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云雾之中,无数面旗幡在半空中缓缓挥舞。

  一股股的冷雾被卷到了旗面之上,然后旗面冻结,随即被竖着插在了道旁。

  大队人马缓慢的前进,诡异的是,许多人并没有感受到多少寒冷。

  这个时候,不少人忍不住的看向了位置在稍后方的狄仁杰。

  狄仁杰神色平静的骑马而行。

  其实在他的心底,对这种方法也并不是很有底。

  哪怕这种方法的根本是皇帝提出来的,真正能让狄仁杰对它有信心的,还是来自于安东在冬日进行的实践。

  用冰屋在冬日里,的确能够抵御寒冷。

  大量的辽东,安东百姓,在冬日里平安度过,就是依靠此法,这让狄仁杰对很多东西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甚至他还在追溯根本,最后却找到了《道德经》身上。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冰雾想要伤害人体,用火焰炙烤虽然是办法,但不可持久,反而用水能先一步吸收冰雾的冷寒,从而让它无法伤害人体。

  这和冰屋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是反过来用而已。

  抬起头,看着上方的冰雾。

  狄仁杰知道,不管吐蕃人想要利用这些东西来做什么,从这一刻起,它们已经彻底的没用了。

  ……

  密密麻麻的队伍继续向前。

  逐渐的,行在最前方的人已经快要走出冷雾边缘。

  就在这个时候,走在最前面的李德謇,手猛然抬起。

  身后的众人同时停步。

  李德謇身体微微前倾,似乎在认真倾听。

  突然间,他的脸上带出一抹冷笑。

  转过身,李德謇右手一挥。

  身后的数百名步卒立刻将手里的旗帜平放在地上,然后向内收缩,同时抬起了手里的弩弓,对着了冰雾之外。

  下一刻,轰然的马蹄声在冰雾之外猛然响起。

  强劲的疾风甚至直接吹开了冰雾的边缘,无数身穿厚重皮甲的吐蕃骑兵已经快速杀至。

  “放!”李德謇冷喝一声,下一刻,无数密密麻麻的弩箭已经向前激射而去。

  “嗡”的一声,弩箭如同黑云一样出现在半空中,瞬间,已经噼里啪啦的打向了地面。

  冲锋最前的吐蕃骑兵,在刹那间,就被弩箭从头顶一直钉到地面。

  人和马,同时翻倒在地。

  李德謇面色冰冷的看着前方消失了大批的吐蕃骑兵,手轻轻再挥。

  后方的黑甲士卒立刻将手上弩箭已经全部射光的弩弓扔在了地上,同时从腰间又拿起了一把新的已经装填好弩箭的弩弓,面对后方冲锋过来的吐蕃骑兵,用力的扣动了扳机。

  一刹那间,无数的弩箭再度嗡声而起,如同黑云已经在罩在了后方的吐蕃骑兵身上。

  顷刻间,人仰马翻,血流成溪。

  就在这时,在李德謇一行人的后方,无数的马蹄声轰然狂响。

  黑影的一样的黑甲骑兵已经从李德謇手下数百步卒的两侧直接冲过,朝着前方的吐蕃骑兵就冲了过去。

  人还没有接近,一大片的弩箭就已经率先射了出去。

  骑兵飞奔,战旗狂卷。

  这一刻,笼罩在山道上的冰雾一下子稀薄了开来。

  山道上方,是早就蓄势以待,冲锋而下的三千吐蕃骑兵,而在冰雾之中,是密密麻麻,挤的很紧,严阵以待的三万大唐骑步兵。

  当冲锋而下的三千吐蕃骑兵,看清楚对面密密麻麻的大唐骑兵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大量黑甲骑兵,从李德謇刻意留下的两侧通道疾冲而去。

