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哥,你就别犹豫啦!”
“秦天瑞那小子收复了扬州城,勋贵系全部行动起来,欲一鼓作气收复南京。
自大战爆发以来,人家一路高歌猛进,我们却在这边磨磨蹭蹭。
时间长了,朝中那帮家伙,怕是会认为我们辽东军是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
施靖忠愤愤不平的说道。
同样是将门世家,他们这些九边将门,比起勋贵子弟还是差的远。
他们在边疆厮杀,升官速度居然赶不上国内镇压叛乱。
因为迟迟拿不下徐州府,现在外界对辽东镇的实力,也产生了怀疑。
许多军事常识匮乏的文官,单纯从战绩衡量实力,认为他们战斗力不及两广六镇。
如果再不做点儿什么,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在朝中那帮官员心目中,他们的战斗力连江西兵都赶不上。
理由都是现成的,人家江西第一镇能够孤军深入夺取扬州城,他们连徐州的叛军都搞不定。
解释没有意义,攻取徐州的难度,只有懂军事的人才明白。
皇帝和百官只需要胜利,至于是怎么打赢的,他们根本不关心。
一旦观念成为共识,辽东镇现在享受的优待,都会在未来消失。
往后再想和朝廷谈条件,难度系数将直线上升。
“老九,你都一把年纪的人了,怎么还是这么不稳重!”
“收复南京之事,我们肯定要参与进去。
只是辽东镇不擅水战,现在南方各省的水师,全在勋贵系手中,
想要渡江,必须获得他们的支持。
叛军日薄西山,朝廷平定叛乱,只是时间问题。
前面的苦战,都是勋贵一系打的。
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候,人家凭什么让我们掺和进去?
何况想要参与收复南京,还必须先攻克徐州,大军才能放心南下。”
施靖林当即训斥道。
军功那玩意儿,除了李牧那个另类外,没有人嫌多。
勋贵系的大佬们,现在不缺军功,架不住下面的小弟缺。
那么多勋贵子弟,都指着收复南京的大功,封妻荫子。
他们加入进去,纯粹就是分蛋糕的。
辽东镇战斗力强悍,仅限于北方。
到了江南水乡,十分的战斗力,顶多还有五六分。
眼前的徐州府,也是一条拦路虎。
前面他们可是计划着,攻克徐州后夺取淮扬二府充当驻地,狠狠的从地方上捞一笔。
怎奈叛军知道徐州的重要性,调集了大量的军队死守城池。
为了尽快拿下徐州府,他们不惜拉上了山东、河南的官军强攻城池。
付出了惨痛代价,依旧没有能够拿下城池。
“五哥,你就是太过瞻前顾后。
之前的徐州难打,不等于现在的徐州也难打。
丢了扬州府之后,南方的各省的官军,直接从海上登陆两淮。
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州府,叛军通通守不住。
丢了这些州府,徐州就是一座孤城,坚守也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勋贵系肯为大军提供给养,我们都可以绕过徐州城,直接参与收复南京之战!
