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人所提出的条件,西班牙的态度其实已经很明显了。西班牙允许美国加入协约国共同对英国和德国作战,也允许美国占领英国的古巴殖民地,接管英国在巴拿马运河的股权。

  但这一切的前提,需要美国自己派遣军队去占领这些土地。协约国不会派出一兵一卒帮助美国,也不会干涉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战争。

  卡洛的目的其实很明显,就是想让美国和英国之间互相消耗,让双方狗咬狗,好让西班牙在背后捡便宜。

  美国政府当然也清楚卡洛的想法,但美国政府一时之间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虽然美国也能加入同盟国,可同盟国如今可是劣势方的角色。除非美国能够动员出数百万的军队帮助同盟国扭转颓势,否则美国加入同盟国也是徒劳,不可能改变欧洲战场的格局。

  对于美国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来说,他加入世界大战的前提,是想让美国稳妥地处于战胜方,而不是赌上美国的国运去打这场世界大战。

  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态度,也就导致美国在同盟国和协约国的选择上,明显是更加偏向协约国的。

  虽然俄国国内爆发了动乱,但东线战场的局势一时半会也不可能崩溃。况且英国也爆发了爱尔兰独立战争,要是爱尔兰人胜利了,英国的局面未必会比俄国好多少。

  美国政府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此时不加入世界大战,可能未来再想加入世界大战,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毕竟在局势已经彻底明朗的情况下,战胜国可不愿意平白无故多出一个分蛋糕的国家。

  美国大使在将卡洛的相关态度转告给政府之后,威尔逊总统和自己的几位心腹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最终决定推动美国加入世界大战,好赶上世界大战的最后一趟末班车。

  只不过和欧洲国家不同,美国总统的权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正如同威尔逊总统提议的国际联盟最终没有美国那样,如果宣战的提议得不到参议院的认可,纵使是美国总统,也是没有权利向其他国家宣战的。

  在经过讨论之后,威尔逊总统和他的心腹一致认为,想要推动美国加入世界大战,就必须得在美国国内培养相关的舆论,让更多美国人的观点都偏向主战派而不是和平派。

  在培养国内主战舆论的同时,还要对反战派进行打压。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反对战争的,这也是威尔逊总统能在19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凭借明确的反战态度最终获胜的原因。

  如今要走向主战派,威尔逊总统面临的难题实际上是很多的。当然,如今处于爱尔兰独立战争期间,如果能用比较明确的支持爱尔兰独立的方式,想必是能获得大量爱尔兰选民的选票的。

  爱尔兰人作为美国的第二大群体,如果能够获得爱尔兰移民的支持,推动美国参加世界大战就能获得更多的保障。

  但有一点也不得不进行防备,那就是作为美国第一大移民群体的德国裔的反对。

  虽然美国并不想和德国站在对立面,但如果加入协约国的话,美国也是需要向德国宣战的。

  一旦美德陷入战争,在美国的这近千万德裔移民,将成为反对威尔逊总统的先锋。

  怎么处理这近千万德裔移民,变成威尔逊总统率先要解决的难题。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旦处理失误,这些德裔移民的反对有可能迫使威尔逊总统下台。

  虽然这是一个相对棘手的难题,但对一位能力优秀的政治家来说,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大麻烦。

  近千万德裔移民的反对有可能迫使威尔逊总统下台,那么让这近千万德裔移民无法有效发声不就行了。

  各移民群体的政治力量不是靠总人数来决定的,而是靠移民群体所拥有的议员数量外加资本的力量来决定的。

  对于美国政府来说,他们并不是没有能力解决这近千万德国移民带来的麻烦。毕竟美国在历史上也是加入协约国这边的,这其实也代表着,历史上的美国政府也是需要处理这一难题的。

  历史上的美国政府是如何处理这些难题的呢?