  与此同时,射光了弩箭的士卒立刻将地面的旗帜拿起,向前一摆,锋利的槊刃已经出现在大日之下,紧跟着,他们大踏步的向前,朝着前方的吐蕃骑兵正面迎去。

  在他们的身后,又是一队手持弩弓的步卒上前,面对更远处的吐蕃骑兵,冰冷的射出了手里的弩箭。

  顷刻间,黑云罩顶,血流成河。

  一场冰冷的屠杀,有序的展开。

  ……

  狄仁杰骑马行在后方,看了一眼,忍不住的微微摇头。

  可惜了,吐蕃人来的太少了。

  若是来上那么一万两人,直接在这里展开决战,那么他们也不用这么辛苦的去攻伐黑山关。

  直接在这里就能够一战而定胜负。

  目光落在前方的战场上,狄仁杰神色平静下来。

  在长安洛阳时,他很少接触这些军中之事。

  之前便是昌都被攻破,更多的还是昌都被困了大半年,城中的粮草耗尽,让大唐轻松的就破了昌都。

  狄仁杰根本没有见什么惨烈的厮杀。

  但如今亲身来到军前,狄仁杰这才明白,大唐真正称雄于世的关键……

  是弩弓,是长槊,是战甲,是无数精心研制的兵甲。

  当然,还有奋勇向前的无数将士。

  无尽的呐喊声在耳边响起,狄仁杰忍不住的握紧了放在一旁的长剑。

  但此刻,前方,锋利的黑甲骑兵已经从侧后直接贯穿了吐蕃骑兵,而在正面,无数的长槊弩弓开始对被截断后路的吐蕃士卒进行残酷的屠杀,而那些吐蕃士卒这个时候早已经慌乱无比,有的甚至跳下战马投降。

  “可惜,不是吐蕃影子军。”裴行俭不知道什么时候骑马来到了狄仁杰的身侧,目光看向前方。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唐骑兵冲入战场,这三千吐蕃骑兵已经完了。

  只有最后面的上百骑及时转身,逃离了战场。

  但逃兵的下场总归不会很好的。

  “吐蕃光军,他们也会在这一战当中出现吗?”狄仁杰面色凝重的看向裴行俭。

  “会的。”裴行俭点头,看向前方的黑山关后,神色认真的说道:“这一战,已经到了吐蕃灭国的关键时刻,所有能拿出来的力量他们都会拿出来。”

  “是的,这一战必将艰难。”狄仁杰平静的点点头。

  “所以那些影子军,应该是藏在了两侧深山当中,某些特殊的地方,军中斥候找遍了一切能找的地方,但就是没有找到那些家伙的人影。”裴行俭面色凝重,看向狄仁杰道:“他们应该是藏在了某些常人难以抵达的地方。”

  别说是常人,就是军中最精锐的斥候也难以抵达。

  “应该是某些人迹罕见,几同死地的地方。”狄仁杰目光看向远处的深山之中,尤其是山顶雪山之间。

  如今已经是六月底,盛夏之时,可是在一些山顶之处,还是有大量的冰雪存在。

  “听说吐蕃影子军出身,古象雄王朝十二岩帮之一戈巴族。”稍微停顿,狄仁杰说道:“虽然不解其深意,但一个岩字,足见其在深山之中的生存能力,尤其去年时,他们轻松就能穿过河洮二州,出现在天水,能力可见一般。”

  裴行俭面色凝重的点点头,说道:“所以他们就藏在我们找不到的地方,然后等到战争到最激烈的时候,从深山中一举杀出,就从后袭击我等。”

  “是的。”狄仁杰先是点点头,然后又摇头道:“话虽然是这么说,但他们终究距离太远,想要及时从山中杀出,还是要看前面那三座吐蕃关卡的联系,只要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击破他们,然后张网以待……”

  “那么即便这些人如同神鬼一般,也一样会死在将士们手里的弩箭上。”裴行俭微微笑笑,对着狄仁杰点头道:“多谢怀英兄解惑。”