勋贵系那边,无非是条件的问题。
大家都是武将,他们想对抗文官集团,还需要我们的支持。
虽然我并不认为勋贵系,能够在朝堂上压制住文官,但并不妨碍许诺支持他们。
勋贵系冲在前面对抗文官,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武将若是能够抱团,哪怕仅仅在某些事情上统一立场,都能够在发挥重要作用。”
施靖忠愤愤不平的说道。
在大虞朝混,武将也必须学会玩儿政治。
以往的时候,施靖忠经常以莽夫形象出现,但那是演给外人看的。
辽东系中施家一门独大,若全都是文武全才,朝中百官和皇帝都别想睡好觉。
论起对部队的控制力,辽东系可比两广系严密多了。
同为大虞最强大的军事集团,李牧带出来的两广系,纯粹就是勋贵大联盟。
靠勋贵集团的支持,才能迅速发展壮大。
能够诞生那么多高级将领,也是人家背后力量,自己在进行运作。
李牧发挥的作用,更像是老师带学生,毕业就各奔东西。
对外的时候是一个团体,内部实际上也分成了多个派系。
几乎每一家老牌勋贵,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山头。
这些大小山头,都可以直接和皇帝对话。
勋贵系大佬更是各家轮流坐,一旦出现一家独大的迹象,皇帝就会搞政治联姻。
嫁一位皇室公主过去,用宗室不得干政的理由,断掉嫡系继承人的仕途。
倘若这家的优秀子弟多,那么就多嫁几位过去。
皇帝的女儿不够,还有藩王宗室女子。
联姻完成,就主动交出兵权,这是双方取得的默契。
有老祖宗留下的现成办法,皇帝对勋贵们的忌惮,相对更少一些。
一众勋贵大族,祖上基本上都和皇室联过姻。
辽东镇则不一样,军中主要将领任命,全部都是他们施家一手操办。
军中高层将领,基本上被他们垄断。
这样的玩法,朝廷想不忌惮都难。
权势到了施家这种地步,向后就是万丈深渊,只能勇往直前。
“罢了!”
“你想要尝试,那就派人和勋贵们接触一下,看他们是否有诚意。
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拿下徐州府,证明自己的实力。
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在五天内攻破徐州城!”
施靖林一脸无奈的说道。
勋贵们只要不傻,就不会和他们合作。
哪怕真要合作,也是互相保持默契,而不是直接接触。
锦衣卫和东厂的战斗力下降不假,但不等于人家就是死人,什么情报都不搜集。
一旦让皇帝知道,国内的两大武装集团合流,那是要出大事的。
明知道没机会,他也无法拒绝。
施靖忠的话,代表了族中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想法。
能够看出事情本质的,只有极少数人。
……
京师。
“好!”
“秦天瑞,真乃国之栋梁!
传旨,加封秦天瑞定国将军,赏:上等良驹一匹、金百两、布五十匹……”
看着手中的捷报,龙颜大悦的永宁帝,当即给出了封赏。
如果不是理智占据了上风,他差点儿下旨,让秦天瑞承袭兴国公的爵位。
按照惯例这种祖传爵位,以秦天瑞的功绩,现在完全够资格继承。
然而有资格,不等于就能袭爵。
国公这种层次的爵位,落在一名实权将领身上,那意味着又一名顶尖勋贵诞生。
最近几年,勋贵系的发展势头迅猛,他这个皇帝需要考虑权力平衡。
扶持勋贵对抗文官,或许在先帝朝是认真的,但在永宁帝这里仅仅只是恐吓文官集团的手段。
真要把勋贵集团扶起来,生性多疑的他,根本没法安然入睡。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宁愿新封一个爵位给秦天瑞,也不愿意让他继承兴国公之位。
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
按照大虞目前苛刻的封爵制度,以秦天瑞现在的功劳封爵,只能获得一个终身制爵位。
同世袭的开国公爵相比,中间差了不知道多少层次。
这么干不仅无法拉拢人心,还会把人家推向对立面。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那只是糊弄傻子的。
当了几年的皇帝,他非常清楚,下面的人不是圣人。
真要是断了秦天瑞继承兴国公爵位的希望,这位忠于大虞的将领,就成了不稳定份子。
大虞内忧外患,现在正是用人之际。
此时自毁长城,可不是他这位明君该干的。
“恭喜陛下,喜得良将!”
