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艘冲在最前面的英国军舰很快在协约国军舰的轰炸之下变得残破不堪,就连一艘无畏舰也受了重伤。
不过此时的英国本土舰队明显管不了最前面这几艘军舰了。虽然可能会损失几艘军舰,但要是能趁机让大部分主力军舰都调转方向,做好战斗准备,对英国来说其实也是不亏的。
正如同法国大西洋舰队在逃跑的时候果断牺牲掉两艘无畏舰一样,有些时候也不能只看损失,要看付出损失之后取得的成果。
在牺牲掉最前面的几艘军舰之后,英国海军的大部队终于有时间调转炮口,对协约国军舰进行反击。
随着英国军舰的反击,这场涉及到多个国家的海战也终于来到了高潮。不过英国在海战中还是处于劣势方,因为协约国联合舰队的无畏舰数量是要超过英国出动的本土舰队的。
英国海军采取的是一边打一边拖的策略,争取拖到德国海军的支援到来。而协约国海军这边,在选择支援法国大相舰队的前提下,作为协约国联合舰队的司令官,马丁埃尔南德斯上将当然也清楚,同盟国这边也有可能是全主力出动的。
协约国这边能做好应对英国海军主力的准备,自然也会同时做好应对德国海军主力的准备。
面对着英国人边打边撤拖时间的策略,马丁埃尔南德斯上将看的可谓是一清二楚。
打肯定是要打的,但为了防止德国海军绕后突袭到协约国海军的后方,马丁埃尔南德斯上将命令协约国这边的潜艇散开环绕在舰队主力的四周,打探周边的局势,同时寻找时机偷袭敌方的军舰。
敌人的主力战舰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偷袭的,但那些稍显落后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潜艇还是可以轻易摧毁的。
摧毁一艘老式战列舰或者巡洋舰对海战没有太大的帮助,但要是摧毁的老式战列舰和巡洋舰数量多了,也足以让英国人感到心疼。
虽然这些老式战列舰和巡洋舰的造价并不昂贵,但对英国海军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
虽然英国海军的总吨位傲视群雄,可英国海军要部署在全球各地,光是成规模的正规舰队就有好几个,更别提各殖民地不太成规模的小型舰队了。
这些舰队不可能全部用无畏舰和超级无畏舰来当做旗舰,有些时候只能用老式战列舰或者巡洋舰。
这些老掉牙的战列舰和吨位不足的巡洋舰,对英国本土舰队来说算不上什么稀罕物,但对英国的殖民地舰队来说,那可绝对是宝贵的补充了。
在海战中损失的老式战列舰和巡洋舰越多,英国后续就要建造更多的同类型产品来填补空缺。
毕竟一支成规模的舰队也不能只靠无畏舰和超级无畏舰来撑场面,其他的各类型军舰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对德国舰队早有防备,协约国联合舰队在被德国舰队包围之前就发现了德国主力舰队的踪影。
此时距离联合舰队与英国主力舰队开战已经过去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得知赶来支援的是德国主力舰队之后,马丁埃尔南德斯上将也没有贪功,下令舰队开始缓慢撤离。
此时的德国主力舰队距离正面战场还有一段距离,而英国舰队最靠近协约国联合舰队的几艘军舰已经被击沉,就算英国舰队想要追赶联合舰队,也必须得绕开那几艘正在缓缓沉没的军舰。
更何况英国舰队此时也是作战姿态,他们想要追赶也需要慢慢调转船头才行。
这也代表着,如今正是联合舰队最佳的撤离时间。要是再不撤离,等到德国舰队的主力加入战场,那就只能和对方决一死战了。
考虑到联合舰队的无畏舰数量略微落后于英国和德国主力舰队的无畏舰数量,这场海战继续打下去,输赢可就真说不一定了。
此时已经夜幕降临,借着夜色的掩护,协约国联合舰队的主力成功在英德舰队主力汇合之前撤离了战场。
虽然留下了几艘小型军舰断后,但相较于海战上取得的成果来说,这样的付出也是完全值得的。
算上法国大西洋舰队的战果,协约国这边仍然赚了一点便宜。
整场海战,协约国一共损失了五艘无畏舰、两艘老式战列舰、十五艘巡洋舰和十四艘潜艇,另外还有十多艘其他类型的小型军舰沉没,沉没的军舰总吨位接近24万吨。
其中法国就损失了三艘无畏舰,西班牙损失了一艘,意大利损失了一艘。