  “希望对中郎将能够有所帮助。”狄仁杰微微躬身。

  “不必客气,走吧。”裴行俭笑着点点头,然后转身骑马朝前方而去。

  狄仁杰抬头看去,前方的厮杀已经彻底结束。

  地上全是吐蕃骑兵的尸体,没有一个俘虏。

  不是他们不降,是大唐现在不需要俘虏来增加负担。

  至于他们所掌握的吐蕃三关的消息,恐怕在他们出关的一瞬间,吐蕃守城的将领,便已经做了最周密的布置。

  甚至是陷阱。

  这三千人,如果吐蕃将领真的要依靠这一片冰雾来试图彻底击败大唐,那么他们就应该派遣更多的骑兵。

  这三千人,更多的是被用来尽可能的消耗大唐的力量,而不是决战。

  若是他们有别的心思,哪怕派五千人也好。

  ……

  黑山关三里之外,狄仁杰跟随在苏定方,立在大纛之下。

  从他们这里,看向上方的黑山关,一条陡峭的斜坡一直向前,直到关卡门口。

  关卡之上,密密麻麻站满了无数的吐蕃士卒,手持刀枪,神色警惕的看向城下的唐军。

  苏定方看了上面一眼,然后看向狄仁杰道:“这一段路,是整条山道前半段最陡峭狭窄的地方,两侧高山耸起,攀登极难,十年前,吐蕃在大非川惨败,之后他们便精心挑选了这个地方作为第一座关卡所在,以抵挡大唐可能的攻伐。”

  十年前,大唐在吐谷浑大败吐蕃十万大军。

  甚至吐蕃前任赞普松赞亲自挑选的替身,也被李君羡一槊击杀在通天河。

  后来,吐蕃求和,大唐战略转向高句丽。

  同时,大唐也是用了十年时间,来培养能够适应高原瘴的战士,而如今十年已过,大唐杀到了唐古拉山。

  “大帅,这一段路,怕是不好过。”狄仁杰轻轻躬身。

  “征战厮杀,从来就没有好过的。”苏定方平静的看向前方,淡淡的说道:“无非就是用人命填而已。”

  苏定方话音落下,下一刻,旁边的战鼓骤然敲响。

  三架投石车,十几架伏远弩被迅速的向前推。

  上百名大汉前拉后推,投石车被迅速的推向了最适合的发射的距离。

  这个时候,远处的城墙上,无数的滚石檑木被从上面扔下。

  根本就不用借助投石车,光是上下的高差和坡度,就足够大唐士卒难以站稳脚跟。

  就在这个时候,三百名步卒迅速上前,快速的用盾牌连接在一起,然后从肩膀顶住盾牌,最后成一个斜八字。

  无数的滚石檑木砸在盾牌上,立刻朝着两侧滚落了下去,最后从投石车的旁边滚下了山道,

  等到滚石和檑木的间隙,投石车快步向前,最终来到了距离城墙五百步的地方。

  这里是投石车最佳的攻击距离。

  一根根前细后宽的楔子被顶在了投石车的后方,投石车在瞬间被固定住。

  与此同时,前方的士卒迅速后退,靠到投石车身前,利用投石车来抵挡前方滚落下来的滚石檑木。

  “他们把城门封死了。”苏定方轻轻摇头,然后开口道:“发射!”

  “轰”的一声,三颗巨大的滚石,瞬间朝着城头上砸了过去,精准异常,刹那间,城头上已经是一片的死伤。

  就在这个时候,更多的投石车从后方被推了上来。

  更多的滚石飞上的半空,然后狠狠的砸在了城头上,吐蕃人的死伤迅速的增大。

  大唐的反击来了。

  ……

  “嗡”的一声,无数密密麻麻的弩箭如同黑云一样落在了黑山关的城头上,瞬间,上面吐蕃士卒就少了一大片,如同小溪一样的鲜血从城内台阶上流了下去。

  站在城头的吐蕃将领,面无表情的一挥手,下一刻,无数的吐蕃士卒从两侧台阶上冲了上来。

  他们刚刚站稳,就听关外传来一片声响:“杀!”

