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9月,秘鲁首都利马西北20里开外,卡亚俄港的唐人街——“鹅城”,正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太平洋的海风卷着略带些咸味的空气,吹过土楼大教堂高耸的夯土墙。这座由华工与印加劳工合力建造的堡垒,比起3个月之前又大了一圈,原本的土楼已经成了个核心堡,外围还垒了外墙,挖了壕沟。还在南边正怼着利马城、皇家费利佩堡垒和圣罗莎炮台的地方打来两排木桩,拉了铁丝网,还在铁丝网后面修了十八个机枪堡,把那十八挺天历13年多管枪给架上去了。

  经过这一番建设,“鹅城”这边现在就是“南美革命的中心”,印加天国的“永安城”了!

  此刻,在土楼之外,数万人聚集——印加农民、华工、印欧混血,甚至还有从利马逃出的白人老爷的印加奴仆。他们全都头裹红巾,手持砍刀、长矛,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背着洋枪,枪管上的刺在阳光下寒光闪闪——看上去可比当年的印加帝国的军队强太多了!那些洋枪可不是一般的洋枪,而是“梅得因墨西哥”的密西西比线膛枪,利马城内的秘鲁白人老爷兵都没那么好的装备。

  那帮老爷兵有西班牙母亲的时候,那是“南美洲首府”的大爷,没了西班牙母亲,那就什么都不是,手里头的滑膛枪都够得上古董了。

  不过利马城西的圣罗莎炮台上还是有点好东西的,那里摆着12门从英国进口的布莱克利炮,其中8门是12磅炮,4门是20磅炮。这可是能打开花弹的后膛炮,可不容易对付。

  所以在举起反旗后的3个月内,曾水源并没有去攻打利马城,也没有去碰圣罗沙堡垒,而是一边增筑“鹅城”堡垒区,一边派兵扫荡利马北部的印加人的村庄和白人庄园。通过分田分地和复兴印加这两张大牌对印加人进行动员,同时扩大“印加革命根据地”。

  到现在,印加天国已经控制了利马北面的几十座庄园和村庄,掌握的印加人、印欧混血人口超过了20万!

  另外,在钦查群岛挖鸟粪的华工也被真约派发动了起来,夺取了钦查群岛附近的小港口帕拉卡斯,在帕拉卡斯建立了根据地。从而一南一北,对秘鲁首都印加形成了夹击之势。

  土楼顶端,一面崭新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玉米十字旗”,金黄的玉米穗盘绕猩红十字,旗角绣着太平天国的云纹,中央的十字之上,则是印加太阳图腾。

  十二门拿破仑炮一字排开,炮口对准利马方向。炮手们早已装填完毕,只等一声令下。

  曾水源、马师爷、曼科·卡帕克并肩而立。曾水源身着红袍,腰间别着一把跟随他多年的太平刀;马师爷戴着金丝眼镜,手里捧着一本做旧的《尚书》“古卷”;卡帕克则穿着印加王族的骆马毛短衣,披着大斗篷,头上却戴着太平天国的黄色风帽。

  “轰!”十二门火炮齐鸣,礼炮声震彻云霄,似乎要宣告新时代的到来。

  曾水源踏上高台,红袍被风卷起。他从马师爷手里接过《尚书》古卷,高高举起,嗓音沙哑却穿透人群:

  “殷商遗民,跨海东渡,立国于安第斯山巅!”

  台下瞬间就是一阵低声喧哗,印加人面面相觑——完全听不明白,而华工则低声议论。

  曾水源展开书卷,指向一段记载:“《尚书·禹贡》有云:‘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武王伐纣后,殷人不愿为奴,渡海而去,至东洲,与土人混居,遂有印加,印加者,殷家也!”

  当他说完这段“殷人东渡”的传说,马师爷就张开喉咙,用西班牙语嚷嚷开了:“印加的同胞们,根据中国的古书《尚书》、《周书》、《殷书》记载,在距今大约3000年前”

  马师爷解释完了“殷人东渡”,趁着底下的印加人没反应过来,就抬手指向远处的利马城:“西班牙人夺我田亩,掠我妻儿,今日天父降旨——印加天国当复殷商之土,行周礼之制,均田免赋,天下大同!”

  华工振臂高呼:“杀妖!”印加人则以克丘亚语应和:“自由!!”

  望着底下一片沸腾的情景,印加人的“人王”曼科·卡帕克,也站上了高台,大声疾呼道:“帕克·阿马鲁的鲜血并未冷却!白人用火枪夺走我们的黄金和土地,把我们变成了受压迫的奴隶——今天,印加天国要把田地分给每一个劳动者,无论他是印加人、印欧混血,还是华人!印加天国将要依照《自由和土地》均分土地!”

  底下又是一片欢呼,卡帕克拔出太平刀,高呼道:“真约派即印加之魂!明日日出时,三万圣兵分两路——一夺取皇家费利佩堡垒和圣罗莎炮台,一路攻打利马城!我们要用殖民者的鲜血浇灌印加天国的自由之花!”

