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思考时,视频还在继续。

  “···你以为的退路,其实已经有一亿人在卷了。”

  “最近我被朋友拉去看了《逆行人生》,讲的就是一个类似的故事···”

  视频接下来的几分钟,便都是逆行人生为材料,针对后世就业问题的谈论,算是让老朱、朱标等人进一步了解了外卖骑手这个身穿黄袍的职业。

  待视频放完,便是朱元璋也沉默了几息,才开口说话。

  “刘宽,后世就业问题真有视频中说的这么严重?”

  刘宽沉吟了下,道:“微臣觉得,得看怎么想,或者说怎么去生活。”

  朱元璋眉头微动,“哦,此话怎讲?”

  刘宽当即将后世人们对待工作、生活的一些看法讲了。

  他最后又举个例子,道:“比如在工厂打螺丝,时间久了,人会有种精神麻木的感觉,最主要的是没什么上进的空间。”

  “对于这种工作,微臣的上一辈还好,觉得有钱赚就行。”

  “可年轻人却越发难以适应这样的枯燥乏味又没有前途的工作。”

  听到这里,朱元璋依旧觉得难以理解。

  在他看来,能赚到钱就行,枯燥乏味些又怎么了?

  至于精神麻木、摧残身体——如果说是像金陵纺织厂女工那种工作,他并不觉得会让人精神麻木,也不觉得怎么摧残身体。

  修城、修路、修河道沟渠的徭役,那才叫累,时间久了才会摧残身体。

  ‘如此看来,后世就业问题也没那么严重嘛。似乎是后世人对工作要求太高了,才显得严重?’

  刘宽接下来的话,似乎也佐证了朱元璋这一想法。

  “其实并非所有年轻人都不愿进工厂,事实上,后世为了赚钱养家,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乃至大学生进了工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

  “只不过这部分人很少在网络上发声,他们太过低调,没什么存在感,甚至社会目光都没怎么聚焦到他们身上过。”

  “反而是那些放弃稳定工作,去做视频博主、主播等自由职业,做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的人,在微臣来大明前的几年中,聚集了不少社会目光。”

  “另外,后世新朝有14亿人口,除去不能工作的老人、小孩,也还剩八九亿人。就算真有一亿人没工作,也只占八分之一。”

  “事实上,就微臣了解,很多人只是暂时性失业,过段时间就会找到工作;还有人是选择性失业,并非找不到工作。”

  听刘宽讲到这里,朱标疑惑道,“按妹婿这么说,方才的视频阿婆主岂非在危言耸听?”

  刘宽再次摇头,“并不算危言耸听——后世人找一份可以让自己乃至让家人吃饱穿暖的工作,是很容易的。”

  “但是,想要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进而让家人过上当前意义上幸福的生活,绝不容易。”

  “另外,在微臣来大明前的三四十年,整个社会都呈现一种不断向上的态势。”

  “比如说,一个人即便每月只赚三千块钱,那么他就敢花三千甚至四千。因为他有信心,下个月继续赚到三千,甚至更多。”

  “但在微臣来大明前的四五年开始,全球经济都开始疲软,各国都受到了或轻或重的影响。”

  “一些公司裁员,还有一些公司、工厂降低了薪水,经商赚钱也变得困难,甚至容易亏钱——这就让人们赚到钱的信心降低。

  听到此处,老朱一家子但凡能听懂一些的,都不禁沉思起来。

  刘宽担心老朱、朱标不懂,便又道:“其实这类开始时看似影响不严重,但若不能解决,最终给国家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问题历朝历代都有。”

  “以历史上的大明为例,早在宣德之后,朝廷就意识到卫所军制、匠户制、宗室政策的一些弊端,并尝试进行一些改革。”

  “如天顺年间,工匠逃亡数万人,朝廷一方面招抚,一方面又严捕逃亡匠户发往卫所充军。”

  “待到成化年间,见该问题进一步严重,遂下令轮班匠可折银代役,住坐匠也可出钱雇人代役。”

  “即便如此,匠户体制也对大明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大明中后期,朝廷军备质量都变得很差,很多军队干脆向民间订购,这就进一步加速了将门势力的形成。”

  “等到天启朝、崇祯朝,朝廷甚至以购买西夷的枪炮为主——若非匠户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何至于此?”

  听了“匠户制”这个早就搞明白的例子,老朱、朱标终于对后世“就业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但老朱听了“匠户制”的例子却有点不爽——匠户制是有很大缺点,但他不是让改了么?

  在朱元璋心中如此想时,却听刘宽问:“陛下可听太子殿下转述过微臣所讲述的人工智能所导致的全球失业潮之事?”

  “听过。”朱元璋笑了下,“后世本就就业形势严峻,再有那人工智能的出现,问题只会更严重吧?”

  刘宽也笑了下,道:“其实后世人们讨论此事时,认为还有种可能——新朝因人工智能带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再次大发展。”

  “若是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再引发能源、材料方面的重大科技突破,比如说实现可控核聚变,那么新朝也许会向理想社会迈进一大步。”

  朱元璋好奇,“何谓理想社会?”

  刘宽道:“人们不仅没有了饥寒之忧,也不必再费心费力地赚钱养家,房子、车子,婚姻及孩子的教育都可以得到满足。”

  “如此,人们就不必为了养家而工作、忙碌,可以去追求各自的爱好和理想。”

  “比如说,某人喜欢画画,那么不论他画画是否能赚钱,都可以一直研究画画。某人喜欢做衣服,哪怕他做的衣服不受欢迎,只要他愿意,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诸如此类。”

  闻言,不论是朱标、朱棢等男子,还是马皇后等女子,都露出神往之色。

  朱元璋先也是眼睛发亮,随后却摇了摇头,道:“咱虽不知那人工智能究竟有多厉害,但还是觉得你口中的理想社会不太可能实现。因为你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人心不足!”

  刘宽沉默。

  因为他不得不承认,朱元璋的话很有道理。

  即便科技再次大发展,可只要有人,就会有欲望,有人想分个高低,有人想管制他人,有人想获得远超他人的财富。

  人心便是如此,欲壑难填。

  回过神来,刘宽觉得这个问题再讨论下去也没意思了,便道:“陛下,咱们看电影?”

  朱元璋也无意再讨论该问题——那些问题若后世新朝解决不了,待其出现在大明,只怕更解决不了。

  大明不可能真的万年万代。

  “行,放电影吧。”

  刘宽当即拿起平板,调出准备好的电影进行播放。

  老朱、朱标等人一看,发现刘宽找的电影赫然是刚才视频中介绍的那部《逆行人生》。

  刚才视频介绍时,不少人就对这部电影好奇得很,如今便都兴趣勃勃地看起来···

  两个小时后,电影放完。

  老朱一家子想着电影半开放式的结局,竟一时无人出声。

  几息后,朱允熥问:“老师,后世怎会有那么多外卖骑手?”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铁路到大明,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带着铁路到大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