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刘毅霍然起身,瞪起一双牛眼,追身来到报信人面前,攥起他的衣领,将那人提起来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回,回殿下,京中传来消息,蛮人陈兵雁门关,定国公亲率大军十万,北上迎敌了。”

  刘毅自然不是真的耳聋了,只是这消息,不是他想要听闻的结果。

  “定国公出兵多久了?”

  “大,大军开拔已有五日了。”

  “五日!”

  刘毅松开了手,手臂上展露的青筋也在慢慢消散。

  倒退了几步,刘毅喃喃自语,道:“竟有五日之久!皇兄到底在谋划什么?怎么在这个时候,让定国公领兵出征!”

  只要岳凌在京城,便不会有人能翻起风浪,不单单是京城的定海神针,更是刘毅的定海神针。

  夺嫡之争,大家是各凭本事。

  如今将岳凌支走,怎会不让刘毅多想,是不是有人在动了歪心思。

  军帐中,一片死寂。

  适时,南安郡王外出归来,面上是老泪纵横,连盔甲都没脱,哭喊着走了进来,“殿下,殿下,您需得为末将做主啊!”

  “那蛮人撕毁婚书,竟以我府女眷祭旗,何其猖狂,何其猖狂!殿下,末将请命,要分兵西进,直抵蛮族大营!”

  南安郡王的情绪比刘毅更为激动,泪洒当场,以至于刘毅都被他这一哭闹,打断了思绪。

  深吸了一口气,刘毅翻身慢慢坐回了原位,感叹道:“王爷莫急,如今并非是一家门户私计,难道因为一个女儿,你便要毁了我等的大业吗?莫要忘了,你是为了何事来请命从军的!”

  听闻噩耗的南安郡王,被刘毅呵斥了一顿,气息才稍稍缓和了些,但尽管如此,他内心里还是愤愤难平。

  “殿下,末将可是为了您的大业,才促成了今日出征一事,还与北蛮人和亲,以为能抵消掉北静王等人的猜忌,甚至能稳住北蛮人,不在您出征时搅浑水。”

  “可哪知,蛮人不服教化,皆是背信弃义的狂徒!”

  刘毅眯起了眼,心中暗暗腹诽,“蛮人背信弃义又不是一两日的事了。”

  一个女儿,对南安郡王这等人家来说当然算不得什么,而且和亲之女都未见得是他府内所出,没准就是随意寻来一个女子,挂上了王府的名头。

  他之所以如此声情并茂的演绎着,刘毅心里也清楚,还是在他面前邀功罢了。

  “行,本宫知晓你的难处,待本宫择日还京,定会为你主持公道。”

  南安郡王擦拭眼泪的动作一滞,抬头问道:“殿下,你已决心班师回京?”

  刘毅扫视着桌面的布防图,十分不甘心。

  明明自己已是准备万全,正要与女真人对垒,京中传来的消息,却不得不先放弃了。

  若是京城失守,他在边疆打赢了胜仗又有什么益处?

  刘毅攥起酒杯,微微皱眉,道:“就算是北蛮南下,那也是苟延残喘的北蛮,杀鸡何须都用牛刀,遣旁人迎敌,又有何不可?”

  “我看大哥就是存心陷我于两难!”

  南安郡王守在一旁,试探问道:“殿下,您就没想过,这或许也是陛下暗示的吗?”

  “或许,陛下远比我们想的,更加信任大皇子。”

  刘毅脸色微怔,继而摇头,矢口否认道:“不,不可能。父皇做事雷厉风行,不可能更偏向大哥。”

  南安郡王不觉叹息道:“但愿是我多心了。不然,也说不通在这个时候,非要定国公领兵出征,而且还成了定局。”

  他的担忧,也正是刘毅所忧虑的。

  沉住口气,刘毅还是道:“不论如何,眼下我们都已不能在关外逗留了,晚走一天,便是多一天的是非。”

  扶苏的故事告诉了后面所有的皇子,在皇帝身体抱恙的时候,若有夺权之心,便不能远离皇帝。

  否则一旦有人心怀不轨,矫诏赐死,便是连大义都失了,更失去了先机。

  尤其刘毅如今的形势并不明朗,若是大皇子再狠心一些,传密旨给山海关的守将,将他牢牢阻隔在关外,便就是回天乏术了。

  除了联合女真人,在这极寒之地,他甚至都没有别的路能走,过冬都成难事。

  但刘毅有他的骄傲,他可不想做叛国通敌的人,纵使登基为帝,也要成为一辈子的污点。

  并没思虑太久,刘毅沉声道:“整兵,撤回山海关内。先锋轻骑,随我速速返回京城!”

