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宽道:“道理很简单,因为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的,而非虚幻的网络世界——只要人还需要在现实世界维持生命,那么人就必须以现实世界为主。”
“就算人大部分时间呆在虚拟世界,也只会是对虚拟世界的利用,而非沉溺其中。”
见朱标似懂非懂,他又道:“其实在微臣来大明前的后世,虽然没有制作出如电影中那般精良的虚拟现实游戏,却制造出了很多依托于电脑、手机、平板这些设备的游戏。”
“其中一些游戏拥有庞杂的世界观,可以称之为一个虚拟世界。还有些游戏虽然小,但规则却特别有趣,也很有魔性,让人玩了还想玩。”
“但往往沉迷游戏的大多是一些见识不足的孩子、少年人,成人沉迷于游戏的虽然也有,却很少。”
“所以,微臣才觉得,即便将来虚拟现实设备和游戏达到电影中的程度,乃至有所超越,只要现实世界没有像电影中那样让人绝望到只能逃避,那么人们便依旧会以现实世界为主,始终将虚拟世界当做一个工具。”
朱标点了点头,似是理解了。
朱元璋此时道:“依咱看,这游戏就跟酒色一样,是否沉溺其中荒废正事,主要看个人。”
“若是心志坚定之辈,即便面对醇酒美人,也能无动于衷。可若是遇到那心志不坚的,就是面对普普通通的酒水,像貌平常的女子,也能沉溺其中,因酒色伤身伤志!”
刘宽当即赞道:“陛下看得透彻。”
朱元璋站了起来,对众皇子道:“电影看完了,咱们还是像往年一样,到偏殿去议一议国事。不过今年规矩稍微改改,不只皇子,十二岁以上的皇孙亦可到偏殿参与议事。”
听此,朱允炆、朱允熥以及周王朱橚的几个儿子皆露出喜色。
如今朱元璋十八岁以上的儿子中,除朱标外,只有周王朱橚、潭王朱梓、蜀王朱椿、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刚满十八)没有去海外建藩。
但朱梓才23岁,目前仅有个两岁的女儿。
至于朱椿、朱柏孩子就更小了,朱桂更是得今年才成婚。
所以,藩王之中只有朱橚的孩子有超过十二岁的——其长子朱有燉今年已虚岁十三,次子朱有爋也虚岁十二了,倒是三子、四子年纪还小。(周王是洪武藩王中儿女最多的。)
朱橚本人只想在大明当个太平藩王,哪怕受到些约束也不在乎,可他的儿子却未必这么想。
比如说嫡长子朱有燉,就很有抱负,想到海外建藩——甚至因朱橚不愿到海外就藩而心生不满,对朱橚心怀怨愤。
如今听闻朱元璋允许他们这些孙子辈到大善殿偏殿参与议论国家大事,哪能不喜?
至于朱允炆、朱允熥,自然也是十分的高兴。
······
一行人来到了偏殿。
如今皇宫诸多宫殿都进行改造,有了地龙、暖气管等设施。故而,此时偏殿内虽然没有炭盆,却依旧暖和得很。
朱元璋照例让宫人在殿内备好了桌椅纸笔,以及许多幅地图。
待众人落座后,朱元璋便朗声道:“今年咱大明在军事上的最大行动,便是灭了满者伯夷。”
因为都是自家人,所以朱元璋说话很直接。
众人也不以为意。
但凡对国事有所了解,都知道今年大明必然会对满者伯夷动手——就算去年大明天使过去时,满者伯夷国真的接受了大明所提的苛刻条件,大明也会找到别的理由动手。
比如说大明某支商队在满者伯夷国遭遇抢劫,甚至被杀害;又比如说,大明谋队士卒进入满者伯夷国后失踪了,等等。
一个国家如果想对另一个国家开战,且不怎么要脸面的话,理由简直不要太好找。
说话间,朱元璋便示意李贵将挂着南洋舆图的屏风抬到斜侧方便众人观看的位置。
朱元璋道:“据光明卫过去这些年探查到的情报,满者伯夷国如今有精兵近十五万,次一级的地方兵马三十多万,总计有五十多万。”
“再考虑到南洋气候及地形,这次咱准备以吕宋都司、海龙都司为主,再从广东、广西、云南三大行省及偭北都司调兵,汇聚十万大军征讨之!”
听到这里,朱橚忍不住问:“父皇,六弟不是要与朝廷一起对付满者伯夷么?他能出兵多少?”