而同盟国这边,虽然只损失了三艘无畏舰,但其中两艘是超级无畏舰,而且都是英国的无畏舰,这对英国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除了这三艘无畏舰之外,英国还损失了三艘老式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十六艘巡洋舰和十二艘潜艇,还有近二十艘各类型的其他军舰,沉没的军舰总吨位加起来接近35万吨。
至于后赶来的德国舰队,因为协约国联合舰队采取了保守避战的策略,这也导致德国舰队的损失很小,只有最前方的一艘巡洋舰被西班牙的潜艇偷袭沉没,损失的军舰总吨位都达不到5000吨。
联合舰队顺利地从战场上撤出之后,立刻就向位于直布罗陀的协约国海军总司令部上报了最终战果。
当卡洛得知这份最终战果的时候,也终于松了一口气。说实在的,对于这一次协约国联合舰队主力全军出动,卡洛实际上还是比较担忧的。
虽然西班牙在几年前打败了英国,但那是因为西班牙在无畏舰方面赶超了英国,再加上英国疏忽大意的原因,这才导致了海军方面的惨败。
如今可不同。英国在那场战败之后加强了对无畏舰的研发,不仅建造了比西班牙更多的无畏舰,还和西班牙同一时间研发出了超级无畏舰。
如果只讨论英国和西班牙的海军实力,目前西班牙海军与英国海军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也就是英国的无畏舰并不完全部署在本土,要不然西班牙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此时发动一场海上战役的。
虽然这场海战并未让英国伤筋动骨,但也进一步减少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海军差距。
在这场海战之后,相信英国对海战也会更加谨慎。毕竟海战造成的损失是实打实的,需要英国投入真金白银去弥补那些被击沉的军舰造成的空缺。
只计算英国被击沉的主力军舰,两艘超级无畏舰,一艘无畏舰,三艘老式战列舰和两艘战列巡洋舰的造价就已经接近千万英镑,再加上数十艘中小型军舰和军舰上的海军士兵,这场海战对英国造成的损失绝对不低于两千万英镑。
虽然协约国的舰队也有较大的伤亡,但伤亡主要集中在法国的大西洋舰队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损失了一艘无畏舰,再加上其他小型军舰的损失,经济损失大约在三百万英镑,相较于英国的损失完全只是九牛一毛。
这样的战果对西班牙来说并不只是英国损失惨重这一个好消息,同时还有法国海军损失惨重这另一个好消息。
法国一下子损失了三艘无畏舰之后,海军实力可谓是大打折扣,瞬间和俄国、意大利以及美国来到了同一水平线。
虽然这几个国家也都有无畏舰,但相较于排名前三的英西德来说,法国在海军方面已经没有任何崛起的可能。
非要说法国海军崛起的话,可能就是这场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法国争取获得英国和德国的军舰了。
世界大战结束后,胜利国肯定是要瓜分战败国的财产的。如果英国和德国是战败国,那么英德两国建造的大量海军,自然也在被瓜分的行列当中。
如果能够获得英国和德国的大部分军舰,法国还是有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重新成为海军强国,甚至问鼎海军霸主的宝座的。
关于这一点,卡洛也是经过慎重思考的。
如果法国政府想接收德国甚至是英国的军舰,卡洛和西班牙政府是乐于见到的。
接管战败国的军舰虽然能让海军实力一下子变强很多,但也代表着海军军费开支会呈数倍增长。
对于本土工业和经济受到极大摧残的法国来说,一下子接管一支强大的海军并不是什么好事。
另外就是法国海军强大之后,英法矛盾会再度激烈化。虽然英国已经加入到世界大战当中,但想凭借这场世界大战击败英国,难度还是很大的。
英国本土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想要真正意义上的打败英国,就必须得登陆英国本土。
可以预料到的是,协约国各国合力打败德国之后,除了西班牙之外,没有国家再有能力发兵登陆英国本土。
强行和英国死磕对西班牙来说也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毕竟考虑到二战中即将崛起的两个国家,欧洲还是需要英法这样的老牌列强来维持局势的。
