个说法虽然现代,但老朱、朱标等人却对此并不陌生——因为佛家的因果之论早已融入了中国文化中。

  何况,庄子等诸子百家思想中,亦存在着因果、辩证的内容。

  倒是“人类第一次直立行走”这句话让老朱一家子都感到稀奇,下意识想:难不成以前人并非站立行走的?

  老朱、朱标都没急着问,继续看视频。

  接着,视频简单叙说了人类的起源,这就让众人对传统神话的女娲造人说更加怀疑了。

  随即,视频便以一种很概括的语言,配合各种图画、视频片段,描述了人类从茹毛饮血、到采集狩猎、再到如何分化为游牧与农耕两大群体的过程。

  再接着,则又讲到,因为生产力的提升,人们获得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人口快速增长,于是开始出现社会分工,并着重描述了手工业、商业、战争出现的原因。

  看到这里,朱元璋、朱标等聪明的,都有种恍然之感。

  一则,他们从未思考过“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是如何出现的”这种问题。

  二则,他们没想到,竟然可以从这种极度理性的角度,去解释农业、手工业等社会分工的出现。

  这不仅让朱元璋等人有种茅塞顿开之感,甚至对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于社会的作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小氏族的攻守较量中,对武器的要求反过来又刺激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氏族间生产生活、进攻防卫等方面的共同事务增加了,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就形成了部落,随即又组成了部落联盟。”

  “为了更好的掠夺他人,或为了不被他人掠夺,军事人员也从农业生产中逐渐脱离并日益专业化···”

  随着视频的继续,宗教、文字的诞生原因也被清晰明了地讲明。

  再接着,便是部落军事首领和宗教首领的诞生,以及分工的深化与专业化。

  然后则是私有财产的诞生以及贫富差距的产生,乃至奴隶的诞生,最后部落也由此衍变成早期的国家···

  这个视频原本近二十分钟,从人类的诞生一直讲到了后世最新世界格局的形成。

  然而,后面几分钟却涉及了一些刘宽不希望老朱看到的内容。

  比如视频里说,正是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发展,才瓦解了王权专制制度。

  而到了最后面,更涉及了中国近代社会制度的几步衍变,并将一切都说成了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

  刘宽担心老朱看到这些,会萌生愚昧百姓乃至停止发展科技的念头,再加上这些内容对目前的大明来讲毫无意义,他便利用电脑上的视频剪辑软件,将其剪掉了。

  至于视频中间这部分内容,则算是刘宽之前给老朱、朱标讲述西方之事的一种概括性补充。

  主要讲了东方文明因为文化特性,发展到郑和下西洋后戛然而止。

  以及中亚的波斯等国家是如何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之后重点讲了罗马消亡后,近代西方列国是如何产生,教权如何凌驾于王权之上,以及西方又是如何掀起大航海乃至最终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带血的利润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在血腥残暴的掠夺和剥削之下,西方完成了资本积累。”

  “庞大的需求,推动着传统工业改善其组织和技术,并由纺织业率先拉开序幕。”

  “纺纱机的改进需要更高的动力,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动力需求。随后刺激钢铁、煤炭的供应,以满足生产···我们将这一系列技术进步,称之为第一次工业革命!”

  视频结束的略有点突兀,但老朱、朱标并未怀疑什么。

  示意刘宽暂停视频后,朱元璋率先发问。

  “方才视频中说十四世纪中叶,一种叫做黑死病的瘟疫席卷欧洲,死了上千万人,才导致宗教神权威望大损,进而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

  “咱没算错的话,如今算是西方纪年法的十四世纪末吧?这西方的黑死病瘟疫是否还存在?”

  ‘老朱果然是个很实际的人啊。’

  刘宽心里感慨了句,便道:“回陛下,黑死病是欧洲中世纪时期较为常见的瘟疫,只不过十四世纪中叶这次规模最大,波及了整个欧洲。”

  “所以,如今欧洲肯定还存在黑死病,但规模应该已经随着人口的减少而缩小了很多。”

  听了这回答,朱元璋皱起眉头来。

  他几日前可还想着将欧洲作为将来大明封藩的主要地域之一呢。

  若这欧洲动不动就爆发如此恐怖的瘟疫,只怕儿孙们没几个愿意过去,他也不愿儿孙面对如此恐怖的瘟疫。

  于是又问:“这黑死病究竟是何种瘟疫?咱们这边可曾爆发过?”

