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乾军大营。

  赵云和张辽、公孙瓒聚在帐内,商议破敌之策。

  楼班的退守与袭扰之策很有效果,乌桓人守住滨海道后,乾军进行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完全攻不进乌桓人的营寨。

  滨海道车马难行,大乾骑兵无法冲锋,步卒也难以通过。

  赵云武艺再高,也不可能一个人杀入乌桓营寨,把乌桓人全宰了。

  强行进攻,只会进入乌桓人的伏击圈,让大军损失惨重。

  “报将军!

  我军的运粮车队,又被乌桓人袭扰了!”

  赵云闻言眉头一皱,说道:

  “乌桓人来了多少,粮草没有损失吧?”

  乾军斥候道:

  “这次还是上千敌骑,已被我护粮大军击退。

  但是粮草…又损失了三成。”

  “三成!”

  赵云拳头突然捏紧,在草原运粮本就不易,又损失三成粮草,军中的粮食可就捉襟见肘了。

  公孙瓒道:

  “粮草损失三成,下一批粮草不知何时能运到。

  就算运来了,难保不会遭受乌桓人的劫掠。”

  张辽怒道:

  “这些乌桓贼子,着实可恨!

  没想到这群草原蛮子,也如此奸诈!”

  公孙瓒想了想,对赵云、张辽等人道:

  “现在我军无法突破乌桓人的防御,进步滨海道,粮草又受到敌军袭扰。

  这些乌桓贼寇,就如蝗虫一般,哪怕我们将他们杀光,照样前赴后继的来袭扰粮草。

  长此以往,我军必会断粮,到那时可就危险了。

  趁现在我军还有粮草,不如退军吧。

  将辽西之战的战报,发给主公定夺,请军师定计。

  以我大乾诸位军师的妙计,定能想出破敌之策。”

  听了公孙瓒之言,赵云、张辽沉默不语。

  不得不说,公孙瓒的策略,确实是最稳妥的做法。

  乾军战力在乌桓人之上,就算此时撤退,乌桓人也不敢追击,他们只敢守着滨海道。

  而滨海道一时破不得,不代表永远无法攻破。

  大乾有李儒、贾诩、庞统、郭嘉等一众智谋超绝的军师,随便出几个计策,都能打破乌桓人的龟壳。

  赵云和张辽之所以没有立刻同意公孙瓒撤兵的意见,是因为心中还有几分不甘。

  是他们主动请缨,要为主公尽灭乌桓的。

  现在铩羽而归,他们有何面目回去见主公?

  失去这次攻灭乌桓的机会,大乾再想北征乌桓,至少要在一两年以后。

  这一两年的时间,乌桓人一定会变本加厉地在北方肆虐,戕害大汉百姓。

  也不知会有多少百姓,死在乌桓人的屠刀之下。

  只要有一击灭敌的机会,赵云就不想放过。

  可惜现在就如公孙瓒所说,想要进兵破敌,太难了!

  现在的乾军受困草原,再打下去确实太过艰难了。

  “启禀将军!”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有守寨将校进帐禀报道:

  “寨外有一人求见将军。

  说是有良策,可助将军破敌!”

  赵云闻言心中一阵讶异,这个时候来求见,会是什么人?

  他跟公孙瓒、张辽可都是当世良将,连他们三人都想不出破敌之策,寨外之人何德何能,能有击破乌桓的良策?

  此人难道是比肩李儒先生的顶级谋士不成?

  赵云问道:

  “寨外来的是什么人?”

  “是一个穿着布衣的男子,一人一骑,拎着一柄铁枪。”

  “请他进来吧。”

  “唯。”

  赵云不太相信,一个拎着铁枪的汉子,能帮着自己击破乌桓。

  可现在他们也没什么好的策略,索性见一见这个人。

  万一此人的办法有一点点用处,对他们来说也至关重要。

  过不多时,守寨将校便引着一个男子踏入帐中。

  赵云抬眼打量着此人,这人看上去三十余岁的年纪,身材削瘦,穿着一身干净的灰色布衣。

  他的下巴上蓄着几缕短须,模样颇有儒生气质,不似俗人。

  赵云心道此人容貌不俗,应该不是凡人,或许当真有办法帮到自家大军。

  灰衣中年不卑不亢地对赵云等人拱手施礼道:

  “在下田畴,字子泰,见过诸位将军。”

  “原来是田先生,失敬了。

  田先生,快快请坐。

  咱们边喝茶边聊。”

  “来人呐,给田先生上茶!”

  “多谢将军。”

  田畴也不跟赵云客气,在客位之上落座。

  亲卫奉上香茶后,赵云说道:

  “我军深入草原,先生竟能寻至此处,还真是让人惊奇啊。”

  田畴抿了一口茶,而后将茶杯放于桌上,对赵云道:

  “将军有所不知,我就是无终人,跟乌桓打交道不知多少年了。

  这乌桓地界,外人或许不熟悉,对我来说就跟逛自家后花园没什么两样。

  寻到诸位将军的营寨,对我来说并不难。”

  赵云、张辽等人听田畴这样说,心中不由一喜。

  且不说田畴有没有破敌之策,仅凭他熟知辽西地理这个本事,对乾军就有大用!

  田畴对乌桓地界了如指掌,大乾就不用如此被动了,最起码能护住自家粮道。

  公孙瓒却陷入沉思,过了好一阵,突然惊呼道:

  “你是田畴?

  田子泰?”

  田畴抚须笑道:

  “看来伯珪将军还是想起我了啊。”

  张辽好奇道:

  “伯珪将军,你认识田畴先生吗?”

  公孙瓒苦笑道:

  “我与田先生,倒真有几分恩怨。

  只是时间过去太久了,一时没认出先生。”

  田畴对公孙瓒一拱手,说道:

  “恩怨谈不上,当年还要多谢伯珪将军不计前嫌,放我一条生路。”

  张辽听了二人的对话,心中更加好奇了,问道:

  “伯珪将军与田先生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啊?”

  公孙瓒叹息一声,说道:

  “当年吾与刘虞相争,子泰先生奉刘虞之命前往长安,将刘虞参奏我的奏章呈交汉帝刘协。

  待子泰先生带着刘协诏书返回幽州的时候,刘虞已经被我灭掉了。

  子泰先生是刘虞的人,我便将他缉拿。

  他这样的人才,杀之实在可惜。

  再加上子泰先生也没对我造成过什么伤害,没有太大的仇怨,我便将子泰先生放了。

  没想到再见子泰先,会在此处。

  子泰先生,当初你真的不恨我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最新章节,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