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逻些城外。

  一座巨大的军营出现在逻些城西南,里面密密麻麻无数的黑甲骑兵不停的来回狂奔。

  一条逻些河从军营之前缓缓流过。

  十里之外的逻些城,城门紧闭。

  城上无数吐蕃士卒,神色紧张的看向了唐军军营方向。

  这一座巨大的军营,不过是整个唐军的一部分罢了。

  在这座军营西面十里,南面十里之外,都各有一座军营。

  三座军营牢牢控制住了逻些城往南往西的大路,而往西和往北,又都是莽莽群山。

  如今逻些城内,虽然有数万大军,甚至在城东之外,还有一座两万人的军营,位于逻些河上游,随时可以对攻城的唐军造成冲击。

  两者互为犄角,牢牢的保护住了逻些城。

  苏定方站在军营北侧的山坡上,眺望整个逻些城。

  契苾何力,薛仁贵,房仁裕,李德謇,李君羡,裴行俭,狄仁杰,韦待价等众人,站在苏定方的身后。

  三日之前,薛仁贵率大军攻逻些城,就是被吐蕃人城东的两万骑兵直接冲杀下来,将他们的攻势打散,然而就在薛仁贵就要率军追杀上去的时候,逻些城南门突然开来,五千骑兵直接冲杀了出来,朝着薛仁贵的腰部狠狠的冲了过来。

  然而薛仁贵刚刚掉头,对面的吐蕃骑兵又冲杀了下来。

  如果不是房仁裕及时救援,薛仁贵非吃大亏不可。

  可即便是如此,薛仁贵也被弄了个灰头土脸。

  “城里面有高人啊。”苏定方轻轻冷笑,说道:“没想到,达玛仁增都已经死了,吐蕃竟然还有人才。”

  众人当中,李德謇率先开口道:“逻些城高三丈五,本身就难以攻克,有人在外面,不过是增加了攻城的难度罢了,没有本质的区别。”

  苏定方平静了下来,看向李德謇,问道:“你有什么看法?”

  李德謇抬头,看向前方的逻些城,说道:“守城必守外,这没有什么,硬拼就是了,我们还怕硬拼吗?

  无非是将重点从攻城转为剿灭城外的敌人,没区别的,关键还在于破城,强攻必然损失太大,兵部的法子……”

  苏定方回过身,看了军营之中一眼,然后回头道:“逻些城西北,有一片湖泊,湖泊广大,最早甚至是到布达拉宫,后来逻些建城,就将湖泊一分为二,中间数里被填平,用来建城墙和军营。”

  “也就是说,城墙外是湖泊,城墙内是军营,再往里的湖泊便直通布达拉宫。”韦待价忍不住的开口。

  苏定方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韦待价这次率五千骑兵支援军前,他最大的任务便是在逻些城破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冲到布达拉宫,将文成公主救出来。

  这不仅是他的任务,也是苏定方他们这些人最大的任务之一。

  “是的。”苏定方点头,说道:“湖水渗透岸边,中间虽然被填平,但终究要松软的多,所以兵部的意见,是从那边开挖一条地道,直通城内,或者在关键时刻弄垮城墙,骑兵杀入,不管是守军,还是其他什么,都能一举冲垮。”

  “那还等什么?”韦待价忍不住的激动了起来。

  “没那么简单。”狄仁杰从后面稍微拉了韦待价一下,低声道:“若是可行,大帅早就安排了。”

  韦待价不由得冷静了下来,他对着关系不错的狄仁杰有些感激的点头,然后看向苏定方道:“是末将失礼了。”

  苏定方摆摆手,说道:“不关你的事,本帅也希望能够尽早拿下逻些,但是……西北湖边,大湖虽然离城墙不是太近,但也没有太远,我们轻易调兵过去都容易被发现,更别说是其他了,而挖地道又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

