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迁之谋

小说:复山河 作者:新海月1 更新时间:2025-08-27 00:15:3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京师。

  受漕运中断的影响,北方物价再次飙升。

  刚刚遭受蝗灾的北方各省,民间经济彻底走向崩溃。

  地方上求援的文书,雪花般的向京中飞来。

  “漕运中断,北方经济崩溃,户部可有应对之策?”

  姜书翰一脸冷漠的质问道

  对清流党人的耐心,在一次又一次党争中,逐渐被耗尽。

  内心深处,他已经盘算着,为国锄奸。

  不过清流背后站着江南士绅,这个群体的势力太过恐怖,很难一下子根除。

  冒然出手,不仅无法消灭敌人,反而有可能把自己搭进去。

  “户部正在想办法筹集钱粮,尽可能保障京师的稳定。

  至于其他地区,朝廷财力有限,实在是兼顾不到。”

  吕凌风一脸忐忑的回答道。

  如果早知道,局势会恶化到这一步,他绝对不会争户部尚书的位置。

  看似位高权重,实际上天天都在火药桶上跳舞。

  稍有不慎,大虞财政崩溃,就会带着他一起粉身碎骨。

  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身处风波旋涡之中,已经不是他自己想退就能够退下去的。

  江南士绅和朝廷之间的矛盾,他这个户部尚书成了最大受害者。

  每天眼睛一睁,满脑子都是钱粮窟窿,该怎么去补。

  无数次半夜从睡梦中惊醒,梦到的都是大虞财政破产,他被百官送上断头台。

  每次朝会议事,都少不了拆东墙,补西墙。

  这种苦逼日子,一眼望不到头。

  “哦!”

  “不知吕大人,从什么地方想办法筹集钱粮啊?”

  姜书翰继续追问道。

  作为内阁首辅,本不该这么咄咄逼人的,可他被江南士绅的骚操作给气着了。

  奈何不了江南士绅,那就针对这些士绅大族在朝为官的子弟。

  盯上吕凌风,那是朝廷现在缺钱、缺粮,户部尚书是第一责任人。

  “漕运中断,只能从陆运、海运上补充。

  目前北方各省均遇到了困难,从江南到江南沿途饿殍遍地,陆地运输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

  唯一能够依仗的,只有从海上找补。

  下官正在联络各地船东,争取能从南方运送一批物资过来,先渡过眼前的难关。”

  吕凌风脸色阴沉的回答道。

  毫无疑问,这种操作相当于变相的“废漕改海”,无疑会狠狠的得罪漕运利益集团。

  可吕凌风没得选择,他这户部尚书必须优先保证,大虞财政不崩溃。

  其他的可以假装不知道,但前线官兵的军饷钱粮,必须优先保障。

  京中官员的俸禄,也要想办法发放下去。

  没有南方输入的钱粮,北方高昂的物价,能直接把朝廷拖垮。

  “吕尚书,老夫怎么听说,户部采购的不是粮食,而是一船又一船的糠啊!”

  威远侯似笑非笑的话,让文渊阁的气氛再次凝重起来。

  民间普通百姓吃糠,大家习以为常,可给前线官兵的军粮也发糠,那是会出大事的。

  为了军饷钱粮的问题,前些日子九边之地,刚闹了一次。

  现在这么糊弄,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侯爷的消息就是灵通,户部采购的粮食中,确实有一批糠。

  不过这不是我户部渎职,而是买不到足够的粮食!”

  吕凌风坦言承认道。

  事实上,无论是漕运、海运,还是粮食采购,都绕不开一个群体——江南士绅。

  这个群体掌控着大虞朝最多的海船,垄断着东南粮食贸易的大部分份额。

  为了给朝廷施压,连堵塞运河的事情都干了,自然不会帮朝廷解围。

  江南的大粮商们囤积居奇,敢顶着士绅大族压力,向北疆输送粮食的只剩下一个汉水侯府。

  别看最近几年输入安南都护府的人口多,但人均粮食产量,却处于持续下降状态。

  尤其是移民南洋地区后,很多地区看起来土地肥沃,但架不住雨水太多。

  当地土著不喜欢种植粮食,一方面是岛上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则是洪涝灾害太多。

  老天爷不给面子,粮食减产是常有的事情。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在都护府衙门的组织下,移民们正忙着兴修水利工程。

  搞基建工程,粮食消耗肯定少不了。

  以至于安南都护府,每年出口的粮食,都只有那么几百万石,其中八成都是杂粮。

  听起来数字巨大,实际上光一个京师的消耗,都不止这个数字。

  运送到前线的话,光路上就得消耗七八成。

  粮食不够,那就只能寻找替代品。

  “户部买不到粮食,难道有人囤积居奇?”