  南安郡王欣然领命道:“是!”

  ……

  定国府,

  府内虽然是一如往常的平静,但是平静的湖水之下,外帏的仓房早就堆满了各种武备所需。

  兵刃自不必说,便是火药也通过先前与工部合作的工坊,弄来了不少,远远超出八百人的用量。

  其余粮食等战备物资,更是堆砌如山。

  府内外戒严备战。

  姑娘们近来也不再出门,都老实地待在府里。

  虽然府内的气氛,有悖于往常,一度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但人人皆是识趣,并不胡乱议论。

  薛宝钗也将各类琐碎差事,尽数搬来了府内。

  由于薛家承办了军备,近来薛宝钗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此次北击蛮人,是薛宝钗很好的机会,拓宽往晋地的商路,横插进晋商的腹地。

  所以,她自是十分重视,又恢复了旧时工作狂的模样,日日挑灯,事事过目。

  在考虑生意的同时,她还一手操办了府内的采买。

  林黛玉更是在她的建议下,让人清扫整理了旧时秦王府的暗道,可以藏身躲避,也可以直通府外。

  不知不觉间,三五日的功夫,她的眉眼下,又显得有些烟熏似的黑色了。

  “姐姐,我进来了哦。”

  书房内,薛宝钗一手拨弄着算盘,一手提笔蘸墨,根本无暇顾及闯进门里的小精灵,眼皮也不抬,不耐烦道:“今日我没工夫陪你瞎胡闹。”

  薛宝琴嘟了嘟嘴,叉起腰来。

  自从她与侯爷先行过房事以后,姐姐便一直对她这般冷淡。

  薛宝琴并不着恼,反而是洋洋得意,依旧蹦跳的来到案边,“姐姐,我说的是正事,哪里是来胡闹的?”

  薛宝钗将笔落在笔架山上,蹙眉问道:“好,那你说,你有什么事。”

  眼看着薛宝钗顶着两个重重的黑眼圈,薛宝琴果真有几分心疼了,便也收起了调笑的心思,老老实实地说道:“如今粮食,衣物都转到了暗道里一部分,也算是收拾妥帖了。”

  “哪怕有意外,贼人趁乱冲进府里劫掠,我们也能在暗道里,生活个一月不成问题。”

  薛宝钗略感满意的点点头,又补充道:“还有药品,雪雁的滋补品,都不能有缺了。”

  “当然了,姐姐就放心好了,我做事何时有不妥当过?”

  “再说,姐姐也得注意身子,别还没吃上呢,人先累倒了。到时候侯爷凯旋归来,开庆功宴,你累得在房里休息好几日,又不知要轮后多少个顺位。”

  薛宝钗眉间微挑,果然薛宝琴三五句后,便没了正经模样。

  薛宝钗竭力忍耐着,再又追问道:“之前,侯爷允你造的沙船,造得如何了?”

  薛宝琴点点头,“也造好了不少,都在天津卫的船坞,姐姐要调用?”

  薛宝钗抖开账本,与薛宝琴道:“如今还不必,若是一旦战况焦灼,便需要再调拨江南的粮食,这并非是个小数目,仅靠漕粮还远远不够。”

  “而且,入晋的商队,模样也没招募的更妥帖,还是着不少问题。”

  为此,薛宝钗深深叹了口气。

  生意如何,她并不在乎,薛家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便是将薛家都赔进去,也无妨。

  她忧愁的只是会不会影响岳凌出征的进度。

  薛宝琴扶着薛宝钗的肩头,安慰说道:“姐姐莫慌,侯爷是急行军,一时粮草紧急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不过,我倒觉得,侯爷或许并非径直北上出征。”

  薛宝钗诧异的抬起头,瞪眼问道:“你这是何意?”

  薛宝琴捡起案边的一个苹果,在手上抛呀抛,最后又放进了另外一个篮子里。

  而后,抬起头笑嘻嘻的说道:“姐姐整日被这些账目迷了眼,都忘了认真考虑了。外人尚且不知,我们与侯爷朝夕相处岂能不知,侯爷难道是会把果子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孤注一掷的人吗?”