  想要利用挖掘的地道杀进城中,然后一举颠覆整个逻些,这里面需要极为的隐秘。

  不能够让吐蕃人有丝毫的察觉,不然的话,大军汇聚,说不好反而会被人做了陷阱。

  尤其如今的逻些城内,似乎也有些人物。

  “终究是有些距离。”狄仁杰微微抬头,说道:“若是先派骑兵在城外奔驰袭扰,等城内适应了,然后就派兵驻扎在湖边,人不需要太多,只负责监视便可让你放松警惕,然后划开一座围堰,用帐篷遮挡挖掘,到了夜间,再用船将多余土石运走……”

  “时间会很长吧。”韦待价转身看向狄仁杰。

  “时间长不重要。”苏定方直接开口,说道:“陛下有旨意,只要三年之内破逻些城便可以,虽说为人臣子当以最快速度突破逻些城,但时间终究充裕,我们可以慢慢来,起码,拖到今年秋天是没有问题的。”

  “是!”众人齐齐拱手。

  “湖那边先这一样,韦中郎将和狄御史负责此事。”苏定方看到狄仁杰和韦待价拱手领命,然后才又看向逻些城正门方向:“逻些河从南门流出,也未必就没有机会。”

  “只是需要先解决城外的吐蕃骑兵。”李德謇一眼就看清楚了苏定方的想法。

  苏定方点点头,说道:“逻些城距离逻些河并不远,一旦我们出兵击东,他们就会从城中夹击,而且一旦被他们截断上游,我们的凶险更大。”

  苏定方说着看向一侧的契苾何力和薛仁贵,他们那一路的军营就在逻些河下游。

  “请大帅安排。”契苾何力和薛仁贵平静的拱手,这里面的凶险他们两个自然也能看得出来,不过现在逻些河还没有屯水的迹象,所以一时之间也不着急,他们也想看看,苏定方究竟是怎么想的。

  苏定方抬头,看向逻些城,平静的说道:“如今的逻些,想来经过一个冬天,城中已经储备好了足够的物资,所以急攻不可,但是到了秋后,他们的粮食该紧张了。”

  整个逻些城,通往外面西面和南面全部都被大唐堵死,而北面和东面都是高山,获得食物不易。

  “尤其到了秋天,我们可以先一步收割他们的粮食,这样他们那个时候会更着急。”稍微停顿,苏定方眯着眼睛说道:“兵部还提供了一个战法,那就是在秋天,借着西北风,将火球投进城去,然后从西往东,烧城。”

  如今是夏初,以东南风为主。

  偶尔有西北风,也不长久。

  可是一旦到了秋天,风从西北吹,说不好整个逻些城都会被焚毁。

  “那个时候,就算是他们救火及时,城中人心也会更加动荡,加上缺粮。”苏定方转身看向众人,神色泠然道:“总理诸事,所以本帅将秋后当做今年的总攻之事,诸位可有什么异议吗?”

  “末将听大帅安排。”众将凛然拱手。

  苏定方点点头,说道:“所以,在秋后之前,诸部以骚扰为主,让逻些城中不得安宁,但其他诸部,要扫荡整个逻些城。”

  “是!”众人躬身。

  苏定方看向南面的军寨,微微抬头道:“军寨先留着,但要在山腰建一半,士卒一半在山上,少半在山下迷惑吐蕃人,但是,薛国公和龙门县公,你们两个要率一半本部人马,杀往山南,扫荡吐蕃南部。”

  “末将领命!”契苾何力和薛仁贵肃然拱手。

  如今的吐蕃南部,因为要守逻些城,所以整个冬天,他们将主力全部都调入了逻些城,本地虽然有一些兵力,但也就一些,以契苾何力和薛仁贵的力量,扫荡不难。

  “南昌郡公。”苏定方看向身后。

  李君羡认真的站出拱手道:“末将在。”

  “麻烦你率一万骑兵驻扎那曲,保护后路的同时,四面扫荡,将所有城池全部纳入大唐麾下。”苏定方眼神一冷,道:“若有不服,杀!”