  夜色如墨,利马城墙上的火把在风中摇曳,映照出三张阴沉的面孔——秘鲁总统佩泽特、陆军部长加尔维兹、西班牙公使帕雷哈。他们站在城垛后,死死盯着远处的圣罗莎炮台。

  炮台方向,火球不断腾起,爆炸声沉闷地滚过平原。那是印加天国的拿破仑炮在轰击要塞外围工事,每一次炮击都让城墙微微震颤。而要塞的十二门布莱克利炮也在努力还击,但本来应该拥有更高射速的后膛炮,现在却只只能每隔五分钟才抠抠搜搜的打上几发。

  “皇家费利佩堡垒只有一千守军……”加尔维兹攥紧望远镜,手掌微微颤抖,“他们的布莱克利炮备弹不足,最多再撑三天.”

  英国人的布莱克利炮要价昂贵,而所使用的炮弹更贵——这种火炮使用的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渐缩式膛线”,必须使用特殊工艺制造的炮弹。而这种炮弹又只有英国、美国(北方)才能生产。产量低,成本高,价格自然不便宜,秘鲁人为了省钱,每门大炮只买了80发炮弹,其中一半还是实心弹。

  这种火炮的精度很高,射速又快,用来打军舰时当然很好用——一艘军舰挨上几十发怎么都不行了,但是用来打步兵可就不够看了。才几百发炮弹,能打死多少人?

  佩泽特总统的嘴唇颤抖着:“如果圣罗莎陷落,利马就要被围困了……”

  帕雷哈公使突然冷笑一声,拍了拍总统的肩膀:“别担心,西班牙无敌舰队已经在路上了!”

  佩泽特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我们的祖国母亲……还有无敌舰队?”

  “当然!”帕雷哈昂起头,骄傲地说,“我们有全世界第三强大的铁甲舰——7350吨的‘曼努西亚’号!另外还有一艘3200吨的蒸汽巡洋舰,还有十艘吨位更小一些的战舰,正在全速赶来!”

  加尔维兹低声问:“多久能到?”

  “最多两周!”帕雷哈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无敌舰队一到,这些叛军就会像蚂蚁一样被踩死!”

  与此同时,在麦哲伦海峡的惊涛骇浪中,西班牙最后的“无敌舰队”正艰难前行。旗舰“努曼西亚”号的舰桥上,海军上将卡斯特霍紧握着黄铜望远镜,观察着前方领航的“维拉科查”号。这艘3200吨的蒸汽护卫舰正在浪谷中起伏,烟囱里喷出的黑烟被狂风吹散。

  “报告上将!‘雷索卢西翁’号又掉队了!“通讯官的声音淹没在蒸汽机的轰鸣中。

  卡斯特霍轻叹一声,这支号称“无敌舰队”的远征舰队,实际上是由一艘崭新的铁甲舰、一艘半新的蒸汽护卫舰、一艘蒸汽运输舰和几艘老旧帆船拼凑而成。

  其中的“努曼西亚”号是舰队唯一的骄傲,7350吨的铁甲巨兽,拥有40门重炮,是当今世界排名第三的强大战舰。可惜整个西班牙只有这么一艘。

  而3200吨的“维拉科查”号也还可以,虽然没能铁甲,但好歹是一艘蒸汽舰,只是32磅炮滑膛炮实在有点不够看了。

  至于掉队的“雷索卢西翁”号,则是一艘2800吨的风帆战列舰.

  幸好还有“努曼西亚”号!卡斯特霍上将心想:“它毕竟是世界第三.只要不遇上两条勇士级,它应该就是无敌的!”

  三天后,卡亚俄港附近,圣罗莎炮台的守军正在做最后的抵抗。

  “上尉!南墙被突破了!”一名士兵跌跌撞撞地冲进来,军服上沾满了火药灼烧的痕迹。

  罗德里格斯抓起最后一发炮弹,20磅的弹体在他手中沉甸甸的,威力应该也不小,可惜是最后一发了。

  ”装弹!”他嘶吼着,炮手们用撬棍将炮弹塞进后膛。当炮口喷出火舌时,远处传来一阵欢呼——印加天国的红巾军已经突破了最后一道防线。

  罗德里格斯透过硝烟看到头裹红巾的印第安人和华人已经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嗷嗷叫着冲了上来。

  “这群该死的魔鬼”他喃喃自语,摸向腰间的左轮手枪,然后把手枪朝“魔鬼”们丢了过去,并高举双手,大声呼喊:“别开枪,我投降!”

  远处,印加天国的阵地上,马师爷轻轻放下了望远镜,对身边的曾水源说:“大主教咱们赢了!”

  “还没有”曾水源摇摇头,“圣罗沙炮台的炮弹肯定打光了,咱们的12磅炮又打不动西班牙人的铁甲舰,所以.接下去就看咱们的太平洋舰队的了!”

  说着话,他将目光转向了西面的太平洋洋面,几道黑烟,正在大洋上随风缓缓飘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清要完,大清要完最新章节,大清要完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