朱元璋道,“老六在婆罗洲立足太短,此番至多能出兵两万。”
“两万?”朱橚听了惊讶,“六弟在婆罗洲立足不过一年多,能拿出两万兵马已然出人意料了。”
朱元璋笑道,“他本来只能出七八千楚藩军队,但去年年底先后拿下了婆罗洲东南的两个方国,俘虏了很多土人士卒,计划招降、训练一批,这才能多出一万余土兵来。”
“原来如此。”
议论了一会儿,朱元璋便问:“此番灭满者伯夷国之战是难得的历练机会,也是积累军功的机会,你们当中已成年且到军中进行过基本历练的,可有愿意参与此战的?”
朱橚默不作声。
朱梓低着头,面色紧张而又略带羞愧。
朱椿亦低头不语。
成年皇子中唯有朱柏、朱桂先后起身,几乎同时道:“儿臣愿往!”
朱桂想要去南洋参与灭国之战刘宽并不意外——作为大本堂老师之一,他对老朱这些个儿子的性格可了解得很。
说起来,代王朱桂与蜀王朱椿一母同胞,都是郭惠妃(郭子兴之女)的儿子,但其性格却与朱椿截然不同。
朱椿学习成绩好,为人温文儒雅,同时又有一股内敛的精明,但并不争强好胜。
朱桂却截然不同。
其在大本堂中不仅学习比较差,而且还有跟“同学”动手打架的经历。另外,他虽然根据老朱定下的规矩接受磨砺,可待跟随他的宫人仍旧粗暴,甚至有残虐倾向,几乎就是个小号“朱樉”。
他这种性格,在大明内受到老朱及朝廷的诸多管束,必然过得不自在。
想要不受管,乃至释放“天性”,去海外建藩就是最好的办法。
但朱柏性格却是跟朱椿类似,至多是为人更加刚烈、执拗些。且之前朱柏跟朱椿是约好了,都留在大明内的,如今也想到海外建藩,自然是让人颇感意外。
事实上,朱元璋、朱标同样感到意外。
朱元璋当即就问:“老十二,难不成你也想去海外建藩?”
朱柏拱手道:“回父皇,儿臣确有此意。”
朱元璋好奇道,“可否说说你为何改变了想法?”
朱柏道,“儿臣去年奉命北上巡视漠北、罗荒,对军事、民政等都别有感触,并且有了一些特别的想法,因此想到海外建立一藩国,尝试自己的治国理念。”
“原来如此。”朱元璋笑着捋了捋胡须,“你这建藩的志向倒是比你那几个已经出海的兄长更高远一些,不错,不错。”
至于朱桂,朱元璋没有询问——他也是了解朱桂大概性格的,自然能猜到其到立功建藩的目的。
于是直接吩咐道:“既如此,元宵节后你们便南下,朱柏便到吕宋都司中去历练,朱桂就到海龙都司中历练。”
“既到了军中,就得像其他将士一样听从军令,不得依仗皇子身份违抗军令、胡作非为,若有咱绝不会轻饶!”
朱桂嘴角微撇,心道:这不就是警告我么?
他可不敢说出来,而是跟朱柏一起抱拳:“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
···
正月初八,各衙门开衙后。
郭英再次来到奉先殿。
去年年末,他回京述职时,已经与兄长郭兴一起到奉先殿见过朱元璋一次,为的便是外甥朱檀之事。
当时朱元璋提出,希望他们两兄弟中出一个带领舰队到中美洲东边去寻找朱檀——虽然当时朱元璋用的是商量口吻,但两人都知道,朱元璋既提出此事,便不容他们拒绝。
他兄长郭兴年已六十二,征战多年,受伤颇多,身体已经不行,若非大明医疗水平这十年进步很多,怕是几年前就驾鹤西去了。
这几年,郭兴都是在军校担任教师,基本处于养老状态。
所以只能是小兄长五六岁的他接下这差事。
再说了,朱檀毕竟是他的亲外甥,在海外遭遇风暴,已经小半年没消息,妹妹(郭宁妃)眼睛都快要哭瞎了,见到他更是哭得话都说不出来,他这个当哥哥、当舅舅的不可能无动于衷。
况且,这些年大明在陆地上几无敌手,也就是在西域跟跛子帖木儿、金帐汗国偶尔小打一番——因为朝廷如今并无进军中亚的计划,所以不允许他们扩大战事。
西南将来倒是可能打大仗,但要等几年后却不一定了。
如今大明最能立功的还是大海大洋之上。
他戎马一生,虽然已经得封武定侯,但在大明众多开国公侯之中属实不起眼,如今也没多少用武之地。
若是能带领舰队,到那美洲去见识一番,哪怕找不到大外甥,也不枉此生了。
心里头转动着这些想法,郭英便向龙椅上的朱元璋躬身行礼,“臣郭英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礼毕,朱元璋便直问:“郭英,此去美洲,祸福莫测,且至少得两年后才能回大明,家中事情你可都交代好了?”