  刘宽道:“黑死病在后世又被称为鼠疫,因为它主要是由老鼠身上携带的病毒所引发。”

  “并且鼠疫有多种,欧洲流行的鼠疫主要存于土拨鼠身上,人感染之后,皮肤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黑斑,最终在痛苦中死去,死相极为恐怖,所以才被称为黑死病。”

  “在咱们这边,要到了历史上的大明末年,才会爆发大规模的鼠疫。”

  “咱们这边的鼠疫病毒主要存在于草原老鼠身上,至于草原老鼠病毒是否是由西方传播过来的,微臣就不知道了。”

  “因为从元末算起,到后世清朝初年,都处于一种称作冰期的气候变化中。在冰期中,气温会一年年变冷,到了历史上的大明晚期,恰好处于最冷的阶段。”

  “据说当时长江以南都有很多地方结冰,就连广州都动不动下雪。”

  “天气转冷,不仅让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下,就连草原老鼠也是如此,于是便有了历史上明末大规模鼠疫的爆发。”

  刘宽这番话说完,老朱、朱标等竟一时没回过神来。

  尤其是朱元璋,他没想到问欧洲的黑死病,竟然问出了大明在未来几百年会越来越冷的事。

  广州那地方朱元璋虽没去过,却听去了的将领讲过,知道那里冬季温度要比南京高很多,根本不用穿棉袄,至于下雪——岭南人若不出去,根本就见不到雪。

  若未来天气冷到广州都下雪,那北方该多冷?

  想到这里,朱元璋顾不得问黑死病了,转而问道:“这冰期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没法儿改变吗?”

  刘宽听了苦笑,道:“陛下若读过《荀子》,当知其中有句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地万物变化自有其规律,我们人类很难改变。尤其是冰期这种涉及整个地球,时间跨度在数百上千年的自然规律,就更难改变了。”

  “微臣可以肯定地告诉陛下,无论如何,未来四百年天气都会越来越冷——额,若是工业发展足够快,这个时间也许会缩短到三百年。”

  朱元璋不悦,“你前面才说没法改变冰期,怎么又工业发展够快,它就能缩短一百年?”

  刘宽解释道:“这只是微臣的一种猜测——工业发展起来,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进而引发全球变暖。”

  “在后世,全球变暖是一个巨大的环境问题,因为会让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淹没沿海地区的土地和城市,缩小陆地面积。”

  “所以,微臣就想着,若是冰期内发生全球变暖现象,会不会彼此对冲,让温度不像历史上晚明时那么低。”

  “但这个问题后世科学家都没研究清楚,所以只能算微臣的一种猜测,不知是否正确。”

  刘宽看出了老朱对冰期天气变冷的忧虑——对此时人而言,天气过冷确实会引发很多灾难。

  可若是大明发展科学、科技两百年,那就未必了。

  他顿了顿便道:“陛下其实不必为冰期忧虑,只要大明坚持发展科学、科技,两百年后应对冰期带来的寒冷绰绰有余。”

  “你确定?”老朱将信将疑。

  “微臣确定!”刘宽肯定地道。

  “那行,你讲回黑死病吧——这黑···鼠疫可有办法预防?比如说类似接种牛头预防天花的方法。”

  刘宽道:“陛下,以如今的条件想要研制出鼠疫疫苗,基本不可能。但是,将鼠疫的爆发降低下去,却不难。”

  “为何如此说?”

  刘宽反问:“陛下可有想过,鼠疫病毒在老鼠身上,为何会传到人身上呢?”

  朱元璋略一沉思,道:“莫非是西人饥不择食,经常吃老鼠?”

  老朱这么猜测,是以己度人了——元末饥荒时,便有不少人吃过老鼠,老朱同样吃过。

  他原本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吃老鼠又不是吃人。可听刘宽说老鼠身上有那什么病毒,便觉得有些恶心了。

  其余人也在思考。

  见老朱说完后刘宽摇头否定,朱檀忽然心中一动,出声道:“莫非是因为跳蚤?”

  跳蚤?

  其他人听了先一愣,随即恍然。

  刘宽则笑道,“鲁王果然聪慧,正是跳蚤——老鼠其实除了偷吃食物,与我们人极少有接触。”

  “然而人和老鼠身上都适合跳蚤生存,跳蚤吸了老鼠含有病毒的血,再来叮咬人,便将病毒留在了人的血液中,这才形成传染现象。”

  “所以,只要注意多消灭老鼠,再注意卫生,勤洗澡,鼠疫爆发的可能便会大大降低。”

  这时朱雄英忍不住问:“老师,既然鼠疫如此好控制,为何那欧洲时不时就有鼠疫爆发,甚至因一场大规模鼠疫死上千万人?”

  第二更。

  晚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铁路到大明,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带着铁路到大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