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觉得考砸了的,自然也有自觉考得不错的。这类考生虽然连考九日,可出了考场后依旧神采飞扬,一眼就能辨别出来。

  会试考完便只剩殿试,只要能通过会试成为贡生,那么通过殿试成为进士几乎是必然,区别不过是名次高低罢了。

  故而觉得会试考得不错的考生,心情也是真的不错,他们与亲属、仆从一番交代后,往往会呼朋唤友,或回客栈洗漱,或直接前往酒楼吃喝一番。

  至于考后大批举子前往青楼的景象,在洪武年间是没有的。

  举子已属朝廷后备官员,私底下去几次青楼无妨,可若是在会试前后多人一起前往青楼嗨皮,多半会被御史抓住,轻则训斥一顿,重则直接丢掉功名。

  不止考得好的会去各处吃喝、潇洒,考得不好的同样会去。

  从贡院散往四面八方的人群中,齐泰又与黄子澄相遇了。

  “齐兄考得如何?”黄子澄率先发问。

  齐泰苦笑,“子澄观我神色便该猜到,又有何必相问呢?”

  黄子澄也苦笑了声,道:“齐兄不必气馁,此番会试数学、自然科学的题目属实难了些,我看不少人出考场后就哭了。”

  “若是此番绝大多数举子数学、自然科学考得都不好,我等还是有机会上榜的。”

  齐泰道,“我倒是听闻有几位京师的举子说题并不算太难,兴许只是我等数学、自然科学水平较差,才觉得题难。”

  黄子澄无语,“都考完了,齐兄又何必说这些让人泄气之语?”

  “也罢,那就不说了。”

  齐泰说完,面露犹豫之色,似乎想说什么,这时远处一人喊道:“齐兄,我等要去参加姚兄组织的聚会,就等你呢。”

  齐泰回道:“你等先去,我后面就来。”

  “那你可要快些。”

  这几个举子说完走了。

  黄子澄好奇道,“齐兄要参加什么聚会?可否带小弟一起?”

  齐泰反问道,“此番若会试不过,子澄真的要去燕王府应募?”

  “不错。”黄子澄肯定地点头。

  齐泰道,“那这个聚会子澄最好莫要去——至于我等聚会是为了什么,过些日子子澄自会知晓。保重!”

  一抱拳后,齐泰便转身离去。

  黄子澄下意识地作揖还礼,看着齐泰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时间一晃又过去半月有余,到了三月初五,会试放榜之日。

  锦衣卫百户卢贵成站在贡院广场一角,伪装成一个前来看榜的书生。

  只见张贴榜单的墙前挤满了人,整个广场更是人山人海。既有前来看榜的举子及其仆从,也有等待榜下捉婿富贵员外及其家仆,还有观榜看热闹的闲人。

  大明会试放榜是从后往前,先放三甲榜单,随后是二甲,再之后才是一甲。

  随着三甲、二甲榜单陆续张贴,墙下顿时上演起一出出三年方可一见的好戏。

  “三甲第八十七名,我上榜了,哈哈哈!”

  一人欢喜大呼,随后立马有几个健仆围上去,将这个看着有三四十岁的、新鲜出锅的贡生挟持出了人群。

  外面一位管家模样的老者凑过来笑道:“不知这位进士老爷婚配否?”

  这贡生一时有点懵,下意识道:“婚配了。”

  管家神色微变,但还是笑着道:“那也无妨,我家小姐双十年华,尚待嫁闺中。若进士老爷愿休妻再娶,我家老爷可以京师宅院一座、良田百亩、宝钞三千贯作为聘礼。”

  这位贡生衣着很朴素,算是贫苦人家出来的,这辈子都没见过上百贯的宝钞,更别说三千贯了外加京师一栋宅院了。

  故而听了这管家的话不禁一阵心动。

  可心里一阵天人交战后,他还是拒绝道:“实不相瞒,在下与糟妻已结婚十八年,儿子都快要婚配了,夫妻和睦,绝不会抛弃妻子另娶,,阁下还是再找别人吧。”

  说完便转身走开了。

  管家无奈,只得吩咐健仆,“再去盯着,注意那些上榜的年轻人。”

  “是!”

  几个健仆当即又挤进了人群中。

  今年会试朱元璋虽又增加了进士名额,许一百八十八人上榜,但相较于大明十几个行省汇聚来的两三千举子来讲,仍是太少了。

  故而绝大多数来看榜的举子都榜上无名,失望叹气地离开。

  当然,很多人早就有心里准备,虽然失望,却也没离去,而是等着一甲放榜,得知前三名是谁,好增加一些谈资。

  二甲榜单张贴后,不多时一甲榜单也出来了。

  待吏员张贴好后,榜墙下众人瞧见偌大红纸上由右至左,只写了三个名字——练子宁、花纶、黄观!