“收复了扬州府,反贼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
想来要不了多久,收复南京的捷报,就会传来。
……”
首辅万俊辉带头拍起了马屁。
以往的时候,发生这种事,御史们早就开喷。
今天的情况特殊,大家的心情都非常不错。
叛军遭到重锤,岌岌可危的大虞朝,突然间转危为安。
对众人来说,这意味着大家暂时不需要考虑跳槽了。
理论上文官士绅,换个主子一样能当官。
可所有人都清楚,改朝换代是需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纵观人类历史,九成以上的前朝官员,都熬不到新朝建立。
除了下错注外,更多官员连重新下注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人给干掉了。
天下鼎革,革的可不只是前朝皇帝,还有既得利益集团。
大家冒着诛九族的风险,跟着一起造反,可不是白干的。
不把既得利益集团干掉,拿什么去封赏有功之臣。
私底下抱怨归抱怨,大虞朝的官当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
“哈哈哈……”
“首辅所言不差,舞阳侯在递交捷报的同时,也奉上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按照他的计划,接下来将集中兵力,全力收复南京城。
朕觉得非常不错,可以予以支持。
唯一的问题就是持续征战,各省财政压力都非常大。
户部,能够抽出多少钱粮物资,支持收复南京?”
永宁帝关心的询问道。
大虞朝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现在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着财政展开。
如果朝廷有足够的钱粮,根本不会有那么多叛军。
“陛下,户部财政一直吃紧。
各地的秋税刚入库,就被拿去填了窟窿。
现在国库空空……”
庞承杰本能的选择了哭穷。
当然,户部也是真的穷。
朝廷欠下的烂账一大堆,根本不是一季秋税,就能够把坑填平的。
纵使多收十年的税款,也还不上前面的旧账。
为了平账,户部不得不拿和废纸差不多的宝钞予以充数。
不过这些废纸,可以用来支付官员、宗室、贵族的俸禄,却没法用来发放军饷。
大虞建立这么多年,通货膨胀了不知多少倍,士兵军饷硬是没有增长过,还时常遭到克扣。
倘若这最后的救命军饷,都拿宝钞糊弄。
那么宝钞上午发下去,下午部队就发生哗变,次日城头就会出现“清君侧”的大旗。
同忠义无关,纯粹是士兵也要生存。
不给人家留活路,那么大家就一起下地狱。
“够了!”
“朕不想听这些老掉牙的理由。
没有钱粮,就想办法去筹集。
全部都要朕来处理,还有你这户部尚书干嘛?
内阁也参与进去,务必筹集一笔军饷出来。”
永宁帝没好气的说道。
每次心情好的时候,总会闹出点儿幺蛾子,破坏他的好心情。
在镇压白莲教叛乱的问题上,大虞朝也就前期阶段出钱出粮出兵。
随着国库耗干,先帝留下的内库被吸干,平叛大军就只能靠地方衙门自筹钱粮养活。
南方各省富裕不假,怎奈大家被叛军祸害了一遍,一个个都损失惨重。
新收回来的州府,现在都没有来得及恢复生产。
在这种背景下,平叛大军向朝廷伸手要钱,怎么也该表示一二。
“陛下息怒!”
“非庞大人推脱,户部现在是真有困难。
朝廷欠下的债务太多,债主们都盯着户部,国库根本留不下来钱。
……”
谷嘉熙急忙开口劝说道。
作为阁臣,他和庞承杰没多少交情,现在求情全是出于公心。
更换户部尚书容易,难的是户部留下的烂摊子,没人愿意去收拾。
庞承杰抠抠搜搜的,好歹把日子过了下来。
换个户部尚书上去,若是没有这份勤俭持家的能力,局势还会更加糟糕。
“陛下,谷阁老言之有理,此事不能全怪庞大人。
户部现在真的不容易,为了……”
万俊辉跟着帮忙解释道。
最近一年时间里,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身体素质急剧下降。
辞官的折子,他早就递交了上去,就等着皇帝批准,就可以跳出风暴中心回乡养老。
在这种节骨眼上,户部若是出了问题,他这个首辅就别想全身而退。
“哼!”
“别在这里叫苦,户部负责天下钱粮,就要履行其义务。
朕能够等下去,前线的大军等不起。
再给你们宽限三天,朕需要看到结果!”