  “喏!”李君羡凛然拱手。

  “剩下诸位就和本帅守在这里,等着辛都督他们那一路从东面而来。”苏定方看向逻些城东面,轻声道:“逻些城东面虽然一路山区,但未必就没有一条路通往其他地方,若是辛獠儿他们能从那边路杀过来,堵死吐蕃人东面的路,那么东西夹击……”

  “大帅英明。”众人已然想到了那一幕,东西夹击破城外大军,西北面挖地道,西南面放火烧城,加上缺粮搅动人心,所有的一切一旦在同一时间爆发开来,那么逻些城必破。

  苏定方转身,朝着大营走去,同时说道:“大策已定,那么即刻飞报朝中,奏禀陛下!”

  “喏!”

  ……

  洛阳,乾元殿。

  李承乾将手里的奏本放在御案上,然后看向站在殿中的刘德敏,问道:“看过武邑县公的奏本,你觉得他的军策如何?”

  “周密细致,若一切顺利,当于今年破吐蕃。”刘德敏认真拱手。

  “不要急。”李承乾摆摆手,说道:“如今已经兵临逻些城下,那么只需要在冬日里收割吐蕃人种下的春粮和牛羊,那么军中的粮食供应也没有那么紧张,所以不用急,急了就容易被别人抓住破绽,现在以稳为先。”

  “是!”刘德敏认真躬身,但是眼底却闪过一丝好笑。

  如今整个天下,谁人不知道,最想要在今年就攻灭吐蕃的,正是皇帝本人。

  但刘德敏瞬间就认真了起来。

  皇帝最然是最急的人,但是他却告诉天下人,不要急不要急,慢点来,稳着来,以免意外。

  军中将士虽然知道如此,但是真遇到事,他们厮杀的反而比之前还要更狠。

  苏定方送来的奏本上,这里面的味道就很重。

  “爱卿有什么要补充的吗?”皇帝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刘德敏想了想,拱手道:“若说武邑县公的军略当中,唯一有所不足的,那么可能便是其人对逻些河的利用不足。”

  “哦!”李承乾忍不住的抬头。

  “要攻灭城外的两万吐蕃骑兵,所虑者,无非就是在大军出兵的时候,很容易会被吐蕃人从城中夹击,但是我等其实也并非只有一条路。”刘德敏拱手,认真说道:“若是能够多造些艘大船,上设投石车,在大战之时,从逻些河上支援大军,则便是两路对两路,如果是如此,我军哪还有什么劣势。”

  “不错,爱卿想的很周到。”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说道:“爱卿这便启程到军前吧,带着你手下的那九千人,半数可充数步卒,半数可抽调作为水军,军前作战之事,卿听武邑县公调遣。”

  “臣领旨。”刘德敏肃然拱手,然后躬身道:“臣告退!”

  “嗯!”李承乾微微点头,刘德敏这才退出了乾元殿。

  走出承天门,刘德敏微微松了口气,眼中又带出一丝笑意。

  终于又能够前往军前了,而且参加的又是灭国之战。

  刘德敏心中无比欢喜,然而刚刚走了两步,刘德敏的脚步就停下了。

  一时间,他眼带惊疑的看向了乾元殿的方向。

  水军,他的九千人。

  刘德敏猛然一拍额头,满脸懊悔。

  皇帝让他在杭州训练精锐水卒,本身就是为了抵抗高原瘴而为,他的人顺势转为水军,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皇帝怎么可能没有想到。

  而且,皇帝所在意,怎么可能仅仅是一个逻些河。

  还有贯通吐蕃东西的雅鲁藏布江。

  ……

  乾元殿中,李承乾将苏定方的奏本推到一旁。

  下面露出来一本新的奏本。

  轻轻翻开,里面几行字出现在李承乾眼前。

  水道……城墙……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