  薛宝钗如今已是没什么精力,更不愿跟薛宝琴打哑谜了。

  “你不妨将话说得更清楚些,非要在我面前卖弄什么?”

  薛宝琴恨铁不成钢似得跺了跺脚,指点着薛宝钗道:“姐姐,这你都没想清楚!侯爷此次出征明面上是众望所归,可前段时间,京城才有了许多不平事。”

  “侯爷出城,定也是他们想要看到的。如今侯爷这根定海神针走了,宵小定然要冒头了。不然,你以为我们府里准备那么多火药,盔甲武备,甚至还有几门小炮,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薛宝钗神色一凛,“所以说真的是会有歹人打上门?”

  薛宝琴气极生笑,反问道:“你没料到,为何要建议林姐姐将暗道修整出来?”

  薛宝钗呆呆道:“我只是以为这样更稳妥些,并没想太多。”

  薛宝琴抽了抽嘴角,“还真不知道姐姐是蠢还是聪明了。不过,姐姐还真是又聪明又蠢,还有的时候装聪明,有的时候装蠢。”

  薛宝钗眉头又皱起来,抬眼啐道:“出去,莺儿,过来让她滚出去!”

  莺儿讪讪一笑,凑上前,福礼问道:“二姑娘,我们出去,让姑娘歇歇?”

  “略略略。”

  薛宝琴扮了个鬼脸,挽上莺儿的手臂道:“莺儿姐姐我们走,让她自己在房里清净,正好我与你讲讲,先前我与侯爷的事,下次带你一起去长长见识。”

  莺儿欢喜确认,“真的?”

  在纸上留了几笔,筹备砂石,土块,听得她们胡诌,薛宝钗眉头微挑,难忍怒气,“莺儿,你回来,让她自己滚!”

  ……

  佛庵,

  自从师父入宫以后,偌大的佛庵便仅剩妙玉一人了。

  除去每日来清扫的丫鬟,这院子便更冷清了许多。

  天色微暗,窗外是雨打芭蕉。

  小雨淅淅沥沥,佛庵幽静寂寥,让人更无形中添了不少压力。

  这段时间府内的变化,妙玉也知悉不少,但她没什么能帮上忙的。

  内心惴惴不安,便也只得来到堂前来念佛,为岳凌祈福。

  如今她越来越不像佛家弟子了,偏有事求佛,才来念佛,那还与香客有什么分别?

  出于习惯,妙玉念佛前,还是换上了海青衣,将青丝绾成髻,用巾帽兜住。

  守着青灯,念得香火燃尽,复添一根,妙玉尤为尽兴,仍在叨念经文祈福。

  恰在此时,正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

  妙玉回身去望,竟是鸳鸯撑伞,送了林黛玉过来。

  林黛玉少有来佛庵,突然来访让妙玉有些不知所措,愣神片刻,才赶上前去迎接。

  “夫人,您今日怎来了?”

  林黛玉点点头道:“还睡不下,索性来念念经文。”

  三人一同来到堂前,妙玉又供奉了香火,便一同跪坐蒲团,又念起了佛。

  一炷香后,到了休憩时。

  妙玉偷偷瞥着林黛玉,一时不知说些什么好。

  两人的第一面,着实有些尴尬。如今妙玉都还记得,她忘情似的在林黛玉面前,亲过岳凌的脸颊。

  而后无数个日夜,她都在扪心自问,当初为何那般不矜持,也没看气氛,抢了林黛玉的风头。

  可如今想想,让她再选千百次,或许她还是难以克制。

  看着闭眼祈福的林黛玉,妙玉还是不忍惊叹于她的美貌。

  如今身上脱去稍许少女的稚气,增添几分妩媚动人,反而比当初更明媚娇艳了。

  林黛玉缓缓睁开眼,与妙玉对视。

  妙玉心下一慌,没话找话,问道:“曾听府里人提起过,说夫人并不信佛,今日一见倒觉得是空穴来风了。”

  林黛玉嘴角勾起微笑,回应道:“念佛何须信佛,妙玉师傅信佛吗?”

  妙玉脸色一滞。

  她一个堕入红尘的俗家弟子,还说什么信佛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最新章节,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