  其实也就是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孤立德裔移民群体,完全废除他们的政治力量。

  在整个一战和二战期间,美国的所有白人移民群体中,最受孤立和迫害的就是德裔移民群体。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德裔移民的母国德国与美国处于敌对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高层确实惧怕这些德裔移民的反对。

  正所谓先发制人,只要在实际上让这些德裔移民处于被孤立的状态,让所有美国人自发的反对德裔移民的一切主张,这些德裔移民就无法对美国政府造成任何威胁。

  届时只要他们支持德国,反对美国政府,所有的美国人就会将他们视作叛国者,认为他们对美国没有丝毫的感情。

  而推动美国走向德国对立面的美国政府,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的责任。只要美国能在战争后取得一定的收益,那么参加世界大战的做法就是正确的。

  德裔移民的反对就是有私心的,他们越反对参战的美国政府,就越代表着他们的私心有多么强烈。

  历史上的美国政府是这么做的,现在由威尔逊所统帅的美国政府,同样采取了相应的办法。

  没办法,为了国家利益,只能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虽然德裔移民是美国的最大移民群体,但德裔移民的数量也只有美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

  美国政府不可能为了这十分之一德裔人口,就完全忽略了美国政府自身的利益。除非此时的德国处于优势方,否则被牺牲的就只能是德裔移民。

  在经过了探讨之后,美国政府很快同意了卡洛所提出来的要求,也就是美国自己去争夺古巴殖民地和巴拿马运河。

  对美国政府来说,这样的条件是无可厚非的。美国政府想要开疆拓土,一味的依赖盟友的力量是不可能的。

  只有自己亲自占领的土地才属于自己,要是真让西班牙和法国派遣军队占领古巴,美国政府还担心法西两国会控制古巴不还给自己。

  至于参战有可能导致的大量伤亡,对于美国这个人口已经接近亿人的国家来说,那确实不算什么大问题。

  只要不承受高达数百万的伤亡,哪怕前线死个几十万人,对美国政府来说也只是洒洒水而已。

  考虑到美国每年能够吸纳大量的移民,就算参加世界大战,美国每年的人口也绝对处于净增长。

  这一点和欧洲国家是完全不同的。也就西班牙是个特例,除了西班牙之外,欧洲各国在参与世界大战的这几年时间里,人口基本都处于负增长状态。

  哪怕是中后期才参战的英国,在参战之后每年的人口也是负增长的。

  更别提法国、德国和俄国这样伤亡相当惨重的国家了。一方面是战场导致的大量伤亡,让法德俄三国的人口锐减。

  另一方面是一些不支持战争的民众纷纷选择移民到国外,这其实也是美国国内德裔移民暴增的原因。

  在和卡洛以及西班牙政府进行商讨之后,美国政府又联系了法国政府,三国政府详细地探讨了美国加入后协约国的权力构成,以及对俄国动乱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小范围的评估。

  相较于西班牙对美国参战的谨慎,法国政府对美国参战并且加入协约国的想法,是感到非常兴奋并且欣喜的。

  对于法国政府来说,美国的那么些个威胁实际上并不重要。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法国政府损失已经相当惨重,战胜后的法国也大概率没有争霸欧洲的资本。

  另一方面,与同出一脉但关系恶劣的英美不同,美国和法国的关系一直以来还是比较良好的。

  先不提舍命帮助美国打赢独立战争的路易十六,单单是后续法国对美国的支持,就足以见得两国政府之间的良好关系。

  当然,法国人的想法肯定也不会那么纯粹。法国一直支持美国的原因,正是为了给英国人找一点麻烦。

  只是美国一直以来都没有成为英国的麻烦,虽然美国打赢了独立战争,但也被牢牢的限制在北美洲的范围内,影响力根本伸不到欧洲,自然也无法对英国造成威胁。

  如今美国好不容易有了参加世界大战并且加入协约国的想法,法国政府当然是支持的。

  除了美国自身的工业和经济实力非常优秀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目前俄国正在进行的大规模游行。