“就算人大部分时间呆在虚拟世界,也只会是对虚拟世界的利用,而非沉溺其中。”
见朱标似懂非懂,他又道:“其实在微臣来大明前的后世,虽然没有制作出如电影中那般精良的虚拟现实游戏,却制造出了很多依托于电脑、手机、平板这些设备的游戏。”
“其中一些游戏拥有庞杂的世界观,可以称之为一个虚拟世界。还有些游戏虽然小,但规则却特别有趣,也很有魔性,让人玩了还想玩。”
“但往往沉迷游戏的大多是一些见识不足的孩子、少年人,成人沉迷于游戏的虽然也有,却很少。”
“所以,微臣才觉得,即便将来虚拟现实设备和游戏达到电影中的程度,乃至有所超越,只要现实世界没有像电影中那样让人绝望到只能逃避,那么人们便依旧会以现实世界为主,始终将虚拟世界当做一个工具。”
朱标点了点头,似是理解了。
朱元璋此时道:“依咱看,这游戏就跟酒色一样,是否沉溺其中荒废正事,主要看个人。”
“若是心志坚定之辈,即便面对醇酒美人,也能无动于衷。可若是遇到那心志不坚的,就是面对普普通通的酒水,像貌平常的女子,也能沉溺其中,因酒色伤身伤志!”
刘宽当即赞道:“陛下看得透彻。”
朱元璋站了起来,对众皇子道:“电影看完了,咱们还是像往年一样,到偏殿去议一议国事。不过今年规矩稍微改改,不只皇子,十二岁以上的皇孙亦可到偏殿参与议事。”
听此,朱允炆、朱允熥以及周王朱橚的几个儿子皆露出喜色。
如今朱元璋十八岁以上的儿子中,除朱标外,只有周王朱橚、潭王朱梓、蜀王朱椿、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刚满十八)没有去海外建藩。
但朱梓才23岁,目前仅有个两岁的女儿。
至于朱椿、朱柏孩子就更小了,朱桂更是得今年才成婚。
所以,藩王之中只有朱橚的孩子有超过十二岁的——其长子朱有燉今年已虚岁十三,次子朱有爋也虚岁十二了,倒是三子、四子年纪还小。(周王是洪武藩王中儿女最多的。)
朱橚本人只想在大明当个太平藩王,哪怕受到些约束也不在乎,可他的儿子却未必这么想。
比如说嫡长子朱有燉,就很有抱负,想到海外建藩——甚至因朱橚不愿到海外就藩而心生不满,对朱橚心怀怨愤。
如今听闻朱元璋允许他们这些孙子辈到大善殿偏殿参与议论国家大事,哪能不喜?
至于朱允炆、朱允熥,自然也是十分的高兴。
······
一行人来到了偏殿。
如今皇宫诸多宫殿都进行改造,有了地龙、暖气管等设施。故而,此时偏殿内虽然没有炭盆,却依旧暖和得很。
朱元璋照例让宫人在殿内备好了桌椅纸笔,以及许多幅地图。
待众人落座后,朱元璋便朗声道:“今年咱大明在军事上的最大行动,便是灭了满者伯夷。”
因为都是自家人,所以朱元璋说话很直接。
众人也不以为意。
但凡对国事有所了解,都知道今年大明必然会对满者伯夷动手——就算去年大明天使过去时,满者伯夷国真的接受了大明所提的苛刻条件,大明也会找到别的理由动手。
比如说大明某支商队在满者伯夷国遭遇抢劫,甚至被杀害;又比如说,大明谋队士卒进入满者伯夷国后失踪了,等等。
一个国家如果想对另一个国家开战,且不怎么要脸面的话,理由简直不要太好找。
说话间,朱元璋便示意李贵将挂着南洋舆图的屏风抬到斜侧方便众人观看的位置。
朱元璋道:“据光明卫过去这些年探查到的情报,满者伯夷国如今有精兵近十五万,次一级的地方兵马三十多万,总计有五十多万。”
“再考虑到南洋气候及地形,这次咱准备以吕宋都司、海龙都司为主,再从广东、广西、云南三大行省及偭北都司调兵,汇聚十万大军征讨之!”
听到这里,朱橚忍不住问:“父皇,六弟不是要与朝廷一起对付满者伯夷么?他能出兵多少?”
朱元璋道,“老六在婆罗洲立足太短,此番至多能出兵两万。”
“两万?”朱橚听了惊讶,“六弟在婆罗洲立足不过一年多,能拿出两万兵马已然出人意料了。”
朱元璋笑道,“他本来只能出七八千楚藩军队,但去年年底先后拿下了婆罗洲东南的两个方国,俘虏了很多土人士卒,计划招降、训练一批,这才能多出一万余土兵来。”
“原来如此。”
议论了一会儿,朱元璋便问:“此番灭满者伯夷国之战是难得的历练机会,也是积累军功的机会,你们当中已成年且到军中进行过基本历练的,可有愿意参与此战的?”