  “会元,练子宁!”

  “浙江解元花纶、贵池举子黄观亦在一甲,这两位兄台竟没来看榜吗?”

  “这两位早些日子谈论儒学、数学乃至那自然科学,皆头头是道,考后又成竹在胸,估计自信必中,这才没来。”

  “会元在那边,走走,去沾沾喜气!”

  “什么喜气,那是文气。”

  “···”

  一甲三人中唯有会元练子宁到场,被周围相熟的举子叫破身份后,顿时有许多人围了上去。

  广场上见势不妙的吏员、巡警,立马上前维持秩序,免得刚出炉的会元因意外受伤。

  对于这些景象,卢贵生虽看在眼里,却并未多注意——他注意的反而是那些摇头叹气、一脸失望,明显落榜的举子。

  瞧见七八个落榜举子聚在一起,说了些什么,卢贵生立马跟了上去···

  次日。

  天工院。

  刘宽正在职房中批阅公文——如今工匠等级重定工作已经推广向整个直隶,天工院作为主持此事的部门,每日需要刘宽这位主官批阅的公文都不少。

  这些公文都很重要,他还偷懒不得,只能劳累一些,兢兢业业地给朱家打工。

  忽然,外面传来一连声的呼喊。

  “院正,院正,不好了!”

  随着脚步声也传来,一个绿袍官员奔入职房,却是天工院如今的司务之一,柳争鸣。

  刘宽当了一两年的科技司主官,如今又是天工院主官,迈入绯袍大员之列,已经养出些威严,见状肃容问道:“何事这般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柳争鸣二十几岁的青年官员,闻言先是露出愧色,随即便急声道:“院正,有数百举子在午门前聚坐,一起向朝廷谏言,请罢黜科学、尊儒重士!”

  “什么?!”

  刘宽听了一呆。

  他万万没想到,居然在洪武朝碰到生员集体闹事——这些人怎么敢的?莫非不知老朱刀锋之利?

  柳争鸣还以为刘宽没听清楚,又重复了一遍,并增加道:“下官从那边过来时数了一番,足有两百多人哩。”

  “其中一些人手中还举着幌子,人人头系白布,盘坐于屋门前,大有一幅朝廷不允他们便不罢休的架势。”

  “院正,如今朝野谁不知您就是科学宗师、魁首,咱们天工院便是科学士人、工匠汇聚之地——这些举子此番分明是冲着我们来的呀!”

  刘宽头回遇到这种“大事”,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便问:“可知宫里如何反应的?”

  柳争鸣更加惭愧,“下官来的匆忙,并不知宫里反应。”

  刘宽虽然相信老朱不会被几百举子威胁到,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稳,便起身道,“走,随我去看看。”

  “是。”

  刘宽离开天工院,带着柳争鸣等几位官吏,还有五十名仪鸾司护卫,没多久就来到了午门前。

  果然瞧见有几百举子在那里盘坐。

  虽然这些举子没齐声呼喊什么口号,可他们所举旗帜上的文字却清楚明白地道出了诉求——罢黜科学!尊儒重士!

  瞧清旗帜上的字后,刘宽无语了。

  心想:科举改革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至于吗?这要是像后世一样,将儒学只保留几篇代表性文章,这些儒生岂不是要跟我拼命?

  就在刘宽如此想时,便见午门的正大门(午门有好几扇)忽然打开,从里面奔出一队队天子亲军,几息之间便将这两三百举子给包围了。

  最后一个太监才露面,高声道:“皇上有旨,齐泰、遥观、周睿等举子落榜后不思自身学识之不足,反怨恨朝廷,私下勾连结社,污化朝廷政策,妄图扭曲国事,真枉读圣贤书!”

  “今将尔等一体缉捕,剥除功名,贬为白身,另交有司审问,裁定罪名。钦此!”

  听太监念完圣旨,许多举子都愣了。

  他们知道朱元璋人狠刀利,不是个受威胁的皇帝,性子也执拗。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两三百人来一起进谏,朱元璋竟毫不犹豫的下令将他们都拿下,还都革除了功名!

  难道不该法不责众吗?

  朱元璋如此作为,不怕天下悠悠之口?

  齐泰、姚善等领头人最先反应过来,见亲军已经扑上来抓人,他们立即大声呼喊起来。

  第二更。

  晚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铁路到大明,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带着铁路到大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