  实际上,俄国国内的游行已经不算是游行了。随着尼古拉二世宣布对国内的游行进行强力镇压,由工人联盟推动的游行已经演变为了全国各地都在爆发的武装起义。

  参与游行的工人们已经没得选了。就算他们不拿起武器反抗政府,政府的屠刀也会落在他们的头上。

  与其等待政府镇压游行后的清算,倒不如选择拿起武器,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

  在圣彼得堡周边还好,这里毕竟是沙皇政府的大本营,再加上周边有许多军队,首都的秩序算是能够保证。

  可在更往东的地区,局势已经变成了一团乱糟。特别是俄国重要城市莫斯科,如今已经快要被革命党所率领的军队控制。

  因为这里位于沙俄大后方,大量军队都被调动到了前线,莫斯科周边的驻军是相当稀少的。

  革命党也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并且借着沙皇政府强力镇压游行队伍所造成的民怨,鼓动大量的工人冲进了莫斯科的武器仓库,最终形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在美国政府没有找到法国之前,法国正为俄国国内的动乱担忧不已。如今美国政府的主动前来,算得上是让法国政府松了一口气。

  虽然美国并不能完全替代俄国,但也能为协约国发挥极大的作用。这也代表着就算俄国因为内乱退出了战争,协约国也不会因此而大乱。

  德国或许能够凭借这样的机会打赢东线战场的战争,可西线战场仍然由协约国掌控优势。

  况且协约国在这段时间也不是没有成果的,至少巴尔干诸国联合进攻奥匈帝国,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

  要是再加一把劲,甚至能在俄国主动退出战争之前,就迫使奥匈帝国投降。

  如此一来,就算俄国退出了战争,协约国也能继续保持战场上的优势,从而获得战争的胜利。

  威尔逊总统在得知西班牙和法国都支持美国对英国宣战并且占领古巴殖民地之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法国政府因为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和西班牙一样也不会派遣军队帮助美国对英作战。

  但美国政府原本也没期待法国和西班牙派出军队,像古巴殖民地这种家门口的土地,还是需要美国自己出兵去争夺的。

  在连续取得西班牙和法国的支持之后,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也决定在美国国内进行最后的准备,推动舆论支持美国政府宣战,顺带着利用舆论,将英国和德国推向美国的对立面。

  这也是美国三权分立的最大坏处,总统实际上是没有那么大的实权的。在威尔逊总统宣布向英国宣战之前,必须得让民众对英国充满厌恶,这样才能获得民众和参议院的支持。

  如果威尔逊总统只是盲目宣战,光是反对党和反战派的唾沫,就足以淹死威尔逊总统和他的幕僚。

  对协约国来说,需要准备一段时间也算是好消息。如今的英国正忙于打爱尔兰独立战争,对美洲的关注肯定是要减弱的。

  只要美国准备加入协约国的消息保密的好,未来等到美国宣战的时候,势必会让英国方寸大乱。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爱尔兰要撑住一段时间,不能在美国向英国宣战之前就被英国打败。

  关于这一点,卡洛也嘱咐西班牙政府和法国以及美国政府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并且最终在美国何时宣战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美国政府需要长达数个月的准备,在此期间,法国和西班牙将尽全力支持爱尔兰独立战争,减少英国对美洲局势的关注。

  一旦美国政府完成战争准备,就会立刻对英国宣战,从而抢占时机占领古巴殖民地。

  只要英国政府对美国的突然宣战没有准备,古巴殖民地被美国占领是必然的。

  损失古巴殖民地之后,英国对美国的宣战肯定要有一定的应对和反击。要不然,整个北美洲的局势可就真的由美国说了算了。

  但凡英国对美国的宣战没有任何反击,那美国政府也就不再局限于吞并古巴殖民地,而是将目光放到更加庞大的加拿大殖民地上。

  对于英国来说,损失一个古巴殖民地也就算了。要是连加拿大都失去了,那英国可就损失惨重了。

  这也算是给英国准备的又一份大礼。印度独立运动、爱尔兰独立战争外加美国的宣战,再考虑到西线战场同盟国的颓势,种种麻烦接踵而来,卡洛甚至都不知道英国政府该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国崛起:西班牙,帝国崛起:西班牙最新章节,帝国崛起:西班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