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类似“远航探索训练营”、“第一探索舰队”这类言辞,迥异于此时语言习惯,却是朱元璋、朱标等受刘宽影响所导致的。

  方、陈二人虽同为指挥使,但训练营事务却以方鸣谦为主。

  方鸣谦是方国珍的侄子,投降朱元璋后曾在江浙沿海筑城防倭、剿灭海寇,立功不少,资格也老,如今已年近五十。

  他闻答道:“回左都督,探索舰队的将士虽自去年选拔出来后,便日日训练,但因冬季不便于出海、下水,故只将操炮等船上技艺练得熟了。”

  “接下来,须得让将士们多驾船出海,乃至前往大海深远处训练,方能胜任远航探索任务。”

  李文忠听了眉头微皱,问:“两个月内能否完成训练?”

  方鸣谦与陈忠明对视了眼,随即一咬牙道:“能!”

  “好。”李文忠点头,“带本都督到营寨各处巡察一番吧。”

  “末将遵命。”

  随即,方鸣谦、陈忠明便引领着李文忠视察营寨。

  去年八月下旬,朱元璋下达建立“远航探索训练营”的旨意后,李文忠先用两个月的时间从河北、山东、直隶、浙江四处的水师选募了数千将士,随后便令方鸣谦、陈忠明负责训练等事务。

  以选募的方式组建探索舰队,而非用征调的方式,也是出自朱元璋的旨意。

  因为该舰队要探索前往美洲的航道,一次出海航行会长达半年乃至一两年,若将士并非自愿,而是被强征而来,那么在漫长的航行中便更容易意志崩溃,进而闹出乱子。

  既是选募,探索舰队将士们的待遇自然也与其他大明军队不同。

  如今大明军队几乎都是卫所制,类似于汉末屯田兵、唐朝府兵——军饷出卫所田地出产保证,无需朝廷发放。

  倒是战时所需粮草等物资,依旧由朝廷掌控、转运、发放。

  也即是说,此时明军的军饷就是粮食、布匹。

  将士们想要得钱,除了用卫所田地出产去换,便得靠战后赏赐——也是此原因,如今的大明军队有种闻战则喜劲头。

  远航探索不同于攻城拔寨,对将士们的意志、战斗素养等要求都颇高。

  所以第一舰队的将士不仅是选募来的,还有军饷,且颇高。

  以舰队普通士卒为例,在营地中训练时,月饷两贯宝钞;若执行近海任务,月饷三贯;若执行远航任务,月饷更是高达六贯!

  若死于任务中,抚恤金最低一百二十贯!

  其实大明此时对将士的抚恤本就不低——士卒若战死沙场,家属可一次性领取其三年的军饷,以普通士卒为例,大概有36石粮食。

  且之后依旧能以卫所军余的身份每月领取3~6粮食,直至家中有男子成丁,再补为正军,按正军军饷领粮。

  一百二十贯在此时可买六十石粮食,几乎是正常抚恤的两倍了。

  当初,李文忠按老朱的指示,在水师各部选募将士的同时公布了探索舰队的待遇,这才令将士们踊跃报名,仅用两个月就得了数千水师精锐。

  李文忠巡察完营寨各方面事务后,来到了营寨指挥厅。

  “方指挥,让人将第一探索舰队的将士召集到大校场,本都督要检阅。”

  “遵命!”

  方鸣谦领命之后,便派随行的将校前去传令,很快营寨内便响起了聚兵的鼓声。

  李文忠此时却站在了指挥厅内的沙盘前。

  其他部队的沙盘大多是陆地,而探索舰队的沙盘却大部分是水域——只见这沙盘以蓝布为基地,以泥沙捏作陆地岛屿。

  主要囊括了后世黄海、东海、日本海以及太平洋部分地区,朝鲜半岛、日本诸岛以及北边的虾夷岛等,自然也在沙盘上有所显示。

  连后世日本海的隐岐岛、佐渡岛也都有显示。

  沙盘能做这么全乎、标准,自是因为北洋水师有老朱赐予的新舆图——这幅舆图却是老朱根据刘宽电脑、平板中一些相关信息所拼凑成的。

  李文忠看了一小会儿,便问:“我记得你们上呈的公文内,开春后有出渤海并横渡黄海前往黑山岛的训练计划?”

  探索舰队出海训练,以及将来远航探索,主要由陈忠明负责。

  陈忠明是从士卒累功升上来水师将领,刚四十岁,闻言简短地应道:“是。”

  李文忠看向地图上的黑山岛——这座岛屿在黄海东南角,离高丽西南诸岛很近,估摸着只有一二十里。

  他道:“虽然根据朝廷文牍,黑山岛宋元两代皆属中国,但大明建立后毕竟不曾往此处派兵,只怕岛屿已为高丽人占据。”

  “此岛离高丽西南海滨诸岛很近,纵然高丽未在岛上建寨驻兵,其水师来此也快。你们在此岛建立营寨时还需警惕,莫被高丽水师偷袭了。”

  两人先应了声“是”。

  随即陈忠明有些不解地问:“敢问左都督,按照朝廷习惯,既不知高丽国是否占据此岛,不应该先派使者告知高丽,我大明将派兵在此岛驻扎么?”