相较于二战中的英国,卡洛更加忌惮的是二战中崛起的德国和俄国。所以有可能的话,在合力击败德国之后,卡洛还是想和英国政府握手言和的。
至于到时候的法国和意大利是否愿意与英国握手言和,那就不是卡洛该考虑的事情了。
如果法国政府并不想和英国和谈的话,那法国政府就得自己出兵登陆英国本土。西班牙可以为法国提供帮助,但法国政府到底愿不愿意再兴兵进攻英国,可不是卡洛说了算的。
在得到这份战果之后,卡洛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命令西班牙王室所控制的各大报社媒体,加快传播这一喜讯。
海战的胜利不仅能够提振民心和军心,同样也能让其他的中立国家明白,目前的协约国在陆战和海战上都已经获得了优势。
在空军没有成气候的情况下,陆战和海战都能获得优势,也就代表着胜利的天平已经不断的向协约国倾斜。
之所以让报社加快传播这一消息,一方面确实想要提振西班牙甚至整个协约国的士气,另一方面则是潜移默化的提醒美国政府,希望他们尽快行动,不要耽误了时机。
美国政府加入世界大战肯定是想分一杯羹的。要是等到欧洲大战局势已定,美国还没有加入世界大战,那也就没有加入战争的必要了。
相信美国政府会明白卡洛的用意,想要在世界大战中分一杯羹,美国就必须得提供足够的贡献才行。
西班牙各大报社的行动很快。其实早在这场海战分出胜负之前,各大报社就已经在准备相关的胜利战报了。
这并不是说各大报社相信西班牙海军能够取得胜利,而是在舆论方面西班牙绝对不能主动认怂。
这场海战不管谁取得胜利,西班牙的报社都必须报道西班牙是胜利方。如果自己承认自己在海战中战败的话,不仅会对西班牙的军心民心造成打击,同样也会让协约国的其他国家因此而失望,丧失对战争的信心。
英国方面其实和西班牙是同样的想法。虽然这场海战理论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胜利方,但从双方损失来衡量,英国绝对是战败方。
不过这并不影响英国政府的舆论宣传,在英国各大报社的报道当中,英国和德国的海军主力联合击败了协约国的联合舰队,并且击沉了协约国五艘无畏舰,是海战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者。
英国的报社也算掌握了舆论宣传的精髓。整条新闻报道采取七分真三分假的手段,让不太清楚海战局势的英国民众很快就相信了英国在海战中取得胜利。
也确实,报社报道的协约国的海军损失都是真实的。协约国的联合舰队确实损失了五艘无畏舰,这在英国民众看来已经是相当大的损失了。
既然协约国的海军有如此巨大的损失,那协约国自然是战败方,同盟国自然而然也就是战胜方了。
通过提出协约国的战损,让民众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同盟国是战胜方,这不仅能让民众相信新闻报道,同样也能让民众相信英国会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这样的手段是很有效果的,并没有人对报社的新闻报道提出质疑,大家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英国在海战中已经取得胜利。
这也导致一个非常奇怪的局面,协约国和同盟国这边都对外宣称自己是海战的胜利方,双方也都拿出了对方大概的战损情况,认为对方在海战中损失惨重。
因为许多军舰早已经沉没海底的原因,就算各国民众亲自前往战场周边,也是根本无法判断双方的具体伤亡情况的。
这也导致同盟国在宣称自己是战胜国时很有底气,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谎言是否会被揭穿。
卡洛也注意到了英国人在舆论方面的操作,但是卡洛并不在意。
因为这样的操作只能影响本国军民的士气,是无法影响战场的实际情况的。
英国政府口口声声宣称自己和德国是海战的胜利者又能如何呢?这丝毫不影响协约国联合舰队的下一步行动,也根本不影响协约国军队对奥匈帝国发动猛攻。
海战爆发几天之后,远在美洲的美国也收到了海战的消息。美国大使亲自前往了协约国联合舰队的驻地,在发现协约国联合舰队并未有太大的损失之后,选择相信西班牙的说法,也就是协约国联合舰队取得了海战的胜利。