永宁帝冷漠的下令道。
南京之战即将开打,正是最需要鼓舞军心士气的时候,朝廷肯定要拿出支持力度来。
……
“秦天瑞那小子收复了扬州城,勋贵系全部行动起来,欲一鼓作气收复南京。
自大战爆发以来,人家一路高歌猛进,我们却在这边磨磨蹭蹭。
时间长了,朝中那帮家伙,怕是会认为我们辽东军是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
施靖忠愤愤不平的说道。
同样是将门世家,他们这些九边将门,比起勋贵子弟还是差的远。
他们在边疆厮杀,升官速度居然赶不上国内镇压叛乱。
因为迟迟拿不下徐州府,现在外界对辽东镇的实力,也产生了怀疑。
许多军事常识匮乏的文官,单纯从战绩衡量实力,认为他们战斗力不及两广六镇。
如果再不做点儿什么,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在朝中那帮官员心目中,他们的战斗力连江西兵都赶不上。
理由都是现成的,人家江西第一镇能够孤军深入夺取扬州城,他们连徐州的叛军都搞不定。
解释没有意义,攻取徐州的难度,只有懂军事的人才明白。
皇帝和百官只需要胜利,至于是怎么打赢的,他们根本不关心。
一旦观念成为共识,辽东镇现在享受的优待,都会在未来消失。
往后再想和朝廷谈条件,难度系数将直线上升。
“老九,你都一把年纪的人了,怎么还是这么不稳重!”
“收复南京之事,我们肯定要参与进去。
只是辽东镇不擅水战,现在南方各省的水师,全在勋贵系手中,
想要渡江,必须获得他们的支持。
叛军日薄西山,朝廷平定叛乱,只是时间问题。
前面的苦战,都是勋贵一系打的。
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候,人家凭什么让我们掺和进去?
何况想要参与收复南京,还必须先攻克徐州,大军才能放心南下。”
施靖林当即训斥道。
军功那玩意儿,除了李牧那个另类外,没有人嫌多。
勋贵系的大佬们,现在不缺军功,架不住下面的小弟缺。
那么多勋贵子弟,都指着收复南京的大功,封妻荫子。
他们加入进去,纯粹就是分蛋糕的。
辽东镇战斗力强悍,仅限于北方。
到了江南水乡,十分的战斗力,顶多还有五六分。
眼前的徐州府,也是一条拦路虎。
前面他们可是计划着,攻克徐州后夺取淮扬二府充当驻地,狠狠的从地方上捞一笔。
怎奈叛军知道徐州的重要性,调集了大量的军队死守城池。
为了尽快拿下徐州府,他们不惜拉上了山东、河南的官军强攻城池。
付出了惨痛代价,依旧没有能够拿下城池。
“五哥,你就是太过瞻前顾后。
之前的徐州难打,不等于现在的徐州也难打。
丢了扬州府之后,南方的各省的官军,直接从海上登陆两淮。
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州府,叛军通通守不住。
丢了这些州府,徐州就是一座孤城,坚守也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勋贵系肯为大军提供给养,我们都可以绕过徐州城,直接参与收复南京之战!