朱橚默不作声。
朱梓低着头,面色紧张而又略带羞愧。
朱椿亦低头不语。
成年皇子中唯有朱柏、朱桂先后起身,几乎同时道:“儿臣愿往!”
朱桂想要去南洋参与灭国之战刘宽并不意外——作为大本堂老师之一,他对老朱这些个儿子的性格可了解得很。
说起来,代王朱桂与蜀王朱椿一母同胞,都是郭惠妃(郭子兴之女)的儿子,但其性格却与朱椿截然不同。
朱椿学习成绩好,为人温文儒雅,同时又有一股内敛的精明,但并不争强好胜。
朱桂却截然不同。
其在大本堂中不仅学习比较差,而且还有跟“同学”动手打架的经历。另外,他虽然根据老朱定下的规矩接受磨砺,可待跟随他的宫人仍旧粗暴,甚至有残虐倾向,几乎就是个小号“朱樉”。
他这种性格,在大明内受到老朱及朝廷的诸多管束,必然过得不自在。
想要不受管,乃至释放“天性”,去海外建藩就是最好的办法。
但朱柏性格却是跟朱椿类似,至多是为人更加刚烈、执拗些。且之前朱柏跟朱椿是约好了,都留在大明内的,如今也想到海外建藩,自然是让人颇感意外。
事实上,朱元璋、朱标同样感到意外。
朱元璋当即就问:“老十二,难不成你也想去海外建藩?”
朱柏拱手道:“回父皇,儿臣确有此意。”
朱元璋好奇道,“可否说说你为何改变了想法?”
朱柏道,“儿臣去年奉命北上巡视漠北、罗荒,对军事、民政等都别有感触,并且有了一些特别的想法,因此想到海外建立一藩国,尝试自己的治国理念。”
“原来如此。”朱元璋笑着捋了捋胡须,“你这建藩的志向倒是比你那几个已经出海的兄长更高远一些,不错,不错。”
至于朱桂,朱元璋没有询问——他也是了解朱桂大概性格的,自然能猜到其到立功建藩的目的。
于是直接吩咐道:“既如此,元宵节后你们便南下,朱柏便到吕宋都司中去历练,朱桂就到海龙都司中历练。”
“既到了军中,就得像其他将士一样听从军令,不得依仗皇子身份违抗军令、胡作非为,若有咱绝不会轻饶!”
朱桂嘴角微撇,心道:这不就是警告我么?
他可不敢说出来,而是跟朱柏一起抱拳:“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
···
正月初八,各衙门开衙后。
郭英再次来到奉先殿。
去年年末,他回京述职时,已经与兄长郭兴一起到奉先殿见过朱元璋一次,为的便是外甥朱檀之事。
当时朱元璋提出,希望他们两兄弟中出一个带领舰队到中美洲东边去寻找朱檀——虽然当时朱元璋用的是商量口吻,但两人都知道,朱元璋既提出此事,便不容他们拒绝。
他兄长郭兴年已六十二,征战多年,受伤颇多,身体已经不行,若非大明医疗水平这十年进步很多,怕是几年前就驾鹤西去了。
这几年,郭兴都是在军校担任教师,基本处于养老状态。
所以只能是小兄长五六岁的他接下这差事。
再说了,朱檀毕竟是他的亲外甥,在海外遭遇风暴,已经小半年没消息,妹妹(郭宁妃)眼睛都快要哭瞎了,见到他更是哭得话都说不出来,他这个当哥哥、当舅舅的不可能无动于衷。
况且,这些年大明在陆地上几无敌手,也就是在西域跟跛子帖木儿、金帐汗国偶尔小打一番——因为朝廷如今并无进军中亚的计划,所以不允许他们扩大战事。
西南将来倒是可能打大仗,但要等几年后却不一定了。
如今大明最能立功的还是大海大洋之上。
他戎马一生,虽然已经得封武定侯,但在大明众多开国公侯之中属实不起眼,如今也没多少用武之地。
若是能带领舰队,到那美洲去见识一番,哪怕找不到大外甥,也不枉此生了。
心里头转动着这些想法,郭英便向龙椅上的朱元璋躬身行礼,“臣郭英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礼毕,朱元璋便直问:“郭英,此去美洲,祸福莫测,且至少得两年后才能回大明,家中事情你可都交代好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铁路到大明,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带着铁路到大明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铁路到大明,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带着铁路到大明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