美国政府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清楚到了该行动的时间。
要是再拖下去,就算美国政府参与了世界大战,也不可能和法国、西班牙坐在一桌瓜分战败国的利益。
1915年3月22日,美国外交部公开发表声明,宣称美国作为自由民主国家的表率,支持爱尔兰人对压迫者英国的反抗,承认爱尔兰共和国的合法地位,并且认为英国对爱尔兰共和国发动的战争是赤裸裸的侵略。
美国政府要求英国立刻停止对爱尔兰的入侵,否则美国将以中立者的身份向爱尔兰提供援助。
美国政府的突然威胁让英国政府有些诧异,但英国政府并不把美国政府的威胁当一回事。
此时的美国除了工业和经济比较强大之外,军事实力那可谓是一塌糊涂。而且美国在大西洋彼岸,就算美国参与世界大战又能如何呢?是完全威胁不到英国的。
于是乎,英国政府毫不在意地发出了一封回函,不仅斥责了美国政府所谓的声明,还宣布自3月23日开始,将对悬挂美国旗帜的民用船只进行禁运,禁止所有悬挂美国旗帜的民用船只靠近英国和英国殖民地的港口。
本来英国政府以为,在英国如此强硬的回击之下,美国政府绝对会选择认怂。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国政府不仅没有认怂,反而还非常强硬的进行了回击。
在英国政府宣布禁止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靠近英国和其殖民地的港口之后,美国同样也宣布禁止悬挂英国国旗的船只靠近美国港口,并且对英国进行了禁运。
同时,美国政府宣布将向爱尔兰共和国支援一大批物资。其中不仅包括粮食、日用品和医疗物资,还包括步枪、机枪和火炮等军火。
美国政府对英国如此硬气的行为实际上也暴露了自己的目的,欧洲各国也都清楚,美国这个唯一一个没有参与世界大战的列强,在安静等待了接近三年的时间之后,也终于要选择加入世界大战分一杯羹了。
不过此时的英国本土舰队明显管不了最前面这几艘军舰了。虽然可能会损失几艘军舰,但要是能趁机让大部分主力军舰都调转方向,做好战斗准备,对英国来说其实也是不亏的。
正如同法国大西洋舰队在逃跑的时候果断牺牲掉两艘无畏舰一样,有些时候也不能只看损失,要看付出损失之后取得的成果。
在牺牲掉最前面的几艘军舰之后,英国海军的大部队终于有时间调转炮口,对协约国军舰进行反击。
随着英国军舰的反击,这场涉及到多个国家的海战也终于来到了高潮。不过英国在海战中还是处于劣势方,因为协约国联合舰队的无畏舰数量是要超过英国出动的本土舰队的。
英国海军采取的是一边打一边拖的策略,争取拖到德国海军的支援到来。而协约国海军这边,在选择支援法国大相舰队的前提下,作为协约国联合舰队的司令官,马丁埃尔南德斯上将当然也清楚,同盟国这边也有可能是全主力出动的。
协约国这边能做好应对英国海军主力的准备,自然也会同时做好应对德国海军主力的准备。
面对着英国人边打边撤拖时间的策略,马丁埃尔南德斯上将看的可谓是一清二楚。
打肯定是要打的,但为了防止德国海军绕后突袭到协约国海军的后方,马丁埃尔南德斯上将命令协约国这边的潜艇散开环绕在舰队主力的四周,打探周边的局势,同时寻找时机偷袭敌方的军舰。
敌人的主力战舰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偷袭的,但那些稍显落后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潜艇还是可以轻易摧毁的。
摧毁一艘老式战列舰或者巡洋舰对海战没有太大的帮助,但要是摧毁的老式战列舰和巡洋舰数量多了,也足以让英国人感到心疼。
虽然这些老式战列舰和巡洋舰的造价并不昂贵,但对英国海军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
虽然英国海军的总吨位傲视群雄,可英国海军要部署在全球各地,光是成规模的正规舰队就有好几个,更别提各殖民地不太成规模的小型舰队了。
这些舰队不可能全部用无畏舰和超级无畏舰来当做旗舰,有些时候只能用老式战列舰或者巡洋舰。
这些老掉牙的战列舰和吨位不足的巡洋舰,对英国本土舰队来说算不上什么稀罕物,但对英国的殖民地舰队来说,那可绝对是宝贵的补充了。