勋贵系那边,无非是条件的问题。
大家都是武将,他们想对抗文官集团,还需要我们的支持。
虽然我并不认为勋贵系,能够在朝堂上压制住文官,但并不妨碍许诺支持他们。
勋贵系冲在前面对抗文官,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武将若是能够抱团,哪怕仅仅在某些事情上统一立场,都能够在发挥重要作用。”
施靖忠愤愤不平的说道。
在大虞朝混,武将也必须学会玩儿政治。
以往的时候,施靖忠经常以莽夫形象出现,但那是演给外人看的。
辽东系中施家一门独大,若全都是文武全才,朝中百官和皇帝都别想睡好觉。
论起对部队的控制力,辽东系可比两广系严密多了。
同为大虞最强大的军事集团,李牧带出来的两广系,纯粹就是勋贵大联盟。
靠勋贵集团的支持,才能迅速发展壮大。
能够诞生那么多高级将领,也是人家背后力量,自己在进行运作。
李牧发挥的作用,更像是老师带学生,毕业就各奔东西。
对外的时候是一个团体,内部实际上也分成了多个派系。
几乎每一家老牌勋贵,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山头。
这些大小山头,都可以直接和皇帝对话。
勋贵系大佬更是各家轮流坐,一旦出现一家独大的迹象,皇帝就会搞政治联姻。
嫁一位皇室公主过去,用宗室不得干政的理由,断掉嫡系继承人的仕途。
倘若这家的优秀子弟多,那么就多嫁几位过去。
皇帝的女儿不够,还有藩王宗室女子。
联姻完成,就主动交出兵权,这是双方取得的默契。
有老祖宗留下的现成办法,皇帝对勋贵们的忌惮,相对更少一些。
一众勋贵大族,祖上基本上都和皇室联过姻。
辽东镇则不一样,军中主要将领任命,全部都是他们施家一手操办。
军中高层将领,基本上被他们垄断。
这样的玩法,朝廷想不忌惮都难。
权势到了施家这种地步,向后就是万丈深渊,只能勇往直前。
“罢了!”
“你想要尝试,那就派人和勋贵们接触一下,看他们是否有诚意。
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拿下徐州府,证明自己的实力。
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在五天内攻破徐州城!”
施靖林一脸无奈的说道。
勋贵们只要不傻,就不会和他们合作。
哪怕真要合作,也是互相保持默契,而不是直接接触。
锦衣卫和东厂的战斗力下降不假,但不等于人家就是死人,什么情报都不搜集。
一旦让皇帝知道,国内的两大武装集团合流,那是要出大事的。
明知道没机会,他也无法拒绝。
施靖忠的话,代表了族中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想法。
能够看出事情本质的,只有极少数人。
……
京师。
“好!”
“秦天瑞,真乃国之栋梁!
传旨,加封秦天瑞定国将军,赏:上等良驹一匹、金百两、布五十匹……”
看着手中的捷报,龙颜大悦的永宁帝,当即给出了封赏。
如果不是理智占据了上风,他差点儿下旨,让秦天瑞承袭兴国公的爵位。
按照惯例这种祖传爵位,以秦天瑞的功绩,现在完全够资格继承。
然而有资格,不等于就能袭爵。
国公这种层次的爵位,落在一名实权将领身上,那意味着又一名顶尖勋贵诞生。
最近几年,勋贵系的发展势头迅猛,他这个皇帝需要考虑权力平衡。
扶持勋贵对抗文官,或许在先帝朝是认真的,但在永宁帝这里仅仅只是恐吓文官集团的手段。
真要把勋贵集团扶起来,生性多疑的他,根本没法安然入睡。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宁愿新封一个爵位给秦天瑞,也不愿意让他继承兴国公之位。
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
按照大虞目前苛刻的封爵制度,以秦天瑞现在的功劳封爵,只能获得一个终身制爵位。
同世袭的开国公爵相比,中间差了不知道多少层次。
这么干不仅无法拉拢人心,还会把人家推向对立面。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那只是糊弄傻子的。
当了几年的皇帝,他非常清楚,下面的人不是圣人。
真要是断了秦天瑞继承兴国公爵位的希望,这位忠于大虞的将领,就成了不稳定份子。
大虞内忧外患,现在正是用人之际。
此时自毁长城,可不是他这位明君该干的。
“恭喜陛下,喜得良将!”