  大量的唐军士卒从后方举着云梯朝着城关冲了上来。

  这个时候,所有的吐蕃弓箭手,同时展开了手里的弓箭,羽箭密密麻麻的发射了出去,打在关外的地面上,一时间不知道多少唐军将士死在了地上,鲜血直流。

  吐蕃即便是有城关之利,但大唐有更多的投石车和弩弓。

  攻城守城都是死伤无数,然而具体当中,却是吐蕃人死伤更大。

  黑色的大纛立在后方,但苏定方此事却站在一处五丈高箭塔之上,从这里眺望整个黑山关中。

  宽阔的黑山关内,还有更广阔的城外帐篷当中,密密麻麻不知道多少吐蕃士卒准备守卫关卡。

  每当城墙上出现缺口的时候,立刻就有无数的士卒从后面填补上去。

  苏定方用最谨慎的计算,勉强看得出,整座黑石关内外,起码堆积了三万吐蕃士卒。

  狄仁杰就站在苏定方身侧,面色凝重的看向远处惨烈的战场。

  苏定方回身,看了狄仁杰一眼,淡淡的问道:“怎样,何所想?”

  “大帅!”狄仁杰收回目光,看向苏定方,拱手道:“今日一战,军中将士死伤起码在三千以上,若是每日都如此,那么不出十日,大军……大军恐怕就难以支撑了。”

  苏定方淡淡的问道:“那么你有什么其他好的办法吗?”

  狄仁杰一愣,随即有些脸色难看的摇头道:“下官无能。”

  “不关你的事情,今日之战如此局面,本身就是必然的。”苏定方抬头,看向远处,淡淡的说道:“其实对于我等而言,若是吐蕃人肯出关野战,甚至是我们守城他们攻城,那么他们这些人,损失起码会在我们的数倍之上,但如此不一样。”

  “是!”狄仁杰点头,吐蕃这个关卡选择的地点实在是太巧妙了,将大唐攻城的优势极尽可能都削弱。

  “陛下这些年,其实最警惕的,就是吐蕃人。”苏定方目光落在对面城墙上,一名身材魁梧的银甲将领身上,然后说道:“不是因为他们有高原障作为依赖,而是因为他们是天下诸国中,学习大唐,学的最好的。”

  狄仁杰心里沉不住的一跳,随即面色凝重的拱手。

  挑拨离间,趁机而杀,三十六计,吐蕃玩的很熟练。

  “所以这些年,陛下将攻灭吐蕃放在最后。”苏定方抬头,眺望唐古拉山之后:“契苾何力和薛仁贵率领左右骁卫和禁军一部,从西面杀往吐蕃,引走了吐蕃人的一部分主力,不然我们面对的压力更重,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

  “大帅!”狄仁杰目光看向城墙上,随便一扫,就有数十人死伤。

  “不用担心,今日这么惨烈的战事,日后不会再有了。”苏定方神色沉凝,然后淡淡的说道:“他们今日的每一分付出,他日都会百倍千倍的回报回来。”

  ……

  洛阳,嵩山。

  中岳山神庙,大殿之中。

  李承乾在中岳大帝神像之下,认真的三跪九叩行礼。

  神色肃穆,面色庄重。

  行礼完毕,李承乾这才将手里的高香递给一旁的潘师正。

  潘师正代替皇帝将高香插入香炉中,然后才请皇帝起身,将皇帝请入后殿。

  行走在两侧大树之间,李承乾神色才稍微放松一些。

  潘师正引皇帝在石桌上坐下,然后一甩拂尘,微微躬身道:“陛下每次军中大战,都要前来嵩山祭祀,诚心可嘉,神灵必定庇佑大唐一往无前,无可匹敌。”

  “借真人吉言了。”李承乾笑笑,看了东北方洛阳上空一眼,轻声道:“此时,高原之上,应该已经开战了。”

  潘师正微微点头,说道:“陛下可有担忧?”

  李承乾直接摇头,说道:“此番征战吐蕃,胜负并没有太大悬念,朝中起码可以正常支持军前三年所需,朕最担心的,其实是军中将士损伤太大,太伤天和。”

  “陛下仁德。”潘师正微微躬身。

  端起茶稍微抿了一口气,李承乾笑笑,说道:“不说军前之事了,今年还算风调雨顺,真人,江南一切还好吧?”