在海战中损失的老式战列舰和巡洋舰越多,英国后续就要建造更多的同类型产品来填补空缺。
毕竟一支成规模的舰队也不能只靠无畏舰和超级无畏舰来撑场面,其他的各类型军舰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对德国舰队早有防备,协约国联合舰队在被德国舰队包围之前就发现了德国主力舰队的踪影。
此时距离联合舰队与英国主力舰队开战已经过去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得知赶来支援的是德国主力舰队之后,马丁埃尔南德斯上将也没有贪功,下令舰队开始缓慢撤离。
此时的德国主力舰队距离正面战场还有一段距离,而英国舰队最靠近协约国联合舰队的几艘军舰已经被击沉,就算英国舰队想要追赶联合舰队,也必须得绕开那几艘正在缓缓沉没的军舰。
更何况英国舰队此时也是作战姿态,他们想要追赶也需要慢慢调转船头才行。
这也代表着,如今正是联合舰队最佳的撤离时间。要是再不撤离,等到德国舰队的主力加入战场,那就只能和对方决一死战了。
考虑到联合舰队的无畏舰数量略微落后于英国和德国主力舰队的无畏舰数量,这场海战继续打下去,输赢可就真说不一定了。
此时已经夜幕降临,借着夜色的掩护,协约国联合舰队的主力成功在英德舰队主力汇合之前撤离了战场。
虽然留下了几艘小型军舰断后,但相较于海战上取得的成果来说,这样的付出也是完全值得的。
算上法国大西洋舰队的战果,协约国这边仍然赚了一点便宜。
整场海战,协约国一共损失了五艘无畏舰、两艘老式战列舰、十五艘巡洋舰和十四艘潜艇,另外还有十多艘其他类型的小型军舰沉没,沉没的军舰总吨位接近24万吨。
其中法国就损失了三艘无畏舰,西班牙损失了一艘,意大利损失了一艘。
而同盟国这边,虽然只损失了三艘无畏舰,但其中两艘是超级无畏舰,而且都是英国的无畏舰,这对英国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除了这三艘无畏舰之外,英国还损失了三艘老式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十六艘巡洋舰和十二艘潜艇,还有近二十艘各类型的其他军舰,沉没的军舰总吨位加起来接近35万吨。
至于后赶来的德国舰队,因为协约国联合舰队采取了保守避战的策略,这也导致德国舰队的损失很小,只有最前方的一艘巡洋舰被西班牙的潜艇偷袭沉没,损失的军舰总吨位都达不到5000吨。
联合舰队顺利地从战场上撤出之后,立刻就向位于直布罗陀的协约国海军总司令部上报了最终战果。
当卡洛得知这份最终战果的时候,也终于松了一口气。说实在的,对于这一次协约国联合舰队主力全军出动,卡洛实际上还是比较担忧的。
虽然西班牙在几年前打败了英国,但那是因为西班牙在无畏舰方面赶超了英国,再加上英国疏忽大意的原因,这才导致了海军方面的惨败。
如今可不同。英国在那场战败之后加强了对无畏舰的研发,不仅建造了比西班牙更多的无畏舰,还和西班牙同一时间研发出了超级无畏舰。
如果只讨论英国和西班牙的海军实力,目前西班牙海军与英国海军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也就是英国的无畏舰并不完全部署在本土,要不然西班牙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此时发动一场海上战役的。
虽然这场海战并未让英国伤筋动骨,但也进一步减少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海军差距。
在这场海战之后,相信英国对海战也会更加谨慎。毕竟海战造成的损失是实打实的,需要英国投入真金白银去弥补那些被击沉的军舰造成的空缺。
只计算英国被击沉的主力军舰,两艘超级无畏舰,一艘无畏舰,三艘老式战列舰和两艘战列巡洋舰的造价就已经接近千万英镑,再加上数十艘中小型军舰和军舰上的海军士兵,这场海战对英国造成的损失绝对不低于两千万英镑。
虽然协约国的舰队也有较大的伤亡,但伤亡主要集中在法国的大西洋舰队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损失了一艘无畏舰,再加上其他小型军舰的损失,经济损失大约在三百万英镑,相较于英国的损失完全只是九牛一毛。