  威远侯神色凝重的询问道。

  户部都买不到足够的粮食,民间的情况还得了。

  现在的北方各省,已经狼烟四起。

  朝廷没有第一时间派兵镇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粮。

  剿灭叛军容易,要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却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尽管大虞在不断向安南都护府移民,但对比灾民数量,依旧是杯水车薪。

  倘若局势持续恶化,恐怕京师也顶不住。

  “不只是囤积居奇,受旱灾影响,湖广今年秋粮大幅度减产。

  迭加江南抗税运动,南方的粮价也大幅度上涨。

  哪怕在江南地区,一石米都要卖到1.5两银子。

  漕运畅通的情况下,运送到京师,售价也差不多要翻倍。

  现在这种时候,没有五六两银子,根本买不到。”

  吕凌风面无表情的回答道。

  现在的价格,距离水淹京师的巅峰时期,也相差不了多少。

  如果朝廷不想办法解决,要不了多久,粮价还会继续创出新高。

  如此严重的通胀,根本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承受起的。

  “朝廷现在面临的困局,一半是天灾所致,一半是江南士绅抗税引发的。

  天灾非人力所能及,朝廷能做的就是尽快把税款收起来。

  据北方传来的消息,高句丽已经向北虏投降,或许要不了多久他们又会再次南下。

  留给朝廷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兵部尚书罗文博的话,让文渊阁的气温再次下降。

  大家都是熟读史书之人,非常清楚大虞朝现在的局面,究竟有多糟糕。

  党争、皇权衰落、藩镇割据、官僚系统腐败、财政体系崩溃、土地兼并阶级固化、外敌入侵……

  历代封建王朝亡国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大虞朝都快集齐了。

  患了一身病的大虞朝,居然能够持续运转,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不过这种延续,主要是建立在互相制衡的前提下。

  现在构成帝国核心的群体,想要获得更多的权力,又不想承担自身应尽的义务,一下子让这个古老帝国出现了致命危机。

  “既然没得选择,那就索性不用客气。

  直接下令给万怀瑾,让他加紧催收速度。

  运河如果无法及时恢复,就从海上把钱粮运回来。

  所需船舶,直接从江南就地征召。

  违者一律以谋逆论处!”

  次辅白季临当即提议道。

  看似平平无奇的命令,实际上却是充满了血雨腥风。

  以江南目前的局面,想要完成税收征收任务,注定少不了杀戮。

  屠刀一旦举起,那就回不去啦!

  众人相互对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但从紧张的神色可以看出来,大部分人都动了心。

  后患不后患的,那也要等有以后再说。

  渡不过这一劫,大虞朝都没了。

  他们这帮既得利益者,一个个都要为此付出代价。

  换个朝廷,继续享受荣华富贵,那只是无知蠢货的天真想法。

  历次改朝换代,都伴随着权力更替。

  跟着新君打天下的功臣集团,也是要吃肉的。

  如果让他们继续霸占高位,人家提着脑袋造反,岂不是白忙活了!

  ……

  钱府。

  “周兄大驾光临,不知所为何事?”

  看着来人,钱承轩关心的问道。

  眼下的时间节点,正是江南局势最混乱的时候,世家大族核心成员能不出门都是尽量不出门。

  人情世故往来,也是打发旁系族人去走动。

  需要他们亲自出马的,那必定是大事。

  “钱兄,我这次登门拜访,主要是为江南一众世家求一条活路!”

  周志用的话音落地,钱承轩瞬间脸色大变。

  江南地区局势确实凶险,但也没有到灭门的地步。

  各家看似闹腾的厉害,主要还是幕后谋划,冲在前面的都是一些看不清局势的中小士绅。

  朝廷即便是要强行催收,也是先拿这些人开刀。

  “周兄,这话从何说起?”