“收复了扬州府,反贼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
想来要不了多久,收复南京的捷报,就会传来。
……”
首辅万俊辉带头拍起了马屁。
以往的时候,发生这种事,御史们早就开喷。
今天的情况特殊,大家的心情都非常不错。
叛军遭到重锤,岌岌可危的大虞朝,突然间转危为安。
对众人来说,这意味着大家暂时不需要考虑跳槽了。
理论上文官士绅,换个主子一样能当官。
可所有人都清楚,改朝换代是需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纵观人类历史,九成以上的前朝官员,都熬不到新朝建立。
除了下错注外,更多官员连重新下注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人给干掉了。
天下鼎革,革的可不只是前朝皇帝,还有既得利益集团。
大家冒着诛九族的风险,跟着一起造反,可不是白干的。
不把既得利益集团干掉,拿什么去封赏有功之臣。
私底下抱怨归抱怨,大虞朝的官当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
“哈哈哈……”
“首辅所言不差,舞阳侯在递交捷报的同时,也奉上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按照他的计划,接下来将集中兵力,全力收复南京城。
朕觉得非常不错,可以予以支持。
唯一的问题就是持续征战,各省财政压力都非常大。
户部,能够抽出多少钱粮物资,支持收复南京?”
永宁帝关心的询问道。
大虞朝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现在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着财政展开。
如果朝廷有足够的钱粮,根本不会有那么多叛军。
“陛下,户部财政一直吃紧。
各地的秋税刚入库,就被拿去填了窟窿。
现在国库空空……”
庞承杰本能的选择了哭穷。
当然,户部也是真的穷。
朝廷欠下的烂账一大堆,根本不是一季秋税,就能够把坑填平的。
纵使多收十年的税款,也还不上前面的旧账。
为了平账,户部不得不拿和废纸差不多的宝钞予以充数。
不过这些废纸,可以用来支付官员、宗室、贵族的俸禄,却没法用来发放军饷。
大虞建立这么多年,通货膨胀了不知多少倍,士兵军饷硬是没有增长过,还时常遭到克扣。
倘若这最后的救命军饷,都拿宝钞糊弄。
那么宝钞上午发下去,下午部队就发生哗变,次日城头就会出现“清君侧”的大旗。
同忠义无关,纯粹是士兵也要生存。
不给人家留活路,那么大家就一起下地狱。
“够了!”
“朕不想听这些老掉牙的理由。
没有钱粮,就想办法去筹集。
全部都要朕来处理,还有你这户部尚书干嘛?
内阁也参与进去,务必筹集一笔军饷出来。”
永宁帝没好气的说道。
每次心情好的时候,总会闹出点儿幺蛾子,破坏他的好心情。
在镇压白莲教叛乱的问题上,大虞朝也就前期阶段出钱出粮出兵。
随着国库耗干,先帝留下的内库被吸干,平叛大军就只能靠地方衙门自筹钱粮养活。
南方各省富裕不假,怎奈大家被叛军祸害了一遍,一个个都损失惨重。
新收回来的州府,现在都没有来得及恢复生产。
在这种背景下,平叛大军向朝廷伸手要钱,怎么也该表示一二。
“陛下息怒!”
“非庞大人推脱,户部现在是真有困难。
朝廷欠下的债务太多,债主们都盯着户部,国库根本留不下来钱。
……”
谷嘉熙急忙开口劝说道。
作为阁臣,他和庞承杰没多少交情,现在求情全是出于公心。
更换户部尚书容易,难的是户部留下的烂摊子,没人愿意去收拾。
庞承杰抠抠搜搜的,好歹把日子过了下来。
换个户部尚书上去,若是没有这份勤俭持家的能力,局势还会更加糟糕。
“陛下,谷阁老言之有理,此事不能全怪庞大人。
户部现在真的不容易,为了……”
万俊辉跟着帮忙解释道。
最近一年时间里,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身体素质急剧下降。
辞官的折子,他早就递交了上去,就等着皇帝批准,就可以跳出风暴中心回乡养老。
在这种节骨眼上,户部若是出了问题,他这个首辅就别想全身而退。
“哼!”
“别在这里叫苦,户部负责天下钱粮,就要履行其义务。
朕能够等下去,前线的大军等不起。
再给你们宽限三天,朕需要看到结果!”
永宁帝冷漠的下令道。
南京之战即将开打,正是最需要鼓舞军心士气的时候,朝廷肯定要拿出支持力度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