这样的战果对西班牙来说并不只是英国损失惨重这一个好消息,同时还有法国海军损失惨重这另一个好消息。
法国一下子损失了三艘无畏舰之后,海军实力可谓是大打折扣,瞬间和俄国、意大利以及美国来到了同一水平线。
虽然这几个国家也都有无畏舰,但相较于排名前三的英西德来说,法国在海军方面已经没有任何崛起的可能。
非要说法国海军崛起的话,可能就是这场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法国争取获得英国和德国的军舰了。
世界大战结束后,胜利国肯定是要瓜分战败国的财产的。如果英国和德国是战败国,那么英德两国建造的大量海军,自然也在被瓜分的行列当中。
如果能够获得英国和德国的大部分军舰,法国还是有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重新成为海军强国,甚至问鼎海军霸主的宝座的。
关于这一点,卡洛也是经过慎重思考的。
如果法国政府想接收德国甚至是英国的军舰,卡洛和西班牙政府是乐于见到的。
接管战败国的军舰虽然能让海军实力一下子变强很多,但也代表着海军军费开支会呈数倍增长。
对于本土工业和经济受到极大摧残的法国来说,一下子接管一支强大的海军并不是什么好事。
另外就是法国海军强大之后,英法矛盾会再度激烈化。虽然英国已经加入到世界大战当中,但想凭借这场世界大战击败英国,难度还是很大的。
英国本土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想要真正意义上的打败英国,就必须得登陆英国本土。
可以预料到的是,协约国各国合力打败德国之后,除了西班牙之外,没有国家再有能力发兵登陆英国本土。
强行和英国死磕对西班牙来说也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毕竟考虑到二战中即将崛起的两个国家,欧洲还是需要英法这样的老牌列强来维持局势的。
相较于二战中的英国,卡洛更加忌惮的是二战中崛起的德国和俄国。所以有可能的话,在合力击败德国之后,卡洛还是想和英国政府握手言和的。
至于到时候的法国和意大利是否愿意与英国握手言和,那就不是卡洛该考虑的事情了。
如果法国政府并不想和英国和谈的话,那法国政府就得自己出兵登陆英国本土。西班牙可以为法国提供帮助,但法国政府到底愿不愿意再兴兵进攻英国,可不是卡洛说了算的。
在得到这份战果之后,卡洛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命令西班牙王室所控制的各大报社媒体,加快传播这一喜讯。
海战的胜利不仅能够提振民心和军心,同样也能让其他的中立国家明白,目前的协约国在陆战和海战上都已经获得了优势。
在空军没有成气候的情况下,陆战和海战都能获得优势,也就代表着胜利的天平已经不断的向协约国倾斜。
之所以让报社加快传播这一消息,一方面确实想要提振西班牙甚至整个协约国的士气,另一方面则是潜移默化的提醒美国政府,希望他们尽快行动,不要耽误了时机。
美国政府加入世界大战肯定是想分一杯羹的。要是等到欧洲大战局势已定,美国还没有加入世界大战,那也就没有加入战争的必要了。
相信美国政府会明白卡洛的用意,想要在世界大战中分一杯羹,美国就必须得提供足够的贡献才行。
西班牙各大报社的行动很快。其实早在这场海战分出胜负之前,各大报社就已经在准备相关的胜利战报了。
这并不是说各大报社相信西班牙海军能够取得胜利,而是在舆论方面西班牙绝对不能主动认怂。
这场海战不管谁取得胜利,西班牙的报社都必须报道西班牙是胜利方。如果自己承认自己在海战中战败的话,不仅会对西班牙的军心民心造成打击,同样也会让协约国的其他国家因此而失望,丧失对战争的信心。
英国方面其实和西班牙是同样的想法。虽然这场海战理论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胜利方,但从双方损失来衡量,英国绝对是战败方。
不过这并不影响英国政府的舆论宣传,在英国各大报社的报道当中,英国和德国的海军主力联合击败了协约国的联合舰队,并且击沉了协约国五艘无畏舰,是海战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者。
英国的报社也算掌握了舆论宣传的精髓。整条新闻报道采取七分真三分假的手段,让不太清楚海战局势的英国民众很快就相信了英国在海战中取得胜利。