  钱承轩皱着眉头问道。

  大家都是老熟人,相互之间还是了解的,他不认为周志用为了恶作剧,就跑过来危言耸听。

  既然说求活路,那就意味着各家有灭门之祸。

  “钱兄,何必明知故问呢!”

  “那帮蠢货,居然敢堵塞运河,这不是逼着朝廷痛下杀手么!”

  周志用愤愤不平的说道。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士绅多了,也免不了出蠢货。

  前面的闹腾,本质上都是为了施压,增加和朝廷谈判的筹码。

  可筹码这玩意儿,握在自己手中,才具备威慑力。

  一旦打了出去,那就丧失了价值。

  漕运本来是一张好牌,可以在博弈中,让朝廷忌惮三分。

  怎奈士绅中出了蠢货,直接傻乎乎的跑去破坏运河,中断了漕运。

  到了这一步,他们不光丧失了手中最具威慑力的筹码,还给拉了一大波的仇恨。

  “漕运中断闹的沸沸扬扬,我自然是知道的。

  不过周兄,此事又不是我们干的。

  朝廷就算要清算,也该找那帮蠢货,与我等何干?”

  钱承轩摇了摇头说道。

  队伍中出了蠢货,确实令人头疼。

  不过江南士绅联盟,本就不是铁板一块,有人犯蠢作死,把他们抛出去即可。

  正好借朝廷的手,帮他们清除了异己。

  哪怕同朝廷的谈判,没有任何实质性收获,也能在瓜分队友遗产中赚上一笔。

  早在抗税运动爆发初期,钱承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

  “钱兄,道理是没错,可架不住有人想搞株连。

  在过去的百年时间里,我们在朝堂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就引发了许多人的不满。

  现在露出了颓势,自然有人会忍不住落井下石。

  北方那帮家伙就不说,一个个都想把我们踩在脚下,就连南方各省中不满我们的人也在日益增多。

  江南书院被屠,就是前兆。

  如果不是衙门那帮家伙做壁上观,就算头叛军袭击书院,也不可能杀光所有人。”

  周志用恶狠狠的说道。

  南北之争,贯穿了整个大虞朝的政治斗争。

  江南抗税运动,本质上就是北方政治力量压倒南方后,他们发起的一次反击行动。

  在这个大趋势下,南方各省士绅的内部矛盾,也官场主要矛盾之一。

  以江南书院为纽带的政治抱团,垄断了大量的科举名额,严重影响了其他各省士绅的利益。

  尤其是最近几届科举,江南地区垄断了八成的南榜进士名额,一些偏远省份甚至直接挂零。

  在江南集团强大的时候,大家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为了自家的利益,还要主动靠过来,加入到这个政治团体中。

  怎奈风水轮流转,江南集团在党争中持续失利,现在更是陷入了众矢之的。

  不趁机落井下石,给他们来上一个狠的,大家就不用混了。

  “周兄说的不错,我们现在确实非常危险。

  如果处理不善,四面八方的饿狼都会扑上来,把我们分食干净。

  可是眼下的局面,我们着实不好办啊!”

  沉默了半晌后,钱承轩忧心忡忡的说道。

  掀开了盖子,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不安来自于哪里。

  政治上没有永恒的盟友,为了利益反目成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遭到各方围攻。

  猛虎也架不住群狼。

  “办法自然是有的,就看钱兄是否敢放手一搏!”

  “他们想借朝廷的手,打击我们的苦心经营的势力,我们自然也能想办法把朝廷抢过来。

  北方那帮家伙,能够在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那是因为京师在北方大地上。

  如果局势发生逆转,朝廷被迫南迁,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周志用的话,把钱承轩吓了一大跳。

  大虞定都北京两百多年,天下人早已经习惯。

  要让朝廷南迁,除非北京沦陷,不然绝无可能。

  京师重地都丢了,北方大地焉能独存。

  把朝廷迁徙到自家的地盘上,顺势掌控朝堂,政治上的收益确实丰厚,可代价却是葬送大虞的半壁江山。

  如此大的手笔,别说钱承轩心里没底,换成任何人听了心里都要打鼓。

  “周兄,兹事体大,光我等谋划,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钱承轩一脸惶恐的说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复山河,复山河最新章节,复山河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