  李文忠神色微微异样,随即道:“黑山岛既本属大明,又何必知会高丽。”

  “可是···”

  陈忠明还要再问什么,却被方鸣谦打断了。

  方鸣谦道:“陈指挥,高丽为大明属国,本不该占据黑山岛。今我大明要在黑山岛建立营寨,不追究其曾霸占岛屿的罪责已是宽宏,岂有先向其知会再登岛的道理?”

  “若真那般做了,我大明天朝上国之威严何在?”

  陈忠明能从小卒做到指挥使,可不是单纯的武夫,听了方鸣谦这番话,终于明悟了什么,当即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李文忠似乎也不想多谈这个话题,转而问:“陛下希望第一探索舰队,今年至少探索至虾夷岛东北这处半岛,并在岛上建立远航北美的中转大营。你们有几分把握?”

  听到这话,方鸣谦、陈忠明都露出了迟疑之色。

  随即陈忠明抱拳道:“回左都督,末将此前航海最远处便是琉球国。这虾夷岛东北的半岛虽远,但途中绝大多数地方都可沿陆地航行,或有岛屿串连。”

  “且如今还有六分仪、千里镜相助,若无意外,想要航行至这半岛并不难,只是不知此处是否有人占据。”

  李文忠听了先点头,随即想起曾跟刘宽交谈的内容,便能道:“放心,这半岛上即便有人,也都是些土人,不会是我军对手。”

  “将来你们要在此处建立中转大营,真正的敌人是严寒——辽东都那般冷,此处比辽东还要偏北许多,必然极为寒冷。”

  “当然,朝廷这边已经为你们想好了多种御寒之策,驻兵于此后只需按朝廷的办法去做,便可以安全过冬。”

  其实这些事情,方鸣谦、陈忠明也在公文中了解过,只是这般远航,又是去如此偏远的地方,毕竟是他们从未做过的事,免不了缺乏信心。

  如今听李文忠这么说了一番,信心倒是增加了些许。

  这时,一名将校来到厅门处,抱拳道:“禀左都督、方指挥使、陈指挥使,第一探索舰队已于大校场列队完毕!”

  见第一探索舰队这么快就完成了聚兵,李文忠露出些许笑容,道:“走,随本都督一起去看看。”

  说完,当先大步走出指挥厅。

  一行人来到大校场点将台,便见三千多名将士身穿火红色的明军水师战袍,排成整齐的队列,挺拔地站在大校场上。

  因为是水师,又多用火器,李文忠便没让将士们在大校场搞操演。

  他在点将台上看了一小会儿后,便带着亲兵走阵列中,仔细观察这些将士的精气神。

  见这些将士不仅脸色红润,且一个个脸颊饱满、精神抖擞,心中便更满意了。

  说起来,探索舰队的将士日常伙食比照天子亲军,又日日训练,能有如此精气神也正常。

  李文忠回到点将台,说了几句话对探索舰队的训练成果表示了肯定,对将士们表示了鼓励,便带着亲兵离开了训练营。

  他是大明海军都督府左都督,又亲自督办北洋水师,公务繁忙得很,不可能耗太多时间在此处。

  方鸣谦、陈忠明下令让将士们各自到舰船上继续训练,便一起来到了指挥厅。

  见左右皆是亲兵,陈忠明便道:“多谢方兄方才出言点醒。”

  方鸣谦道:“都是同僚,不必客气。”

  陈忠明接着问:“朝廷可是有意对高丽国用兵?”

  方鸣谦笑道:“高丽如今毕竟是我大明藩属国,朝廷是否会对其用兵不好判断,但其国海上岛屿,怕是要取几座。”

  “譬如说这济州岛,便横在朝廷所给北美探索航道上,若不能为大明所有,岂不如鲠在喉?”

  陈忠明顺着方鸣谦所指看向沙盘,眼中掠过一抹精光,道:“若如此,那这对马岛,只怕朝廷也是有意要取的。”

  方鸣谦并未回答,而是笑道:“所以说,朝廷将要大用水师,我等赶上了好时候啊。”

  “不过我已经老了,只怕没多少建功的机会。陈老弟少我十岁,正是建功立业之时,将来若发达了,可莫要忘记共事之谊。”

  “必不相忘。”

  ···

  ···

  时间一晃到了三月。

  随着明军不断调兵、运粮至辽东,迹象难以遮掩,纳哈出这才有所察觉。

  泰州城(现吉林白城市城四家子古城)。

  开元王王府。

  一处装饰混合了蒙、汉、辽、金多种风格的厅堂内,高胖身躯窝坐在太师椅上的纳哈出一下站了起来。

  他满脸不解地道:“明国前年先打朝廷(北元),听说后来又对云南用兵,怎才过去一年,又要来打本王?”

  “朱元璋如此频繁用兵,难道不知穷兵黩武之典故吗?况且,明国即便有足够的粮草,又是如何在一两年中调运到北边的?”

  此时厅内参与议事的人不少。

  一位看着装明显是汉人的半百文士出声道,“大王,明国多半是从海上运粮到辽东的。”

  第一更

  有事耽搁,还有点卡文,来晚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铁路到大明,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带着铁路到大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