也确实,报社报道的协约国的海军损失都是真实的。协约国的联合舰队确实损失了五艘无畏舰,这在英国民众看来已经是相当大的损失了。
既然协约国的海军有如此巨大的损失,那协约国自然是战败方,同盟国自然而然也就是战胜方了。
通过提出协约国的战损,让民众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同盟国是战胜方,这不仅能让民众相信新闻报道,同样也能让民众相信英国会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这样的手段是很有效果的,并没有人对报社的新闻报道提出质疑,大家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英国在海战中已经取得胜利。
这也导致一个非常奇怪的局面,协约国和同盟国这边都对外宣称自己是海战的胜利方,双方也都拿出了对方大概的战损情况,认为对方在海战中损失惨重。
因为许多军舰早已经沉没海底的原因,就算各国民众亲自前往战场周边,也是根本无法判断双方的具体伤亡情况的。
这也导致同盟国在宣称自己是战胜国时很有底气,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谎言是否会被揭穿。
卡洛也注意到了英国人在舆论方面的操作,但是卡洛并不在意。
因为这样的操作只能影响本国军民的士气,是无法影响战场的实际情况的。
英国政府口口声声宣称自己和德国是海战的胜利者又能如何呢?这丝毫不影响协约国联合舰队的下一步行动,也根本不影响协约国军队对奥匈帝国发动猛攻。
海战爆发几天之后,远在美洲的美国也收到了海战的消息。美国大使亲自前往了协约国联合舰队的驻地,在发现协约国联合舰队并未有太大的损失之后,选择相信西班牙的说法,也就是协约国联合舰队取得了海战的胜利。
美国政府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清楚到了该行动的时间。
要是再拖下去,就算美国政府参与了世界大战,也不可能和法国、西班牙坐在一桌瓜分战败国的利益。
1915年3月22日,美国外交部公开发表声明,宣称美国作为自由民主国家的表率,支持爱尔兰人对压迫者英国的反抗,承认爱尔兰共和国的合法地位,并且认为英国对爱尔兰共和国发动的战争是赤裸裸的侵略。
美国政府要求英国立刻停止对爱尔兰的入侵,否则美国将以中立者的身份向爱尔兰提供援助。
美国政府的突然威胁让英国政府有些诧异,但英国政府并不把美国政府的威胁当一回事。
此时的美国除了工业和经济比较强大之外,军事实力那可谓是一塌糊涂。而且美国在大西洋彼岸,就算美国参与世界大战又能如何呢?是完全威胁不到英国的。
于是乎,英国政府毫不在意地发出了一封回函,不仅斥责了美国政府所谓的声明,还宣布自3月23日开始,将对悬挂美国旗帜的民用船只进行禁运,禁止所有悬挂美国旗帜的民用船只靠近英国和英国殖民地的港口。
本来英国政府以为,在英国如此强硬的回击之下,美国政府绝对会选择认怂。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国政府不仅没有认怂,反而还非常强硬的进行了回击。
在英国政府宣布禁止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靠近英国和其殖民地的港口之后,美国同样也宣布禁止悬挂英国国旗的船只靠近美国港口,并且对英国进行了禁运。
同时,美国政府宣布将向爱尔兰共和国支援一大批物资。其中不仅包括粮食、日用品和医疗物资,还包括步枪、机枪和火炮等军火。
美国政府对英国如此硬气的行为实际上也暴露了自己的目的,欧洲各国也都清楚,美国这个唯一一个没有参与世界大战的列强,在安静等待了接近三年的时间之后,也终于要选择加入世界大战分一杯羹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国崛起:西班牙,帝国崛起:西班牙最新章节,帝国崛起:西班牙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国崛起:西班牙,帝国崛起:西班牙最新章节,帝国崛起:西班牙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