  潘师正眼底肃然起来,皇帝的问题从来不会是简单的问题。

  他虽然多年居于嵩山,但实际却是茅山王远知的嫡传弟子,在茅山上清宫辈分极高。

  朝中的事情,他经常会选择一些在信中送往茅山,同样的,茅山也会将江南需要关注的事情,告诉给他。

  道门相比于佛门,更加行走在百姓之间。

  所以对于百姓的事情知晓的更多一些。

  于皇帝而言,这更像是一只眼睛,一只从另外的角度看待江南一切都眼睛。

  不知不觉中,天色阴沉。

  李承乾听完潘师正所言,笑着点点头道:“江南之事还请真人和茅山多关注些,毕竟有些东西,各地州县有天生的限制。”

  “陛下仁德。”潘师正轻叹一声,微微点头。

  官府历来高百姓一等,哪怕是再怎么亲民的官员,也不能认为自己和黎庶是一样的。

  “天色不早了,朕该回去了。”李承乾起身。

  “贫道送陛下!”潘师正起身送皇帝到中岳庙之外,然后看向皇帝远去。

  李承乾坐在御乘之内,神色微微凝重。

  征战之事,哪有那么万胜保障,他能够做的,无非就是从方方面面来保证后勤完全跟的上。

  至于军前,他相信苏定方做的会比任何人都好。

  他的目光微微看向吐蕃方向。

  神色期盼。

  ……

  东方熹微,山道宁静。

  黑山关上,一名名的吐蕃士卒高举火把来回巡逻。

  两里之外,密密麻麻的拒马摆放在山道之上,每隔百米,还有一处箭塔,上面有四名弓箭手连夜巡逻。

  一直到一里之外,军中大营开始逐渐的展开。

  即便是军中大营,也有超过三千人在时刻巡逻,避免被吐蕃人出城偷袭。

  双方离的太近了,近的几乎多一口气,吐蕃人就能杀过来。

  然而,这十日之内,真正每日主动攻伐的还是大唐。

  苏定方没有说谎。

  自从第一日的强攻以外,从第二天开始,唐军攻城的频率开始迅速的降低,每日早中晚各攻城一次,攻伐烈度也不是很强,但是,每一刻人们都精神都是无比紧张的。

  苏定方在观察。

  唐军中诸人明白,吐蕃人也一样明白,他们只要稍微露出一丝破绽,大唐就会全力的攻伐上去。

  尤其每当后半夜,唐军突然攻城的时候,他们立刻就会全部进行。

  吐蕃在守城,大唐在攻城,然而这几日之间的死伤,却是吐蕃人最多。

  军营之中,苏定方今日早早的起身,来到了位于最后的军械存放处。

  其他人远远的退开,整个库房之中,只剩下苏定方一个人。

  苏定方平静的看向一旁,问道:“所有的黑火油,全部都送到了吗?”

  李五从隐隐角落里站了出来,点头道:“已经送到了,足够你用。”

  这十日间,在吐蕃人看不到的地方,大量的黑火油被李五从唐古拉镇运送到了黑山关。

  “那么就开始吧。”苏定方转身,直接走出了库房。

  ……

  半个时间之后,轰然的战鼓声悄然。

  无数的滚石划破天空,然后狠狠的砸在了城头。

  同时无数的伏远弩箭从远处直接射向城头。

  吐蕃人习惯性的躲避,不经意,有十几根弩箭深深的钉在了城墙墙面上。

  苏定方站在箭塔之上,紧紧的盯着三里面的墙面。

  “有五处地方,已经钉进去了,确认那里就是吐蕃人用死尸堆砌城墙的地方。”李五从后方走上,然后平静的说道:“去年的时候,我亲自去看的。”

  “好,发射吧。”苏定方看向一侧。

  站在一侧的旗手立刻高高的举起了红色的三角旗。

  “轰”的一声,一颗带着浓烟的火球直接轰向了城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